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819.34KB ,
资源ID:115652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652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二轮复习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含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案湘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二轮复习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含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案湘教版.docx

1、届二轮复习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含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案湘教版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含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知识结构互联易错易混辨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长发育体现了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某一要素的变化,只影响本地自然环境,不会影响其他地区的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高纬度表现最明显。()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中低纬度表现明显。()阳坡雪线一定比阴坡低。()迎风坡雪线一定比背风坡低。()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不仅仅取决于海拔。()自我校对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物质与能量新功能统一的演化从沿海到内陆地形起伏气候农业考点1自然地理环境

2、的整体性(对应学生用书第37页)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1(2017全国卷T1、T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光照 D土壤题眼点拨本题题眼是“地点:我国东部地区,

3、时间:2017年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说明是春季,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属于落叶林。(1)B(2)A第(1)题,根据材料,“3月25日”正值初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冬季落叶,初春萌发,为落叶阔叶林。第(2)题,影响一个区域自然植被是乔木还是灌木的首要因素是气温,A正确。降水、光照和土壤都有影响,但不是影响灌木或乔木栽种范围的主要因素,B、C、D错误。(1)该城市可能位于()A雷州半岛 B长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2)下列关于该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温和湿润C冬季低温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1)C(2)D该城市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在

4、我国是在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中出现。四地中只有华北平原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2017全国卷T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

5、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题眼点拨本题题眼是“山地苔原带呈单峰变化;阳坡曲线呈单一变化,生物多样性始终呈减少趋势”,说明阳坡下部受到了干扰,“阴坡2 300米生物多样性最高”,说明2 300米以下干扰强,2 300米以上干扰弱,“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说明未遭受干扰时

6、,阴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阳坡,“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太阳高度较大,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说明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湿度低。【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描述,正常情况下,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呈现低高低的规律。读图,找出不符合此规律的坡向与高度并加以分析。第(2)题,正常情况下,阴坡水分状况优于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于阳坡。图中2 300米以上部分就体现了这种差异。第(3)题,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判断阳坡温度高

7、,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低。第(4)题,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

8、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32016全国乙卷T37(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

9、选择拍摄点的理由。题眼点拨本题题眼是“堪察加半岛大致位于50N60N,东西大约跨5个经度”,说明纬度高,气温低,植被生长缓慢,动物食物少;冬季寒冷漫长;生存范围小,“善捕鱼的熊数量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甲地位于河流附近”,说明甲地熊出没的概率大,“甲地位于堪察加半岛的西南部,南部生长森林”,说明甲地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便于拍摄;甲地森林,便于隐蔽。【解析】第(1)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第(2)题,根据等高

10、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较为复杂,便于隐蔽,避免熊的威胁;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答案】(1)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2)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2016全国甲卷T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

11、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1)C(2)D(3)C第(1)题,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积雪厚度。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第(2)题,冻害是由气温过低造成的。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与其他坡向相比,西北坡冬季风

12、力最大,冻害多发。第(3)题,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考题统计五年8考:2017年卷T1、T3、T37;2016年乙卷T37(2)(3);2016年甲卷T6T8;2015年卷T36(1);2014年卷T7T9;2014年卷T8、T9;2013年卷T37(1)(2);2013年卷T37(1)(2)考情分析1高考考查特点(1)题1以自然景观图文为背景材料,考查植被类型及影响因素。(2)题2以山地苔原带阳坡、阴坡不同海拔植物多样性图文为背景材料,考查植被分布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2解题的3个提醒(1)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

13、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2)题2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这一关键信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阳坡曲线没有呈现单峰变化,而是一直降低。(3)对于考试中不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注意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例如题3从该地的区域特征出发,结合大型野生动物需要生存空间,生存的自然条件和食物等特点进行分析即可回答。释重难剖解核心知识备考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及整体性表现预测练沿着高考方向训练考向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017潍坊高三期末)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

14、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甲图),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乙图),这些植物只在雨季开花(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但壮观的开花景象最长只能维持两个月时间,通常时间会更短。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78194025】甲 乙(1)南纳马夸兰地区植物花期短的原因是()A雨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C雨季受西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D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地带,雨季降水少(2)南纳马夸兰地区多汁、多肉的植物指示的环境特点()A干旱的荒漠环境B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C温凉的荒漠环境D湿热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1)A(2)A第(1)题,根据材料知,南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只

15、在雨季开花,花期短说明雨季短。8、9月为南半球的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此地位于30S附近的大陆西岸,可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而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由于该地纬度低,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因此花期短。第(2)题,多汁多肉,是植物储存水分以适应长时间的干旱环境而具有的生长习性,A正确。该地地处30附近,属副热带地区,气候温凉不符合当地实际,C错误;材料上提到这是荒漠化地区,雨季短,只有一个月左右,排除热带草原气候,B、D错误。2下图中的“死亡谷”两岸悬崖壁立,地势险峻。该地曾经是一个大盐湖,极端最高气温56.7,年降水量仅为47mm左右,既是全球最热的地区之一,也是地球上最不适于居住的地

