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33.09KB ,
资源ID:114831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831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临朐丧葬仪式音乐考察.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临朐丧葬仪式音乐考察.docx

1、临朐丧葬仪式音乐考察临朐丧葬仪式音乐考察作者:李夏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 李 夏 内 容 提 要临朐丧葬仪式音乐是山东丧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临朐的丧葬仪式音乐的实地考察,简单的对其仪式程序、乐班乐队、乐器乐曲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现状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丧葬仪式/田野调查/鼓吹乐/现状 中图分类号: J7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3)04-0086-11 仪式音乐或仪式场合中使用的音乐,是仪式音声行为的一部分。2葬礼音乐作为仪式音乐的一种,是丧葬仪式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临朐的丧葬仪式音乐在潍坊地区的传统丧

2、葬文化中保存较为完整,故以本地为代表,对其丧葬仪式音乐加以考察阐述。 “不容置疑的是,当今民族音乐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研究者在田野中收集材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民族音乐学不同于历史音乐学,他更强调及时性,而不太强调历时性,民族音乐学是对当今生活着的人群的研究。”3 的确如此,如今丧葬仪式音乐与旧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每个地区都是各异的,这些各异的形态更是受地区的环境、历史、人文等等所影响。单纯的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无疑对于这种活生生的文化现象而言太过狭隘,而踏实的从音乐本体出发,才能揭开其最真实的面貌。 2011年2月2012年5月期间,笔者曾先后多次前往临朐,进行丧葬仪式音乐

3、的调查。笔者生在潍坊,而临朐是潍坊市的县级城市,因此,在文化和人文方面,临朐对于笔者而言并不陌生。但由于笔者从小生长在城市,这样传统的殡葬形式在潍坊已经很难见到,因此,笔者对于临朐的丧葬文化知之甚少。这几次的田野调查是经人介绍,认识了临朐县卧龙镇王家楼村治丧委员会的王秀平,并跟随他围绕着临朐县卧龙镇的三个村子,即小赫庄、于家庄和王家楼进行的(见图1)。在田野中工作,笔者参加了四次丧事活动,三次采访,收集曲目十九首,结识三位艺人。通过对这些访谈和调查的整理,对临朐民间丧葬仪式状况有了大体的概念,对鼓乐在当地丧葬仪式中的运用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为本文的写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临朐丧葬仪式概况

4、临朐自西汉置县,其丧葬文化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中枢,深受“孔”文化的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很多礼节都继承了儒家的丧葬观念,如三拜九叩的跪拜礼仪和丧服、孝杖的使用等等。 在临朐,举行喜、丧仪式都被称为办“公事”,结婚的仪式就是“喜公事”,人去世了办的丧礼为“白公事”。“白公事”中,如果去世之人年岁达到九十,就称为“喜丧”。当地人称白公事为“三日”,即办三天的白公事。比如,主家的人今天去世了,这是公事的第一天,再加上明天后天,叫三天公事。 (一)请立柜 在过去的临朐,公事的第一天都要请立柜,当地叫“请立柜先生1”,三天里所有的办丧事宜都交给先生打理,家人无权过问。主家还

5、要给先生空置出一间房间,专门办理丧事。而现在,丧葬的办理都交给治丧委员会承办,这是由村委员会领导下的红白理事会组成,分“里柜”和“外柜(见图2)”两部分。里柜负责费用的支出、人员的调遣等主要事宜,外柜负责安排亲友吊唁和接受祭品等。 由于现代丧葬程序趋于简化,鼓乐班子的成员足以胜任丧葬礼仪中程序的运行。所以,治丧委员会的职责有时会由鼓乐班子全权代理,即治丧委员会的成员里也有鼓乐班子的成员。 接下来,治丧委员会与亡者家属把所有办丧的花费预算整理出来,包括办丧用品、所吊唁的亲朋好友及乐班师傅的饭菜费用都要包括在内,并严格按照预算支出。请完“先生”后,家属们要为亡者沐浴更衣,并在亡者两旁守候。亡者的棺

