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716.40KB ,
资源ID:116423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6423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美术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美术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1、高中美术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设计 一、设计背景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2、学科:高中美术3、课时:2课时4、课前准备:(1)网上查阅资料,搜集各时期山水画经典作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2)课前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部分,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勾画。(3)在自主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思考探究、能力提升,并将不能解决的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汇报给学科组长。独立认真完成深度思考上的问题,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本第九课第四部分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

2、术境界。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感受中国山山水水的美感入手,进而了解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艺术特色,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章法)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本课主要通过对画家营造意境的不同方式作详细介绍,使学生掌握欣赏山水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古代山水画的爱好和兴趣,并使学生了解古代山水画是罕见的艺术珍宝,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因此,希望本课的学习在带给学生精神愉悦的同时把祖先的宝贵遗产传承下去。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山水画的创作步

3、骤,理解并认识常用的山石皴法知道山水画的几种类别。2.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学习鉴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通过对山水画的鉴赏,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发展个性心理品质,从审美的角度启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在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够理解和辨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 能够识别常见皴法和几种类别。 尝试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四、重点难点对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领会意境的营造在古代山水画中独特的内涵。关键:运用笔墨、构图、虚实和诗书来表现意境。五、教学方法1

4、、教法:(1)讲授法。这节课需要讲解山水画的构图(章法)以及山水画的类别,“三远法”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创造的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不仅表现了中国画家观察自然的独特方法,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2)示范法。“山水画是怎么画的?”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能直观展示笔墨关系及画面处理方法。2、学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画面,积极的思考问题,最好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2)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六、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网上收集山水画中的经典作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内涵。2、课前3

5、0分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部分,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勾画。3、在自主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思考探究、能力提升,并将不能解决的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汇报给学科组长。独立认真完成深度思考上的问题,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二)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通过多媒体展示多张祖国壮丽河山的摄影图片。走进祖国的怀抱,感受迷人的风光。继而配有苏轼题西林壁的一个小视频,(声画同步,动态的开场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从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三)环节设计:1、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通过前面的小视频,引出问题“山水画是怎么画的?”,即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启

6、发和引导学生来思考、讨论和回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产生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理解和辨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在前面的预习中已涉及到)检测: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明代沈周的庐山高图,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这三幅作品中分别主要是哪种构图形式、透视关系?)2、皴擦染点为了解决前面的问题“山水画是怎么画的?”,这里设计的是教师的当场示范,继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之一皴擦染点。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皴法。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皴法的出现标志着的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在

7、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 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 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 墨法中湿者为“染”, 干者为“擦”, 还有“破墨”、 “积 墨”等等。3.山水画分类(水墨山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金碧山水)前面的教师示范是没有颜色的,也就是水墨山水,引出问题:“山水画可否画上颜色?怎么区分?”4、自主学习,探究交流,感受意境前面所讲的都是为作品的意境服务的。意境的创设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作一幅画,为什么这么画?你想表达的意境是什么?要求:自主完成,用语言描述出来。(2)鉴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谈谈这幅画

8、给你的感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境?要求:自主完成,用语言描述出来。(3)寒江独钓马远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大量的留白的作用?创设了怎样的意境?(4)感受朱自清荷塘月色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多方采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明白以下的问题:什么是意境?为什么画家喜欢借山水画去抒情,营造意境?意境的表现在山水画中真的很重要吗?通过对以上几幅作品的分析鉴,了解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意境是西方艺术难以达到的效果,进一步体会意境的创造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5、山水画鉴赏,

9、理解意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今天,有无数优秀的山水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对意境也有不同的追求,面对每一幅作品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以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元代倪赞的六君子图,五代董源的潇湘图为代表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分组认领一幅进行讨论鉴赏,分析中国山水画家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借鉴自己平时储备的历史知识等来了解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2)了解画家的风格及代表作品(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技法表现?(4)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5)画家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引导学生从这节课所学的笔墨的运用,构图(章法)的安排,虚实的处理等方面入手,并结合

10、时代背景,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启发他们积极的回答,说出自己的看法,感受作品的意境。七、反思总结这节课我设置了适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本节课层层深入,以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去欣赏、讨论、探究、归纳。另外,我还通过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激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欣赏课的枯燥乏味。结合多媒体课件还有听觉上音乐的刺激,让学生徜徉在中国山水的意境之中。最后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欣赏“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对于课堂上的教学亮点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做好教学调整和反馈,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八、课后拓展(二选一)1. 尝试临摹一幅山水画小品,体

11、会 山水画的创作过程。2. 尝试完成一篇山水画鉴赏文章,学以致用。下节课让我们拿起毛笔,挥毫泼墨,尽情描绘我们心中的山水。学生鉴赏山水画评价量规A优秀B良好C一般合作讨论鉴赏山水画作品准确辨识山水画的三远法,能够熟练识别几种皴法和几种类别,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辨识山水画的三远法,能够识别几种皴法和几种类别,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经过提示辨识山水画的三远法,识别一种或几种皴法和类别,尝试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总分:100分优秀:75-100分良好:50-75分一般:20-50分中国古代山水画学情分析 一、学生现状分析我校是潍坊市一所市直高中,现在的高二有26个班级,学生的艺术知识相对来说不算薄

