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7 ,大小:126.61KB ,
资源ID:116199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6199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哈理工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哈理工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

1、哈理工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哈理工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第二讲 构造生物体的基本元件一、生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关系二、生物小分子简介三、生物大分子的形成四、生物大分子的高级结构一、生物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关系 小分子 大分子 复合大分子 单糖 多糖 糖蛋白 氨基酸 蛋白质 糖脂 核苷酸 核酸 脂蛋白 脂类 二、生物小分子简介1、水水影响生命活动的例子: 2、氨基酸 (1) 碳原子(2)具有 氨基和羧基是各种氨基酸的共性(3)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侧链基团R 20种天然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带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碳原子,都有光学异构体(镜映体)。氨基酸的功能:(1)作为组建蛋白质的元件 (2)有的氨基酸或其

2、衍生物具有生物活性(代谢调节、信号传递等)3、单糖 (1)C2-C5 均为不对称碳原子。六碳糖有 16 种同分异构体。(2)天然单糖在 C5 位上羟基有固定结构方向,天然单糖大多数是 D-型糖。(3)在水溶液中葡萄糖在 C1-C5 之间脱水通过氧桥相联成环状吡喃型(4)各个C上羟基位于环上或环下(5)C1 上羟基位置不同出现-,-两种构型 4、核苷酸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参加大分子核酸组成的共有8种核苷酸 DNA水解液中 RNA水解液中腺脱氧核苷酸(dAMP) 腺苷酸(AMP)鸟脱氧核苷酸(dGMP) 鸟苷酸(GMP)胞脱氧核苷酸(dCMP) 胞苷酸(CMP)胸腺脱氧核苷酸(dTMP)

3、尿苷酸(UMP) 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核苷酸 cAMP,cGMP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5、脂类脂类是指生物体内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各种小分子。 葡萄糖水溶性的 油 脂脂溶性的脂类种类很多,分子结构相差较大 A、油脂:甘油三脂 B、磷脂和鞘脂 C、固醇 Tay-Sachs症,儿童的悲剧 所有的人类遗传病中,Tay-Sachs遗传病是最为悲惨的疾病之一。带有导致该病的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婴儿在出生时表现正常;然而,数月之后他们表现为对噪音的极度敏感,眼睛视网膜上出现一个樱桃红的小点。这些早期症状往往被父母和医生所忽略。在出生后半年到一年,患儿出现的进行性的神经退化导致精神障碍、眼盲、耳聋以

4、及身体控制机能的丧失。在两岁时通常已经完全瘫痪,并出现呼吸性感染。一般在三至四岁时患儿就死亡了。 关于此病的唯一好消息就是它在大多数人群中就十分罕见的;然而在中欧地区的德裔犹太人及其后裔中,此病的发病率达到了儿童的1/3600,并且大约1/30的成人带缺陷基因。如果两人都是缺陷基因携带者,通常他们小孩就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是这种缺陷基因的纯合子并最终会发展成为Tay-Sachs症。 导致Tay-Sachs症的突变位于HEXA基因,它的编码产物是己糖胺酶A。该酶作用于神经节苷脂GM2并将它分解。 神经节苷脂GM2的功能是覆盖于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与相邻的细胞分隔开,从而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如果该酶不

5、存在,神经节苷脂GM2会累积并窒息神经细胞,最终导致神经系统功能丧失和瘫痪。 三、生物大分子的形成 生物大分子主要有三大类: 蛋白质 核酸 多糖 它们都是由生物小分子单体通过特有的共价键联结而成。1、氨基酸通过肽键联成肽链结构蛋白2、单糖通过糖苷键联成多糖链 (3)注意:多糖链也有方向性,有还原端和非还原端 一条多糖链的两端有不同结构和性质: 一端的糖基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称还原端; 另一端的糖基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称非还原端。3、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联成核酸四、生物大分子的高级结构1、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由生物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分子增大,出现新的性质。 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生物大分子有独特

