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12册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 三百六十行(一)教材分析: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文化和社会不同分工的机会,让学生们对三百六十行的历史和发展有所认识和了解,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本课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对各种职业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上,旨在通过欣赏有关图片、录像等资料,让学生用绘画或各种材料来表现各种职业,由此感受三百六十行的快乐与艰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2)操作目标:用绘画手段表现不同的职业特征和面貌。(3)情感目标:回忆自己周边人的职业,接
2、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不同分工。教学重点:了解不同职业,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这一职业的特点。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如造型、动态、场景等,对画面布局的安排,如何突出本职业的特点。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各种职业的道具、职业歌曲、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凡高的“邮差鲁兰像”等作品。学生:彩色水笔。教学过程:一感知与体验: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上各个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面貌和特征。2教师出示安全帽、听筒、图纸、电吹风、铁勺等物品,学生指认这些物品并思考它们的用途,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人经常使用它们,它们的主人是谁,这些人所从事的是什么职业。
3、3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亲戚都是从事什么职业的?4同座位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知道的职业。话题可围绕:你还知道哪些职业?职业的外在特点是什么?哪些职业需要特别的装扮?如医生、护士、工人、军人、纺织女工、科研人员、皮匠、舞蹈演员还知道哪些专门的职业性的节日?如:护士节、教师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你长大后想从事哪个职业?5请同学互相帮助,用带来的物品进行装扮,将同学装扮成某一职业的人,并尝试模仿这一职业的动作造型,请全班同学猜测所装扮的职业名称,并注意观察不同职业的人的外形特点。6教师总结,板书:外形特点(服饰、工具)。7翻看教材上的图片,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作品表现不同职业的人的?如建筑工人、教师、
4、工程师、电脑专家等,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教师在教室里上课,工程师在设计图纸,电脑专家在编程8教师总结,板书:动态特点。9除了外形和动态,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10教师总结,板书:劳动背景。11教师一边指导学生观察一边做简单的演示,出示范画。t二创作与表现: 1选择一个外型特点明显、。易于表现的职业进行绘画。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通过职业特定的服饰、工具和劳动背景来突出行业的情形特点和面貌特征。2学生按以下步骤作业:构图:在画面中确定主要内容的位置。勾画:勾画出构思好的内容。添加:在画中添加上有助于表现职业特点的物品。上色:用自己喜欢的笔加上合适的色彩。三评价与反思:1同学互相展示自己的画作,相互
5、欣赏并根据画面内容猜测同学画的是什么职业的人。2老师和同学倾听歌曲我是一个粉刷匠、光辉的职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表现各行各业人物的歌曲,一边做简单的动作一边说说歌曲中对职业特征的表现方法。3讲一讲三百六十行的人们立足岗位、尽职尽责的感人故事。 第二课 三百六十行(二)教材分析:“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苦,也有各自的骄傲。不同的职业,有各自的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本课是前一课用绘画方式表现各行各业人物的延续,通过捏制形态各异的泥人,让学生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在揉、搓、捏、接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泥塑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塑造出自己熟悉的、常见的、生活中有趣的人物
