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15MB ,
资源ID:115713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713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底盘构造.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底盘构造.docx

1、底盘构造底盘构造1. 行驶系1.1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接受发动机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向反力及其形成的力矩;缓和各种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平顺行驶,并且与汽车转向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1.2汽车行驶系的组成 轮式汽车行驶系的组成: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组成。1.3车 架 车架的功用、要求与类型 一、功用:车架是跨接在各车桥之间的桥梁式结构,是整个汽车的安装基础。其功 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等零部件并保证其正确的相对位置,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二、要求

2、: 1)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合的刚度; 2)质量应尽可能小; 3)对轿车和客车的车架来讲,其结构应简单,并有利于降低汽车的质量和获得较大的转向角,以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4)车架应布置得离地面近一些,以使汽车重心位置降低,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1.4车 桥 车桥的功用:车桥通过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其功用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力及其所产生的弯矩和扭矩。 车桥的构造 转向桥 汽车转向桥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主要由前轴、转向节和主销等部分组成。转向桥可以与独立悬架匹配,也可以与非独立悬架匹配。1.5悬 架 一、功用: 对不平整路面所造

3、成的汽车行驶中的各种颤动、摇摆和震动等,与轮胎一起,予以吸收和减缓。从而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并提高驾驶稳定性。 将路面与车轮之间的磨擦所产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传输至底盘和车身。 支承车桥上的车身,并使车身与车轮之间保持适当的几何关系。二、悬架的组成 悬架一般有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 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不平路面、紧急制动、加速和转弯引起的冲击或车身位置的变化。常见的弹性元件包括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 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用来使车轮按一定运动轨迹相对车身运动,同时起传递力作用。通常导向装置由控制摆臂式杆件组成,有

4、单杆式和连杆式的。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时,它本身兼导向作用,可不另设导向装置。用于使上述部件定位,并控制车轮的横向和纵向运动。 减震器:减振器用来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减振器的类型有筒式减振器、阻力可调式减振器和充气式减振器。用于限制弹簧的自由振荡,提高乘坐舒适性。 横向稳定器:有些轿车和客车上,为防止车身在转向等情况下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在悬架系统中加设有横向稳定杆,目的是提高侧倾刚度,使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用于防止汽车横向摆动。弹性元件钢板弹簧 主片卷耳受力严重,是薄弱处,为改善主片卷耳的受力情况,常将第二片卷耳末端也弯成卷耳,包在主片卷耳的外面(

5、亦称包耳)。为了使得在弹簧变形时各片有相对滑动的可能,在主片卷耳 与第二片包耳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 连接各片的构件,除中心螺栓以外,还有若干个夹箍(弹簧夹),其主要作用是当钢板弹簧反向变形(即反跳时),使各片不致互相分开,以免主片单独承载。此外,还可防止各片横向错动。弹簧夹用铆钉接在与之相连的最下面弹簧片的端部。弹簧夹的两边用螺栓连接,在螺栓上有套管顶住弹簧夹的两边,以免将弹簧片夹得过紧。在螺栓套管与弹簧片之间有一定间隙(不小于1.5mm)。以保证弹簧变形时,各片可以相互滑动。 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时,各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以促进车架振动的衰减。但各片间的干摩擦,将使车轮所受的冲

6、击在很大的程度上传给车架,即降低了悬架缓和冲击的能力,并使弹簧各片加速磨损,这是不利的。为了减少弹簧片的磨损,在装合钢板弹簧时,各片间须涂上较稠的润滑剂(石墨润滑脂),并应定期进行保养。为了在使用期间内长期储存润滑脂和防止污染,有时将钢板弹簧装在护套内。 一般来说,钢板弹簧越长就越软。此外,钢板弹簧中钢板数目越多,其承重能力越强。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弹簧会变硬而有损乘坐舒适。弹性元件扭杆弹簧 扭杆弹簧(通常简称为扭杆)是用其自身扭转弹性抵抗扭曲力的弹簧钢杆。扭杆的一端固定在车架或车身其他构件上,另一端连在受到扭力载荷的部件上。 扭杆弹簧也用于制造稳定杆。 扭杆弹簧特点: 与其它弹簧相比,其单位重

