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解振华 来源:中国环保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8.28 国家“十一五”(20062010)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 时至今日,“十一五”规划已经完成过半。本刊就循环经济的有关问题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进行了专访
2、。 循环经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级形式 主持人:“十一五”规划提出“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什么内在联系?” 解振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事实上已经从单纯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要素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经济要素。这里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短缺,拥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之一;第二,从迄今为止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和生态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来说,天然的生态环境对生产排放废弃物的吸纳能力已经饱和,甚至超载,要继续利用它进行生产必须再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需
3、要人类投入资源进行“制造(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即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劳动“产品”。这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即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它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十分短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仍在相当范围内存在,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人民的生活质量受到破坏。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比重的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本用尽以后,继续按
4、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生活目标相背离。 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这是自然循环过程极限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类生理极限所决定的。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修复。 因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全球问题,它也是切实关系我国全体国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时,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小康社会的标准之一。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
5、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活的高度负责。 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开辟新型工业化道路。简单地说,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事实上,循环经济模式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甚至是灵魂,循环经济做好了,新型工业化就入门了。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它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什么是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我认为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循环经济的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生
6、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污染排放减量化的前提。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二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最有效利用资源,并将污染尽可能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零排放。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三是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四是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利用、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就业。 上述四大特征要求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与处理
7、的适用技术;要求大力发展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要求高新技术向污染处理和资源再生产业扩散。它的最终要求是使利用废旧资源的经济效益高于利用有限的初次资源的经济效益。这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强大需求,必将改变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带来新的技术革命。 新型工业化要求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要求用新的体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开辟出了新的道路。按照传统的“单程式”的技术范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全面提高资源的技术利用效率,当然也都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涵
8、,但却不是新型工业化的全部。循环经济要求在这一切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进行技术范式的革命,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 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 主持人:您前面讲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为什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紧迫性? 解振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总量大,加之粗放型的增
9、长方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经济发展。2007年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但是,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能源消耗总量还会增加。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伴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过程的硬约束,如果没有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上述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前面已经讲到,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最高形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是一句口号,一纸文件那么简单。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需要完善的法规和政策进行约束、引导和激励。近几年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经从理念变为行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我们还
10、有差距。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8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形成一定规模 主持人: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一年。您作为国家发改委主管循环经济的负责人之一,请介绍一下国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有哪新举措? 解振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总书记的讲话为循环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那么,如何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领会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以
11、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具体地说,2008年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配合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加快循环经济法立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配套法规体系建设。2008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并公布了首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名单。同时,废弃电子电器回收
12、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法规也在制定当中。此外,还要加快建立与废纸、废塑料等回收利用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完善节能、节水和再生产品标准和标识等。 第二个方面是加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8年的重点是组织编制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制糖等重点行业和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再生金属利用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矿井水利用和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各地区、各行业在组织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
13、时要对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是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根据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等专项科技计划中,组织实施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对这些技术要通过现场交流会、推广会等方式予以推广。积极支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 第四个方面是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在产业政策方面,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调整,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在财政政策方面
14、,国家发改委将会同财政部制定中央财政清洁生产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清洁生产项目的支持力度;抓紧研究建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在投资政策方面,继续加大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对一些节能效果明显的重点项目,纳入中央财政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支持范围。在税收政策方面,落实好国家已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调整完善消费税,对资源消耗小、循环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和可再生能源等给予较低的消费税税率,对消耗高的消费品征收较高的消费税,抑制不合理消费。加快研究提出废水“零”排放企业免交排污费等政策;研究解决
15、钢铁、建材等企业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上网问题。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控制国内紧缺资源和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出口。研究鼓励国内紧缺资源废料进口的政策。加快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第五个方面是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民参与,全社会监督。会同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系列宣传活动。继续加强地方、行业、企业循环经济培训,普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相关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营造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 第六个方面是不断深化、扩大循环经济试点,总结经验,在行业、园区、城市或更大区域推广。 推进和深化循
