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地质名词解释石油地质名词解释油田-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气田-单一构造控制几个或十几个气藏的总和。石油-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暗绿色或黑色液体。天燃气-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可燃混和气体。生油层-在古代曾经生成过石油的岩层。油气运移-在压力差和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任意移动的过程。垂直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垂直的上下移动。侧向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平行的横向移动。储集层-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在其孔隙和裂缝中流动,聚集和储存的岩层。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圈闭-凡是能够阻止石油
2、和天然气在储集层中流动并将其聚集起来的场所。盖层-紧邻储集层上下阻止油气扩散的不渗透岩层。隔层-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遮挡-阻止油气运移的条件或物体。含油面积-由含油内边界所圈闭的面积。油水边界-石油和水的接触边界。储油面积-储油构造中,含油边界以内的平面面积。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构造油气藏-由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移位而形成的圈闭。地层油气藏-由地层因素造成的遮挡条件的圈闭。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圈闭。储油构造-凡是能够聚集油,气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沉积相-指
3、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特征的总和。沉积环境-指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要条件。单纯介质-只存在一种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单纯介质。如孔隙介质、裂缝介质等。多重介质-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多重介质。均质油藏-整个油藏具有相同的性质。非均质油藏-具有不同性质的油藏,包括双重介质油藏;裂缝西个油藏;多层油藏弹性趋动-油井开井后压力下降,油层中液体会发生弹性膨账,体积增大,而把原油推向井底。水压趋动-靠油藏边水。底水或注入水的压力作用把原油推向井底。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所储原油
4、总量。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剩余可采储量-油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计采出量之差。采收率-油田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最终采收率-油田开发解束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采出程度-油田在某时间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采油速度-年采出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原油密度-指在标准条件下(20度,0.1MPa)每立方米原油质量。原油相对密度-指在地面标准条件(20度,0.1MPa)下原油密度与4度纯水密度的比值。原油凝固点-在一定条件下失去了流动的最高温度。原油粘度-原油流动时,分子间相互产生的摩檫阻力。原油体积系数-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地面标准条件
5、下脱汽体积比值。原油压缩系数-单位体积地层原油在压力改变0。1兆帕时的体积的变化率。溶解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压力每争加0。1兆帕时单位体积原油中溶解天燃汽的多少。孔隙度-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绝对孔隙度-岩石中全部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有效孔隙度-岩石中互相连通的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含油饱和度-在油层中,原油所占的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孔隙体积之比。含水饱和度-在油层中,水所占的孔隙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之比。稳定渗流-在渗流过程中,如果各运动要素与(如压力及流速)时间无关,称为稳定。不稳定渗流-在渗流过程中,若各运动要素与时间有关,则为不稳定渗流。等压线-地层中压力相等的各
6、个点的连接线称为等压线。流线-与等压线正交的线称为流线。流场图-由一组等压线和一组流线构成的图形为流场图。单相流动-只有一种流体的流动叫单相流动。多相流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同时流动叫两相或多相流动。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液体通过的能力称渗透性,渗透率的大小用渗透率表示。绝对渗透率-用空汽测定的油层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用二种以上流体通过岩石时,所测出的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水包油-细小的油滴在水介质中存在的形式。油包水-细小的油滴在水介质中存在的形式。供油半径-把油井供油面积转换成圆形面积后的圆形半径。地层系数-地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
7、流动系数-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表示流体在岩层中流动的难易程度。导压系数-表示油层传递压力性能好坏的参数。续流-油井地面关井后,井下仍有油流从地层中继续流入井眼,这种现象称为续流。井筒储存效应-油井刚关井时所出现的现象。折算半径-把实际井的各个因素(不完善或超完善)对压力的影响,变成一个由于某井径引起对压力的等效作用,这个等效半径称为折算半径。完善程度-指理想完善井的工作压差与实际井工作压差之比。完善指数-油井实际工作压差与压力恢复取限制线段斜率之比。表皮效应-实际井的各个非完善因素造成的附加压力同油层渗透阻力之比。它是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时,产生一个压力降的现象。井间干扰-井与井之间
8、产生的动态影响现象。采油指数-油井生产压差每增大0.1兆帕,所增加的油量。栅状图-表示油层各个方向的岩性,岩相变化情况,层间;井间连通情况。主力油层-油层厚度大,渗透率高,的好油层。接替层-在油田稳产中起接替作用的油层。见水层位-注入水沿连通层向油井推进,使油井某一层含水。来水方向-采油井受某方向注水井注水效果而使动态变化叫来水方向。扫油面积系数-指一个开采井组,已被水淹的油层面积与所控制面积的比值。注采平衡-注入油层水量与采出油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油田注入剂(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量(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之比。吸水指数-注水井在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注水强度-注水井在单位有效厚
