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39.75KB ,
资源ID:1146999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699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校的踏勘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校的踏勘实习报告.docx

1、学校的踏勘实习报告岩土工程生产实习工程地质测绘报告学 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土木工程应用(岩土) 班 级: 2011级-1班 组 别: 第2-2组 学 号: * 姓 名: 日 期: 2014年12月 绪言11 测绘的目的和任务12 测区的位置、范围和填图面积13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及手段14 测绘比例尺和完成任务的时间1第一章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21.1 测区地理位置及交通、经济情况21.2 测区地形地貌特征21.3 测区气候特征21.4 测区水文地质特征2第二章 测区工程地质条件32.1 地层岩性32.2 地貌52.3 水文地质条件72.4 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8第三章 测区工程

2、地质条件评价93.1 河漫滩的地基稳定性评价93.2 I级阶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93.3 残积土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93.4 红土砾石层的工程地质评价93.5 洪积扇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93.6 基岩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0第四章 结束语10绪言1 测绘的目的和任务本次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以及工程地质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现场踏勘以及现场原位试验对与尧山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大河乡-尧山地区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本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

3、作的资料,编制成本地区工程地质图。这一重要的勘察成果可对大河乡-尧山建筑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本次实习踏勘线路由老师先拟定,并带领学生进行。整个过程由老师讲解、示范,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现象、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岩土体工程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的情况,并学会用罗盘进行仪器定点、岩性观测、鉴定和描述等内容和方法。尧山地质测绘最终需要提交的成果包括尧山第四纪地质测绘综合报告、综合工程地质图、工程实际材料图、野外勘探记录表、 综合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并对本测区的工程适用及地质特性提出工程地质评价。2 测区的位置、范围和填图面积测区地址位于桂林市东北郊

4、左右董家巷周围,面积大致为4.6km2,北至大头岭到乌树岭、老虎岭一带,南起上东窑到阳家果园一带。西起漓江,东至朱家一带。3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及手段 本次实习主要采用的工作方法为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布点控制法三种,同时运用地质钻探,现场麻花钻取土观察等工程地质手段进行测区地质勘察。4 测绘比例尺和完成任务的时间 按规范规定,工作手图的比例尺应大于提交成果图的比例尺,本次实习要求提交1:10000工程地质测绘成果以便保证测绘工作的精度。任务完成时间为期两周。前期老师带领团体同学进行踏勘,中期各小组自行组织完成此次野外现场踏勘,后期各同学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并编写实习报告。 报告正文1测区自然地

5、理概况1.1 测区地理位置及交通、经济情况本次工程地质测绘生产实习地区安排在广西区桂林市东北郊尧山地区,西起桂林大河乡董家巷漓江河畔,东至尧山山脚老虎岭-尧山农场地区,南起易家村-阳家大队果园一带,北至乌头岭-乌树岭-老虎岭一线,主要有分布有董家巷、唐家村、上阳家村、黄田村等村落,含乌头岭、牛弯岭、乌树岭、将军岭、老虎岭等第四纪山丘。测区位于桂林市叠彩区大河乡地区,主要有分布有董家巷、唐家村、上阳家村、黄田村等村落,国道322线,桂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有东南到西北走向的环城高速公路。本地区由于广泛发展养殖业和花卉种植业所以均在主要的交通线上布有乡村水泥硬化道路,公路网较多,交通较为便利。测区

6、属于大河乡管辖,测区内有两条村级公路经过,都为南北向,在测区的东西两侧,测区中部有一条西北东南方向的环城高速公路,测区中部为农田灌溉,多条小道通过,交通一般。1.2 测区地形地貌特征测区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中间地形略有起伏。属南岭构造带,为典型峰林平原地貌。东高西低,由西向东依次为:漓江一级阶地、尧山冲洪积平原、尧山,测区西部海拔156158m,中部160165m,东部为170185m,中部天圣山最高海拔263.0m。 区内自然条件较好,交通较方便,有在修的高速路通过,平原区主要为农田及村庄。1.3 测区气候特征 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

