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32.84KB ,
资源ID:116003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6003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指导书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土工实验指导书10.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指导书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土工实验指导书10.docx

1、实验指导书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土工实验指导书10工程地质学土工实验教学指导书姓名_学号_组号_ _年级_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中心实验室2015.10目 录实验一 含水率实验 21.试验目的 22.试验方法 23.仪器设备 24.试验步骤 25.成果整理 26.注意事项 27.试验记录 2实验二 比重试验 41.试验目的 42.试验方法 43.仪器设备 44.试验步骤 45.成果整理 46.注意事项 47.试验记录 5实验三 液限和塑限试验 61.试验目的 62.试验方法 63.仪器设备: 64.试验步骤 65.成果整理 66.试验注意事项 77.试验记录 7实验四 滲透试验 91.试验目的

2、92.试验方法 93.仪器设备 94.试验步骤 95.成果整理 106.试验注意事项 107.试验记录 11实验一 含水率实验1.试验目的土的含水量指土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和达恒重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2.试验方法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炒干法、比重法等。本试验采用烘干法。3.仪器设备烘箱,采用电热烘箱,温度能保持在105110;天平,感量0.01g;干燥器;称量盒等。4.试验步骤(1)先称称量盒的质量(m1),精确至0.01g。(2)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不小于为15g,砂类土、有机质土不小于50g,放入已称好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2),

3、精确至0.01g。(3)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的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细粒土不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干。(4)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冷却后盖好盒盖,称盒和干土质量(m3),精确至0.01g。(5)本项试验要求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需满足以下要求:当含水量小于5时,允许平行差值不大于0.3;当含水量大于5小于40时,允许平行差值不大于1;当含水量大于等于40时,允许平行差值不大于2。当满足上述要求时,含水量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5.成果整理(1)按

4、下式计算含水量:w=( m2m3)/( m3 m1)100%式中:w 含水量();m1 称量盒的质量(g); m2 盒加湿土质量(g); m3 盒加干土质量(g)。(2)记录表格见实验报告。6.注意事项(1)测定含水量时动作要快,以避免土样的水分蒸发。(2)应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3)称量盒要保持干燥,注意称量盒的盒体和盒盖上下对号。(4)烘干、冷却由于时间较长,由实验室完成,同学另找时间来称盒加干土质量。7.试验记录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试验者 校核者 试验日期 实验二 比重试验1.试验目的土粒比重Gs,是土粒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土粒同体积 4时纯水质量的比值。

5、2.试验方法 根据土粒粒径的不同,土的比重试验可分别采用比重瓶法、浮称法或虹吸筒法。对于粒径小于5 mm的土,采用比重瓶法进行;对于粒径大于等于5mm的土,且其中粒径为20mm的土质量应小于总土质量的10时,采用浮称法进行;对于粒径大于等于5mm的土,但其中粒径为20mm的土质量大于等于总土质量的10时,采用虹吸筒法进行。本试验采用比重瓶法。3.仪器设备烘箱;比重瓶,容量100mL;天平,感量0.001g;恒温水槽;电砂浴;温度计;孔径5mm的筛;其它:匙、漏斗、滴管、洗瓶刷、蒸馏水等。4.试验步骤(1)先将洗净、烘干的比重瓶称其质量m1,准确至0.001g.(2)将过5mm筛并烘干后的土,取

6、不低于15g装入比重瓶内,称试样和瓶的总质量m2,准确至0.001g。(3)将纯水注入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中至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将瓶放在电砂浴上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液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粘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粘土应不少于lh,使土粒分散。(4)将蒸馏水注入已煮好比重瓶至近满,待瓶内温度稳定及悬液上部澄清后,再加满蒸馏水,塞好瓶塞,使多余的水份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份擦干净,称瓶、水、土的总质量m3,准确至0.001g,称后马上测瓶内温度。(5)把瓶内悬液倒掉,把瓶洗干净,再注满蒸馏水,把瓶塞插上,使多余的水份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份擦干净,称比重瓶、水的总质量m4,准确至0

