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将相和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将相和教学设计18.将 相 和教材简析: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二是学习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忍辱退让的高尚品
2、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以及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设计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情感熏、注重体验感悟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人物的形象与品质并通过读把体验到的特点展现出来;以了解蔺相如为切入点,重点研读这个关键人物,正是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读中悟,悟后读,“读”“悟”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悟中领略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在联系;感
3、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历史故事。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他所了解的历史人物,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适当的激励与点评。)学生进入高年级,已初步具有根据需要
4、搜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的展示更能激发学生对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的历史人物的兴趣。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3板书课题。4. 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曾经不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容。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110自然段)完璧归。
5、第二个故事(1115自然段)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1618自然段)负荆请罪。初步感知课文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3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1)读准字音,“诸位”应读“zh”“负荆请罪”读为” jng”;多音字,着(zho)急、上当(dng)、答应(yng )、为(wi)难、便(pin)宜、上朝(cho),据词定音。(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奏)、归(旧)、克(刻)。(3)体会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
6、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同学们通过阅读,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评价一下文中的某个人物吗? (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胸怀宽广;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王阴险狡诈)通过阅读,学生已经对人物有了初步感悟,孩子乐于表达,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仍旧是浅层的,概念化的,尚需进一步揣摩。2、选读重点句段,自主感悟人物。(1)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蔺相如,这个人物贯穿三个小故事的始终,我们先进一步了解他,好吗?(2)请同学们在“完璧归”、“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有关语句,细细
7、去读,感悟他的个性想法。(学生读书、批注、讨论。)四、 交流感悟,情境促读课文中关于蔺相如的哪些细节描写,引发了你对他的进一步了解,请谈一谈。学生讨论,交流: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交流:蔺相如觉察到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机智的蔺相如当时是以怎样的语气跟王说话才使得王把璧交给他的呢,请同学读一读。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交流:“理直气壮”,指理
8、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王,吓唬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吓坏了非常喜欢和氏璧的王,请同学们在读一读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感受他的无所畏惧。3、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从来不讲信用的!”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国。探讨: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国,先发制人。蔺相如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板书:机智勇敢
9、,不畏强暴4、 他走到王面前说,“请您为王击缶。”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蔺相如面对王对王的侮辱,奋起反抗, 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强暴,不畏牺牲。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王说这些话,指名读。以蔺相如为切入点重点研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去揣摩人物的个性品质,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五、置留问题,激发研读兴趣1、蔺相如的出色表现在课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下读一读有关于他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下来。 2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召集、商议、隆重
10、、胆怯、能耐、诸位、和氏璧、完璧归、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回顾课文容。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大将风度以及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高贵品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物。二、研读人物,体会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1“完璧归”“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的卓越表现令王对他刮目相看,于是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这引发了廉颇的不满,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2.研读人物,体会表达(一)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语言:“王我都不怕
11、,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国呀!”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3.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课件出示:“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国啊!” a“王不敢进攻我们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哪儿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渑池会见时,王不敢攻打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b你怎样理解蔺相如的这段话?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 (二)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1、画出描写廉颇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
12、性格特点。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在这里“嘴”指什么?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他的“一嘴”吗?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从 “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 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讨论、交流、点拨: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三、思维扩展,深化认识1国
13、“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你为王感到幸运吗?为什么?(蔺相如具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而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有这样两位大臣,王是非常幸运的。)2讨论: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蔺相如“完璧归”、“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王封为上卿,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着什么关系?(“负荆请罪”是果,前两件事均是因。)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板书:爱国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部联系是本课的难点,而通过整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的课文容,再通过
14、教师巧妙的引领,这个难点不攻自破。四、鼓励编排课本剧本文由三个故事组成,容较长,关系较为复杂,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表演。友情提示: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2在有感情地熟练朗读之后,可以适当编排一些动作,朗读中做一些表演。 3合理地分配角色,指定合适的人读叙述语言。4.朗读表演的练习中,同组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五、激发阅读兴趣,鼓励读书本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文后“资料袋”),希望今后同学们去读一读原著,也可听人讲讲其
15、中的故事。练习设计: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正在为(wi wi)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nn nn)题。 这话传(chun zhun)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假(ji ji)不上朝(cho zho),免得跟廉颇见面。2.读读古人的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蔺相如说:“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王不敢进攻我们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国的力量,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国呀!” 教学建议:1预习时,可了解一下战国的历史,使学生明白
16、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楚、齐、燕、,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国是最强的一个。2教学中,除了以上教案所提供的先整体感知课文容,初读了解人物特点;研读人物动作、语言体悟品质;回归整体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在联系。也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给3个故事加小标题,并说说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然后精读每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并适度总结、拓展。3.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利用语言把学生带到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读、议、辩、演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补充资料 史记史记
17、的作者是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的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最初该书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5个部分,共52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