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212.13KB ,
资源ID:114874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874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中考化学题型突破方案复习题型训练6实验探究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中考化学题型突破方案复习题型训练6实验探究题.docx

1、江西省中考化学题型突破方案复习题型训练6实验探究题题型突破六实验探究题 题 型 训 练 类型1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1【2017江西】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 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 ,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提出猜想 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设计实验 20 时,甲酸的状态为_;从图T62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装置进行实验。图T62实验预测 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进行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

2、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交流拓展 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须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2【2016江西】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

3、原因是_(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 “锡纸”由锡箔或铝箔和纸黏合而成;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提出猜想 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_(填“”或“”)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交流讨论 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填序号)

4、。A氯化铜 B硝酸银C硫酸钠 D硫酸亚铁拓展应用 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 3【2015江西】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猜想 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进行实验 利用图T6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T63(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则她的猜想错误。(2)小敏:用图T64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_(填“b”或“c”)端管口连接。反应一

5、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她的猜想正确。 图T64 得出结论 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交流讨论 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_。反思提升 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_(填序号)。A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溅到花瓣上从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B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C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4【2014江西】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干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

6、池剖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异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网络搜索 干电池的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质。实验设计 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粉,他采用的方法是_。实验.小明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静置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_有气体生成 立即向试管中_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据此小明认为黑色物

7、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 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5【2017河北】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查阅资料 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实验1 小明选用图T65所示装置中的_(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

8、。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_。图T65提出问题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 根据过碳酸钠和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实验2 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认为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_。实验3 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4 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

9、溶液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清液,加入_,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能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_。反思拓展 (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2)检验A、B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互相干扰的问题。 6【2017徐州】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图T66(1)按图T66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声。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同学们讨论后

10、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查阅资料 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黑色固体不变色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填物质名称)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_溶液_,且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探究结论 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拓展创新 同学们利用微型仪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图T66装置,设计出图T67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

11、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图T67甲、乙装置相比,乙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出一条:_。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不能用作供水剂7【2017江西样卷一】西藏“茶马古道”芒康县盐井是香格里拉唯一的产盐区。盐田是用紫红色黏土抹平压实的晒盐池,当地人把卤水注入盐田中经过日晒风吹,就得到上等且味道很好的红盐。为揭秘红盐呈红色的原因,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 红盐中存在什么物质使盐呈现红色?查找资料 (1)西藏紫红色黏

12、土中含大量的氧化铁(Fe2O3)。(2)溶液中三价铁离子(Fe3)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作出猜想 红盐中含少量的氧化铁使盐呈现红色。实验探究 小组同学从一定量的红盐中提取少量红色粉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解释与结论实验步骤: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红色粉末恰好全部溶解色粉末中含有_,步骤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步骤:往所得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将红色粉末与足量的黑色炭粉混合均匀,装入玻璃管中,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色粉末变黑反应产生的气体为_;红色粉末中一定

13、含_元素步骤:冷却后,取出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红色粉末中一定含_元素实验结论 猜想_(填“正确”或“错误”)。实验反思 实验中能否用CO气体代替黑色炭粉并说明理由:_。8【2017龙东】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 (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提出问题 (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作出猜想 猜想一: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变质。图T68实验探究 (1)按图T68进行实

14、验,发现澄清石灰水_,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论 (1)酒精中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拓展延伸 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1)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_,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2)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_。(3)他们另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氯化铁溶液

15、,生成红褐色沉淀,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反思交流 (1)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2)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保存。9【2017常州】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某研究小组对膨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趣味实验 实验1:和面。向20 g面粉中加入10 mL水,制得的面团编为1号;向20 g面粉中加入10 mL水,再加入2 g膨松剂M,制得的面团编为2号。实验2:发面。将和好的2个面团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后,取出面团,发现1号面团无明显胀大,2号面团明显胀大,且手感比较松软。提出问题 膨松剂M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 假设1:M是NH4HCO3;假设2:M是NaHCO3;假设3

16、:M是NH4HCO3和NaHCO3。实验探究1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M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无刺激性气味,试管内壁有水珠,试管内有固体剩余假设_成立,假设_不成立提出新问题 实验试管中剩余固体是什么?实验探究2 实验:将实验所得的固体继续加热,无明显现象,冷却,向试管中加水,固体全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向另1份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得出结论 实验试管中剩余固体是_(填化学式)。反思提高 (1)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

17、式是_。(2)热稳定性:Na2CO3_(填“”“CaHPO4b. 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遇到酸性物质能产生气体c. 根据上述反应,产生0.22 g CO2,至少需要NaHCO3的质量为0.42 g10【2017绵阳节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T69),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图T69 提出问题 这是一瓶什么溶液?猜想与假设 海天同学的猜想是Na2SO3溶液;刘浩同学的猜想是Na2SO4溶液;你的猜想是_(写一种)。查阅资料 .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BaSO3氧化成BaSO4。.Na2S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SO2,SO

18、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进行实验 .海天同学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而刘浩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_。.刘浩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再滴加过量稀硝酸,现象为_,刘浩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卓玛同学对刘浩同学的结论又提出质疑,她认为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Na2SO3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步骤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_无步骤2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_此溶液不是Na2S

19、O4步骤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_写出卓玛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11【2017株洲】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硫(SO2)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过程如下:查阅资料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2Na2SO4;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 猜想1:固体成分为Na2SO3;猜想2:固体成分为Na2SO4;猜想3:_。实验探究 用如图T610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

20、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78 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的质量为134 g。图T610实验结论 (1)A是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类似,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由题中_的实验现象,可推测猜想2是错误的。(3)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D的作用是_。(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可计算出Na2SO3的质量为_g,Na2SO4的质量为_g。总结提升 (1)若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g,则m2的取值范围是_(用含m1的关系式表示)。(2)请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21、,定性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_。类型2有关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探究12【2016江西】图T611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甲组乙组图T611甲组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乙组 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 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 ,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提出猜想 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猜想: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实验与结论 实验: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_(填“”“”或“”)7,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成立。实验: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_(填“酸”“碱”或“中”)性,猜想不成立。交流和反思 (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不成立,理由是_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