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浮力总复习详细课题:浮力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一)浮力基本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4、浮力的测量:F浮=G-F(G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表示
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F浮 = G排 =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G F浮 = G 液物 液 物(3)说明: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3、)。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分析:F浮 = G 则:液V排g =物Vg 物=( V排V)液= 2/3液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液 =物 ;V排=V物 漂浮液 物;V排水)的密度. 实验原理 F浮GF拉(称重法) 步骤a 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记为G石;b 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着小石块,使之浸没在水杯中,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拉;c 由F浮F拉G可求得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石F拉;d 由F浮液gV排和Gmg物gV物及V物V排得石 水例二 利用量筒、水、细针测出不沉于水的蜡块(物”、“
4、=”或“” “=” 或“”)18. 体积为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是 N。如果放进装满水的水槽里,它受到的浮力为 N。()19、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2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00Pa;B你所在教室现在的温度大约是50; C一本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50g;D我国铁路第六次提速后,动车组的速度可达200km/h.21、 以下是小菲和她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实验器材:量筒一个、可
5、放入量筒内的大小不一的若干冰块、小铁块一根、水。请你设计实验:注入水后,量筒水面的刻度 V1 ( cm3 ) 放入冰块后,量筒水面的刻度 V2( cm3 ) 将冰块全部压入水下后,水面的刻度V3 ( cm3 ) 冰块的体积 V4 ( cm3 ) 放入水中,漂浮时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5 ( cm3 ) 冰块露出的体积和总体积的比值 30 39 40 30 57 60 30 84 90 通过分析表格内的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什么结论?请你和同学们交流,试着解释这一结论。课后巩固训练:第一部分:1.如图8-1所示,正方体金属块重30N,力F的大小恒为50N,那么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支撑面所受的压力分别是F
6、A=_N,FB=_N,FC=_N,FD=_N. 2.如图8-7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5N,竖直向下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D.8N,竖直向上 3.一均匀物体漂浮在水中,若将此物体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则余下的部分会() A.上浮B.下沉C.悬浮D.不能确定 4重为10牛的木球浮在水面上,在图中作出木球所受到的水对它的浮力的示意图. 5木块M漂浮在液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请你画出木块M所受力的示意图.6(05沈阳市(课改区)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7(05哈尔滨市)将同一小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kg/m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 kg/m3.(g取10N/kg) 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