12、弱,他们经过小学初中的美术学习,来到高中对美术课保持了以往较强的兴趣,大多数同学知识面较丰富,对未知的部分充满了好奇,难得的是有很强的表现欲。同学们了解了各门类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其不同流派的艺术语言,知道怎样从感性入手进行形式分析,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并能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但也有不和谐的音符。二、存在的问题1、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的兴趣,对知识的把握上差距较大。2、个别学生思想意识差,认为美术鉴赏不是高考科目,可学可不学,不影响高考。3、也有个别家长有意无意的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艺术课的时间可以学习高考科目,要一切向高考看齐。三、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美术活动,尝试用各种美术工具进

13、行美术创作,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2、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活动,进行策划、制作、展示活动,体会美术的魅力。四、教材分析我校采用的是人美版的美术鉴赏课本,共有20课,每课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的很贴近生活。五、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让她们自己发现美、创造美、运用美。六、课前准备:(1)网上查阅资料,搜集各时期山水画经典作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2)课前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部分,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勾画。(3)在自主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思考探究、能力提升,并将不能解决的

14、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汇报给学科组长。独立认真完成深度思考上的问题,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七、教学措施1、美术鉴赏课不应该是平淡乏味的,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它同样可以是高潮迭起,给学生以震撼的的。内容设计上以学生感兴趣的、最想了解的问题导入,设置问题和案例分析等,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活动融为一体。2、教学方式上以“讲授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网络式教学”为主。3、加强师生的交流。4、辅助各种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范画、故事、音乐、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中国古代山水画效果分析 一、现状分析学生的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5、,思维活跃,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像山水画的透视部分完成的很好。2、小组合作分析小组合作基本上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积极地交流,真正的讨论,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主要在最后的作品鉴赏部分。精彩展现了自己小组的面貌。3、问题的设计及完成分析课堂的问题设计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针对性提出的,像山水画意境的诠释部分。二、反思总结这节课我设置了适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本节课层层深入,以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去欣赏、讨论、探究、归纳。另外,我还通过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激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欣赏课的枯燥乏味。结合多媒体课件还有听觉上音乐的刺激,让学生徜徉在中国山水的

16、意境之中。最后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欣赏“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对于课堂上的教学亮点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做好教学调整和反馈,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教材分析 一、分析背景2、教学对象:高二学生2、学科:高中美术3、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理论讲解+合作探究+教师示范+鉴赏实践。第二课时:笔墨实践+合作探究+教师指导+作品展示)二、教材版面分析教材开始介绍了宋代山水画,不仅有全景式的雄伟,又有引人入胜的幽情美趣的小品山水。接着是元代倪瓒和黄公望的代表作,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特色,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后面还有石涛以及他的“

17、借古开今”“笔墨当随时代”的创造性理论。另有明代沈周、周臣等不同艺术追求和表现形式的作品。对教材和作品的理解,每个老师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不必受缚于教材,可以在不违背教学目的,不改变教材课题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挖掘、扩展和补充,进而超越教材上的原有内容。下面是这节课我的理解,我想上出自己的风格。三、本课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本第九课第四部分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感受中国山山水水的美感入手,进而了解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艺术特色,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

18、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章法)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本课主要通过对画家营造意境的不同方式作详细介绍,使学生掌握欣赏山水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古代山水画的爱好和兴趣,并使学生了解古代山水画是罕见的艺术珍宝,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因此,希望本课的学习在带给学生精神愉悦的同时把祖先的宝贵遗产传承下去。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山水画的创作步骤,理解并认识常用的山石皴法知道山水画的几种类别。2.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学习鉴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19、感;通过对山水画的鉴赏,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发展个性心理品质,从审美的角度启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在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够理解和辨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 能够识别常见皴法和几种类别。 尝试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五、内容结构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1、山水画的创作过程。老师现场示范,介绍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与技巧及分类,揣摩画家用笔、用墨、用色的艺术技巧,如何简练而生动地表现山川、树石等静物的形象美感。心中的山水。山水画与风景画的不同,风景画是“眼中的客观存在”,而山水画是“心中的主

20、观再现”。也就是山水画是画家借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是画家的审美心意。画面或静怡旷远,或山重水复,或清新淡雅,传达了画家对大自然内在生命力的体味与表现。清代画家恽寿平在南田画跋里也说:“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秋令人悲,又能令人思。”借山川的四季美景而升华为艺术的意境。这也是山水画的创作特点,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3、鉴赏中国古代山水画。学生分组亲自分析优秀作品,体味画家是怎样以真山真水为原型,经画家内心,借笔墨技巧,创作出给人以无限广阔想象空间的意境的作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寻中国山水画造型、造景的审美特点

