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 关于技能学习的章节第七章 技能学习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的概念(一)技能的定义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主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们具有操作某种机器、工具的技能,如能骑自行车、开汽车、操纵车床等;从事某些体育运动的技能,如跳水、射击的技能;还有学习的技能,如阅读、运算的技能,等等。技能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练习而达到极为熟练、高度自动化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技能使人的活动有序化,减轻工作负荷,提高活动效率。(二)技能的特征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首先要把技能与本能
2、相区别。技能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的,是学习练习的结果。技能在形成的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变化是由学习、练习而获得经验产生的变化所引起的。技能是通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这是后天习得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的动作虽然都是由具体的动作反应方式表现出来的,但它们是先天的本能反应。本能是先天的固有的反应方式,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无条件反射。本能是由简单刺激引起的先天的重复行为模式,具有连锁反应的性质。本能是有机体在特定情境第一次出现时,就能表现出相关的行为,而且是同一种属的一切个体都能以类似的方式表现出来。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
3、认知经验的知识。知识学习所要解决的是事物是什么及怎么样(陈述性知识)、做什么及怎么做(程序性知识)等问题,即知与不知的问题。技能学习所要解决的是完成活动要求的动作,解决的是会与不会及熟练与不熟练的问题;即会不会做,以及做得怎么样的问题。因此,程序性知识虽与活动动作的执行密切相关,但它仍只是一类专门叙述活动规则和方法的知识,它只是解决活动的定向依据,而不是活动方式的本身。因此,把技能界定为程序性知识是片面的,只看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例如,在“拧螺丝”这项活动中,程序性知识说明如何拧螺丝的动作步骤及执行顺序,技能则是实际拧螺丝的动作方式,是把这些程序性知识转化成相应的
4、活动方式。因此,要真正掌握技能,不仅要掌握某些程序性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动觉经验,才有可能实现。由此可见,技能不仅与陈述性知识不同,而且与程序性知识也不能等同。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技能中的活动方式不是任意的动作组合,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执行要求都体现了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符合活动的内在规律,不是一般的随意动作。随意运动主要强调的是人的意识对运动的主观控制调节作用。技能是“合理的”、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所谓“合理”是动作系统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合乎动作程序的必要的动作。活动的动作构成要素
5、及其次序应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同时,动作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达到预定的目的。那些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研究表明,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以下5个基本特性。一是流畅性,即各动作成分以整合的、互不干扰的方式和顺序运作。也就是说,动作顺序在时间上可以互相重叠和交叉;一组动作可以组合为单一的组合,而这种组合又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控制和运作。二是迅速性,即快速地作出准确的反应。对专家与新手的研究发现,专家可以快速地处理大量的信息。三是经济性,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生理与心理能量较小。四是同时性,即熟练的活动的各成分可以同时被执行或者可以同时进行两个无关的活动。五是适应性,
6、既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条件,显示其活动的稳定与灵活。4技能是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习惯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例如,儿童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这属于讲卫生的习惯,还有学习的习惯,劳动的习惯,生活的习惯,等等。习惯是一种特殊行为的熟练,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动作的法则,它与技能不同。技能的学习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而且是通过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形成的,不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习惯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练习的结果。有些习惯是无意的多次反复的结果,而有些习惯并未经过任何练习,只要经验一次就巩固下来了。
7、习惯形成后不去进行这种动作往往会使人感到不安。而技能则是指人的一些巩固的、自动化的、完善化的动作系统,人根据活动需要可利用它,也可不利用它。技能是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只有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才能对活动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加工、改造,才能使对象本身朝着预期的目标发生变化,也才能使这项活动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的稳定性,才能对活动本身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只有这样,作为技能的活动方式才能在活动中通过不断练习而形成动力定型,逐步实现自动化并向能力转化。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习惯是把某种动作的组织情况越来越固定化。所以养成好习惯,不用走脑子就去做符合规范的好事;形成坏习惯,不知
8、不觉就做了不符合规范的坏事。对习惯的评价则涉及道德问题。习惯鲜明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习惯往往与态度有关。积极的、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的学习和劳动活动,以及对集体和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习惯并非一成不变,人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意识地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而改变某种不良的习惯。二、技能的类型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一)操作技能1操作技能定义操作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指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比如游泳的技能、演奏乐器的技能、唱歌的技能,等等。2操作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就动作对象而