16、区之一。地狱般的“死亡谷”,却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据此完成(1)(3)题。(1)图中“死亡谷”的少量降水主要是()A地形雨 B锋面雨C对流雨 D气旋雨(2)“死亡谷”中的动物活动时间集中在()子夜前后日出前后正午时分傍晚A BC D(3)与甲河相比,乙河()A冬季流量大 B流量季节变化大C流量小 D结冰期短(1)C(2)D(3)A第(1)题,“死亡谷”地形封闭,荒漠广布,夏季因为高温的影响,谷底水汽蒸发,在谷地上方形成云团,易形成短暂的降雨,因此其降水类型应为对流雨。第(2)题, “死亡谷”气候干燥,谷地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过高,因此动物活动时间多在日出前后或傍晚时分;子夜前后过于黑暗,

17、不利于动物活动。第(3)题,甲为季节性河流,下游消失在荒漠中,乙最终注入海洋。甲、乙两河都位于亚热带地区,正常年份没有结冰期,特殊年份若有结冰期,乙河比甲河纬度高,结冰期会略长;甲河流域位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河流以山地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山地冰雪不消融,河流流量小,流域内荒漠广布,因此河流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而乙河流域所处纬度高,冬季受西风影响时间长,有降水补给,河流流量较大,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 米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

18、“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1)(3)题。(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A粤东 B苏南C川西 D陕北(3)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1)B(2)C(3)A第(1)题,由题干可知,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米之间的谷地里,在海拔2 0004 000米的高山,冬季有冰雪覆盖

19、,冰雪融化时携带的泥石到达谷地堆积形成红石景观,不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也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故B正确,A、D错误;岩石风化的残留物一般留在原地,故C错误。第(2)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符合此特征的只有川西地区,粤东、苏南气温相对较高,陕北气候干旱,故C正确。第(3)题,藻类作为先锋植被,能够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故A正确。该藻类植被作为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被群落所取代,不会挤占生物生存空间,故B错误;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故C错误;该藻类植物依附在石头表面,会加速岩石的风化进程,故D错误。考向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实践应用3读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

20、题。(1)图中沿海地区气候有何特点?这种气候对当地土壤肥力有何影响?(2)塞内加尔河下游河床缓,河口宽,低水位时期,咸水有可能向上游倒灌,严重影响沿岸农业和居民用水。为此,人们在该河口建起了十几米高的迪亚马水坝。试分析在该河口建高坝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可根据当地的纬度、海陆位置等推断出图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再从湿热的气候对有机物的分解与保存、地表径流量大对土壤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水坝蓄水对水质、泥沙淤积、地下水位及水盐运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答案】(1)气候特点:纬度低,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终年高温潮湿,微生物

21、代谢旺盛,有机质分解快,土壤中保存的有机质少;降水多,地表径流量大,土壤淋溶作用强,被流水带走的有机质多,土壤肥力较低。(2)水坝蓄水,使河流水质恶化;河道泥沙淤积加剧;生态环境改变,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渔业资源减少;上游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盐碱化加剧等。规律方法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推理“因”。例如,大陆西海岸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沙

22、漠的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如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要结合其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地形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

23、理环境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其相关地区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步分析这“一发”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考点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应学生用书第40页)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1(201

24、7全国卷T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 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 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题眼点拨

25、本题题眼是“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说明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冬季少,夏季多,“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说明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1)D(2)C(3)A第(1)题,读图可知,8月份(夏季),自西向东离长江口越远,浮游植物的密度越大。第(2)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流水携带的泥沙中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第(3)题,冬季,河流径流量减少,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较夏季少,流水携带泥沙中营养盐较夏季少,所以总体上浮游植

26、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由于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更靠近河口,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1)图示浮游植物密度分布类似于()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2)一般情况下,河口地区比周围附近地区浮游植物数量()A多,河流带来营养盐类丰富B多,水温比周围附近地区高C少,水温比周围附近地区低D少,盐度比周围附近地区低(1)B(2)A第(1)题,读图可知,浮游植物密度带南北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类似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河流从陆地上带来营养物质,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比周围其他地区丰富。2(2016全国乙卷T1011)

27、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题眼点拨本题题眼是“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海拔3 5004 500米处磷累积量最大”,说明海拔3 5004 500米土壤水分较多,气温较低,流水侵蚀弱

28、。(1)A(2)C第(1)题,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第(2)题,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2 0003 000米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根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

29、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测该地土壤含水量低,地表径流量大。(2016全国丙卷T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1)B(2)B第(1)题,材料中提示经历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

30、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插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正确。第(2)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错误;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错误;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错误。考题统计五年5考:2017年卷T7T9;2016年乙卷T10、T11;2016年丙卷T10、T11;2013年卷T6;2013年卷T8考情分析1高考考查特点(1)以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数量的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2)以我国西部某山地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及影响因素等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垂直分布规律。2解题的2个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