9、度油层的日注水量。压力平衡-注水井所补给油层的压力与采出油。水所削耗的压力相等。地下亏空-注入水的体积小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含水率-含水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水量的百分比。井别-根据钻井目的和开发的要求,把井分为不同的类别。探井-经过地球物理堪探证实有希望的地质构造为了探明地下情况,寻找油。汽田而钻的井。资料井-为了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要的资料而钻的取心井。生产井-用来采油的井。注水井-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观察井-专门用来观察油田地下动态的井。检查井-为了检查油层开发效果而钻的井。更新井-为了注采系统完善,需要打新井,这些新钻的井叫更新井。调整井-在原有井网基础上,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而补
10、充钻的一些另散井或成批成排的加密井。正注井-从油管向地层注水的井称为正注井。反注井-从套管向地层注水的井称为反注井。井网-油气水井在油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精度-反映测试仪器;仪表和计量器具误差大小的程度。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油补距-从油管挂平面到钻盘补心的距离。套补距-从套管最末一根节箍上平面到钻盘补心的距离。静水柱压力-从井口到油层中部的水柱压力。原始地层压力-油田还没有投入开发,在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目前地层压力-油田投入开发以后,某一时期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油压-原油从井底流到井口的剩余压力。套压-油套环形空间内的压缩汽体压力。流压-油井正常生产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静压-油井
11、投入生产以后,利用短期关井,待井底压力恢复稳定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饱和压力-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燃汽刚刚开始分离时的压力。基准面压力-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正确地对比井与井之间的力高低,把压力折算到同一海拔深度进行比较,相同海拔深度压力称基准面压力。压力系数-指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的比值。总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的差值。采油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流压的差值。流饱压差-指流压与饱和压力的差值。地饱压差-指目前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注水压差-指注水井井底流压与静压的差值。流压梯度-油井正常生产时每米液柱所产生的压力。静压梯度-油井关井以后,井底压力恢复稳定时,每米液柱所产生的压力。
12、机戒采油-用各种机戒将油采到地面上来的方法。抽油机-是代动井下抽油泵工作的地面机戒。抽油杆-是抽油机井的细长杆件,它上接总杆,下接抽油泵起传递动力的作用。光杆-是钢质圆形杆件,它上连抽油机下连抽油杆,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悬绳器-是驴头和光杆的连接装置。抽油泵-由抽油机带动把井内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井下装置。套管-用水泥固定在井壁上的钢管,起封隔油汽水层。加固油层。井壁的作用。油管-下入套管中间的无缝钢管。静液面-抽油机关井后,环空液面缓升到一定位置稳定下来的液面。动液面-抽油机正常生产时,井口至液面的距离。泵效-抽油泵的实际排量与理论排量的比值。沉没度-泵深与动液面的差值。冲程-驴头往复运动,带动光
13、杆运动的高点和低点的距离。冲数-抽油泵活塞在工作筒内每分钟往复运动的次数。充满系数-抽油泵活塞完成一次冲程时泵内进入油的体积和活塞让出的体积的比。气锁-深当深井泵内进入气体后,使泵抽不出油的现象。示功图-示功仪在抽油机一个抽吸周期内测取的封闭曲线。压裂-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方法。合层压裂-指对日口井中的生产层组的各个小层同时压裂。单层选压-是选择一个层组中的某一小层或某一段进行压裂。油层破裂压力-指油层破裂时的压力或油层刚开始吸水时的压力。污染井-污染系数大于零的油层为污染井。完善井-污染系数等于零的油层为完善井。超完善井-污染系数小于零的油层为超完善井。酸化井-污染系数小于-3的油
14、层为酸化井。吸水启动压力-油层刚开始吸水时的压力称吸水启动压力。驱动方式-驱使原油流向井底的动力来源方式称驱动方式。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称注水强度。含水率-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的比值称含水率。串槽-各层段沿油井套管与水泥环或水泥环与井壁之间的串通。完钻井深-完钻井底至方补心顶面的距离。水泥返高-套管和井壁之间水泥上升的高度。人工井底-固井完成留在套管最下部的一段水泥的顶面。水泥塞-从完钻井底至人工井底的水泥柱。流度-地层隙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叫流度。机诫采油-利用各种机诫将油采到地面上来的方法叫机诫采油。表皮因子-表皮效应性质的严重程度称表皮因子。油层中部深度-油水井井口至射孔井段
15、(顶部至底部)1/2处。供油半径-在多井生产时,油水井在地下控制一定范围的含油面积含油面积的半经称为供油半经1.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2.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3.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4.储集层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
16、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5.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6.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7.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8.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9
17、.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10.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11.油(气)按储量
18、可分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亿桶)的油田。天然气可按1137米3气=1吨原油折算。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亿吨(550亿桶)的油(气)田。中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亿桶)的油(气)田。小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万吨(5000万桶)的油(气)田。12.按圈闭类型划分油气藏有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大类。后两类比较难于发现,勘探难度大,称为隐蔽圈闭油气藏。13.岩石分类岩石分沉积岩、火成岩及变质岩三大类。多数油、气储存于沉积岩中,火成岩及变质岩中也可以储存油、气。常见的