9、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骨骼肌肉,所以操作技能的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无论是器械还是身体,都是客观的实体,具有客观性。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技能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肌体运动实现的,所以操作技能的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操作的动作执行过程是通过肢体运动逐一展示的,肢体的运动是外显的,可观察的,因而也是客观的。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技能的每个动作都必须切实执行,只能加快速度,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3操作技能的分类(1)根据动作连贯与否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连续技能是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来完成一系列动作。如跑步、竞走、游泳、划船、骑
10、自行车、唱歌,滑冰等。这些技能中动作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动作以周期式的形式完成,动作过程重复较多。非连续技能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完成这种技能需要的时间相对短暂,动作以非周期式的形式完成,各环节之间无重复。如投掷标枪、推铅球、跳高、跳远、跳水、发球、踢球等。多数非连续性技能是由突然爆发的动作组成的。(2)根据操作技能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封闭技能是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信息来提供反馈、调节动作,受外界环境的信息影响较小。封闭技能一般是单独完成的,如体操、游泳、跳远、掷铁饼等。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掌握这种技能就要通过练习,使自己的动作达到某种理想的
11、定型。开放技能主要靠感知外界环境提供的信息来反馈、调节动作,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成为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外界信息变化快,因此要求人具有对信息变化的预见能力和处理信息变化的能力。开放技能一般是与人合作完成的,如打篮球、排球、棒球等。开放性技能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对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3)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的强度不同分为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精细技能往往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并要求动作精巧、协调,主要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如弹钢琴、射击、射箭、打字等。粗大技能需要的活动空间大,动作幅度较大,运用大肌肉群,而且经常要求全身肌肉的参与。如跑步、游泳、打网球、足球远距离射门
12、等。(4)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徒手型操作技能的动作不操纵任何东西,仅仅表现为肌体的一系列骨骼肌肉的运动,如跳舞、游泳、体操等。器械型操作技能的动作是要操纵一定的器具、工具或机械,如生产劳动时操纵各种生产工具,书法作画时使用各种文具等,如打字、驾驶等。(二)心智技能1心智技能定义心智技能也可称做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如写作构思的技能、语言翻译的技能、速算的技能,等等。2心智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就活动的对象来说,心智技能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和信息。心智技能是对观念的加工、
13、改造活动,具有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就动作的进行而言,心智技能是在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完成的。人们往往不容易从外部觉察到,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活动的存在,所以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就动作的结构而言,由于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心智技能不像操作技能那样必须把每一个动作实际作出,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必须把每个动作一一说出。人们的内部言语可以省略、简缩,所以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省略和简化,具有简缩性。3心智技能的分类智力技能可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特殊心智技能两大类。一般心智技能是指认识活动的技能,包括观察技能、思维技能、记忆技能、想象技能。特殊心智技能是在专
14、门领域中形成并发展的心智技能,如阅读技能、计算技能和写作技能。一般心智技能只能通过特殊心智技能得到表现,而特殊心智技能又必须建立在一般心智技能基础上。任何一种一般心智技能的运用,都需要有具体的内容。如思维,分析、综合是思维的基本技能,分析什么对象,综合什么材料,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使思维技能在一定的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而在专业活动中表现的技能就是特殊的心智技能。当然,任何一种特殊的心智技能是不能离开一般的心智技能的,如同写作技能离不开观察、思维、想象、记忆技能,并受一般心智技能的制约。(三)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关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构成技能的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操作技能和心
15、智技能的区别(1)活动的对象不同。操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在的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是可以被观察,被感知的。而心智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具有隐藏性。(2)活动的结构不同。操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和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3)活动的要求不同。操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心智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2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联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学习和发展过程的特点基
16、本相同,都是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一个具体的任务和活动中,需要两种技能协同活动。一方面,操作技能经常是心智技能学习的最初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心智技能的获得和表现依赖于操作技能的内化和外化。另一方面,心智技能往往又是外部操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操作技能的获得和表现需要心智技能的指导,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三、技能的作用(一)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任何个体经验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经验的发生一方面需要有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作用,同时也需
