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02.85KB ,
资源ID:115143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143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经典模板1.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经典模板1.docx

1、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经典模板1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经典模板)长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82-84页。设计理念: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 让学生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自主探索活动中的体验。 4 重视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深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1 在观察、验证、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的过程。 2 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 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

2、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长方形特征的过程。教学难点: 长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验证。教学准备: 田格纸、长方形彩纸,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生谈话交流: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李老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老师就愿意和上课专心听讲、善于观察和思考、积极发言的孩子交朋友,你们想成为老师的好朋吗?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图形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长方形这位朋友好吗?评析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情感融为一体,学生在心理放松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带来的图形朋友这一话题,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2找生活中的长方

3、形。评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兴趣出发,使学生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活中的数学。(二)探究新知:1 观察手中的正方形朋友说说它长的什么样?2 仔细观察猜想长方形朋友的特征。(引导学生说出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评析观察、猜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猜想是带有创造性的想象,是创新的前奏。这一环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学习习惯。(三)操作验证:学生用手中的材料和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想,看谁的方法最好。评析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以上的观察对长方形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猜想又找出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手中的材料大胆探索,学生亲自

4、动手“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这是他们认识事物的一次质的飞跃。教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四)汇报交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别人的验证方法。评析汇报交流的过程是同伴互助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这一环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交流也提高了自主探究的实效性。(五)巩固练习:1 找一找: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你的长方形朋友?(略)2 填一填(略): 3 画一画:在田格纸上画一长方形。(略)评析三个层次的巩固练习

5、,引导学生将获得知识运用于实际,通过练习深化,提高所学知识的把握,学生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既巩固、深化、提高了数学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六)创作应用:(制作明信片)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自我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以后,进一步了解长方形特称的教学。在设计理念上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整个教学过程我用“交朋友”的线索来串联知识,让数学充满生命活力。开始有关“交朋友”的过渡性谈话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6、,又发了孩子参与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欲望。第二环节观察猜想,孩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方形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通过手中的长方形进行初步的观察,进而感知长方形的特征,从而概括出长方形的特征。 “操作验证”这一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全员参与,他们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思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评价相互补充,相互分享成果,及时反馈,进一步加深了对长方形特征的理解,形成理性的认识。在巩固这环节经型设计三个练习,层次分明体现了练习的针对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创作应

7、用(制明信片)这一环节是对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我们还让它回归生活。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这节课我采用的是ppt课件进行教学的,课件中的幻灯片有的是从XX文库中下载的,有的是从课件网上的资源库搜索的,感觉这几个幻灯片用着比较得心应手,于是就下载下来并使用于课堂教学中了,教学设计是在XX文库中查找的教学设计。习题是在XX文库中搜索习题资源库查找到的习题,感觉挺适合这节课的教学,才下载下来的。资源获取方法说明(介绍好莱坞星光大道的短视频)1、打开“抖音短视频”;2、搜索“好莱坞星光大道”;3、选择合适的视频,点击“保存至相册”;4、用手机自带的截取视频的功能

8、裁减掉无用的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2.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出示图片,你们能找出三角形吗?怎么计算它们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出示目标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1、玩游戏,小组内交流问题。 拿出信封里面的学具,从中找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同时在拼时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以下问题)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B、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C、拼成的图形与原来每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拼一拼,并相互

9、交流以上问题)2、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汇报。生2边汇报: 我们用2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每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师:刚才这个小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来拼组的。你们还有其他新的发现吗?(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注明:每一种拼组学生汇报后都贴在黑板上。)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板书。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师:看来,我们通过玩一玩,拼一拼,知道了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了。那谁来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生: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师:同学

10、们,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生:s=ah2(板书)4、介绍P59页的数学知识。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P59页的数学知识)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出示课件练习题四、课堂小结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觉得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圆

11、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进行计算。二、教学重点: 圆的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难点: 推导圆的公式的过程;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胶水、剪刀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出示课件) 2、师:我们要求小朋友的活动场地有多大,就是求圆的什么?(圆的面积) 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学具,摸一摸,指一指,感受圆的周长和面积。 4、设疑:那么圆的面积怎样求呢? 5、教师让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行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的来的?然后复习演示平行四边行的公式推导过程。 6、要求圆的面积,怎样把圆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呢? (1)、设疑

12、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复习渗透转化的思想,为推导圆的面积埋下伏笔。(二)合作探究 1、把圆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探究圆的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小组合作看能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 (1)学生动手操作; (2)交流演示各组拼出的图形。 (3)教师用课件演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得出圆的面积公式S= r 问:那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三)解决问题 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 例: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 例:圆形花坛的直径的20 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已知圆的周长,求圆

13、的面积 例:一个圆形储水池的周长是25.12 m,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四、巩固练习 1、判断对错: (1)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 ) (3)圆的半径越大,圆所占的面积也越大。( ) 2、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1)半径3分米 (2)直径20厘米五、知识拓展 在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六、总结: 学生谈收获。 分享: 5 圆(精选教案) 1 圆的认识 1投影出示教材情境图。(1)看一看:这些物体上都有什么图形?(2)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在哪里见到圆?(2)想一想:圆是由什么