6、形象,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装饰人物,表现出人物的表情、性格、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捏制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本课的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立体造型表现的认识,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将个人的制作与集体活动相互结合。通过设置情境、场景等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来做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最后组成一个活动场景供大家共同游戏,使儿童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想像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感受集体活动的陕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并熟悉泥塑人物的基本制作方法及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2)操作目标:通过学习较熟练地掌握各种泥塑的表现方法并塑造有趣的动态人物
7、造型。(3)情感目标:了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引发对祖国优秀文化传承问题的思索。教学重点:掌握泥人的塑造方法并表现它的动态。教学难点:依据一定的情景,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泥人,掌握塑造人物细节的技法(如五官、服饰、手的表现方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地区泥塑人物的图片,泥土及泥塑工具,盒子。学生准备:泥土及泥塑工具。一欣赏激趣。1教师准备一个盒子,在里面放上一块泥团,请同学猜猜盒子里放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让学生直观感受泥块。2教师讲解泥塑小知识。泥塑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的起源可以追
8、溯到新石器时期,从古到今我们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一直将泥塑艺术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无锡的惠山泥人、天津的泥人张、陕西的凤翔泥塑,都是我国很有名的泥塑品牌。泥塑从色彩上分,分为本色泥塑(黄土、红土、黑土),还有一种是上色彩的,就叫彩塑。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泥塑人像。3教师出示各地区泥塑人物的代表作品无锡的惠山泥人、天津的泥人张、陕西的凤翔泥塑,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型、色彩特点。二游戏学习。1感受泥性。学生依据自己的喜爱,用泥来捏制各种东西,感受泥的特性。“你用泥捏了些什么?你是怎么捏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常用的技法:搓、团、拍、压等。2试捏外形。教师讲解泥塑人物的轮廓制作方法,
9、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些。为了使人物形象塑造更生动,学生可以模仿自己喜欢行业的人物形象和动作。并依据自己最喜爱的某个行业人物的外形特点、动作姿势,尝试随意捏制一个泥人的外形。3加固动态。“那怎样才能制作一个立体的泥塑人像?”教师讲解用于固定的木桩“骨架”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看法。 教师讲解示范制作头和脖子初形的方法:“泥土是生的,在手上反复地搓揉拍打以后,和匀水分,等很黏了,熟了以后再粘压到“骨架”上去,小心钉子扎手,注意人像颈部要粗壮一些,不要头重脚轻。”提示:如果做的泥人不够生动,只要将头和身体的姿势朝不同方向转一下,把四肢稍作调整就可以了。人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以整体捏塑,也
10、可以视神情体态分别捏塑,再粘接到躯干上。4美化泥人。教师强调为了使作品更生动,还可以尝试制作出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时所需的道具。使用其他辅助材料:弹簧,可以做成人物的帽翅,增添动感及趣味性。小绢花,可插在人物的头部,增强作品的立体感。火柴棒,可作成纸制的兵器及装饰。师生共同美化自己的泥人作品。三激励评价。1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说一说自己觉得有趣或喜爱的泥人形象。2学生可依据自己表现的内容自由组合,组成有趣的泥塑“人间百态”。四课后延伸。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民间彩塑艺术,如战国军事家孙膑为研究战术最初摆的泥人阵、隋唐的陶俑、无锡惠山泥人与“手捏戏文”、天津的“泥人张”、陕西“凤翔泥偶”等,并引
11、导学生从表现的内容及造型、色彩上进行赏析,感受其质朴的艺术风格。欣赏的同时请学生思考下列问题:这些民间艺术品在古代有什么用途?现在又有什么作用?有些民间艺术已失传或将要失传,是否这些艺术品已没有人喜爱,已没有艺术价值呢?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它? 第三课 纸柱造型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课。纸柱造型是一次立体造型的练习,比较抽象,需要六年级的学生,在已掌握的操作技能上进行进一步的空间想像。因此本课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佳作的欣赏,形成对“立柱”正确的空间理解,并初步感知纸柱造型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选择一个基本柱形,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