6、材停放在正屋,“先生”选择好吉时再将尸体移入。亡者尸体和灵柩不可放于日光下,通常放在屋内。而祭拜仪式则在屋外的灵棚内进行,灵棚的搭置在主家院内,要求正对门口、背对正屋。灵棚内中间摆放供桌,桌上放有灵位、供品等物品。(见图3) 丧事由“先生”主持。这里的“先生”通常是治丧委员会中学识较高的人,而现在也会让鼓乐班的头目(当地人称为“大揽头”)担任。“先生”的工作有点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司仪”,他负责葬礼仪式中各项程序的进行,并引导孝子及亲朋行使祭拜礼仪。 (二)响盘缠 葬礼第二天,当地要进行“响盘缠”的仪式,在下午和晚上。期间包括“送浆水”和“送马子”。首先是“送浆水”,即主家的男性家属挑着装满祭

7、品和冥钱的担子往村子的庙里送去祭拜的仪式。祭品中最主要的就是谷物粉加水制成的“浆水”。“浆水”要送三次,来回一共六次,只允许男性家属参加。接下来进行“送马子”,即所有家属抬着灵位、亡者的照片、祭品和扎制的物品,再次来到村里的庙上进行祭拜。首先要搭桌子放灵位,家属根据辈分大小进行磕头仪式。然后,再把祭品放到扎制的“马车”或“轿子”中,按照“先生”所指的方向摆好并烧掉,给亡者的灵魂指路归西。 在“响盘缠”的所有环节中都要有鼓乐相随,这不仅是“礼乐相随”的古老传承,也是想通过鼓乐来公布办丧消息,通知亲戚和街坊四邻的朋友赶来参加仪式。 (三)谢庄 葬礼第三天,从清早开始“谢庄”和“谢林”。 谢庄(见图

8、4),即办丧子女会按照辈分站成一排,直系亲属穿戴白孝服,其他亲戚穿戴蓝孝服,手持“哀杖”1,跟着 “打灯人”围着村子转一圈。“打灯人”可以是“先生”,也可以是乐班头目“大揽头” ,有指路的作用。这时的“打灯人”有两个任务,一是带领治丧人到各个街道,二是当主家向乡亲们磕头时,负责给膝下铺垫麻袋。在这同时,乐队要在一旁奏乐。 (四)谢林:即治丧人跟着风水先生和乐队去墓地“点穴”,即确定墓地位置。这个仪式在谢庄完成后进行。 (五)哭殿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正式“哭殿(见图5)”,即亲朋前来吊唁。吊唁时,家属亲戚要磕头倒酒倒茶给亡者祭奠,表示对亡者的怀念。这时乐班也在一旁演奏或演唱,传统曲目有工尺上和对

9、五,有时也会加入流行歌曲。 (六)起灵 起灵(见图6)就是出殡,即把死者的棺木送到墓地里埋葬的整个过程。由于现在已经不允许土葬而改为火葬,所以殡葬仪式就结束在把棺材送上灵车为止。形式是家属按照辈分排成一队,最前面“先生”带路,男性在前女性在后。死者的儿子或女婿走在前面,抱着亡者灵位,死者女儿跟随棺材放声痛哭,这个时候哭声越响、越悲就越能表示对死者留恋。由于出殡仪式极其繁乱,需要人手较多,所以很多朋友、乡邻会到亡者家中帮忙,一般男性负责抬棺材,女性则负责搀扶女性家属。这时的乐班会在殡葬队伍旁边进行演奏,曲目并不固定,传统上多为京剧的流水板,也可加入流行音乐。 (七)路祭 棺材送上灵车前,还要进行