6、的立体结构、空间构型和分子整体形状。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条肽链之间的位置和结构。所以,四级结构只存在于由两条肽链以上组成的蛋白质。2、 维持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的重要因素非共价键CO HO CN H CO H3 N 非共价键的键强度很小,所以注意:双硫键也在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中起重要作用。3、 核酸的高级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3、 核酸的高级结构(1) DNA双螺旋:A、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共同盘绕形成双螺旋,糖磷酸糖构成螺旋主链B、两条链的碱基都位于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C、两条链对应碱基呈配对关系AT GCD、螺旋直径 20A,螺距 34A,每一螺距中含10bpDNA双螺旋可以看作

7、是DNA的二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的形成需要蛋白质帮助。碱基之间的氢键:GC间有三个氢键,AT间有两个氢键(2)RNA为单链盘绕,局部形成碱基配对。例如:转运RNA(tRNA)的三叶草结构4 、多糖链的高级结构不同高级结构带来不同的生物学性能 淀粉形成螺旋状 能源贮存 纤维素呈长纤维状 结构支架第三讲 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酶是生物催化剂 二、生命世界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能 三、生物体主要从有机分子的氧化取得能量 四、生物体内有一个复杂的代谢网络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于生物体内一刻不停的新陈代谢。通过新陈代谢不断把太阳能或食物中贮存的能量,转化为可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能量,不断制造出各种大、小分子以供生

8、命活动所需要。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又都是在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这一讲先介绍酶的性质,然后着重介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从何而来。至于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大、小生物分子,种类甚多,这里仅介绍蛋白质大分子是如何合成的。 一、酶是生物催化剂1、酶的催化特点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酶是生物催化剂,它的突出优点是: 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质 可以调节用简单的实验证明酶的催化效率:2、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有的酶仅仅由蛋白质组成,如:核糖核酸酶。 有的酶除了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外,还有一些金属离子或小分子参与。这些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是酶活性所必须的,称为辅酶/辅基或辅助因子。如:羧基肽酶以二价锌离子(Zn

9、2+)为辅助因子又如:过氧化氢酶以铁卟啉环为辅助因子 3、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活化能 催化剂只能催化原来可以进行的反应,加快其反应速度。 即使对可以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物分子应越过一个活化能才能发生反应。 酶作为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 酶是如何降低活化能的呢 ? 首先,需要酶与底物分子结合,酶蛋白结构中有底物结合中心/活性中心。 然后,酶蛋白分子以各种方式,作用于底物分子,使底物分子活化起来。 酶与底物的专一结合,又是酶促反应专一性的体现。底物分子结合在酶的底物结合中心 4、酶的活性可以调控1) 在代谢途径中调节酶活性 几个酶或十几个酶前后配合,完成一系列代谢反应,形成一条代谢途径。在一

10、条代谢途径中,常常是前一个酶促反应的底物,便是下一个酶促反应的底物。一条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有时可与该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的酶相结合,结合的结果使这个酶活性下降,从而使整条代谢途径的反应速度慢起来。这种情况称为“反馈抑制”。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反馈抑制时,代谢终产物与酶结合时,是非共价结合,是可逆的。 共价调节 有时候,酶蛋白分子可以和一个基团形成共价结合,结合的结果,使酶蛋白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活性发生改变。这种调节酶活性的情况称为酶的共价调节。 例如,酶与磷酸根的结合。 竞争性抑制 有的酶在遇到一些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的分子时,这些分子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亦会表现出酶活性的降低(抑制)

11、。这种情况称为酶的竞争性抑制。 二、生命世界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能 1、 生物体的代谢反应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侧面。每一个反应都有两个侧面: 物质代谢由底物分子变成产物分子 能量代谢消耗能量或释放能量n 氨基酸 + 能量 蛋白质 2 丙酮酸 + 能量 葡萄糖 从小分子合成大分子需要消耗能量。葡萄糖 2丙酮酸 + 能量 从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会释放能量。2、ATP是生物体能量流通的货币ATP:三磷酸腺苷的缩写,全称可以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的作用:一个代谢反应释出的能量贮入ATP,ATP所贮能量供另一个代谢反应消耗能量时使用。3、生物体把能量用在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 4、太阳能是整个生命世界的

12、能量源泉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食物链 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利用太阳能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成份。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光反应:在叶绿素参与下,把光能用来劈开水分子,放出O2,同时造成两种高能化合物 ATP和 NADPH。暗反应:把 ATP 和 NADPH 中的能量,用于固定 CO2,生成糖类化合物。这个过程不需要光。三、生物体主要靠有机分子的氧化取得能量1、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一支火柴的燃烧是纤维素氧化(C6H12O6)n + O2

