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0.85KB ,
资源ID:115293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293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Intel和AMD发展历程及移动处理器发展史.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Intel和AMD发展历程及移动处理器发展史.docx

1、Intel和AMD发展历程及移动处理器发展史Inter与AMDInter1979年英特尔推出8088微处理器(8060的低价版本),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英特尔发布2920信号处理器,这是首款能对模拟型号进行实时数字处理的微处理器。1980年英特尔发布8087数字协处理器。英特尔发布历史上销售成绩最佳的8051和8751微控制器。1981年IBM选择了8088作为IBM PC的微处理器,从此开创了PC时代。英特尔发布32位的iAPX 432微处理器。1982年英特尔推出80286的微处理器,内含13.4万个晶体管,PC产业真正开始腾飞。英特尔发布首款网络控制器825

2、86,从主处理器剥离出网络功能从而提高系统性能。英特尔的首款16位微控制器8096进入市场。1983年英特尔发布CHMOS技术,在推动芯片性能增长的同时减少了能耗。英特尔开始用6英寸硅晶片生产线生产芯片。1984年IBM发布采用Intel 286处理器的PC-AT,采用开放的系统,奠定了X86系统结构在PC市场的统治地位。英特尔发布世界上首款CHMOS动态随机存储器,容量为256K。1985年英特尔推出32位的386处理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英特尔推出iPSC/1,进入超级计算机业务。1986年英特尔发布容量1M的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27010、27011和27210。1987年公司推

3、出第二代iPSC/2超级计算机,它基于大量的英特尔386处理器和80387数字协处理器。1988年公司发布ETOX(EPROM Tunnel Oxide)技术,进入闪存领域。1989年英特尔推出首款商用处理器i860,内含超过100万个晶体管。英特尔推出80486微处理器,内含120万个晶体管。1990年英特尔发布首款NetPort打印服务器。1991年英特尔在一个月之内发布了包括EtherExpress配适卡在内23款网络产品。1992年公司采用8英寸硅晶片生产线生产芯片。英特尔发布82420芯片组,公司正式进入芯片组领域。1993年英特尔推出Pentium(奔腾)处理器(俗称586),集成

4、了310万个晶体管。PCMCIA标准面世,英特尔是该项标准的创建者之一。1994年公司发布首款LANDesk网络管理软件产品。1995年英特尔推出专为服务器和工作站设计的Pentimu Pro处理器,内含550万个的晶体管。英特尔发布82430FX芯片组。1996年英特尔推出采用了MMX(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的Pentium处理器。1997年英特尔推出Pentium 处理器,集成了750万个晶体管。英特尔发布StrataFlash存储器,实现在单个存储单元中存储多位数据,大幅增加闪存容量。1998年英特尔推出Celeron(赛扬)处理器。英特尔推出Pentium Xeon(至强)处理器。英特

5、尔发布首款基于StrongARM结构体系的高性能、低能耗处理器,用于手持计算和通讯设备。1999年英特尔发布Pentium 处理器,内含900万个晶体管英特尔发布Pentium Xeon处理器。英特尔进一步扩展网络产品线,推出IXP1200网络处理器和相关产品。2000年无线应用成为发展重点,英特尔发布Xscale微架构体系和数款无线网卡。英特尔发布Pentium 4处理器,集成了4200万个晶体管。2001年英特尔推出用于工作站和服务器的首款64位Itanium(安腾)处理器。英特尔发布Xeon处理器。英特尔制造出世界上最小最快的晶体管,宽仅15毫微米(1毫微米为十亿分之一米)。2002年英

6、特尔开始在300毫米(12英寸)晶片上采用0.13微米技术制造芯片产品。英特尔发布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这种技术能使一个处理器能同时运行多线程任务,从而提高多任务环境中的系统性能。公司发布专为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设计的Itanium(安腾) 2处理器。2003年英特尔发布专用于迅驰移动技术,Pentium M处理器是Centrino的核心。英特尔推出PXA800F蜂窝处理器,这是一款把蜂窝电话和手持电脑关键结构完全集成与单个晶片的微芯片。2004年2004年Intel公司推出代号为Nocona内核的64位至强处理器,是英特尔迄今为止推出的最成功的企业级64位服务器产品。

7、2005年推出基于Smithfield核心的双核心英特尔Pentium D处理器。2006年推出Bensley平台代号为Dempsey的5000系列双核至强处理器。推出Core(酷睿)架构处理器。推出Core 2(酷睿2)架构处理器。推出基于酷睿架构的Bensley平台双核至强处理器5100系列(代号为Woodcrest,采用65nm制程,1333MHz前端总线,处理器接口为LGA 771)。推出基于NetBurs微体系架构代号为“Tulsa”的7100系列多路至强处理器。AMD 1981年,AMD 287 FPU ,使用 Intel 80287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 Intel 80

8、287 基本相同。也是迄今为止 AMD 公司唯一生产过的 FPU 产品,十分稀有。 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处理器,使用 Intel 8080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 Intel 同名产品基本相同。 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 SX 和 DX 之分,分别与 Intel 80386SX 和 DX 相兼容的微处理器。AMD 386DX与 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不同的是 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 I

9、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内部总线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与 Intel 80386DX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AMD也曾研发了386 DE等多种型号基于386核心的嵌入式产品。 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 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其它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这是第一次在频率上