12、),主动地探求纸柱造型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更具有创新意识。另外,这一课可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如建筑物、生活用品等,学以致用,引起学生的共鸣,让美术和生活联系更紧密。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裁切、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方法设计制作纸的立柱造型。 (2)操作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 (3)情感目标:开拓学生的空间思维,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裁切、卷压、折叠、粘贴等基本制作方法。教学难点:能更巧妙、有创意地制作出精致美观、有新意的作品。课 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纸制建筑模型、范作及演示所需的
13、半成品、双面胶、剪刀、直尺。 学生准备:美工纸、剪刀、直尺、铅笔、双面胶。教学思路: 1游戏激趣。 (1)抢答:教师让学生抢答,我国的四大发明是哪些?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折一折,揉一揉纸,感受纸性。 (2)让“纸”立起来:教师让学生上台尝试纸的可塑性,谁能让纸站立起来? 2欣赏导人。 (1)教师简单介绍纸雕艺术。 纸雕是一种运用卷曲、立面、立折、立柱、立体等方式,将平面纸张立体化的技法。 纸雕的起源应追溯到中国汉朝纸的发明及16世纪德国对纸的改良成果。18世纪中叶,欧洲一群喜爱创作的艺术家开启了纸雕艺术的大门,他们利用简单的工具及不同的纸张,创作出许多主题式的纸雕作品。 (2)展示纸制建筑模型,
14、初步感受纸的立体形态。 (3)通过大量的佳作欣赏,让学生感受纸柱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导人课题。3探究学习。 (1)探究立柱的样式,造型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习的兴趣。思考:你能想到哪些柱子的样式? 你用什么方法做出了纸柱? 讲授并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a概括立柱的两大形式:圆柱和棱柱。让学生欣赏两种柱式的造型。 b演示“卷、折”两大基本方法。 演示一张平面的纸通过卷压、粘贴变成圆柱体。演示将圆柱体折叠两次变成四方柱体。(2)探究用怎样的纸雕方法美化纸柱造型。让学生探究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纸柱的表面更具有“凸凹”的美感。讲授、演示“裁、切、折”的方法。 演示裁
15、切的方法:将一个制作好的纸柱造型,采用裁、切、折方法使外形产生新的变化。裁切的步骤:a把纸柱压平;b按设计的位置、长度和角度剪开;c正反折;d整理成形。 将准备好的另外个半成品,让学生上台尝试用“裁、切、折”的方法使其外形产生变化。 启发创造思维。 再次欣赏图片,让学生分析它们采用的方法。 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向学生提出制作要求:运用裁切、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使一张纸由平面变成纸柱造型,设计制作12件精致、美观的成品。4激励评价。 (1)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说一说自己觉得有新意的纸柱造型。 (2)学生可依据自己表现的内容自由联想,与生活中的用品、建筑等联系,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制作意图。
16、5课后延伸。 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很多建筑和物品都用到了立柱造型的艺术元素,比如: , 建筑中的古罗马竞技场、帕特农神庙的立柱、钟楼、现代的大厦等,生活用品中的笔筒、台灯的灯架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用立柱造型的物品,并尝试自己做一做模型。第四课 现代建筑教材分析 本教材用造型别致的悉尼歌剧院等建筑为例,以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造型展示了宏伟壮观、生机勃勃、奇姿异态的现代建筑,展现了现代建筑的丰富性,同时也展现了现代人对美的多元化的追求,强调个性,强调简洁、实用、大方。玻璃、钢材和混凝土是现代的建筑材料。装饰并不多,因为人们认为建筑物的目的,它的形状和样式更为重要。这种把玻璃和混凝土镶
17、在钢铁框架上的“国际风格”几乎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学生通过欣赏这些建筑,分析设计思路,提高对现代建筑的欣赏与理解能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欣赏能力。 (2)操作目标:用纸工或多种材料制作出一组建筑。 (3)情感目标:欣赏现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受建筑艺术的个性美感。教学重点:欣赏与了解现代建筑艺术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欣赏能力,以小组的形式用彩纸或油泥动手制作出一组建筑。教学难点:设计的建筑要有一定的寓意,才会与众不同。建筑物各部件的衔接处可以用双面胶带或牙签进行固定。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8、: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建筑图片资料、多种材料(油泥、木棒、纸盒等)、牙签、小刀。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请学生欣赏一幅图片奥体游泳馆“水立方”的介绍,引出现代建筑设计的新概念。2图片赏析。(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收集来的现代建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思路。(2)将一组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进行对比,总结出现代建筑的特点: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造型。强调个性,强调简洁、实用、大方。展现了现代人对美的多元化的追求。3拼拼搭搭。 (1)准备几个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零部件,请学生帮忙进行组装(可有多种组合方式)。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使用一堆材料(油泥、木棒、纸盒、牙签、吸管等),分别制
