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28.95KB ,
资源ID:115948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948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岛版小学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岛版小学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1、青岛版小学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玩具里的科学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教学重点与难点: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玩具。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它将把我们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2、玩玩具、说特点。(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要

2、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样玩有趣味性,怎样玩有创造性?在玩得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3)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3、提出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师: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概括总结: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4、设计或改进玩具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3、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看哪个小组设计或改进的玩具最具科学性,最新颖!学生小组合作设计。5、课堂评价6、拓展活动师:4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课下,请同学们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设计: 1.玩具里的科学 玩玩具 说特点 提问题: 为什么 设计或改进玩具教学反思:第三课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2、认

4、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喜欢大胆想象与未来科技有关的内容;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3、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教学重点及难点: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准备:蜡烛、酒瓶、量杯、漏斗、吸管、木板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同学来完成,谁是咱们班力气最大的?谁是咱们班力气最小的?(二)教学新课1、我们来做小实验。(1)“能否站起来”实验一人双脚着地往前放,端坐在凳子上,老师用食指顶住他的额头,不让他的身

5、子向前倾斜,试一试,不借助双手的力量,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学生猜测:分组实验:按照实验要求,学生充分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实验。教师在巡视指导中和进行实验的同学交流实验的感觉和体会。(2)“吹蜡烛”实验学生猜测,分组实验小组讨论: 为什么隔着漏斗、瓶子能吹灭蜡烛? 为什么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等吹不灭蜡烛?(3)、“吸饮料”实验 提出实验要求:我们再来做一个小实验,在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消了毒的烧杯和吸管(应选择比较粗的吸管),同学们想办法去吸到饮料,看哪一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4)、教师小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2、探究活动:有了科学研究,才会

6、有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说一说,我们身边哪里有科学?(三)、课堂评价(四)、布置作业: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板书设计: 3.科学在我们身边 提出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 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与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 2.在对动植物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重点、难点:1.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与植物的外部

7、特征,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2.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教学准备:一些常见动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课前通过观察动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2.教师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板书课题)(二)猜想假设: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三)制定方案分组探讨,根据个小组要研究的问题,制定出方案或计划(四)实施探究活动一:我们周围有哪些动植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观察动物教师谈话: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真了不起,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动物?下面让我们交流课前搜集的教学内容及过程

8、教学调整动物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观察记录吧! (课件出示)继续交流:通过看这些资料你们了解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活动二:观察植物(1)教师谈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我们带来的植物,而观察植物我们又需要注意什么?(板书:我们周围的植物)(2)学生讨论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3)交流发现(4)教师谈话:同学们发现的可真不少!下面让我们再来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5)继续交流:通过看这些资料,你了解了什么?(五)概括总结: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对问题进行猜测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六)自由活动:我们和动植物交朋友。(七)、拓展创新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

9、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我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 名 称 特 点 产生的问题 我的猜想教学反思: 第八课 哪杯水多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通过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3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在探究中受到科学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教学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10、,激发兴趣1、先出示三杯水,然后让学生观察回答哪杯水多?哪杯水少?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哪杯水多。 2、再出示三杯水(水位相同,杯子粗细不同)让学生观察,哪杯水多?并说出根据什么判断的,学生总结出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每个组的桌子上都有三杯水,让学生再来猜一猜哪杯水多, 2、设计方案 哪种猜想正确呢?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3、汇报方案4、实验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进行验证。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汇报结果(三)方法应用,学习测量1、认识量筒学生

11、分组观察量筒,认识量筒的构造。 师生小结: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ml”表示。2、学习量筒的使用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3、用量筒测量:估一估,测一测。(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8.哪杯水多 量筒 液体体积 单位 毫升 ml教学反思: 第四课 怎样认识物体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能从身边常见的物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改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3、会根据物体的特征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初步掌握辨认物体的方法。教学过程1. 游戏导入,

12、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就放在这个兜里,请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摸一摸,如果猜对了,老师就把它送给你们小组,好吗?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四课怎样认识物体。2.抓住特点,探究方法。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看一看都带了什么物体?有什么特点?看哪位同学能把带来的物体的特点说的最详细。(学生观察带来的物体。汇报交流情况。)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我们带来的一些物体特点和认识这些物体的一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认识物体特征的方法吗?用眼睛看(视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大小、形态、颜色和方位。用鼻子闻(嗅觉):可以识别物体的气味(包括气味的浓淡与特征)。用舌尝(味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味道,如甜、酸、苦