13、n CO2 + nH2O + 能量 纤维素 氧 温度、光和热 (可燃物)生物体也进行类似的反应(C6H12O6)n + O2 n CO2 + nH2O + 能量 淀粉 氧 酶 ATP(氧化底物) 把火柴燃烧和生物体内氧化相比,基本原则是相似的有机物氧化释放出能量。把火柴燃烧和生物体内氧化相比,基本原则是相似的有机物氧化释放出能量。有哪些不同?A、生物体内氧化比燃烧过程缓慢的多,不是猛然地发出光和热。B、生物体内氧化在水环境中进行。C、生物体内的氧化由酶催化。D、生物体内氧化分步骤进行,产生能量贮存在 ATP 中。2、生物体内氧化分步骤进行3、与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能量有关的三条代谢途径A、 糖酵

14、解途径六个碳的葡萄糖分解为两个三碳的丙酮酸,净得两个ATP,同时还产生NADH。 发酵:糖酵解途径可以在无氧情况下进行,但是要解决NADH变回到NAD问题。B、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一定需要氧才能进行。在三羧酸循环中脱下的氢,形成NADH 和 FADH2,然后再逐步传递给氧。C、 呼吸链脱下的氢可以看作是电子加上质子 2H2e2H 在呼吸链起端,电子处在高能水平,传递到 O2 时,处于低能水平。传递过程中释出的能量,用于产生 ATP。总之,一个葡萄糖分子经过:无氧 糖酵解途径 丙酮酸 2个 ATP有氧 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 呼吸链 完全氧化 38个ATP CO2和H2O生物体可利用各

15、种有机分子作燃料除了葡萄糖,其他生物分子,包括脂类、氨基酸、核苷酸等,都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途径,彻底氧化为 CO2 和 H2O ,同时产生能量。 对于人体来说,最适宜的燃料是葡萄糖。 四、生物体内存在着复杂的代谢网络 1、已介绍三条代谢途径: 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都与分解代谢,产生能量有关。 生物体内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分解代谢途径,和合成代谢途径,形成错综复杂的代谢网络。这些代谢途径分布于生活细胞的不同部位。2、蛋白质合成也就是基因表达 决定合成什么样的蛋白质的遗传信息,贮存在细胞内的DNA大分子中,体现为DNA大分子中核苷酸排列次序,最终表达为蛋白质大分子中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合成

16、的第一步,由DNA 指导mRNA(信使 RNA)的合成。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体现在 mRNA 分子中核苷酸排列次序中。蛋白质合成的第二步,由mRNA 指导蛋白质合成。mRNA 中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翻译转而体现为蛋白质大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次序。3、蛋白质合成的第一步是 mRNA的合成mRNA合成需要: 以四种三磷酸核苷为原料 ATP、GTP、UTP、CTP; 以 DNA(大分子中的一段)为模板; 由 RNA 聚合酶催化。 mRNA的合成在细胞核内进行; 然后,mRNA 从核内移至细胞质中。4、遗传密码和转运RNAmRNA 分子中每三个相邻核苷酸序列决定一个氨基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联密码子

17、。 与遗传密码子相对应的反密码子在转运RNA(tRNA)分子中。 tRNA 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它的任务是搬运氨基酸。在tRNA分子中,一方面联接着被搬运的氨基酸,另一方面通过反密码子把氨基酸安置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5、 蛋白质合成的第二步由 mRNA 指导蛋白质合成,需依托核糖体核糖体由蛋白质和 RNA 组成,后者称为核糖体 RNA(rRNA)。 在细胞质中,mRNA 先与核糖体结合第一个 tRNA 把一个氨基酸放在肽链起始位置上;另一个 tRNA带来第二个氨基酸。第一个氨基酸以羧基联到第二个氨基酸上,形成肽键。核糖体向右移三个核苷酸位置,第一个tRNA脱落,准备好位置迎接第三个 tRNA