19、作一个建筑物。4现场组合。 (1)讨论:建筑物的周围都还会有些什么? (植物、汽车、道路) (2)拼组:教师为每组提供一些配件,组员将配件和自己制作的建筑进行组合,构成城市的呷角。5师生共评。(1)由小组成员介绍本组建筑群的设计思路。 (2)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3)教师小结。第五课 我设计的未来建筑教材分析: “我设计的未来建筑”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前一课现代建筑的延续,是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课程。未来新兴建筑的发展将定格在智能建筑、生态建筑、地下建筑、海洋建筑、生命建筑未来的建筑是儿童极富兴趣的话题,孩子们围绕未来这一主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在他们心中未来的建筑不仅是造型新颖、
20、样式美观的地面建筑,他们还向往能在地下、水底、天空、太空中架起摩天大楼、悬挂建筑、太阳能住宅、生长的房屋、帐篷式建筑、屋顶花园、会行走的建筑、海底城市、月球城、太空城等等,都是他们喜欢构想的未来建筑,是融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于一体的智能化未来建筑。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树立创新意识。 (2)操作目标: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计造型新颖、样式美观、功能奇特的未来建筑,通过细致描绘,把想像转化为有说服力的画面。(3)情感目标: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和向往未来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设计、绘画未来建筑造型。教学难点:拓展学生的设
21、计思路,大胆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自己收集的有关未来建筑的图片资料。教学思路:1感知了解。 教师:中国早期的人类叫山顶洞人,就是以他们的居住形式命名的。人类的居住形式从原始的洞穴、简陋的茅屋到现代的建筑,居住形式的改变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创新意识的体现。(课件展示相关内容)2感悟发展。 教师:建筑的变化就是时代发展的标志。你看到过哪些比较特殊的建筑(包括在影视中看到的)?特殊在什么地方? 学生分小组交流,并大胆发言。 教师:宏伟壮观、生气勃勃、奇姿异态的现代建筑,给世界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你能说出哪些世界著名的建筑?这些世界上有名
22、的建筑你喜爱它的设计吗?说说你对这些建筑物的看法。(课件同步展示相关内容) 学生谈自己喜欢哪些设计;或谈一谈建筑设计师们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教师:建筑设计需要人们展开自己像象的翅膀,放飞自己的思维,不断构建自己的梦幻。(课件介绍建筑师伍重设计悉尼歌剧院的故事) 让学生用花瓣尝试摆一摆歌剧院的造型。3尝试设计。尝试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看一看能做出哪些精美的建筑设计? 学生分小组合作设计:想一想、做一做、评一评、改一改。 教师:我们利用几件简单的物品就设计出了许多奇趣的建筑。 学生相互观摩作品。 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评。4练习设计。 教师:我们都可以成为设计师,你准备怎样来设计未来的建筑呢? , 学生
23、谈自己的设计设想。 教师:现代建筑由于建筑新材料的不断问世,造型方面限制越来越少。你打算用什么形式来表现你奇、特、新的设计? (可以用绘画作品,也可以用废旧物品等来制作建筑模型) 教师:你们的想法真是妙极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座欢乐岛,大家讨论一下需要设置哪些设施。 - 课件展示大致的建筑项目:军体训练场、游乐场、卫生站、自助餐厅、休闲会所、宾馆等。 分小组选择设计项目进行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 各小组将自己的设计图稿贴在欢乐岛的相应位置,大家参观评价。 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修改。5拓展探究。 教师:课后我们到图书室或上网进一步了解有关建筑知识和一些有特色的建筑造型,收集制作模型需要的废旧物品等
24、。第六课 听音乐画感觉教材分析: 在艺术王国里,绘画和音乐是关系亲密的好兄弟。很早以前,艺术家们就在尝试“音乐能否不用通过音符,而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于是,音乐向绘画借来了“音色”,绘画向音乐借来了“调子”,人们用色彩的旋律、点线的节奏表达着听音乐的感受。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的欣赏,体会不同音乐作品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了解绘画作品中线与色的艺术表现力,在培养学生对听觉美和视觉美的真切感受、体会不同音乐作品带给我们不同感受的同时,了解绘画作品中点、线、面与色的艺术表现力,学习选用合适的色彩与点线准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并认识