10、“路祭(见图7)”,即路上的一种宴席,当地也叫“吃路祭”。路祭相当于家人对逝者在下葬前的再一次膜拜,让逝去之人吃最后一顿饭,送亡者最后一程。程序首先是“摔盆”,即孝子在灵柩前摔黑盆,此时摔的越碎越响,就表示子女越孝顺。接着,在路上摆一张桌子,上面摆设祭品灵位,送葬的队伍行到路祭的地方时,停下来上香、祭酒,行磕头礼仪。礼仪中最隆重是“大拜二十四拜”,通常与死者情谊深的人磕,其次是三拜九叩,再是十二元辰、八仙请寿、七星落地等。磕头次数按照情意轻重来定,最简单就是磕四个头。在旧时临朐是要严格遵守磕拜礼仪的,但现在已不刻意讲究。 “路祭”时,乐班在整个过程中要奏乐,以笙、管、笛、唢呐和大喇叭为主,然后

11、继续前行把灵柩送入灵车或下葬。下图为“路祭”: (八)下葬 最后就是下葬,一般程序为奏乐、摆供、焚香、奠酒、放鞭炮,将长明灯、粮食、纸扎的童男童女、家用电器等陪葬品放入墓穴。棺木(现在是骨灰盒)入穴时,鞭炮齐鸣、鼓乐大作,孝子等人痛哭,整个仪式就结束了。 二、临朐丧葬仪式音乐临朐鼓吹乐 鼓吹乐,这一中国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自秦汉以来,经历了由军队到宫廷,由宫廷到民间的漫长发展过程。它既融入了典雅的宫廷文化,又保留了淳朴的民间气息,以其独特的魅力贯穿于中国音乐发展的始终。1 “鼓吹乐”是临朐乃至山东地区丧葬仪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临朐,殡葬的全过程都要“以礼相待”,“礼乐相随”也是自古

12、以来临朐丧葬仪式的传统。然而,不论旧时还是现在,这种仪式音乐的应用,对于当地的丧葬仪式而言却是极其奢侈的一件事。采访中,据王秀平的二儿子(王国华)说,大约从民国开始,临朐的丧葬仪式中便有音乐的使用,但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可以享有的,大部分都是地方上有钱有势、地主或者当官的人,才有这份实力享有这种荣耀。在旧时的整个仪式音乐过程中,有民间艺人单独演奏的,也有和尚、道士、民间艺人三者共同演奏的,而且不止吹吹打打,还要扎台子唱戏,办的都是大公事。而现在,这种仪式音乐的使用还要受到更多的因素影响,比如地方政府政策、民俗环境、传统意识等等,所以鼓吹乐在临朐丧葬仪式中的应用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一)临朐丧葬仪式

13、鼓乐班构成 1.乐班人员构成 临朐的鼓乐班,在当地称为“公事团体”,人数一般为6-8人。每个团体都有一个头目,当地人称为“大揽头”,大揽头不仅负责整个仪式的进行,有时也会充当乐手。除了乐手和大揽头,还要外加一名家丁(帮助乐手看管随身物品和处理杂事等,乐手们戏称“看桌子的”)。 乐班中,一名乐手通常兼会演奏数种乐器,具体演奏哪种乐器根据场合而定,人员的分工会在公事开始前由大揽头安排妥当,人员分布大致如下: 团体乐手数量固定,但是具体人员并不固定,平时也不常聚,只有遇到公事时,办丧主家一般会先找到“大揽头”,再由“大揽头”负责找乐手聚集。以下是田野个案举例: 老王,本名王秀平,年龄66岁,祖籍安丘

14、2,现为卧龙镇王家楼村的一名村民,是村上治丧委员会的一名主要成员。他不仅担任着丧葬仪式的主要负责人“先生”的职务,还是临朐当地鼓乐班的主要头目“大揽头”。因为他从事鼓乐和殡葬事业也有大半辈子,所以在当地以及周围县市(如青州、寿光、安丘、昌乐等)的“殡葬圈”和“鼓乐圈”内还是小有名声的。 王秀平一家从祖辈上就从事丧葬仪式音乐的演奏工作,是家族式的。老王的爸爸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管子手,又名“王四管子”。老王擅长笛子、管子、唢呐、笙、大喇叭和锣,而笛子是他最拿手的,在临朐也算数一数二。 王秀平家中共有三个儿子,有二个儿子从事过这门行当。大儿子王国峰,年龄44,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擅长唢呐、二胡、笙。二儿