17、要有主体的对活动客体的反作用。仅有客体的影响没有主体的反作用,不足以产生个体经验。另外,心智技能是获得理性经验的重要手段,理性经验是心智技能的产物。心智技能不仅对知识经验的获得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问题解决的重要条件。问题解决必须是受目标指引的,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操作,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心智技能才能实现。例如,如何判断问题的性质,提出假设,确定解决问题的程序,以及验算,等等,这些对问题的解决,起着直接的调节与指导作用。(二)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力是个体心理的特征,它是概括化、系统化了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是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因而技能作为获得理性经验的重要手
18、段,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技能可以通过对于知识经验的作用,影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个体经验的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密切相关。能力是对活动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特性,这种稳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概括化、系统化实现的。虽然知识和技能本身并不是能力,但是通过广泛的迁移,可以逐步地概括化和系统化而发展成为能力。所以,技能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应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迁移人手来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学习一、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根据分析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动作特点,通常把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4个阶段。(一)操作定
19、向阶段1操作定向的含义操作的定向阶段是操作技能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操作定向也叫操作的认知阶段,是指学习者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动作程序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操作定向阶段的内容操作定向阶段包括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和掌握操作活动的程序性知识。 学习者在开始掌握一种技能之前,要形成掌握这种技能的动机,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技能的表象。学习者在学习操作时主要是依靠听觉、视觉等来接受信息,从而把操作的各种要点以表象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之中,成为调动和控制操作方式的依据。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掌握与动作有
20、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动作表象的形成在技能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有了这种定向映像,学习者在以后实际操作时就可以受到该映像的调节,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正确的表象能帮助学习者顺利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相反,一个学习者形成了错误的动作表象,技能的学习就会出现偏差。定向映像的建立、形成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而完成的,首先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而形成动作表象,该表象主要反映肌肉动作的外部直观形象,以视觉形象为主;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习者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如动作的用力特征,动作的空间、时间、速度特征,动作间的协调和动作的结构等,建立有关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动作要领。学习对操作的
21、定向,是在观察、示范和聆听讲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者为了保证对操作的有效定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学会观察;掌握操作原理。(二)操作模仿阶段1操作模仿的含义操作模仿就是学习者通过观察,对示范的动作技能进行实际操作仿效,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或者说就是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学生仿效教师示范的操作活动结构,在头脑中获得有关操作活动的动觉映像。一个操作技能往往是由很多动作环节构成的,学生在模仿单个动作的基础上,再把整个动作环节联系起来进行模仿。模仿是操作技能掌握的开端,也是操作技能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模仿,学习者才能获得实际操作结果的反馈和动觉反馈,
22、才能使调节行动方式的动作映像得到检验、巩固、校正与进一步充实,逐渐提高操作效率。2操作模仿阶段活动方式的特点在动作品质方面:表现为动作缓慢,动作形成的正确性、稳定性、灵活性较差。在动作结构方面:表现为动作要素之间相互干扰,难以把握动作间的联系,动作之间不够协调,不善于把分解动作连成整体,常常顾此失彼,并会出现多余动作。在动作控制方面:表现为视觉控制占绝对优势,动觉控制作用微弱;注意范围狭窄,知觉的广度、精确性与敏锐度及辨别力都较差。即难以同时感知较多的信号,难以觉察错误,难以分配注意。在动作效能方面:学习者常感到紧张,容易疲劳。(三)操作整合阶段l操作整合的含义操作整合是指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
23、成分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固定下来,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操作整合的过程就是把构成整体的各动作要素,形成操作活动的序列,获得有关操作活动的完整的动觉映像的过程。通过操作的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协调联系,动作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实现动作的初步概括化。2操作整合阶段活动方式的特点在动作品质方面: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正确性、稳定性、灵活性,但动作时快时慢,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在动作结构方面:动作成分趋于分化,趋于协调,能有意识地将分解动作连成整体,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但在动作转换和交替的地方,会出现短暂的停顿,动作衔接转化不熟练。在动作控制方面:主体知觉范围逐渐扩大,肌肉动觉变得清晰
24、、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在动作效能方面:完成动作的紧张度已大大缓和下来,学习者的紧张感、疲劳感降低,但没有完全消失。(四)操作熟练阶段 1操作熟练的含义 操作熟练是指各个动作环节与各种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系统,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完善化是指能够准确地完成整个动作系统;自动化是指动作的执行过程不需要高度的意识控制,可以将注意分配于其他活动。操作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括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