7、量的能量吸收率较高,所以可减轻悬架的重量。 可简化悬架条统的配置。 与螺旋弹簧一样,扭杆弹簧也不能控制振荡,所以需要与减震器一起使用。减振器 汽车在行驶中四个车轮在垂直方向上会受到不同力的作用,悬架系统中的弹性元件受冲击会相应产生振动,因此需要在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以衰减振动,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汽车悬架系统中通常采用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与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空隙流人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消耗了振动的能量,而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

8、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载面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的增减而变化,并与油液粘度孔道的多少及孔道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弹性元件与减振器承担着缓冲和减振的任务,若阻尼力过大,振动衰减变得过快,使悬架的弹性元件的缓冲作用变差,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及车架损坏。一般汽车在行驶中可能处于三种状态;第一种是在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此时要求弹性元件充分发挥作用;第二种是相对于汽车承受中等强度的振动,这种情况减振器起主导作用;第三种情况是车辆受到剧烈振动,这时与轮胎的接地性有密切关系。减振器要想在以上三种情况下与弹性元件均能协调工作,为此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在悬架压缩行程中(车

9、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较大,以迅速减振,此时减振器起主要作用; (3)当车架或车身与车桥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如加大流液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车架或车身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1.6 前轮定位 四大要素: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前轮钱束前轮定位作用 增加行驶安全; 减少轮胎磨损;保持直行时转向盘正直,维持直线行车;转向后转向盘自动归正;增加驾驶控制感;减少燃烧消耗;减低悬挂部件耗损。 当车辆使用很长时间后,我们发

10、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归位或者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车辆在行驶时,车感漂浮、颠簸、摇摆等现象出现时,就应该考虑检查一下车轮定位值,看看是否偏差太多,及时进行修理。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车轮定位,也就是常说的四轮定位。车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主销后倾(Figure 1)在汽车的纵向平面内,主销轴线上端向车辆后倾斜,称为主销后倾。主销轴线与主销垂线的夹角叫主销后倾角。汽车

11、一般不超过3。设置主销后倾角后,主销中心线的接地点与车轮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之间产生距离(称作主销纵倾移距,与自行车的前轮叉梁向后倾斜的原理相同),使车轮的接地点位于转向主销延长线的后端,车轮就靠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被向后拉,使车轮的方向自然朝向行驶方向。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主销纵倾移距过大,会使转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主销后倾作用原理主销具有后倾角时,主销轴线的延长线与路面的交点a位于轮胎与地面接触点b的前面。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若转向轮偶然受到外力作用而稍有偏转(如图中箭头所示),车轮向右偏摆,汽车将转弯。这时由于汽车本身离心力的

12、作用,在车轮与路面接触点b处,路面对车轮作用着一个侧向反作用力y。y对车轮形成绕主销轴线作用的回正力矩,其方向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有使车轮恢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作用,故称为稳定力矩。同理,在汽车转弯时此力矩也力图使偏摆的转向车轮自动回正。车速越高,y值越大;后倾角越大,l值越大,前轮的稳定效应也越强,特别是在高速和大转弯时,其作用尤为突出。但后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将使转向盘沉重或回正过猛而打手。 主销后倾角的获得方法 :主销后倾角的获得一般是前轴、钢板弹簧和车架三者装配在一起时,由于钢板前高后低,使前轴向后倾斜而形成。有的在钢板座后部加装楔形垫片而形成后倾。由此可知,车架变形、钢板弹簧疲劳

13、、转向节松旷、车桥扭转变形等原因,都将使主销后倾角发生变化。 主销内倾(Figure 2)在横向平面内,主销轴轴线向车身内侧倾斜,称为主销内倾。该角 度称为主销内倾角。当车轮以主销为中心回转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 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转向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因而方向盘复位容易。主销内倾角愈大或转向轮偏转角愈大,汽车前部就被太起得愈高,转向轮自动回正的作用就愈大。 此外,主销内倾角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

