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0 ,大小:127.44KB ,
资源ID:115071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071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三考前必做 选择题押题80例.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三考前必做 选择题押题80例.docx

1、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三考前必做 选择题押题80例三、考前必做 考前押题60例家国一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看高考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考查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广东卷考查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衰落;浙江卷考查周代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山东卷以周代王城建造布局考查中正有序的等级思想;海南卷考查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找规律(1)各地高考历史学科的第一道选择题大都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命制,以早期政治制度为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我国古代早期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高考命题多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涵、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考查。押考题1史书

2、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封C确立了以天子为至尊的中央集权制度D使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天子、诸侯和大夫对土地的再分封,体现了西周统治者对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故B项符合题意。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C项说法有误。分封制有利于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也有利于扩大国家的疆域,D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3、,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A世袭制的影响 B分封制的影响C宗法制的影响 D礼乐制度的影响解析:选C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中的核心意思其实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生子跟宗法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皇权独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看高考2013年高考:北京卷考查秦朝郡县制及古代都城的分布;浙江卷考查秦灭亡六国;山东卷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清朝军机处;天津卷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江苏卷考查清朝军机处的特点;重庆卷考查明朝内阁。找规律(1)秦朝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大都是选择题。(2)应关注的考查视角:从汉至元宰相制度的变化,

4、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从汉至元地方行政制度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以文明史观看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押考题3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 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实行郡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子弟的制度、战国开始采用军功爵制,故排除A、C、D三项。秦始

5、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故只有B项是正确的。4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可知,皇帝对起居注的“监管”日益严格,直至停止编纂起居注。这反映出皇帝对职业史官的严格约束,其实质是皇权的加强。A、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C项以偏赅全。5明代内阁在皇权控制的决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并向丞相化的方向发展

6、。从职位上看,内阁之职与丞相之职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从职责上看,内阁虽然没有法定的相权与相职,但实际上却行丞相之权,因而也会担丞相之责。这说明()A丞相职责是明代内阁的一个重要功能B内阁控制中央决策权C明代的内阁首辅实际上就是丞相D丞相制度重新恢复解析:选A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借胡惟庸案,明确宣布废除丞相,中国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后来为了减轻皇帝的负担,又设立了内阁制度,内阁无丞相之名,但所担职责却与丞相类似。取士选官老话题新关注,人才选拔古今一理看高考2013年高考:福建卷考查科举制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2012年高考:安徽卷考查选官标准;江苏卷综合考查科举制的功能与

7、历史借鉴价值。找规律(1)当今公务员考试火爆。“千人争一岗位”屡见不鲜,史学是探讨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和公平原则,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借鉴功能。(2)古代选官的主要标准。呈现由品行到才学的趋势,科举制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科举制的利弊都是重要的高考命题视角,应特别加以关注。押考题6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二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魏源默觚下治篇九)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D

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孟郊登科后)解析:选D根据材料“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可以了解到这是指科举制度。A项指世官制;B项指汉武帝时确立的察举制;C项指魏晋时实行的九品中正制;D项孟郊登科后“科”指科举制,反映了科举高中后的心情。7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解析:选C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

9、素质,同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答案为C项。各领风骚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看高考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古代雅典的司法程序;广东卷考查陶片放逐法;江苏卷考查古代雅典的公民权;安徽卷考查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公民;重庆卷考查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浙江卷考查罗马法。找规律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为新课标新增的内容,备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应特别关注雅典民主政治的呈现形式、运作特点及局限性,罗马法精神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押考题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评价古典希腊,不应看它哪些没做到,而应看它

10、做了些什么。如果这条标准可以确立,那么古典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也就极其明显而突出。”下列不属于古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的一项是()A自由探究的精神B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C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D权力的相互平衡与制约解析:选D准确理解“古典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也就极其明显而突出”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B、C三项都正确。“权力的相互平衡与制约”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贡献,故选D项。9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其条款适用