7、.001g。(6)本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大于0.02,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5.成果整理(1)按下式计算土的比重:Gs=Gwt(m2m1)/(m4(m2m1)m3)式中:Gs 土粒比重;m1 空瓶的质量(g); m2 瓶加干土的质量(g);m3 瓶加水加土的质量(g);m4 瓶加水的质量(g);Gwt t时蒸馏水的比重(也可查相应的物理手册)。不同温度时水的比重(近似值)(2)记录表格见实验报告。6.注意事项(1)比重瓶、土样一定要完全烘干。(2)煮沸排气时,防止悬液溅出。(3)称量时比重瓶外的水份必须擦干净。7.试验记录比重试验记录表(比重瓶法)工程名称 试验者 土样说明 计算

8、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实验三 液限和塑限试验1.试验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率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本试验是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量,用作计算土的塑性指标和液性指数,按塑性指数或塑性图对粘性土进行分类,并可结合土体的原始孔隙比来评价粘性土地基的承载能力。2.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液限含水量和塑限含水量。所用土样应过0.5mm的筛。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是根据圆锥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水率在双对数坐标上具有线性关系的特性来进行的。利用圆锥质量为76g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土在不同

9、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并绘制其关系直线图,在图上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得含水率即为液限(注土的定名采用圆锥下沉深度为10mm液限),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塑限。3.仪器设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限、天平、称量盒、电吹风、烘箱、干燥器、调土碗、调土刀、凡士林、蒸馏水、滴管、研钵、带橡皮头的研棒及0.5mm筛等。4.试验步骤(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若土中含有较多大0.5mm的顺粒或夹有大量的杂物时,应将土样风干后用带橡皮头的研材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然后再过0.5mm的筛。(2)取过筛的土样不少于200g分别放入三个调土碗里,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

10、,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塑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用调土刀调匀,然后用玻璃片或湿布覆盖,静置24h备用。(3)将制备好的土样用调土刀调拌均匀,分层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使空气逸出。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4)调平机身,提起锥杆,锥尖涂少许凡士林。(5)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使试杯徐徐上升,土样表面和锥体尖好接触,蜂鸣器报警,停止升降,按检测键,同时锥体立刻自行下沉,5S时液晶显示器上显示锥入深度h1,试验毕,手拿锥体向上,锥体复位。(6)改变锥尖与土体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5条步骤,测得锥深入试样深度值h2,h1、h2允许误差为0

11、.5mm,否则,应重做。(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放入称量盒内,称质量,测定其含水量。(8)重复(3)至(7)的步骤,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5.成果整理(1)绘制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的关系曲线。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hw的关系曲线。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分别与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应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水量的点连成一直线;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2)确定液限、

12、塑限在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L;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附图 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关系图(3)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其计算式见前)(4)记录表格见实验报告6.试验注意事项1土样分层装杯时,注意土中不能留有空隙。2每种含水率设三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这种含水率所对应土的圆锥入土深度,如三点下沉深度相差太大,则必须重新调试土样。7.试验记录液限、塑限联合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 试验者 试样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次 数项 目 123入土深度(mm)h1h2(h1+ h2) / 2含水量(%)盒 号盒质量湿土

13、加盒质量(g)干土加盒质量(g)水分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量(%)平均含水量(%)= ; = ; I= ; I=含水量(%)实验四 滲透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渗透系数,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现象,称为土的渗透性。2.试验方法渗透试验可分为常水头渗透试验和变水头渗透试验两种方法,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粗粒土,而变水头渗透试验则适用于细粒土。本试验采用常水头渗透试验。3.仪器设备常水头渗透仪(70型渗透仪,其装置见下图)、天平、温度计、木锤、秒表等。常水头渗透装置1-金属圆筒2-金属孔板3-测压孔4-测压管5-溢水孔6-渗水孔7-调节管8-滑动支架9-供水管10-止水夹11-