25、到艺术之间的通感及共同的表现力。 (2)操作目标: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自己听音乐的心灵感受。 (3)情感目标:通过对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培养对听觉美和视觉美的真切感受。学习内容: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了解绘画作品中线与色的艺术表现力;学习选用合适的色彩与线条准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文稿、绘画工具、范画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胶棒,学生用作业用纸等。教学过程:1体验与感受。(1)关于知音的故事。 通过“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乐曲和典故的赏析,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了音乐美的氛围,另一方面,从学生爱听故事人手,有效引发学生的兴趣,以影响他们的后继行为,产
26、生对音乐、对后面教学的探究兴趣。师说:今天老师要讲个关于知音的故事。古时候有位著名的音乐家叫俞伯牙,有一次,他在弹琴时,忽然发现有一个青年樵夫在赞赏他的琴音,便问:“你听懂了吗?”青年樵夫说:“您弹的是孑L子叹颜回。”俞伯牙十分惊讶,抬头远望高山,在琴音中表现山的高大之状。樵夫听了,说道:“是高山!”俞伯牙又对着江水,在琴音中表现水的奔流之势。樵夫听了,说道:“是流水!”俞伯牙大喜,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问他姓名,知道他叫钟子期。于是两人结拜为兄弟,约定明年到钟家相会。 谁知第二年俞伯牙如期到了钟子期家的时候,钟子期已去世。此后,再没人能听懂俞伯牙的琴音,俞伯牙悲痛万分,在钟子期的墓前弹了
27、最后一曲,便把琴摔在了石碑上,决定以后不再弹琴,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惟一的知音。 从此便有了“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佳话。(2)听音乐找感觉。教师首先给学生打气,让他们信心十足地面对下一轮的挑战,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提高探究音乐的兴趣。 找知音。 师说:今天老师也要来找找知音。 师说:下面请听一段音乐。(播放茉莉花音乐)师问:听懂了吗?生答:很美,好像是茉莉花 师说:很好,都是我的知音。那你们是怎么知道茉莉花的? 生答:从歌词中知道的。 感受音乐。 师说:对了,是歌词告诉了我们。来,再听(师播放无标题音乐)是什么感觉?与茉莉花相比,一样吗? 生答:茉莉花给我们轻松愉
28、悦的感觉,这段音乐给我们激烈欢快的感觉。 师小结:说得非常好,请坐。大家已经感觉到了,这两首音乐本身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事物,但都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听音乐找感觉(各种不同的感觉)。 听音乐找感觉。 师说:老师这里有四种感觉(课件),我们来读一下:热烈欢快、轻柔缓慢、紧张激烈、凄凉悲伤,请听四段音乐,体会一下,分别是哪种感觉。 热烈欢快 小夜曲 轻柔缓慢 赛马 紧张激烈 江河水 凄凉悲伤 十面埋伏 (教师播放小夜曲、赛马、江河水、十面埋伏)2尝试与创作。(1)音乐和绘画是相通的。以蓝色和银色的夜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和绘画是相通的。a感受作品题目。师问:老师这里还有件作品,题目是蓝色和银色
29、的夜曲,想像一下,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生答: b感受作品。 , 师说:再看这幅画,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答: c师小结:说得很有道理。其实,这幅画的题目就是蓝色和银色的夜曲,从大家的感觉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和绘画是相通的。用绘画表达音乐的先驱康定斯基。 师叙述:很早以前,艺术家们就在尝试“音乐能否不用通过音符,而用别的方式来表达”。 第一个真正尝试将音乐展现在画布上的艺术家是康定斯基,他早年学习了钢琴和大提琴,因此音乐对于他而言是开启艺术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让我们欣赏他的作品。师接着叙述:多漂亮啊!就这样,康定斯基将绘画与音乐联系在一起,让人们能够“聆听”绘画,“描绘”音乐。今天,我们要
30、尝试:听音乐画感觉。(板书课题:听音乐画感觉)(2)尝试:用色彩表现音乐。 将色彩与音乐相联系。 a从音乐中寻找色彩感觉。 师说:首先我们来听段音乐,然后找出与音乐有关的画面。(播放培雨特之晨景,打开画面,莫奈作品:同一天不同时间段的浮翁大教堂) 师说:找到了吗?为什么? 生答:第一幅,从画面的色彩中找到的感觉。 b从视觉中寻找色彩的感觉。师问:有道理。好的,蓝色给我们宁静、遥远的感觉,这些色彩呢?还有这些呢? (教师出示几块色块的彩纸板)生答:热闹、欢快,清新、富有生机,神秘、浪漫 c再听音乐找色彩感觉。 师说:同学们的感觉很好,下面我们听几段音乐,看看它们分别像哪幅画? (师逐一播放音乐:一夜听雨、喜庆、月光曲、迪斯科等)小组讨论,开始好的,讨论结束。 生:(a)四人小组讨论。 (b)同座位讨论。 (c)个人体验。 用色彩表达音乐。 a找感觉并尝试表现。师:老师发现你们的感觉非常好,表现非常棒。现在我们听段音乐,请你用彩纸拼出一幅画,来表现这段音乐。(播放喜洋洋)生:动手合作贴画。 b作业评价。 学生作品介绍。c师小结:看,同学们的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