11、于各个历史时期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其内容全面完整,无需修改D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各选项,A项说法错误,罗马在以后制定公民法与万民法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C、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本题选B项。10比较法学者彼得克鲁兹认为,“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进行地区扩张的重要历史时期,她吸收和修正了希腊思想和哲学,造就了几近完美的一个制度,即罗马法,它具有适应性,持久且实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的形成得益于对希腊的征服B罗马法因其自身的完美而持久且实用C罗马法渊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和哲学D罗马法的发展得益于古希腊文明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特征。根据题

12、干可知罗马法吸收和修正了希腊思想和哲学,并未涉及到在军事上征服希腊,故A项表述错误,D项正确;罗马法具有完美、持久、实用的特征,但这几个特征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故排除B项;C项的说法不准确。男耕女织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看高考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安徽卷考查汉唐安徽境内的水利工程;江苏卷考查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发明对精耕细作的意义;重庆卷考查均田制;海南卷考查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浙江卷考查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天津卷考查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北京卷考查青花瓷的出现时间;福建卷考查唐代工匠;四川卷考查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找规律解决“三农”问题

13、任重道远,备战高考年年热点。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直是高频考点,应特别关注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多从民生、平等、市场、开放、交通、文明等新视角看待古代经济的发展。押考题11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吕氏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用粪犹用药也。”商君书:“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A BC D解析:选C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政策,与题干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特点不符合。排除含有的选项,故选C项。12下图分别是出土于“殷墟”的甲骨文拓片,上面分别有“丝”、

14、“桑”、“蚕”三字。它的主要价值是证明了()A丝织业在商代就已享誉世界B我国养蚕缫丝技术起源较早C丝织业是商朝最主要的手工业D商朝的丝织业技术水平高超解析:选B甲骨文中有丝、桑和蚕的记载,这说明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养蚕缫丝,B项正确。A、C两个选项需要经过横向对比才能体现,D项题干中没有相关的具体内容,排除A、C、D三项。重本抑末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古代商业的繁荣看高考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考查明朝长途贩运的兴盛;江苏卷考查清朝前期商业发展促使社会风气的改变;四川卷考查清代城市经济规模扩大;重庆卷考查宋代兑换货币的“便钱”;海南卷考查南宋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广东卷考查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浙江卷考查唐

15、代商人的地位;山东卷考查汉代重农抑商对小农经济的保护作用。找规律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的发展是高考的重点。试题侧重于选取新材料并变换视角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古代商业的繁荣,不同时期的商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内涵及影响。押考题13北宋时商业出现革命性的突破,其在金融领域的主要表现是()解析:选D北宋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项即为印制纸币的钞版。14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一副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A崇尚“富而好礼” B士商地位

16、完全平等C鄙视“货殖功利” D重农抑商观念被废弃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价值取向,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富”“贤”,这说明当时社会崇尚“富而好礼”。文明传承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思想时考时新看高考2013年高考:山东卷考查李贽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比较;江苏卷综合考查儒家思想与实现社会和谐的关系;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宋代理学;广东卷考查陆九渊的心学;浙江卷考查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古代思想家;福建卷考查董仲舒的治国理念及程朱理学;重庆卷考查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安徽卷综合考查程朱理学将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的影响。找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直是高考命题比较集中的知识点,

17、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应特别关注儒家思想的名言警句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借鉴意义,“二程”和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及影响,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对儒学的新发展。押考题15皖南西递村始建于北宋,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村中“履福堂”陈设典雅,厅堂题有“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材料不能体现()A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B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C程朱理学的伦理文化D村落建设的风水文化解析:选D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可以体现宗法文化;“孝悌传家”可以体现伦理文化;“读书好营商好”可以体现徽商文化。风水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6“大一统的封建帝

18、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解析:选C第一次改造“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与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主张相符合;第二次改造“用天定的

19、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与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一致。17黄仁宇评价李贽时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说明李贽的思想最终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其原因是()理学僵化,文化专制君主专制强化,弊端丛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A BC D解析:选B从材料中可知,均是李贽思想最终没有跳出儒家思想圈子的原因,故本题选择B项。多元一体辉煌的古代文学和充满魅力的艺术看高考2013年高考