14、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但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加速了轮胎的磨损。一般内倾角不大于8,距离c一般为40mm60mm。但目前内倾角有增大的趋势,这不仅是为了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而是为了高速车急起步,急加速、急制动、急转向工况行驶安全性的需要。 主销内倾角的获得方法 :是由前轴在制造时其主销孔轴线的上端向内倾斜而获得的。前轴弯曲变形及主销与销孔磨损变形都能引起主销内倾角改变。前轮外倾在车轮的纵向垂直平面内,其上端向外倾斜,称为前轮外倾。其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的夹角叫前轮外倾角。如果空车时车轮正好垂直于路面,则满载时车轮将因承载变形而可能出现车轮内倾。车轮内倾后,

15、将加速汽车轮胎偏磨。同时,地面对车轮的垂直反力便产生一个沿转向节轴向向外的分力。此力使车轮外轴承及其锁紧螺母等零件负荷增大,寿命缩短,严重时使车轮脱出。当安装车轮预留有外倾角时,就能防止车轮内倾。同时,车轮外倾还可以与拱形路面相适应。 前轮外倾角的获得方法 :前轮外倾角是在设计转向节时使其轴颈线与水平面成一角度。一般为1左右。前轮前束前轮安装时,同一轴上两端车轮的旋转平面不平行,前端略向内束,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 作用及作用原理 :前轮有了外倾角后,在滚动时类似于滚锥,两侧车轮有向外滚开的趋势,由于车桥和转向横拉杆的约束,两前轮在向前外侧滚动的同时向内侧横向滑动,其结果使轮胎磨损增加,俗称“

16、吃胎”。前轮前束的作用就是减少或消除车轮外倾造成的车轮向外张开的这种不良后果。使前轮近似于纯滚动。因此,前束与外倾是相互匹配的关系,属性相同的成对出现。前束值一般小于012mm。 说明在前轮定位中,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都具有使车轮自动回正及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稳定性的作用,但其区别在于:主销后倾角的回正作用随着车速的增高而增大,而主销内倾的回正作用几乎与车速无关。 Figure 2Figure 32. 转向系1.1功用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改变和保持汽车的行驶方向。定义:当汽车需要改变行驶方向时,必须使转向轮绕主销轴线偏转一定角度,直到新的行驶方向符合驾驶员的要求时,再将转向轮恢复到直线行驶位置。这种由

17、驾驶员操纵,转向轮偏转和回位的一整套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1.2分类汽车转向系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两大类如果按照助力形式,又可以分为机械式(无助力),和动力式(有助力)两种,其中动力转向器又可以分为气压动力式、液压动力式、电动助力式、电液助力式等种类。动力转向系统是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或电机)的动力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统,它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机械转向系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机械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1.3系统工作过程汽车转向时,驾驶员转动转向盘,通过转向轴、万向节和转向传动轴,将转向力矩输入转向

18、器。从转向盘到转向传动轴这一系列部件即属于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中有12级啮合传动副,具有减速增力作用。经转向器减速后的运动和增大后的力矩传到转向摇臂,再通过转向直拉杆传给固定于左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使左转向节及装于其上的左转向轮绕主销偏转。左、右梯形臂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右转向节上,另一端则与转向横拉杆作球铰链连接。当左转向节偏转时,经梯形臂、横拉杆和梯形臂的传递,右转向节及装于其上的右转向轮随之绕主销同向偏转相应的角度。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梯形臂和转向横拉杆总称为转向传动机构。梯形臂,以及转向横拉杆和前轴构成转向梯形,其作用是在汽车转向时,使内、外转向轮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偏转。1.