7、,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9。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1.4 测区水文地质特征 测区内多处发育有井水和泉水。井水多发育于村子里面,主要供人畜饮用,其距地表约6m。泉水多为上升泉,在村边或田野之间经常可以看得到,泉水较小,流量约为125cm2/s,同样是供人畜饮用。在测区内发现有多处水塘,水塘

8、有大有小,面积在25m2125m2不等。 测区内的地表水流有漓江、灵剑溪、青狮漂东干渠,其中漓江为测区内主要地表水流,其流经调查区的长度约3.15km。 漓江属于雨源性山溪河流,其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桂江中上游河段的通称。发源于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的越城岭猫儿山八角田高山沼泽带,由北向南流,与黄柏江、川江交汇后称大溶江;至溶江镇老水街与古运河灵渠汇合口,长约56km;后流经灵川、桂林、阳朔,与支流荔浦河、恭城河汇合后称桂江。漓江全长229km。 漓江流域北面、西面以猫儿山、天平山、架桥岭为界,与长江流域洞庭水系资江及柳江支流寻江、洛清江毗邻,流域东面以海洋山为界,与长江流域湘

9、江水系海洋河、灌阳河及桂江支流恭城河接壤。调查区下游桂林水文站以上漓江流域集水面积为2762 km2。测区西部为漓江干流,自北东向南西向流经测区,水流长年不息,河面宽度150200m,流速0.8m/s,河岸平缓,河床比降不大。中部有灵剑溪、水井及众多人工渠道纵横交错,流速较缓,流量较小。区域内河溪迳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潜水。2测区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层岩性2.1.1石炭系岩关阶(C1y) 测区出露有泥灰岩、薄层钙质页岩、泥岩以及灰黑色钙质灰岩。主要出露在东部-东北部(乌树岭-将军岭地区)。桂林地区下石炭系岩关阶(C1y) 可以划分为碳酸盐台地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和粘

10、土硅质岩台盆相,具断裂陡崖沉积模式和缓斜坡沉积模式。本区由于历年土地造化运动,出露地层没有一定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地区出露有断层,泥灰岩、灰岩等被地质构造运动强烈作用揉皱,呈塑流状牵引现象,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等风化较为严重,受冰川、水流等外地质作用风化为紫红色砂岩和杂色的残积土。2.1.2第四系残积土及残坡积土(Q1)1)Q1残积粘土在本测区,残积土分布主要在测区中部平缓的山地地形带上,表面被当地居民开垦为耕植用地,从钻探孔资料数据中可得,有一部分的钻探孔有明显的地层表现。在野外踏勘中本测区所露出残积粘土,质感细腻,孔隙度大;存在C1y红白条纹基岩风

11、化层(带),土的成分和结构呈过渡变化。本测区残积土土层表面广泛存在有植被,在一些陡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残积粘土相。由前人研究成果桂林地区土体概略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见表2-1)中,可以清晰知道本测区残积粘土承载力较好,不过本地区残积粘土土层因土层厚度、组成成分、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均匀性差,孔隙度较大,并处于地层表面,工程意义并不大。2)Q1残坡积含碎石粘土或碎石土经雨雪水洗刷、剥蚀、搬运,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上部与残积土相接。本测区存在一定区域内的土层为残坡积土,踏勘中表现为出现分选现象,下部多为碎石、角砾土,上部多为粘性土;土质

12、(成分、结构)上下不均一,结构疏松,压缩性高,土层厚度变化大。测区大部分存在残坡积含碎石粘土和残坡积碎石土,从钻孔编录资料之中大部分钻探钻孔都有该地层土类的体现,钻探揭露中显示该地层分选性较好,钻探上部一般为粘土或者粉质粘土,而下部一般为碎石土、含粘土碎石土或是砾石夹粘土。2.1.3第四系Q2红土砾石层 该层仅在测区董家巷以北的山岗一带出现,形成垄岗的地貌形态,主要物质有粘土、卵砾石,分布没有规律。粘土和卵砾石相互出露,层位变大,局部地方可见“泥包砾”和“砾包泥”现象。2.1.4第四系Q2-3洪积土第四系洪积土是碎屑物质经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挟带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