13、、辣、咸,并能区别味道是复合的还是单一的,以及味道的浓度。用手摸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触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冷热、大小、形状、光滑与粗糙、质感等。用耳听(听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声音。师:以上通过我们的合作与探究,知道了用我们的感官来辨认物体的一些方法。老师这儿有四个烧杯,里面分别是水、可乐、糖水、白醋。由于老师的疏忽,把这些杯子弄混了,不知道他们谁是谁了,谁能帮助老师把它们区分开? (学生交流,想办法后,小组代表汇报。)师:一看、二闻(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三尝(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3.比较异同,合作交流。4.联系生活

14、,拓展延伸。师:同学们的评价有理有据,在下面的活动中能不能表现的更好?5. 总结规律,揭示结论。6.拓展活动:哪些科学仪器能帮助我们观察?板书设计: 4.怎样认识物体 用眼睛-看 用舌头-尝 用耳朵-听 用鼻子-闻 用手-摸教学反思: 第五课 给文具分类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根据一定的标准给文具分类。2、了解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3、运用学到的分类方法,选择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分类。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确定分类的标准。 教学准备: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调查文具是怎样分类摆放的,并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习惯养成游戏:一、提出问题师:课前我们对学校周围的文具店进行了调查

15、,同学们收集了好多的相关信息。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你们的调查情况。(学生交流调查情况)师:同学们调查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特别多,而且很有价值。这节课你想不想也当一回商店的老板,也来给文具分分类呢?(板书课题:给文具分类)二、制定方案1、自由分类师:下面请各小组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看看能用几种方法,哪个小组分类的方法最多。(学生动手分类,教师巡回指导)2、汇报交流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用了多少种方法?你们这是根据什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他的分法可以吗?还有哪些分法?3、方法梳理也就是先要确定一个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果就不同。(板书:确定标准)三、展示交流师:

16、刚才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给文具进行了分类,谁能说一说分类有什么好处?科学与生活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分类?这样有什么好处吗?五、拓展活动生活中的分类简直太多了。假如生活中没有分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师:对,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分类。药店的药品有分类,食品店的食品有分类,服装店的服装也有分类,他们是怎么分类的,你注意过没有?课后去再去调查,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分类的,为什么那样分?板书设计: 5.给文具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用途 书写 量长度 装东西等 形状 圆柱形 长方形等 材料 塑料 金属等 颜色 白色 黑色 花色等 .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相同。教学反思: 第九课 有趣的不倒

17、翁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了解不倒翁扳不倒的两个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2、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爱科学的教育。3、通过制作不倒翁,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课前准备:一个不倒翁、一个装有泥土的瓶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有趣的不倒翁二、探究活动:1、猜一猜: 这样吧,先让我们猜一猜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这些都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是对是错?谁也说不准,怎样做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看看哪个小组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揭开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2、学生动手实验

18、,老师参与其中。3、学生交流,总结出不倒翁推不倒的两个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板书:半球形4、解释“解暗箱”5、动手制作不倒翁。教师巡视,可加以适当的帮助。做好的作品放在讲台上。) 师:请最佳作品获得者上台和大家见面。(握手祝贺)请最有创意的作品获得者上台。祝贺你们!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师:这几个虽然推不倒,但是总往一边倒,是为什么?请小专家们帮助分析分析。生:因为橡皮泥放偏了。师: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生:底部的中间6、小结三、课后拓展:制作一个会翻跟头的熊猫。板书设计: 9.有趣的不倒翁 上轻下重 底部半球形教学反思: 第七课 水温的变化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能熟练

19、使用温度计连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并做简单记录。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3、了解水温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烧杯、温度计、计时器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温度计,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使用温度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要领,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的变化。(板书课题)二、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师倒一杯热水)师:这是一杯热水,如果要测量这杯水的温度变化,你认为应该怎样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实验的方法,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如小组分工、防止烫伤等。)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要对所要进行

20、的实验研究项目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预测,我们今天也要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实验之前先大胆猜想和预测,并把猜想记录下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三、 持续观察一杯热水降温的过程,收集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热水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的变化规律:先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降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五、课堂评价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7.水温的变化猜想:先快后慢;先慢后快;有时快、有时慢;均匀降温;急速降温。实验结果:先快后慢;开始降温很快,而后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温度降得越慢。教学反思:第六课 哪杯水热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

21、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2、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教学重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好简单的记录教具准备:温度计杯子、筷子、扇子、冷热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运用感官判断温度的高低。师出示两杯同样多、但温差很小的热水,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热?”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2、小组讨论,看你有什么好方法?3、师:怎样才能精确地知道到底哪杯水热呢?这得用专门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二)在实验中探究新课1、认识温度计大家见过温度计吗?谁能说说