19、4转向器分类转向器按转向器中啮合传动副的结构型式分类:目前较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循环球曲柄指销式、蜗杆滚轮式等。其中第二、第四种分别是第一、第三种的变形形式,而蜗杆滚轮式则更少见。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式和齿轮齿条式等几种。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是目前国内外汽车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传动效率高(正效率最高可达90%95%),故操纵轻便,转向结束后自动回正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但因其逆效率也很高,故容易将路面冲击传给转向盘而产生“打手”现象,不过,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这个缺点并不明显。因此,循环球式转向器广泛用于各类各

20、级汽车。1.5转向操纵机构 功用:是通过转向操纵机构操纵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 转向操纵机构一般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柱管、万向节及转向传动轴等组合。1.6转向传动机构 功用:转向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转向轮,使两侧转向轮偏转以实现汽车转向。 组成:一般由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两个梯形臂和转向横拉杆等组成。 各杆件之间都采用球形铰链连接,并设有防止松脱、缓冲吸振、自动消除磨损后的间隙等的结构措施。1.7动力转向装置转向轻便和转向灵敏对转向系角传动比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在机械转向系中,单靠选择角传动比、改善转向器本身的结构,以同时满足转向轻便和转向灵敏

21、是很有限的。为了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改善转向系统的技术性能,采用动力转向装置。采用动力转向的汽车转向时,所需的能量只有小部分是驾驶员提供的体能,而大部分是发动机驱动转向油泵旋转,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并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对转向传动装置或转向器传力,从而实现转向。动力转向装置组成:由机械转向器、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以及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的转向油泵、转向油罐等组成。3. 传动系1.1功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汽车的驱动车轮,并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改变扭矩的大小,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 在基本的传动系统中包含了负责动力连接的装置(离合器)、改变力量大小的变速机

22、构(变速器)、克服车轮之间不同转速的机构(差速器),和联结各个机构的传动轴,有了这四个主要的装置,就能够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车轮上,从而实现车辆行驶。 组成:离合器、 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主减速器、半轴1.2离合器(螺旋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离合器)作用:(1)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结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保证传动机构换挡平顺,以适应变速需要(3)限制所传递的扭矩,防止传动系过载摩擦片式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 主动部分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压盘等机件组成。这部分与发动机曲轴连在一起。离合器盖与飞轮靠螺栓连接,压盘与离合器盖之间是靠34个传动片传递转矩的。从动

23、部分是由单片、双片或多片从动盘所组成,它将主动部分通过摩擦传来的动力传给变速器的输入轴。从动盘由从动盘本体,摩擦片和从动盘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为了避免转动方向的共振,缓和传动系受到的冲击载荷,大多数汽车都在离合器的从动盘上附装有扭转减震器。压紧机构主要由螺旋弹簧或膜片弹簧组成,与主动部分一起旋转,它以离合器盖为依托,将压盘压向飞轮,从而将处于飞轮和盘压间的从动盘压紧。对离合器的要求(1)、能可靠递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为此,离合器的摩擦力矩应大于发动机的最大力矩。(2)、能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柔和地结合,它所传递的扭矩能缓慢增加,保证汽车平顺起步。(3)、能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迅速彻底,便于起

24、步和换档。(4)、散热性能良好,以提高离合器工作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5)、尺寸要小,从动件重量要轻,以减小转动惯性力矩,减少换档时的齿轮冲击。(6)、操纵轻便,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7) 、具有吸收噪声和减轻振动的性能。旋转弹簧离合器 1.3变速器变速器的作用(1)、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并使发动机在功率较高而油耗较低的工况下工作。 (2)、在发动机的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向行驶。(3) 、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和怠速,并便于变速器的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1.4传动轴作用:传递扭矩和连接两传动件(变速器和驱动桥

25、)由于传动轴转速较高,轴身较长,为避免因离心力而引起的振动,对传动轴的材料和装配也有较高的要求。装配要求:(1)、拆卸传动轴时,注意避免轴身碰撞,造成轴身凹陷或弯曲。(2)、传动轴几个万向节叉应在同一平面上,如果传动轴和伸缩套管叉如有箭头记号,装复时必须对准箭头记号,以免失去平衡。(3)、黄油咀在十字节的同一侧。(3) 、十字轴与轴承配合的松紧应适度,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组成(传动轴轴管、万向十字节、中间支撑)1.5主减速器组成(主从动齿轮、差速器)作用(1)、降低从传动轴传来的转速,增大扭矩 (2)、改变力的运动方向1.6差速器工作原理:差速器的这种调整是自动的,这里涉及到“最小能耗原理