10、超越了强大的竞争对手 Intel 。 AMD 5X86(1995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X5,AMD 公司在486市场的利器。486时代的后期,TI(德州仪器)推出了高性价比的TI486DX2-80,很快占领了中低端市场,Intel 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几乎是与Cyrix 5x86同时推出)。它是486级最高频的产品-33*4、133MHz,0.35微米制造工艺,内置16KB一级回写缓存,性能直指Pentium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 AMD K5(1997年)微处理器,1997年发布。因为研发问题,其上市时间比竞争

11、对手 Intel 的奔腾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并不十分出色,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一度使得 AMD 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比不上Cyrix x86,但比奔腾略强;浮点预算能力远远比不上奔腾,但稍强于Cyrix 6x86。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产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价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产量很小,并且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 AMD K6(1997年)处理器是与Intel PentiumMMX同档次的产品。是 AMD 在收购了 NexGen,融入当时先进的NexGen 686技术之后的力作。它同样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

12、um 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缓存!整体比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点运算能力依旧低于 Pentium MMX 。 K6-2(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曾经是AMD的拳头产品,现在我们称之为经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Intel,AMD K6-2系列微处理器在K6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对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对X86体系的重大突破,此项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大大加强了计算机的3D处理能力,带给我们真正优秀的3D表现。当你使用专门3DNow!优化的软件时就能发现,K6-2的潜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且大多数K6-2并没有锁频,加上0.2

13、5微米制造工艺带给我们的低发热量,能很轻松的超频使用。也就是从K6-2开始,超频不再是 Intel 的专有名词。同时,K6-2也继承了 AMD 一贯的传统,同频型号比 Intel 产品价格要低 25% 左右,市场销量惊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 3D这个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为K6-2。正因为如此,大多数K6 3D为ES(少量正式版,毕竟没有量产)。K6 3D曾经有一款非标准的 250MHz 产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并没有出现。K6-2的最低频率为200MHz,最高达到550MHz。 AMD 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

14、6-3(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它是 AMD 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Super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 CPU 。K6-3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256KB二级缓存(竞争对手 英特尔 的新赛扬是128KB),并以 CPU 的主频速度运行。而曾经 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时就被K6-3自动识别为了L3,这对于高频率的CPU来说无疑很有优势,虽然K6-3的浮点运算依旧差强人意。因为各种原因,K6-3投放市场之后难觅踪迹,价格也并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进的K6-3+出现之后。 AMD 于2001年10月推出了K8架构。尽管K8和K7采用了一样数目的浮点调度程序窗口(scheduling

15、 window ),但是整数单元从K7的18个扩充到了24个,此外,AMD 将K7中的分支预测单元做了改进。global history counter buffer(用于记录 CPU 在某段时间内对数据的访问,称之为全历史计数缓冲器)比起Athlon来足足大了4倍,并在分支测错前流水线中可以容纳更多指令数,AMD 在整数调度程序上的改进让K8的管线深度比Athlon多出2级。增加两级线管深度的目的在于提升K8的核心频率。在K8中,AMD 增加了后备式转换缓冲,这是为了应对Opteron在服务器应用中的超大内存需求。 AMD于2007下半年推出K10架构。 采用K10架构的 Barcelona

16、 为四核并有4.63亿晶体管。Barcelona是 AMD 第一款四核处理器,原生架构基于 65nm 工艺技术。和 Intel Kentsfield 四核不同的是,Barcelona并不是将两个双核封装在一起,而是真正的单芯片四核心。按照业内的划分,台式机用CPU叫做桌面平台,笔记本的CPU叫移动平台;早期AMD是没有移动平台的,笔记本基本是INTEL的一统天下,此外还有部分全美达和摩托罗拉(苹果电脑),当时的移动平台是基与桌面平台的,采用的核心、工艺、缓存等都一样,只是在指令集上增加了SPEEDSTEP,使CPU在不同工作负荷下具有调整工作频率的功能,就像排档一样,在编号上会增加一个M以示区

17、别,同规格的桌面平台和移动平台在外观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移动平台的针脚基本是均匀分布,个头也要比桌面平台小很多,而当时的桌面平台针脚是在DIE四周分布的;这种情况直到迅驰出现,迅驰是奔腾M-CPU,INTEL指定的芯片组和INTEL指定的无线网络模块整体的称呼,缺少任何一个就不能称为迅驰,奔腾M-CPU是完全脱离桌面平台、完全以移动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平台,相比同时期的P4 桌面平台,具有更短的流水线长度和更高的执行效率,加入了大容量的二级缓存,并且加入了增强的SPEEDSTEP功能,节电能力直追以长指令集见长的全美达,造成至今全美达仍一蹶不振,至此迅驰已发展了4代,头两代产品除了工艺更小外无更大

18、突破,第三代采用了更新的制程和667前端縂线,而现在的第四代则采用的双核的设计思路,虽然在耗电量上有所增大,但是30%以上的性能提升还是值得的。另外现在桌面平台大红大紫的 CORE系列CPU初始的设计是面对移动平台的,当时INTEL在桌面平台遭遇到AMD强力挑战,而P4 的NETBREST架构虽然可以继续提升主频,但是功耗问题已无法解决,INTEL无奈之下采用了原本应用在移动平台的设计,而这种设计思路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也为INTEL带来的生机;AMD在移动平台可说是后来者,它的设计源于桌面平台,缓存也不大,加入了POWERNOW指令集用以节能,但是整体上的设计实力和技术功底,仍无法与INTEL比肩。Intel桌面处理器:K-超频系列,无锁BLCK(倍频)S-节能系列,在拥有同主频的前提条件下,TDP由95W下降为65WT-低功耗系列,四核产品的TDP仅为35WM-移动系列QM-移动四核系列XM-高性能移动产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