15、子王国华,年龄42,从1620岁跟随父亲学习唢呐后来放弃。据他说,由于当时年轻好面子,干这一行总会被人背地里说三道四,迫于家族压力不得已才干的,但到20岁就不做了。三儿子王国龙,年龄25岁,还在上学,但听老王说,以后也会让他从事这门行当,继承祖业。 2.乐队构成 在临朐,传统鼓吹乐在丧葬仪式中的演奏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以唢呐为主奏,伴奏乐器可以是笙、笛子、大喇叭、鼓、锣和小镲中的一样或几样组合而成。二是以笛子为主奏乐器,伴奏乐器是二胡、鼓、锣和小镲中的一样或者几样。乐器的组合由场合和乐曲决定。除了传统的器乐演奏形式之外,丧葬仪式中还会有戏曲形式的出现。 鼓吹乐队的演出形式分为行街(见图8)、

16、坐棚(见图9)、站场(见图10)1。行街,指在行走时的演奏形式,一般是丧礼中迎送亲戚、出殡、路祭等仪式过程中的音乐伴奏形式,主要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坐棚,即在举办丧礼的主家门口所搭的席棚中演奏,一般在谢林谢庄之后、出殡之前进行。站场,是指在仪式中的站立的演奏形式。如丧礼中客人吊唁、墓地行礼、答谢客人等活动中的音乐伴奏,时间一般较短。 唢呐乐,即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应用在坐棚、行街、站场中。坐棚分为四人和五人两种。四人编制有两把唢呐、一只鼓和一副小镲。五人编制有两种,一种是两把唢呐、一只锣、小镲、一支笛子或一只笙;另一种是一把唢呐、两只笙、一支笛子和一副小镲。(见图11) 站场和行街一般有六个人,

17、编制是两把唢呐,四只大喇叭。(见图12) 笛子乐,即以笛子为主奏乐器,应用在坐棚和站场。坐棚由四人组成,编制是一支笛子、一把二胡、一只鼓和一副小镲。(见图13)站场由两人组成,编制是一支笛子和一副小镲。(见图14) 戏曲。戏曲的演奏形式多用于坐棚。常用编制有:两把京胡、两个锣、一副镲、一只鼓和一个拍板。(见图15) (二)临朐鼓乐常用乐器 临朐鼓吹使用的基本乐器为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其次是少量的弦乐器。吹管乐器有:唢呐、笙、管子、笛子、大喇叭。打击乐器有:堂鼓、板鼓、扁鼓、小镲、镗锣、手锣、拍板。弦乐器有:京胡、二胡。 临朐民间艺人的乐器通常都会自己制作,据王秀平说,他自己的乐器大部分都是自己

18、制作的,如笙和笛子等。但现在随着乐器的购买越来越便捷,现在艺人们也已经逐渐的改为去琴行购买乐器了。 1.唢呐 临朐鼓乐中的唢呐与通常的唢呐没什么不同。常用的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见图16,从左至右分别是中唢呐、小唢呐、大唢呐),管身木质,八孔。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声音低沉宏大,常与大喇叭相配合,在行街时与大喇叭合奏使用。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音量不大不小,最常在坐棚时与吹管、打击乐器合奏使用。小唢呐杆长在2230厘米,当地俗称“扎子”,多在戏曲中使用。由于其音调较高,常与管子相配,但这种形式现在较少使用。 唢呐在临朐丧葬仪式音乐中可以作为单吹,也可以用来一人双管同吹。单吹用于坐棚时合奏