18、及其所带的氨基酸。 直到在mRNA上出现休止符号的密码子。于是,不再有新的tRNA上来,肽链合成结束。核糖体与mRNA脱开。 蛋白质合成中还有其他加工步骤 包括: A、蛋白质大分子折叠; B、糖基和其他基团的修饰; C、蛋白质分子向细胞各部位的运送等等。第四讲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一、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学说的主要的内容 17世纪中叶,显微镜被用于生物学研究,用显微镜观察来自树皮的木栓,看到一个个“小室”结构,称之谓“Cell”(细胞)。人们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包括微生物和动、植物的细微构造,到处都看到细胞结构。逐渐形成一个观念: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9世纪初,两位德国生物学家

19、施莱登和施旺正式明确提出:细胞是植物体和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这个观点,经过后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公认的细胞学说:(1)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2)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3)新细胞由老细胞繁殖产生。2、细胞学说的科学意义:细胞学说的提出先于进化论约20年,它与进化论一起,奠定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细胞学说使生命世界有机结构多样性的统一,从哲学推断走向自然科学论证。 细胞学说被认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从两篇经典的论文看来,细胞学说不但关系到生物体的构造,也关系到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最初提出细胞学说观点的两篇论文是: 德国植物学

20、家施莱登1838年发表的论文:论植物发现;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1839年发表的论文:动植物结构与生长相似性的显微研究。有没有非细胞生命?19世纪末,人们逐渐发现比细菌还小的“传染性的活性成份”,称为病毒。 1930s1940s期间弄清病毒的化学本质和电镜结构: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的生命形态。 最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大分子和蛋白质大分子组成。但是,病毒颗粒必需进入寄主活细胞才能表现出生命的各方面特性。SARS病毒为冠状病毒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动物细胞的典型结构 细胞膜和生物膜 磷脂和鞘脂分子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个极性的头两个非极性的尾巴。在水环境中,这类分子会自发形成脂双层微囊。 细胞膜的

21、框架,就是脂双层,还有蛋白质“镶嵌”其中。1970s提出的流动镶嵌学说,强调了生物膜中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 这样的膜结构不但用以组成细胞膜,还用以分割形成各种细胞器,所以,统称生物膜。 古生菌除脂双层结构外,也有脂单层结构,脂单层结构难被剥离,所以广泛存在于嗜热古生菌中细胞核由两层生物膜围成,遗传信息贮藏在核内,是DNA复制和RNA 合成场所。内质网由单层生物膜围成。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和分泌;脂类合成的场所。真核生物的信息传递:从细胞核内到细胞核外;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高尔基体 由单层生物膜围成,与蛋白质修饰和分泌有关。 溶酶体 由单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大分子分解的场所。线粒体 由

22、双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氧化、产生能量的场所。 细胞质 有多种蛋白质和酶,是糖酶解和糖元合成等反应的场所。 细胞骨架 由蛋白质亚基组装成,和细胞形状、迁移、信息传导等有关。核糖体 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大颗粒,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植物细胞的典型结构 与动物细胞相比,有几点不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有细胞壁 没有细胞壁 有叶绿体 没有叶绿体 有中央液泡 没有中央液泡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菌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不同,要简单的多。最主要的差别是细菌没有细胞核结构,核物质DNA还是有的,形成核区(又称拟核)。并且细菌细胞也没有其他各种细胞器。 依据有无细胞核,整个生命世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原

23、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 菌 植 物 古生菌 动 物 等 等 真菌(霉菌、酵母) 原生动物 藻 类三、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1、为什么会有细胞分裂?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表面积/体积)却在变小。活细胞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细胞表面担负着输入养分,排出废物的重任。 表面积/体积 比值的下降,意味着代谢速率的受限和下降。所以,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措施。2、 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原核生物以细菌为例,细胞分裂比较简单。 细胞生长增大到一定程度,DNA 复制,形成两个 DNA 分子,分别移到拉长了的细胞两端,中间形成新的细胞间隔,进而形成细胞壁

24、,成为两个细胞。这个过程称为二分分裂。3、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大多数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分裂称为有丝分裂;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则有与之不同的减数分裂。(1) 细胞分裂周期 细胞从前一次分裂开始到后一次分裂开始,这段时间称为一个:细胞周期。通常,细胞周期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M 期 分裂期,在这个阶段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分裂过程。G1 期 S 期 DNA 合成期G2 期 G1 期,S 期和 G2 期又总称为:分裂间期。(2)有丝分裂过程前期:染色质浓缩,折叠,包装,形成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中期:核膜消失,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被分别拉