25、。但动作的自动化并不意味着这种动作是无意识的,只是指它的执行过程,不需要高度的意识控制,不需要占据注意中心,而是可以分配注意,同时完成其他活动。在操作熟练阶段往往表现出动觉反馈作用加强,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能利用细微的线索,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各个动作环节之间非常协调。一个熟练的体操运动员能够反复按同一方式完成某套体操动作,并以此传授给别人,就因为他的体操技能达到了相对的稳定程度,形成了某种稳定的动作模式。2操作熟练阶段活动方式的特点在动作品质方面: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正确性。活动速度加快,品质变优。表现出局部动作联合成一个动作系统,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动作数量增加,动作
26、准确、协调、稳定和灵活。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熟练的技能是与各种变化了的情境相适应的技能。因此,当情境出现变化时,技能熟练的人,能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动作,使技能的发挥不受某种固定的动作模式的限制。在动作结构方面:首先,实现了动作的联合,即局部动作联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动作高度协调一致,动作衔接连贯,整体性、流畅性加强;其次,不再出现动作间的相互干扰;最后,动作简洁,多余动作消失。比如打太极拳时先打一式,接着打另一式,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这是时间上的协调或连续性的统一协调;跑步时,上下肢体的动作配合;完成自由体操动作时,既要将动作做好,还要与音乐紧密配合,融为一体,这是空间上的协调或同
27、时性的统一协调。 在动作控制方面:活动调节的视觉控制减弱,有意识控制减少,动觉控制占主导地位。知觉的广度、精确性与敏锐性以及辨别力大为提高,注意分配增加。可以在不用视觉或少用视觉的条件下,完成一系列的连锁动作。如弹吉他,眼睛可以不看琴弦,以手的动觉控制手的活动而不会出错,并且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在动作效能方面:学习者的紧张感逐渐消失,疲劳感大大降低,动作有快感。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能有效地利用与任务有关的线索。二、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一)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动作示范是指作出可供学习者学习的典范动作。动作示范是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它是学习者动作定向的基础。准确的示范有
28、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但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示范者的身份、示范的准确性、示范的时机等。所以在动作的示范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教师在每个动作上的示范表演对学习者学习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操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能,能引导学习者作出规范性的动作。研究表明,指导者的示范与讲解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学习者主要是靠把自己的动作与示范的动作进行对照,来校正自己的错误动作的。言语讲解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行讲解和指导时,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概
29、括与形象化;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与具体要求,也要讲解动作所包含的基本原理;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习者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还要把教师的示范、讲解与让学习者用语言把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陈述出来,即说出教师的示范动作相结合。2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正确、突出重点。教师在示范时,要提供典型的操作技能示范,把各个步骤充分展开加以示范,让学习者观察到动作的整个轮廓和各个环节,使学习者准确地把握动作的结构与特点,更好地观察、理解,以利于模仿学习。3速度适当在学习的初期,示范动作的速度要降低,防止因信息量过多而导致学习不能进行。进行模仿练习时学习者应先缓慢地
30、做动作,让学习者细致地体会肌肉用力感觉,还可采用多种辅助练习,动用多种感觉器官帮助形成运动表象。(二)必要而适当地练习为使动作准确、稳定、灵活、协调、连贯,并达到熟练程度,减少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是动作技能学习的基本条件和途径,操作技能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技能的进步与完善,它包括加快技能完成的时间,改善技能的精确度和使动作环节及动作与动作之间建立更加协调的联系。操作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很多因素和条件制约。正确地利用这些条件将有利于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有没有明确的练习目标,是影响练习效率最重要
31、的因素。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可以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刻苦地练习。练习与机械地重复动作不同,它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指向于改进动作的方式与方法。确定练习的目标有3方面的意义:使练习具有强烈的动机和巨大的热情;使个体对练习的结果产生积极的期待;为检查和校正练习的结果提供依据。2合理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根据完整地练习某个操作技能或将其分成部分进行练习的特点,可将操作技能的练习分成整体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两种。整体练习法是把某种技能当做一个完整体来掌握,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动作间的联系和关系,并从始至终对动作进行练习。分解练习又称局部练习,是指在练习时,把某种技能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某些个
32、别的、局部的动作,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局部的动作,逐渐达到学习整个技能的目的。对不同的操作技能来说,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表现了不同的作用。采用哪种练习方法,还要看操作技能的繁简程度。技能较简单,采用整体练习的效果好;技能非常复杂时,则用分解练习的效果好。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两种练习的效果也有区别。在技能学习的前期,适宜采用分解练习法;随着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应更多地采用整体练习法。由于整体和部分只有相对的意义,因此,整体练习与分解练习不能截然分开。,3恰当安排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练习时间的安排有两种,即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集中练习是指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练习,每次练习中间不安排休息时间;分散练习指相隔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练习,每次练习之间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集中练习适合于最初的快速学习。分散练习更有利于学习的保持。一般说来,分散练习比集中练习的效果要好。这是因为集中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而分散练习可避免这个问题。在分散练习的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