19、使用,双唢呐同吹多见于行街(见图17),与多个大喇叭一同使用,烘托场面宏大隆重。 2.大喇叭(见图18、19) 大喇叭是临朐丧葬仪式音乐中常用的大型铜管乐器,其管身可以伸缩,最长可达两米左右,只有一个吹空,无按孔,可吹奏七声音阶和一般乐曲。大唢呐的吹奏讲究一种口型,艺人们称之为“封口”。这种“封口”独特,老王总结为“似糊似不糊”,即嘴唇闭合程度既紧又不能过紧,有顶眉封、偏封的口型技巧。虽然大喇叭无按孔,但却可以吹出与“扎子”同一音高旋律的乐曲,如九月九、沂蒙山小调等。 大喇叭不仅在临朐颇为流行,在其他周围的县市的丧葬仪式音乐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它的应用不仅局限在丧葬仪式之中,较为隆重的大型

20、活动,它也会参与其中。如潍坊当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潍坊国际风筝节,都会请有名的大喇叭乐班演奏,当十几只大喇叭同时吹奏时,场面宏大壮观。 3.笛子 临朐丧葬仪式音乐中的笛子跟普通的笛子在形制和材料上并无差别,多在站场和坐棚的笛子乐中使用。办“公事”时只用两种笛子:大笛子和 “梅笛”(小笛子)。他们的区别是在调高上的不同,大笛子通常要比“梅笛”要低。在调高上,两种笛子并不固定,只要能与其伴奏乐器相配即可。笛子在演奏乐曲时会采用三种调高:低调(筒音作Do)中调(筒音作Sol)高调(筒音作Re)。在合奏中,“梅笛”不吹高调,吹中调、低调。大笛子不吹低调,吹中调、高调。笛子在合奏时进行“花腔”演奏,即在原

21、谱上进行加花,给乐曲添彩。 4.笙 笙是鼓乐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多用于坐棚的唢呐乐和站场中歌曲的伴奏。大多数的笙都是艺人自己制作的,有三排十四管的方笙和十七簧、二十一簧的圆笙。 5.管子 临朐的管子分为单管(见图19)和双管(见图20)。单管和双管的形制和调高并不相同,所以两种管子无法随意拆分组合。由于管子演奏难度较大,所以在当地的鼓乐和丧葬仪式音乐中都已少见。 管子在“公事”中没有专门的曲目,它一般被用作乐曲的间奏。一是在乐段或乐句之间,主奏乐器都停奏时吹奏,二是在乐曲中空拍地方做填补和丰富乐曲的作用。虽不是主奏乐器,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配奏乐器之一。据王秀平说,在谢庄谢林时,管子加“扎子(小喇叭

22、)”吹泰山景,别有一番味道。 管子在鼓乐中常用于合奏,因为它可以随意改变调高,除了不能与降b调的唢呐相配以外,与任何乐器都可相配。常用的乐器组合是“笙管梅笛”,即笙、管子、梅笛、大笛子。但由于管子吹奏难度较大,现在会吹的人也寥寥无几,所以这种组合的运用也越来越少见了。 6.弦乐器(见图22) 弦乐器常用的有二胡和京胡,多用在“公事”之中,尤其是坐棚最为普遍,并作为笛子乐和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7.鼓 鼓是临朐丧葬仪式音乐和鼓乐的重要打击乐器。它主要起到控制节拍、活跃气氛、增加色彩的作用。当地使用的鼓有三种:堂鼓、板鼓(见图23)和扁鼓(见图24)。当地艺人称堂鼓为大鼓,多用于戏曲武戏之中,但现

23、在武戏唱的少了,所以大鼓也已不多用。板鼓他们称为小鼓,为戏曲的文戏伴奏。扁鼓的应用范围是最广的,常在坐棚中与镲、锣作为打击乐器使用。在乐曲中多用在前奏的引子部分和间奏起到衔接的作用。 8.其他打击乐器 小镲(见图25),铜制,直径约20厘米。在当地应用广泛,“公事”和鼓乐中都可使用。“公事”多见于坐棚和站场,作为节奏伴奏乐器。 拍板(见图26),木制,常与板鼓合用,由鼓手兼操。多用于坐棚,作为戏曲的节奏伴奏乐器。 手锣(见图27),铜制,直径约22厘米,中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持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 镗锣(见图28),铜制,直径约两三寸,旁边穿两个孔眼扣结绳子,一手提着,一