20、: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对史记中传说的撰述的认识,清代市民阶层扩大对小说等世俗文化的推动作用及京剧脸谱对历史人物的作用;江苏卷考查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四川卷考查草书。找规律近几年高考对古代文学艺术的考查侧重于汉字和书法。多数试题通过选取新材料考查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与成就。应关注的命题视角主要包括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散曲、明清小说,在不同的时代各领风骚;梨园艺术则以小小舞台,显大千世界;欣赏中国古代书画,发掘其精神内涵;结合古代中国文学、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认识当今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押考题18.现代生活中你经常会看到各种门面招牌、商品包装、路牌、车身广告等,其

21、使用的字体多由电脑设计,姿态万千,颠覆了人们对文字的传统认识(见右图)。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B现代字体既传递信息又达到视觉享受C传统的书法、字体已不适应当代社会D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表达外延在拓宽解析:选C现代字体将传统与科技结合,表达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更适应当代社会的特点,但不能因此说传统的书法和字体不适应当代社会,故选C。19中医在诊断和治疗时,即使是局部病症,也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中国的文艺作品强调“气象”“神韵”“格调”,文学家、艺术家在创作中形成“雄浑”和“自然”等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注重整体思维 B强调主观能

22、动C凸显人性尊严 D追求灵动创新解析:选A中医治疗方法体现全局性,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强调宏观布局,讲究整体气韵,因此中华文明具有注重整体思维的特征,而材料并未体现B、C、D三项。抗争探索近代中华民族的奋起看高考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考查近代前期中国外交逐渐近代化;北京卷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浙江卷考查“片面最惠国待遇”;重庆卷综合考查俄、英对新疆的侵略及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加强管辖;新课标全国卷考查以现代化史观看待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广东卷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找规律(1)近几年高考侧重于考查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一方面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3、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2)应重点关注:伴随着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步加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统治下,中国人民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押考题20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们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们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A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走私贸易”“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

24、易”等可以看出该战争直接与鸦片走私有关,故答案选A。21美国纽约太阳报记者泽西钱伯林根据他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写了一篇标题英国人还在掠夺的报道,报道了一名英国上校率领士兵在天坛搜刮的事件,并用电报发回报社,此事引出了一场军事审判,但没有公布审判结果。“此事”应发生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解析:选C本题以美国记者的一则报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在近代,英国军队侵入北京并进行抢掠的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而电报的发明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故选择C项。22有人说:辛亥革命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

25、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辛亥革命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C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析:选D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民族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看高考2013年高考:山东卷考查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广东卷考查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左”倾错误;新课标全国卷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

26、土地政策,北京卷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安徽卷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陷入战争泥潭;浙江卷考查七七事变;福建卷考查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四川卷考查国共抗战;重庆卷考查民族危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维持的首要因素。找规律近几年高考侧重于考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抗日战争。应关注的备考视角主要包括: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为载体,考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以新课标理念,考查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击日本侵略,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的意义。押考题23有爱国人士指出:“今日的国民党应该挺身出来,找寻那些呼唤的声音,去宣传、去组织,树

27、起旗帜来让民众反抗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的民众,是工人、是学生、是农民、是商人,都集合在国民党旗帜之下,结成一个向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作战的联合战线。”下面能够体现该讲话精神的是()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解析: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来选择。根据材料“反抗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集合在国民党旗帜之下”“联合战线”,可知该人士主张建立一个以国民党为领导核心的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所以C、D两项错误;A项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人运动。24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

28、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解析:选B解题关键是依据“有相当数量的红军”进行判断。北伐时称“国民革命军”,抗战时称“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称“人民解放军”,排除A、C、D三项。2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

29、D战略反攻的开始解析:选C材料中“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反映了抗战初期日本占据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领土,国民党只能向内地撤退的史实,这也是促成各个阶层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的契机,这种“心理统一”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也促成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欧风美雨中国近代经济工业的曲折历程看高考2013年高考:北京卷考查鸦片战争后洋纱畅销;重庆卷考查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广东卷综合考查洋务运动;江苏卷考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福建卷考查实业救国;安徽卷考查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挤压。找规律(1)近几年高考侧重于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中

30、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2)应特别关注的备考视角有: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带来的客观影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中艰难生存,这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同时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两面性特征;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原因及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押考题2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解析:选D自然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所以其解体就是指二者的分离,故选D。27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面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900年1915年1920年1924年山东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