21、。六、重点难点通过讲解山水画的构图(章法)、墨色、皴法及分类,另外还有诗与画相互转换的过程和典型示例,使学生了解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画家面对自然山川,从触景生情到寓情于景,画景是为了抒情,用笔是为了达意,最后达到了情景交流、物我两融的境界。这就是意境创造的过程。山水画与诗的结合使山水画赋有了诗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相得益彰,使画中意境味之无穷,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七、教学方法1、教法:(1)讲授法。这节课需要讲解山水画的构图(章法)以及山水画的类别,“三远法”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创造的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不仅表现了中国画家观察自然的独特方法,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

22、(2)示范法。“山水画是怎么画的?”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能直观展示笔墨关系及画面处理方法。2、学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画面,积极的思考问题,最好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2)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八、反思总结这节课我设置了适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本节课层层深入,以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去欣赏、讨论、探究、归纳。另外,我还通过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激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欣赏课的枯燥乏味。结合多媒体课件还有听觉上音乐的刺激,让学生徜徉在中国山水的意境之中。最后环

23、节,使学生进一步欣赏“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对于课堂上的教学亮点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做好教学调整和反馈,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下节课:让我们拿起毛笔,挥毫泼墨,尽情描绘我们心中的山水。评测练习一、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宋)郭熙 林泉高致比一比眼力:辨析上面三幅作品主要是哪种构图方式。二、 “皴法”(皴擦染点)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皴法。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皴法的出现标志着的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要求:辨识每幅作品主

24、要用了哪种皴法?三、山水画的分类就色与墨的关系而言,中国山水画可分为青绿、金碧、浅绛和水墨山水。将下面四幅作品跟山水画类别(水墨山水、浅绛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对号入座。 四、感受意境1、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作一幅画,为什么这么画?你想表达的意境是什么?要求:自主完成,用语言描述出来。2、鉴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谈谈这幅画给你的感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境?要求:自主完成,用语言描述出来。3、你在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中看到了什么?大量的留白的作用?创设了怎样的意境?4、感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心中画一幅水墨画,体会其意境。(用语言描述出来)五、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认领一幅作品,运用这节课所学的

25、美术专业知识来鉴赏。(需要平时的知识储备:历史和文学方面的) 2 1 3 4我 有 独 特 的 见 解,我 有 清 晰 的 表 达!发言提纲: 作品 意境: 章法: 皴法: 分类: 资料:1、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擅长山水画,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高达两米多的巨作溪山行旅图轴,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堂堂大山迎面压来,迫人眼目。如徐悲鸿所谓:“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山头杂树丛生,充满顽强的生命力。细密的点子皴,更是把大山刻画得坚实与传神。一条飞瀑从山间一泻而下,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中前景山脚处,巨石纵横,庙宇隐现,溪流湍急。近景大石突

26、兀,一队旅人正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整个画面充满着幽深、静谧和伟大的气象。2、潇湘图五代董源的绢本画作,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潇湘”也泛指江南河湖密布的地区。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画家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蒙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3

27、、千里江山图宋,王希孟,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创作了千里江山图。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此图青绿设色,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4、六君子图元,倪瓒,“元四家”之一, 此图以淡逸疏朗的笔墨意趣突出表现了六株挺拔的树木,列植

28、江边陂陀上的景象。六株树分别为松、柏、樟、槐、楠、榆,有其象征意义。土石层叠,连勾带皴,树木用笔简洁疏放,墨色浓淡变化得宜,给人一种空灵之感,既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中国古代山水画课后反思 一、分析背景3、教学对象:高二学生2、学科:高中美术3、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理论讲解+合作探究+教师示范+鉴赏实践。第二课时:笔墨实践+合作探究+教师指导+作品展示)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本第九课第四部分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感受中国山山水

29、水的美感入手,进而了解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艺术特色,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章法)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本课主要通过对画家营造意境的不同方式作详细介绍,使学生掌握欣赏山水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古代山水画的爱好和兴趣,并使学生了解古代山水画是罕见的艺术珍宝,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因此,希望本课的学习在带给学生精神愉悦的同时把祖先的宝贵遗产传承下去。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山水画的创作步骤,理解并认识常用的山石皴法知道山水画的几种类别

30、。2.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学习鉴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通过对山水画的鉴赏,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发展个性心理品质,从审美的角度启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在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够理解和辨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 能够识别常见皴法和几种类别。 尝试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四、反思总结1、课前备课要充分课前要仔细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联系实际设计教案和学案,关键是设计一些能启发学生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2、调动积极性,激励学生这节课我设置

31、了适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本节课层层深入,以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去欣赏、讨论、探究、归纳。另外,我还通过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激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欣赏课的枯燥乏味。结合多媒体课件还有听觉上音乐的刺激,让学生徜徉在中国山水的意境之中。最后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欣赏“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山水画。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1)例如通常在上课快要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2)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