14、温度计12-砾石层13-试样14-量杯15-供水瓶4.试验步骤(1)照上图安装好仪器。(2)取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样34kg,并测定试样的风干含水量。(3)将试样分层装入圆筒,每层厚23cm,用木锤轻轻击实到一定厚度,以控制其孔隙比。如试样含粘粒较多,应在金属板上加铺厚约2cm的粗砂作为过渡层,以防止试验时细料流失,并量出过渡层厚度。(4)每层试样装好后,连接供水管和调节管,并由调节管中进水,微开止水夹,使试样逐渐饱和。当水面与试样顶面齐平,关止水夹。饱和时水流不应过急,以免冲动试样。(5)以上述步骤逐层装试样,至试样高出上测压管34cm止,并饱和试样。量测试样顶部至仪器上口的剩余高度,计算试样

15、净高,称剩余试样质量(准确至1.0g),计算装入试样总质量。在试样上面铺12cm砾石作缓冲层,放水,至水面高出砾石层2cm左右,关闭止水夹。(6)量测试样顶部至仪器上口的剩余高度,计算试样净高。称剩余试样质量(准确至1.0g),计算装入试样总质量。在试样上面铺12cm砾石作缓冲层。(7)将调节管与供水管分开,将供水管置于金属圆筒内,开止水夹,使水由圆筒上部注入,至水面与溢水孔齐平为止。(8)静置数分钟,检查各测压管水位是否与溢水孔齐平。如不齐平,用吸水球进行吸水排气,调至水位齐平为止。(9)降低调节管管口位置,使其位于试样上部1/3处,造成水位差,水渗过试样经调节管流出。注意溢水孔应始终有余水

16、溢出,以保持常水头。(10)测压管水位稳定后,记录测压管水位,计算各测压管间的水位差。(11)开动秒表,同时用量筒接取经一定时间的渗透水量,并重复1次。接取水量时,调节管出水口不可没入水中。(12)测记进水与出水的水温,取其平均值。(13)降低调节管管口至试样中部及下部1/3处,以改变水力坡降,按(9)(12)步骤重复进行测定。5.成果整理(1)按下式计算干密度和孔隙比ms=m/(1+0.01wh); d= ms /(A*h); e=w *Gs/d1式中:ms 试样干质量(g);m 试样风干质量(g);wh 风干含水量(%);d 干密度(g/cm3);A 试样断面积(cm2);h 试样高度(c

17、m);e 试样孔隙比; w 水的密度(g/cm3); Gs 土粒比重。(2)按下式计算渗透系数按下列计算渗透系数: 式中:Q时间t秒内的渗出水量,cm; H 平均水位差(H1+H2)/2,cm; L 两测压孔中心间的试样高度,cm; t 时间,s;KT水温为T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K20水温为20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T 、20水温分别为T与20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T/20的比值可查附表1得出。(3)记录表格见实验报告6.试验注意事项1装砂前要检查仪器的测压管及调节管是否堵塞。2干砂饱和时,必须将调节管接通水源让砂饱和。3试验时水源要直接流到试样筒里,水位与溢水孔齐平。7.试验记录

18、常水头渗透试验记录表(70型渗透仪)工程名称 试样高度 干土重 试验者 土样编号 试样面积 孔隙比 校核者 土样说明 测孔压间距 土粒比重 试验日期 附表1 与温度的关系温度()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T/201.5011.4781.4551.4351.4141.3931.3731.3531.3341.3151.2971.279温度()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T/201.2611.2431.2271.2111.1941.1761.1681.1481.1331.1191.1041.090温度()17.017.518.018.519.019.520.020.521.021.522.022.5T/201.0771.0661.0501.0381.0251.0121.0000.9880.9760.9640.9580.943温度()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T/200.9320.9100.8900.8700.8500.8330.8150.7980.7810.7650.7500.73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