13、原堆积形成的洪积土体。本测区由尧山山洪水流等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流出到大河乡漓江一带的沟谷口后,因水流流速骤减而呈扇形沉积体,称洪积扇。由钻孔资料可知该区有大量洪积土土层出现,变现为碎石土、碎石夹砂或者砾石粘土。砾石大小因地区或地层深度而异,接近尧山则不规则交替层理构造,有夹层,碎石粒径较大,远离尧山地区,漓江阶地附件砾粒径较小,成分较均匀,颗粒较细。由桂林地区土体概略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见表2-1)中可知,洪积土土层的砾石夹砂、碎石土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2.1.5第四系Q4al砾石土、砂土、粘土及粉质粘土、粉土第四系冲积土有砾石土、砂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等,成因是碎屑物质经河流的

14、流水作用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堆积而形成,发育于河谷内及山区外的冲积平原中。根据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件,可分为河床相、河漫滩相、牛轭湖相及河口三角洲相。本次尧山地区踏勘中,沿漓江阶地可以分为漓江河床相、河漫滩相,冲积土一般具有二元结构,上细下粗,上部表现为粘土、砂土或是粉质粘土、粉土,下部表现为砾石、卵石等。在一些开垦过的鱼塘或是漓江古河道中,冲积土的二元结构现象较为明显。本测区的冲积土的工程特性表现为:沿漓江古河床相土压缩性低,强度较高,而现代漓江河床堆积物的密实度较差,透水性强;河漫滩相冲积物具有双层结构,强度较好,但是在踏勘中发现其中存在软弱土层夹层;牛轭湖相冲积土本地区未发现。冲积土

15、粘土层在本地区分布于漓江阶地,测区西面,靠近漓江地区,为粘土、粉质粘土或是砾石、砂土等。从钻探编录地层资料中,在漓江阶地钻孔揭露的地层都具有冲击土的特征,地质表象为粘土,具有一定细腻性,有上下有二元结构,上面土层为粘土或是粉质粘土,下层为粉细沙或是碎石、砾石层。由桂林地区土体概略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见表2-1)中可知,本地层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层较厚,物理性质较好。2.1.6 C1y灰岩或是页岩,碎石、块石相在本测区东北方向区域,有C1y碎石、块石相,部分地方出露有C1y灰岩,灰色,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

16、盐酸反应剧烈。有C1y页岩出现,承载力较好,在测区内有砖厂开挖取土厚裸露出灰黑色的C1y页岩,质地较纯,硬度较低,可以作为工业用砖的原材料。从钻探编录地层资料中,在钻孔最底部均为C1y灰岩,表现为灰色或是碳质黑灰色,具有一定的层厚,钻探岩芯较为完整,风化较低。 2.2 地貌2.2.1剥蚀残丘在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过程中,由于地层岩性的差异性和在物理、生物、化学的作用下,地表的地层受到剥蚀,不同岩性或是不同化学成分的岩石会有风化的差异,在地貌的表现为残丘(低山)。测区内在中部以及东部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不同高程的小山包,高度主要集中在150217m之间,形态以圆弧状为主;其成因就是在尧山地区的地质演

17、变历史中,受到风化,洪水影响、冰雪影响等因素而造成了地貌的变化,风化程度高,并被外地质作用剥蚀,而形成;一般的岩性都是比较老的地层,并表面覆盖着洪水的洪积土等性质的土层。2.2.2剥蚀洼地尧山地区一些地层岩性较软弱,或是在洪水的冲刷、第四纪冰川的迁移中对地表的冲刷,剥蚀而造成地形上表现为凹地,并具有在地形上呈现沟谷、洼地等地貌现象。在测区各处,都存在很多被剥蚀后形成的洼地,地层岩性一般比较复杂,在一些地方有坡积土,也有尧山洪水造成的洪积土。2.2.3剥蚀堆积岗丘本地区在外地质作用的影响下,测区有一部分的剥蚀堆积岗丘(垄岗),是因为受地形影响或是洪水水流流速的降低,在一些地方洪积产物堆积,或是剥