25、向细胞两侧。末期:重新形成核膜,染色体消失。 (3)染色质和染色体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在一些蛋白质的帮助下,有一定程度的盘绕,形成核小体。多个核小体串在一起形成染色质。所以,染色质是在细胞分裂间期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核小体直径10nm,光镜下看不到。当细胞进入M期时,染色质折叠包装,大约压缩8400倍,形成光镜下可以看到的染色体。 应记住,在染色体出现时,细胞已经过S期完成DNA复制,已由原来的每个DNA分子复制出两个DNA分子。所以,每条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 通常把体细胞称为双倍体细胞,体细胞的遗传物质的总含量为2n。在细胞分裂中,在光镜下可以看到染色体时

26、,已经过DNA复制,这时遗传物质的总量已经是4n了。细胞分裂完成时,出现的两个子细胞又都回复为2n。 不同物种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所以,染色体数目也是不同物种细胞的特征。因为,对大多数物种来说,体细胞是2n的,所以染色体数目通常为偶数。 物种 染色体数目 物种 染色体数目 人 46 豌豆 14 小鼠 40 玉米 20 爪蟾 36 小麦 42 果蝇 8 酵母 324、 真核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生殖细胞包括卵细胞和精子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总量仅为体细胞的一半,称为n细胞。 由2n的体细胞产生n的生殖细胞,需要经过减数分裂。(2)减数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27、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遗传物质总量由2n变为n。 总之,减数分裂就是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由一个2n细胞分出4个n细胞。(3)减数分裂丰富基因组合 减数分裂的特点: 一是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二是子细胞基因组合大为丰富。 基因组合的丰富由两个原因造成。 首先,体细胞的染色体实际上是由两套同源染色体组成。人的细胞有46条染色体,实际上可以看作22对同源染色体加上两条性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分配至两个子细胞。于是父源的同源染色体和母源的同源染色体以不同组合,

28、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这样,产生不同染色体组合的配子种型大增。 其次,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还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配对后还发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交叉和基因重组。这使基因组合状况更为复杂化。 所以,经由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其基因组合表现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结果是,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丰富的基因组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进化潜能。四、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1、细胞的分化成年人全身细胞总数约1012个。 细胞种类有200多种。这么多种类细胞均来自一个受精卵细胞。细胞分化的定义:发育过程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不但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发育过程中,亦发生在成

29、人阶段。如:人体血细胞的产生。 分化以后不同种类的细胞, 形态不同, 功能不同, 基因表达不同, 代谢活动也不同。2、 细胞的衰老衰老是人们永恒的议题,至今仍是一个迷。 人体衰老时,身体各部分功能都发生衰老。 身体的衰老是以细胞衰老为基础的。实验证明,细胞有着明显的衰老过程。 亦有人认为,人体衰老时,并非全身细胞均衡衰老,而是部分细胞衰老,导致整体机能失调。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衰老对全身的影响最大。 衰老的机理,尚不清楚,有各种学说。自由基假说是其中广为人们接受的一种假说。3、细胞凋亡多细胞生物个体的一生中,不断发生构成身体的细胞的死亡。 有两种细胞死亡: 因环境因素突变或病原物入侵而死亡,称

30、为病理死亡,或细胞坏死。 因个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一部分细胞必定在一定阶段死去,称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有明显区别:细胞变圆,与周围细胞脱开 细胞外形不规则变化 核染色质凝聚 溶酶体破坏 细胞膜内陷 细胞膜破裂 细胞分为一个个小体 胞浆外溢 被周围细胞吞噬 引起周围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线虫是研究细胞凋亡的理想材料。 每条线虫具有1090个细胞,其中131个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凋亡。从线虫中找到若干控制细胞凋亡的基因。第五讲 从基因到基因工程 生命最重要的本质之一是性状特征自上代传至下代遗传。 今天,从遗传学研究衍生出来的基因工程技术,已构成生物技术的核心,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一、 孟德尔学说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在孟德尔以前,人们看到遗传现象,猜想遗传是有规律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