16、环经济试点工作 主持人:经国务院同意,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已经正式启动。请你谈谈第二批试点与第一批试点有什么不同?作为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其工作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振华:国家颁布循环经济试点,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之一。2005年国家发改委及当时的环保总局等六部委选择确定了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4个重点领域的17家单位,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重化工业集中区和农业示范区等13个产业园区以及10个省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目的是为了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目前,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17、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了雏形。 第二批试点,不是第一批试点简单数量的增加,而是对第一批试点的补充和深化。一方面,第二批试点将第一批试点中未包含的行业和领域,如矿产资源、机械制造、皮革、食品、包装、纺织(再生纤维)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另一方面,将节能减排任务比较重的重化工集聚区或园区及对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重点城市和地区纳入第二批试点范围。对列入试点的单位来说,这是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有条件的地区、行业、企业要积极努力,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典型单位,为全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18、提供经验。 作为国家级的循环经济试点,要为全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具体地说,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着力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各工艺之间的物料能量循环,减少物料能量的使用,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目标。要大力推进生态设计,从源头减少资源能源投入;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副产物和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当前要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这些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支持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对污染严重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
19、程沿线等重点流域和区域内的工业企业,要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其次,是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工业园区要抓好项目布局和产业链接,尽可能地做到企业、项目间废物向原材料的转化。在此基础上,集中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固体废物处理、热电联供等项目,形成集约利用的公用工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科学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农业园区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支持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户用沼气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一批秸杆综合利用工程。 第三
20、,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按照市场规范、竞争有序、合理布局、环境友好的原则,积极推进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废弃包装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在废旧物资回收方面,通过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支持沿海地区建设一批以再生原料为主的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基地。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抓紧建设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再生铜铝铅锌示范企业,重点支持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项目。在机电产品再制造方面,选择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铁道
21、设备等再制造示范工程。在废弃电子电器回收拆解方面,重点支持建设拆解处理示范企业,探索建立回收拆解的相关政策机制。在包装物回收方面,要切实解决月饼、茶叶、保健品、化妆品等消费品过度包装问题,加快研究建立容器包装等回收利用体系。 第四,是着力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
22、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积极推进政府节能和绿色采购。在此基础上,各地要尽可能将区域内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生产、消费等各环节产生的废物综合利用,努力实现全社会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物质基础。 总之,发展循环
23、经济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能源互补力促循环经济 来源:中新网安徽频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8.09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两年来铜陵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提起冶炼化工企业,人们很容易联想起污水横流、异味熏天的场景。然而,记者在铜冠冶化公司看到的却是绿树、碧水和蓝天。这个以硫酸、铁球团等为主产品的生产企业,硫酸工程引进国际先进的沸腾焙烧技术,对铜矿共伴生硫铁元素综合利用,先用
24、伴生硫精砂制酸,再将制酸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发电,将硫酸煤球渣制成球团,作为炼钢原料,使硫铁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作为铜陵循环经济的标志性企业,7月26日至27日,来铜陵参加“发展循环经济,加速安徽崛起”论坛的多位专家学者,在这里考察后认为,铜陵的循环经济试点具有样本意义。从自然选择到战略选择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经过了从“自然”到“自觉”再到“战略”的发展阶段。铜陵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铜陵现有的工业基本上是在铜、硫和石灰石三大主要资源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同众多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相同,铜陵资源约束也日益严峻。资料显示,铜资源作为铜
25、陵的主要矿产资源,目前自有量不足10%,90%以上的铜精矿石需要从国外进口,每年进口量约110万吨。化肥工业同样面临着磷矿资源的制约,铜陵生产磷复肥所需的磷矿大约130万吨,全部从外地购进。在资源趋于枯竭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2005年,全市工业废气年排放量为470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水年排放量达到4474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570万吨,累计堆存量约7000万吨。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铜陵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从企业层面开展综合利用,主要是对“三废”进行治理。随着产业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以每个工厂为单元来处理“三废”的不足就逐渐暴露出来,如投资过大、效益低下等。为此,该市开展了跨行业的资
26、源综合利用,并逐步发展到区域组团循环利用。如铜化有机化工公司、安钠达钛白粉公司、铜官山化工公司、华兴化工公司通过物流、能流和废水的梯级利用,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循环经济工业组团。2005年10月,铜陵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铜陵有色集团公司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这种“双试点”在全国尚属首家。目前,铜陵已经按照产业链之间的循环关系,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集中在三大循环经济试验园区内,集中建设,以形成产业间的循环。借循环利用来链接产业面对成为全国唯一的首批循环经济“双试点”机遇,没有任何可资借鉴样本,铜陵开始进行大胆试验。铜陵循环工业试验园,是根据高起点科学规划确定的循环经济发展重要载体。与此同
27、步规划的还有横港循环工业示范区、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两个园区。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必将诞生新的增长方式,带来新的效益。园区建设规划一出炉,立刻受到众多企业和战略投资人的垂青。在循环工业园东北角,昔日的山丘变成了一马平川,那是方圆化纤项目,紧挨着的是亚星焦化项目厂房,新建的亚星焦化项目进行了工艺改进,淘汰了原来的高炉,以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一路之隔的是有色组团年产80万吨硫酸项目、年产120万吨铁球团项目、300MW自备热电厂项目、6万吨碳酸二甲脂及10万吨聚碳酸酯项目等。这些星罗棋布、看似各不相关的项目如何链接?据循环工业园建设投资公司董事长钱发友介绍,园区严格按照产业链接和能源互补的原则,引进
28、了有色硫铁项目组团、亚星焦化项目组团、方圆化纤项目组团、离子膜烧碱等冶金化工项目以及铜陵纺织服装工业城等纺织加工制造业项目,形成以有色组团、亚星焦化组团、方圆化纤组团、纺织服装组团为核心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链。同时园区各产业实现有机衔接和能源循环利用。正是产业链接、能源互补和产品延伸加工等优势,使市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引来众多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入驻。在节能减排中实现双赢铜陵在短短两三年间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一组统计数据可以作为“铜陵试验”成效的最好注脚:2007年,铜陵市二氧化硫减排、COD排放问题控制均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顺利完成了单位
29、GDP能耗下降4.4%的考核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3%、73%以上,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500余万吨,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已超过15亿元,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通过考察调研,业内专家指出,铜陵循环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注重高起点和可持续。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先后委托南京大学、省规划设计院、中国农科院、北京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编制铜陵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铜陵市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总体规划、铜陵市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铜陵市横港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与此同时,联合清华大学等
30、19家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全国首个以循环经济为纽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型协会组织铜陵循环经济产学研合作联盟。开展针对全市各行业的科技难题攻关和技术咨询,并依托本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循环经济课题,联合国内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攻关。2007年,市政府选择部分循环经济重大课题,面向社会招标,推动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自主研发等方式进行攻关,政府安排适当资金给予支持。根据铜陵市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在深入调研和专家推荐的基础上,建立拥有59个项目、总投资达160亿元的循环经济项目库,并着力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如今在铜陵,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已经延伸
31、到工业经济的各大支柱行业。循环经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王晓欣 发布时间:2008.08.31 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主要是通过建立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从“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这部法律的出台
32、,将以刚性约束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这些问题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密切相关,资源的限制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瓶颈制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一是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资源,二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三是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循环经济已经有很多试点。“凭着循环经济,一年赚回8个亿。”西山煤电财务负责人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