18、蚀物的残留堆积,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岗丘(垄岗)。剥蚀堆积岗丘测区内比较明显的是位于董家巷两棵大榕树边的山岗上,为冲洪积相,夹杂有紫红色砂岩以及风化的中密粘土,岗丘下部呈现“砾包泥、泥包砾现象”。2.2.4洪积扇洪流一边侵蚀沟床、沟坡的同时也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体积较大而坡度较小者称为洪积扇。本地区洪积扇位于尧山西坡和桂林市农校及大头岭南麓的桂林市养鸡场到皎霞村一带。洪积物从山口流出, 展布成一个扇形倾斜面, 形成洪积扇, 扇的顶部坡度较大, 在养鸡汤附近散流以后, 坡度逐渐减小。本次踏勘填图区域中,填图区东面为尧山的洪积扇区域,地层表现

19、为尧山洪积块石相、尧山洪积碎石相、尧山洪积粘土相。本测区受尧山洪水冲击搬运的作用,在地面变现为洪积的地貌特征,存在大量的尧山地层碎屑物质和C1y地层灰岩碎石、块石物质。岩性为紫红、黄褐色亚砂土含大量紫红色砂岩砾石, 块砾和碎石。分布于尧山山前的洪积层, 岩层变化较大, 往往出现透镜体,具层理。扇顶部位大砾石较多, 为粗粒洪积区域, 中部坡度较缓, 堆积层层理更加明显, 砾石的颗粒变小, 细粒物质呈扁豆状夹层出现, 为粗细粒过渡区; 扇的边缘部位, 物质较细, 一般为含砂层, 水平层理也相对清楚, 为细粒洪积区域。2.2.5河谷地貌 1)河漫滩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洪水后

20、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测区河漫滩主要分布于董家巷以西的漓江江畔地带,其表面覆盖有卵石层,主要成分是砂岩和石灰岩为主,磨圆度为次圆到圆,粒径主要集中在520cm之间,敲开卵石后可见有紫红色的砂岩白色的石灰岩成分。 2)阶地阶地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本测区所踏勘到的主要是漓江的I级阶地,主要分布在测区西面的公路地带,现已经大部分成为农村的住宅和耕地。漓江的阶地一直沿着漓江的流向的上一级高地,同时也是冲积土层分布的很重要的区域,阶地的结构一般是二元结构,上部为已经风化为粘土,层厚在1.03.0m之间,下部为卵石层

21、,为漓江河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壳上抬,河谷下切而形成。 3)古河道古河道是河流他移后被废弃的河道。古河道的根本成因是河流改道,河流改道有由内因引起的也有由外因引起的。外因包括构造运动使某一河段地面抬升或下沉冰川崩塌滑波将河道堰塞人工另辟河道等;内因一般是河水的季节性断流或是富水年份河流水量的突变,导致原来河道不足以供水流通过,在地球自转和月球引力作用下河流在水流作用力下开辟新河道,旧河道废弃。然而本次的踏勘中,并未发现漓江古河道的痕迹。2.3 水文地质条件2.3.1含水层与隔水层含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体。这类含水的岩体大都呈层状,所以称为含水层,如砂层、砾石层等。含水层不但

22、储存水,而且水在其中可以运移。隔水层是指那些既不能给出又不能透过水的岩层,或者它给出或透过的水量都极少。通常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致密岩石,其中没有或很少有空隙,很少含水也不能透水,如某些致密的结晶岩石(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等)。另一种是颗粒细小,孔隙度很大,但孔隙直径小,岩层中含水,但存在的水绝大多数是结合水,在常压下不能排出,也不能透水。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划分原则是水是否能透过该岩土层或者能透过该岩土层的量是否仅限于微量。测区主要含水层有:Q4洪积砂砾层潜水含水层;Q2-3洪积碎石土潜水含水层;C1y泥质灰岩。硅质灰岩裂隙含水层。测区主要隔水层有:Q4冲积粉质粘土、粘土隔水层;Q2-3洪积粘土