24、手用木板敲打发声。手锣和镗锣在“公事”中多用于坐棚,普通乐曲多用手锣,戏曲中两者都用。 (三)常用曲目介绍 临朐丧葬仪式音乐演奏曲目众多,据王秀平说,除了办“公事”时唱戏用的京剧选段外,现在常演奏的,大部分都是祖辈上流传下来的老曲子。现在可知的民间器乐曲目有泰山景、游湖、到春来、到春秋、到春冬、扫殿、傍妆台、工尺上、对五、小六凡、百鸟朝凤、一枝花、抬花轿,戏曲曲目有借东风、探皇陵、二进宫、四郎探母等。 1.器乐曲 现在常演奏的器乐曲有扫殿、傍妆台、工尺上、对五。 扫殿在现在常吹的曲目中,算是最古老的了,常用在坐棚。据王秀平讲述,在旧时,“公事”的举行都是比较隆重的,除了请民间“唢呐将”(民间鼓

25、乐手)外,还要请和尚、道士一同演奏并诵经。三者演奏的曲目大都不尽相同,但扫殿却是三者较少共有的、较为相近的曲目。佛教道教的扫殿与鼓吹扫殿在主干旋律上基本相同,只是在吹奏上,鼓吹乐扫殿要在三个调高上演奏,即低调(筒音作do)中调(筒音作sol)高调(筒音作re)交叉演奏。而和尚道士一般只在一种调高上演奏,并无变化。旧时道士以吹管子为主,是双管,比现在的管子要细一些,而和尚是吹笛子,民间艺人吹唢呐。 傍妆台也称宝妆台。这首曲子比较长,分为三段,是现在常演奏的曲目之一,多在坐棚和站场。站场应用在早上“请牌位”时分两次演奏。第一次“请牌位”,鼓乐跟先生说祭词时一起开始。第二次在牌位请上灵桌后,亡者“吃

26、祭”时演奏。 工尺上对五在所有场合都可演奏。谢庄谢林整个过程都要演奏对五,在旧时的编制是两个管子、一个扎子(小唢呐)和一个唢呐。由于现在会吹管子的人不多了,所以现在的编制以唢呐和大喇叭为主。 小六凡也是首老曲目,三眼一板,速度很慢,曲调悲痛,常在第二天送盘缠时吹奏。 在临朐,人在“九十”以上去世就称为“喜葬”,可以吹百鸟朝凤、一枝花等喜庆类的曲目。而抬花轿则是婚礼常演奏的曲目,但由于现在婚礼大多趋于西式化,所以婚曲也多半没落了。 王秀平说,有一些老曲目像泰山景、游湖、到春来、到春秋、到春冬等,虽然谱子还有,但现在会演奏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渐渐地也快要失传。但每每说起当年演奏这些曲目的情境时,他

27、还是记忆犹新、激动不已。 “以前老人有一本曲谱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老曲目有到春来、到春秋、到春冬、泰山景、游湖、扫殿等等,都是当年有名的曲目,但是现在都不演了。泰山景和游湖,这两首一般连起来吹。“公事”时,死了一个人是不能吹泰山景的,必须是死了两个人,两人立牌位“赴宴”时才能吹。先吹泰山景,接着吹游湖。现在泰山景不常吹了,因为会吹的、吹得好的已经不多了,临朐现在也只有三个人会吹。但是要想演奏,不光会吹就行了,其他乐器也得配合起来才行。鼓和镲也很重要,现在会打这首曲子的人也不多了,也不好凑人了,所以配合是重要的,少了哪一样乐器都不行。” 2.戏曲 除了器乐曲目外,“公事”中还常常扎台子唱

