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35.13KB ,
资源ID:116244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6244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1、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备课时间 月 日上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题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第 课时累计 课时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

2、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学习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学习难点法律的三大特征教学方法讨论法、三环节五步教学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 学 习 过 程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教学后记(反思)展示目标: (一)预习检测: 1、法律最为显著的特征有哪些?2、学生守则、社会道德、国家法律的区别是什么(P88页表格)?3、法律有哪

3、些作用?(二)新课导入: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合作交流活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

4、成方圆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

5、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活动二、齐心协力学生1:

6、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混乱不堪。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活动三:分门别类学生1: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学生2: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学生3: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是法律要求。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学生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学生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

7、,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1:第一幅图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学生2:第二幅图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学生3.:第三幅图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活

8、动五:看“小郑”谈法律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什么?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学生1:舞迷夫妇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法了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学生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侵权行为。学生3: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4:它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9、。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

10、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活动六、集体智慧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11、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当堂训练 见课件教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学解答问题。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同

12、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活动四:规则比拼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

13、格。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

14、。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备课时间 月 日上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题第七课第二框法不可违第 课时累计 课时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

15、。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2)刑法的含义(3)犯罪的特征 (4)我国刑罚的种类2.能力目标:(1)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

16、渐。学习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学习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教学方法讨论法、三环节五步教学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 学 习 过 程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教学后记(反思)展示目标: (一)预习检测: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2、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3、犯罪及其基本特征?4、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哪里?5、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二)新课导入:教师:请同学们看屏幕挪用公款上百万,购地买宅乱挥霍,原琼山东山地税所长一审被判15年。原琼山地税局东山地税所长蔡某,当所长不到两年,挪用税款127万余元,购地皮买私宅。目前,蔡某因挪用公款罪,

17、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学生: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教师:对,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不可违。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的问题。合作交流活动一:想一想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1事例。思考: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学生1:小勤之所以丢了大面子,是因为他对法律认识的误区和道德的扭曲造成的。虽然他一时拿不出钱,但不能去拿建筑工地的铁卡子,这就造成了小勤丢了大面子。学生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法。因此,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就可以避免上述事情的发生。1不

18、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板书)活动二:演一演、断一断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教材91至92面中的三个情境。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展开模拟和探究活动)学生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他们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学生2:我国民法通则的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情景二中的朱某违反了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拒将拾得的物品交还失主,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他的行为受到相应

19、的处罚。这种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学生3:情境三中的赵某,违反了刑法的有关规定,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他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教师:由此可见,所谓违法行为就是学生1: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学生2:或者做出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教师:完全正确。那么,哪位同学能给违法行为概括出一个完整的定义呢?学生:违法行为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违法行为的定义(板书)教师:这里所讲的法律,主要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我们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违反刑法、民事和行政法的行为也是间接违

20、反宪法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板书)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受行政处罚。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受刑罚处罚。活动三:理一理教师:我们结合教材中三个情境来完成教材第93页的表格情景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一二三备选答案: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 F、刑事处罚 G、行政违法 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 J、较轻 K、较重 L、严重二、犯罪必受惩罚(板书)教师:什么是犯罪呢?学生:严重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P94)1、犯罪的定义(

21、板书)活动四:今日说法教师:请同学们看材料来分析犯罪的特征。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陈正平,32岁,初中文化,系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商业村人,1992年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陈正平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经营“菊红”面食店期间,为琐事与汤山镇“正武”面食店业主陈宗武发生矛盾。陈正平见陈宗武面食店生意兴隆,遂怀恨在心,意图报复。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潜入“正武”面食店,将所携带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该店食品原料内,造成300多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

22、终身。学生1、陈正平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300多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学生2、他违反了刑法,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学生3、判处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案例总结犯罪的特征。学生:犯罪的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前二者的必然后果。(板书)2、犯罪的特征严重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刑事当罚性 必然后果教师:犯罪具有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三个特性,什么是刑法呢?刑罚就是刑法吗?请大家辩一辩。活动五:辩一辩教师:刑罚是不是刑法?请同学们继续看书,谈谈对刑

23、罚的理解。学生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学生2、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学生3、刑罚的种类有:主刑,是对犯罪分子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型,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教师:人民法院对陈正平的刑罚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型。学生:主刑陈正平死刑,附加型-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教师:完全正确。当堂训练 见课件教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学解答问题。教师:原琼山地税局东山地税所长蔡某,他犯罪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法律是惩恶扬善的利

24、器。但掌握运用这一武器需要我们学法、知法、懂法。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教师:通过填写表格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法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我们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称刑事违法行为为严重违法行为。教师: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师:(1)陈正平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2)他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及所属违法行为的类别?(3)陈正平的犯罪行为受到了什么处罚?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事实说明,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些人走向犯罪的深渊都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的,俗话说:

25、“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防微杜渐,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备课时间 月 日上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题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第 课时累计 课时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学习目标1、

26、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 杜渐。学习重点认清犯罪危害及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习难点自觉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例举法、三环节五步教学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 学 习 过 程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教学后记(反思)展示目标: (一)预习检测: 1、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2、年龄小与犯罪无关、犯罪不受处罚正确吗?3、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二)合作交流活动一:游

27、戏“词语组句” 出示三个词语:“违纪、违法、犯罪”,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语说出一句话,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四组依次进行。活动二:大家来想一想:陈某违法犯罪的原因 案例分析“陈某滑向犯罪深渊”。(见教材第97页案例)以陈某滑向犯罪深渊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入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用“违纪、违法、犯罪”三个词语谈谈陈某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活动三:大家来说一说:小迪违法犯罪的危害开展课堂竞赛,让学生分组围绕“小迪犯罪案例”展开讨论:指出小迪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列举身边现实生

28、活中的有关事例,说说犯罪的危害。以列举事例多、并且事例危害多的小组为优胜组。情况预测:同学可能会对危害讲得大同小异,也可能没有找到现实生活中有关犯罪的事例,这样会导致学生无话可说,出现冷场。引领对策: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要有意识地注意学生讨论内容,并适时进行点拨。教师可把近期身边有关违法犯罪的资料印发给同学作为参考。小结: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如果没有道德与法律的 约束,人们就会胡作非为,只顾自己 不顾别人,只图当前不顾长远。这些 人自以为占了便宜、图了痛快,其实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是百害无一利。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 恶违法犯罪,在行为上

29、远离违法犯罪。(板书:认清犯罪危害)活动四:大家来看一看爱占便宜的小张学生表演小品:“爱占便宜的小张”。再现小张思想上的斗争和变化。组织学生分析小张思想上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启发有哪些?链接与拓展:看教材第100页的表格,让学生 分组讨论,对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每组派出一个学生记录讨论出的 不良行为,以及有关矫治不良行为的 方法。 小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小洞不 补,大洞吃苦”。无数事实说明,许多 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 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 微杜渐,避免沾染

30、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板书:加强自我防范) 活动五:动手制定行动计划 制定一份改变不良行为的行动计划: 我目前最突出的不良行为(或倾向)是: 这种行为给我带来的危害有 我准备采用的具体措施是 我的改变要达到的目标是 我准备请同学做我这学做我这项计划的监督人。情况预测:学生也许会作表面文章,不愿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情况,也不愿意让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这将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教育效果。引领对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私下写出即可,不必公开同学的不良行为,但一定要有监督学生矫治不良行为的相关措施,让学生的计划真正得以落实,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当堂训练 见课件教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学解答问题。小结: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指挥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 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 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 潭。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 表现。小结: 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 应自觉树立法制意识,维护法律的尊 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