23、隔水层;Q2红土砾石隔水层;Q1残积粘土隔水层;C1y泥岩钙质页岩相对隔水层等。2.3.2地下水特征 1)地下水的补给特征:大气降雨为主要补给来源,青狮潭水库东干渠渗漏也为补给来源之一。在测区的西部,漓江成为其周边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2)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尧山碎屑岩区及碎屑夹碳酸盐岩的山区,地下径流属裂隙流,渗透速度慢,滞流时间较长,地下调蓄功能相对较好。由于该区内的地形开放地表水所占的大气降水分配量的比例要比地下水大。同时,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量的分配有较大的影响。当降雨强度较大,降雨历时较短时,大部分降水转化为地表水。地下水的运动方式以散流为主,局部地段内出现管流,地下水

24、的流态大都属于层流范围。 3)地下水的排泄条件:测区地下水主要排给河流(漓江),此外测区内的井、泉也是其排泄的途径也是洪积碎石土、块石空隙含水层的重要排泄方式。在测区内有一定数量的井,其中不少水井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现今仍为村民的饮用及日常用水的水源。2.3.3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测区内通过对井、泉的调查好水源取样分析,可以得出测区地下水大部分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在水中有一定的悬浮物和沉淀物,试尝味道微甜。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根据测区地下水水质调查表可知,该区地下水PH值检测为6.777.28,主要离子及其含量分别为:为44.555.5mg/L,为0.483.85mg/

25、L,为3.915.5mg/L,为7.628.5mg/L,131.9273.9mg/L,为重碳酸盐钙型水。测区地下水对砼结构及砼结构中钢筋弱腐蚀性,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设计和施工时应予以注意。2.3.4地下水的埋藏特征在填土区域的地下水调查中,地下水埋藏较浅,其中对其中的G002(井)进行测深为井深10m,水深2.5m(冬季水位较低)。G004(泉)已经断流,没有多少泉水溢出。综合本地区的地层特征,本地区的地下水埋藏较浅,为一般性的潜水,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潜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总体随地势表现为:东部尧山脚下为块石相和碎石相为强透水层,水位埋深1520m,向西

26、为粘土相地层,地下水在该底层带埋藏较稳定,起伏不大,埋深约35m,继续向西为漓江一级阶地,地下水水位基本平于阶地下层卵砾石层,最后趋平于漓江常年平均水位。2.4 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2.4.1岩石风化岩石风化是指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1)物理风化作用在本测区C1y地层由于岩石的热胀冷缩,第四纪冰川运而产生的冰劈作用和水流的机械冲刷使岩层产生破碎导致了C1y的在测区东北部形成了C1y地层的碎石相和块石相,且风化程度较高。2)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

27、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主要通过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和氧化作用等式进行。本地区通过地下水成分的分析及地层岩性等的调查取证,可以知道桂林地区大部分都为碳酸盐岩,在水流和空气的作用下产生化学风化作用,导致了岩石的风化,产生了表层完全风化后的粘土和碎石,在植物的根系作用下从而完全风化,形成了第四纪的地貌特征。3)生物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可以加速或促进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菌类、藻类及其他微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十分巨大,它们不仅直接对母岩进行机械破坏,化学分解,而且本身分泌出的有机酸,有利于分解岩石或吸取某些元素变成有机化合物。在测区东北部

28、的山岭中,由于松树的根系作用,表层的岩石被风化为粘土或是碎石。2.4.2河流及冰川搬运作用本测区在漓江一级阶地和出露部分古河道可以明显看到了河流的搬运作用。流速大的水流能挟带砂砾等较粗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河床底部以被推移或跃移的方式前进,粉砂、粘土以及溶解质在水流中则分别以悬移和溶移方式搬运。在尧山山脚可以发现古代洪水水流冲击搬运后的明显现象,形成了洪积土碎石相和块石相的地层岩性。2.4.3地表水的冲刷及堆积测区内可以在断流的小河和村民开挖的池塘中发现地表水冲刷和堆积,地表水冲刷地表,形成各种堆积物,主要有坡积土、洪积土和冲积土。在漓江阶地可以看到漓江水流对沿岸土层的冲刷形成了卵石层,冲积土等一系列地质特征。本测区处于尧山洪积扇区域,在尧山洪水的冲击下可以看到洪积土碎石相和块石相。 3 测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3.1 河漫滩的地基稳定性评价全新世纪土沉积,固结性质不理想,由冲击形成复杂地质构造。土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