22、你见过的温度计什么样子?由几部分组成?出示资料卡,引出什么是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板书)。2、用温度计测量,发现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直接测量水的温度组织学生汇报刚才的测量结果,讨论出现差异的原因,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3、展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温度计正确的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读、写。4、应用验证1.再来测一测哪杯水更热,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判断出哪杯水更热,使学生意识到使用温度计测量比用自己的感官观察更准确。(三)自由测量,巩固训练(四)拓展延伸生活中会用到各种温度计,你认识它们吗?搜集温度计或温度计资料卡与同学交流。(展示各种各样

23、的温度计:体温计、地温计、电子温度计的图片)(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6.哪杯水热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玻璃管 温度计 刻 度 玻璃泡教学反思: 第十课 认识水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一、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2、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3、知道水的基本性质以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二、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观察水的特点活动一:水是什么样子的?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打一物。用手提不起,用刀劈不开,洗衣和煮饭,都要用到它。(学生根据谜面猜出谜底水)师:水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你平时观

24、察过水吗?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根据自己平日观察进行汇报)活动二:观察水的特点师:大家对于水这么了解,请你来猜一猜那一杯是水?教师出示白醋、水、醒目、雪碧、酱油、牛奶师:这还有三杯,你知道是什么?师:要想清楚知道这是什么有什么好办法?观察有什么顺序?(学生思考观察是最好的办法,可以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师:现在请你利用这些方法来判断一下。(学生分小组讨论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师:你知道那杯是水?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水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观察水的特点,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水的特点)活动三:水有形状吗?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师:出示烧杯中的水。水是什么形状的?出示锥形瓶中的水、平底烧瓶

25、中的水是什么形状的?师小结:水是没有形状的。活动四:液体和固体师:水是没有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没有形状?请你来区分一下那些没有形状、哪些有形状?(教师出示:牛奶、酱油、橡皮、木头、苹果)(学生判断区分固体、液体)活动五: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师:苹果中有水人体中有水吗?(学生思考汇报)师:自然界中哪还有水?(学生汇报交流自然界中水的分布)教师小结课后作业:调查本地水资源的情况板书设计: 10.认识水 像水、牛奶、酱油等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 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有趣的浮沉现象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

26、体在水中的浮沉;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和假设;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2、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3、知道水有浮力,能举例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塑料水盒、小木筏、塑料球、圆柱体、浮筒、橡皮泥、泡沫块、测力计、记录纸、笔。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知道水有浮力。教学难点: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教学活动流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实物,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样东西,看看认识吗?师:如果把这块橡皮放进水里,请大家猜想一下,会有何现象?师:怎样才能知道谁猜得对呢?师:做实验验证猜想。(揭示

27、课题并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趣的浮沉现象(二)探究活动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你们的实验台,在实验台上有一些实验物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师:请看大屏幕上的记录单,看物体名称一栏。1、猜想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师:下面进入我们的猜猜,如果把这些物体分别放进水里,会怎样?请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你的记录单上“我的猜想”一栏。2、验证猜想师:下面大家动手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并记录。(实验时注意安全,不要把水洒出来,东西轻拿轻放)师:实验结束,请展示实验结果3、思考 交流 提出新问题师:看大屏幕,思考:物体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思考第二题:沉下去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师:讨论猜想后验证并记录数

28、据。师:分析数据,并填空师:得出结论,交流汇报板书总结:浮在水面上和沉入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三)拓展延伸:水的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谁来说说。(四)总结板书设计: 11.有趣的浮沉现象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改变浮和沉 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2.知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教学重点: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科学、实事求是的描述实验想象。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教学准备:烧杯、水槽、

29、实验记录单、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一)实验一:观察物体的浮和沉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物体的沉浮。来跟着老师一起检查一下小组里的实验用品是否齐全,看一看老师给大家的实验提示。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么让我们一起开始试验吧!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师适时评价鼓励。(二)实验二:改变物体的浮和沉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那些物体会浮在水面,那些会沉入水底,那大家再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改变它们在水里的浮和沉呢?生:小组汇报,补充。师:及时提醒,纠正。(板书) 浮 改变重量 改变形状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 借助别的物体(漂浮物)沉通过增加液体密度,比如往里面加盐,来增加液体的浮力,让原本沉下去的物体又浮了上来。(板书,改变液体的密度)大家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几种改变浮和沉的方法呀?生:一起说出板书上的四种方法。师:这节课上大家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老师发现我们每一位同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