14、线围成的?师生交流后得出结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2导入新课。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圆”的奥秘吧!(板书课题:圆的认识)1用圆规画圆。(1)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用圆形茶杯盖画、用三角尺上的圆洞来画、用圆规画提问: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来画圆最方便呢?引导学生得出:用圆规来画圆最方便,可以根据要求画出各种大小不一的圆。(2)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规有两只脚,装有针尖的脚和装有铅笔芯的脚。先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纸上,再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最后让装有铅笔的

15、一只脚旋转一周,这样就画好了一个圆。(教师一边介绍画圆的步骤一边示范)(3)学生尝试画圆。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4)投影展示,交流经验。2圆的各部分名称。(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投影出示教材第58页圆规画圆的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指着图形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2)练一练。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用圆形杯子盖、三角尺画出一个圆,找出这个圆的圆心。(可以将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的交点

16、就是圆心。)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画图的规范性。3圆的特征。(1)提出小组交流探索的目标。用圆规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2)学生进行小组操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3)组织汇报交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白以下知识: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一个圆里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也就是“

17、d2r 或rd2”。板书:d 2r 或rd2(在同一个圆内)(4)小组交流讨论。圆的中心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交流得出:圆的中心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心确定了,圆的中心位置就确定了;半径确定了,圆的大小就确定了。4设计图案。(1)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画出来的。你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2)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依次出示画图步骤。(3)请学生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画一画、做一做、议一议、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学会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教

18、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关注到学生经验的形成。1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画,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2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2题。先在教材上填空,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3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3题。教师可以出示一枚圆形的硬币,让学生帮忙找出它的直径。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本题的操作方法,测量出硬币的直径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就是圆的直径?交流后让学生明确通过移动尺子或用两个三角板同时夹住圆并垂直于刻度尺来测量出的就是圆内最长的线段,也就是直径。4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4题。这道题涉及到生活中画圆

19、的问题,不能用圆规画圆。可以找一条5米长的绳子,两个人分别抓住绳子的两端,一人当圆心站着不动,另一个人拉直绳子绕圆心走一圈,走过的轨迹就是一个圆。今天这节课,大家对圆有了更多的认识。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画圆的工具是圆规,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画圆时,固定的点是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线段是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每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字母表示是d2r或rd2。 板书

20、设计 1圆的认识d2r或rd2(在同一个圆内) 拓展练习一、填空题。1幼儿园小朋友围着老师站成一圈,每个小朋友到老师的距离都相等。小朋友站成的图形是( ),老师所站的位置是( )。2如果要画一个直径是8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厘米。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画圆只能用圆规。( )2在一个圆内,半径的数量是直径的2倍。( )3半径相等的两个圆,直径也一定相等。( )三、用圆规画出下面图案。参考答案一、1.圆 圆心 2.4 二、1. 2. 3. 三、略 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进行

21、计算。二、教学重点: 圆的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难点: 推导圆的公式的过程;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胶水、剪刀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出示课件) 2、师:我们要求小朋友的活动场地有多大,就是求圆的什么?(圆的面积) 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学具,摸一摸,指一指,感受圆的周长和面积。 4、设疑:那么圆的面积怎样求呢? 5、教师让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行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的来的?然后复习演示平行四边行的公式推导过程。 6、要求圆的面积,怎样把圆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呢? (1)、设疑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22、2)、复习渗透转化的思想,为推导圆的面积埋下伏笔。(二)合作探究 1、把圆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探究圆的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小组合作看能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 (1)学生动手操作; (2)交流演示各组拼出的图形。 (3)教师用课件演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得出圆的面积公式S= r 问:那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三)解决问题 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 例: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 例:圆形花坛的直径的20 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 例:一个圆形储水池的周

23、长是25.12 m,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四、巩固练习 1、判断对错: (1)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 ) (3)圆的半径越大,圆所占的面积也越大。( ) 2、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1)半径3分米 (2)直径20厘米五、知识拓展 在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六、总结: 学生谈收获。 分享: 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

24、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导学过程】【情景导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

25、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

26、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

27、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 生2:(个)。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

28、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明确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对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什么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这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多次追问,适度引导转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对于“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的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知其然

29、”,更“知其所以然”。】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题 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例1“做一做”第2题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三、板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个)。五年级上册数学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设计题目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上授课教师工作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

30、点重点:会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难点:能准确使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运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教材第44页的主题图,纸盒2个,红棋子10个,黄色、绿色、蓝色的棋子各2个。以及电脑PPT教学设计思路将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更加直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 学前准备1.观察这幅图,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图的图意。2.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轮到你抽签来决定表演的节目,你认为自己会表演什么节目?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二 探究新知师:观察情境,从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了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和朗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