28、戏,虽然现在规模已不同旧时,但这种形式依旧存在着。戏曲大多在坐棚之中应用,与民间器乐曲目穿插演奏。曲目多为京剧,有探皇陵、二进宫、四郎探母等。曲目不多但却有严格规定,一般是根据主家性别而定,如果主家是男性亡者,则演奏探皇陵、二进宫,女性则是四郎探母等。 以上便是临朐现在“公事”中常用的曲目。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民间传统似乎也不得不跟随潮流。传统乐班也会应办丧主家要求,加入一些现代曲目,比如父亲、母亲、妈妈的吻等。 三、临朐丧葬音乐的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代人的意识,传统的丧葬文化也越来越不被重视。 在现代,家中有办丧事的,

29、能按照传统的丧葬程序走下来的已经寥寥无几。王秀平说,有一次就遇到一家,因为家里忙不开,就想把“白公事”简化,鼓乐减去了不说,本来三天的“公事”都减为了一天,这让他也很无奈。公事上没有那么繁琐,更少了很多传统的讲究,三天的“公事”也都改成遗体告别或追悼会。 艺人方面,在旧时临朐,干“公事”吹鼓乐的人一般都是代代相传,以“家族式”的形式存在。但现在真正做传统“公事”的人,大都已年近半百,传到年轻的一辈,也因为其特殊性而渐渐远离。据王秀平说,早时候,人穷,办公事管吃管喝还有钱拿。而现在,挣这份钱是有一份得一份,不长期、不稳定。而且公事程序太复杂,现在生活跟以前不一样了,很多小年轻都接受不了,更吃不了

30、这样的苦,还会被人背地里说三道四。在报酬方面,王秀平说一般就是每人一次一百,而且程序繁琐,乐师要求严格,出一点差错就没有报酬,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避而远之。 音乐方面,鼓乐的应用也被渐渐淡化。要不就只进行公事而无鼓乐,要不就是无乐队,音乐用录音机播放,录音机播放的音乐也不再是传统的曲目,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哀乐。就算有鼓乐或请乐班,传统的曲目的演奏也越来越少。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传统的曲调传下来的所剩无几,单靠老本不足以支撑整场丧葬仪式,于是加入新曲子进行补充丰富,避免单调。二是,乐手们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使办丧事的主家更加满意,主动与时俱进起来。 专业技艺,王秀平说,“现在临朐很多人都不

31、会、也不懂鼓乐,就算干了这一行,也是不得已挣口饭吃,更不可能进行专业的训练,再加上从小就没有受到过音乐方面的教育,应该说是一窍不通的硬拉过来边学边做公事,效果上自然就差很多。有时候想去讲解,但说了他们也不明白,渐渐地也就懒得管了。”每每说起来他都感慨万千。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临朐传统鼓乐虽保存完整,但也已趋于没落,就算临朐鼓乐的现状虽然如此也不能代表全部。就拿它周围的寿光市和青州市1来说,这两地的经济状况就要比临朐好很多,他们的鼓乐虽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内容已逐渐减少,但就发展现状来说,就要乐观一些。 据王秀平的二儿子王国华讲,在寿光和青州,现在就有一部分出自专业音乐院校的年轻人继承家业,跟随老一辈干鼓乐。不仅越干越大,在地方上也小有一番名气,并以现代化的方式管理红白事仪式。那里的喜公事也会吹喇叭,但大多数以唱戏为主。这群年轻人不仅经营红白公事,就连地方上的企业庆典、节日表演等活动都在表演范围之内,已经把红白事以现代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所以,寿光和青州的鼓乐的继承,已经分流成两种现象:一是传统式的,家族式的祖传家业,公事中继承和使用最传统的程序模式和最传统的曲谱,范围较窄,活动范围只限于红白公事。二是现代与传统结合式,用现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