26、”,也就是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倾向于耗能最小的状态。例如把一粒豆子放进一个碗内,豆子会自动停留在碗底而绝不会停留在碗壁,因为碗底是能量最低的位置(位能),它自动选择静止(动能最小)而不会不断运动。同样的道理, 车轮在转弯时也会自动趋向能耗最低的状态,自动地按照转弯半径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当转弯时,由于外侧轮有滑拖的现象,内侧轮有滑转的现象,两个驱动轮此时就会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附加力,由于“最小能耗原理”,必然导致两边车轮的转速不同,从而破坏了三者的平衡关系,并通过半轴反映到半轴齿轮上,迫使行星齿轮产生自转,使外侧半轴转速加快,内侧半轴转速减慢,从而实现两边车轮转速的差异。驱动桥两侧的驱动轮若用一根整

27、轴刚性连接,则两轮只能以相同的角度旋转。这样,当汽车转向行驶时,由于外侧车轮要比内侧车轮移过的距离大,将使外侧车轮在滚动的同时产生滑拖,而内侧车轮在滚动的同时产生 滑转。即使是汽车直线行驶,也会因路面不平或虽然路面平直但轮胎滚动半径不等(轮胎制造误差、磨损不同、受载不均或气压不等)而引起车轮的滑动。车轮滑动时不仅加剧轮胎磨损、增加功率和燃料消耗,还会使汽车转向困难、制动性能变差。为使车轮尽可能不发生滑动,在结构上必须保证各车轮能以不同的角度转动。轴间:通常从动车轮用轴承支承在主轴上,使之能以任何角度旋转,而驱动车轮分别与两根半轴刚性连接,在两根半轴之间装有差速器。这种差速器又称为轴间差速器。多

28、轴驱动的越野汽车,为使各驱动桥能以不同角速度旋转,以消除各桥上驱动轮的滑动,有的在两驱动桥之间装有轴间差速器。作用:汽车转弯时,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不同,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要大于内侧车轮的转弯半径,这就要求在转弯时外侧车轮的转速要高于内侧车轮的转速。2差速器的作用就是即是满足汽车转弯时两侧车轮转速不同的要求!这个作用是差速器最基本的作用,至于后为发展的什么中央差速器、防滑差速器、LSD差速器、托森差速器等,他们是为了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操控性能而设计的。功能:汽车在拐弯时车轮的轨线是圆弧,如果汽车向左转弯,圆弧的中心点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里,右侧轮子走的弧线比左侧轮子长,为了平衡这个差

29、异,就要左边轮子慢一点,右边轮子快一点,用不同的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快一点,用不同的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4. 制动系1.1定义汽车制动系是指在汽车上设置的一套(或多套)能由驾驶员控制、产生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外力的装置。制动系功用: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适时的减速、停车或驻车,以及保持汽车下坡行驶速度的稳定性。1.2组成任何制动系都由以下4部分组成(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如人的肌体可作制动能源。(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及管路。如制动主

30、缸、轮缸及连接管路。(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 制动系基本结构 1.3制动作用的产生不制动时,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与摩擦片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使制动鼓可以随车轮一起旋转;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推杆便推动制动主缸活塞,迫使制动油液经油管进入制动轮缸,油液压力使制动轮缸活塞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推动制动蹄绕支撑销传动,上端向外张开,消除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后压紧在制动鼓上,这样不旋转的制动蹄摩擦片对旋转着的制动鼓就产生一个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其大小取决于制动轮缸活塞的张开力、制动蹄鼓间的摩擦系数及制动鼓和制动蹄的尺寸。放松制动踏板,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制动蹄与制动鼓的间隙又得以恢复,从而解除制动。1.4对制动系的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3个方面;(2)操纵轻便(3)制动平顺性好:制动力矩能迅速而平稳的增加,也能迅速而彻底的解除。(4)对有挂车的制动系,还要求挂车的制动作用略早于主车;挂车自行脱钩时能自动进行应急制动。1.5制动器分类:各类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