19、沉积岩有砂岩、砾岩、泥岩、页岩、石灰岩及白云岩等。14.地层及其单位岩石(特别是沉积岩)常常是由老到新呈现为层状排列的,因而把这些排列在一起的岩石统称为地层。地层的单位有大有小,因其成因和时代及工作需要可把排列在一起的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位和系统。15.地层时代划分地层形成的年代有老有新,通常把地层的时代由老至新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与“代”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则称为“界”,如太古界、新生界等。“代”可以细分为“纪”,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第四纪等,与“纪”相对应的地层单位称为“系”,如侏罗系、第三系等。“纪”和“系”还可以再详细划分,如
20、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常用到的“组”和“层”,就是更小的地层单位。16.三维地震勘探由于地震勘探的测线只提供了二维的信息,要了解一定面积内的地下情况需要把各条测线的地震剖面进行对比,找出相关的信息推断测线之间的地下情况,才能形成整体概念,这就可能产生相当大的人为误差。三维地震是在一定的面积上采用地下地震信息的方法,它可从三维空间(立体的)了解地下地质构造情况。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剖面的、平面的,立体的地下地质图构造图象,大大地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确度,对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地区特别有效。17.高凝油通常把凝固点在40以上,含蜡量高的原油叫高凝油。辽宁省的沈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高凝油田,其原油的最高凝固
21、点达67。18.稠油稠油是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粘度较大的原油。通常把地面密度大于0.943、地下粘度大于50厘泊的原油叫稠油。因为稠油的密度大,也叫做重油。我国第一个年产上百万吨的稠油油田是辽宁省高升油田。19.天然气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20.干气和湿气油田的伴生天然气,经过脱水、净化和轻烃回收工艺,提取出液化气和轻质油以后,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处理天然气叫干气。一般来说,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
22、90%以上的叫干气。甲烷含量低于90%,而乙烷、丙烷等烷烃的含量在10%以上的叫湿气。21.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液化石油气是指在炼油厂生产,特别是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时所产生的气体,经压缩、分离而得到的混合烃,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22.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组合。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一般把沉积相分为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23.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
23、主要是从盆地石油地质成因机制出发,将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合为一体,充分研究各种地质参数,建立数字化动态模型,并形成一维三维的计算机软件,全方位的描述一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形成及地质演化过程。24.石油勘探所谓石油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25.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种最重要的的方法。它的原理是由人工制造强烈的震动(一般是在地下不深处的爆炸)所引起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当遇着岩层的分界
24、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时用高度灵敏的仪器记录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26.多次覆盖多次覆盖是指采用一定的观测系统获得对地下每个反射点多次重复观测的采集地震波讯号的方法。它可以消除一些局部的干扰,有利于求得较准确的讯号。27.地震剖面地震勘探方法是在地面上布置一条条的测线,沿各条测线进行地震施工采集地震信息,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就得出一张张地震剖面图。经过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图就象从地面向下切了一刀,在二维空间(长度和深度方向)上显示了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28.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把记录采集到
25、地震信息的磁带上的大量数据输入到专用的电子计算机中,按照不同的要求用一系列功能不同的程序进行处理运算,把数据进行归类编排,突出有效的,除去无效和错误的,最后把经过各种处理的数据以波形、线形的形式绘制在胶片上或静电纸上,形成一张张地震剖面。这个过程就称做数据处理。29.地震勘探中所说的速度地震勘探所说的速度即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它是地震波垂直穿过某一岩层界面以上各地层的总厚度与各层传播时间总和之比,可以用来把地震记录的时间转换为深度(距离)。此外,还有层速度、均方根速度、叠加速度等。30.水平叠加剖面在用多次覆盖方法采集的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把共同反射点的许多道的记录经动校正以
26、后叠加起来,以提高讯噪比(高讯号与噪声的比例),压制干扰,用这种方法处理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叫水平叠加剖面。31.叠加偏移剖面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在水平叠加的基础上,实现反射层的空间自动归位,用这种方法处理得到的地震剖面,就是叠加偏移剖面。32.垂直地震剖面地震源放置于地面,接收的检波器置于深井中,地面激发震动后由不同深度的检波器接收地震波讯号,这种方法获得的地震波讯号是单程的,而不是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对分析和认识地下地质构造情况更为准确。33.地震资料解释地震资料解释是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包括运用波动理论和地质知识,综合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做出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岩性和
27、烃类检测解释及综合解释,绘出有关的成果图件,对测区作出含油气评价,提出钻井位置等。34.地震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是把地层学和沉积学特别是岩性、岩相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地震解释工作中,把地震资料中蕴藏的地层和沉积特征的信息充分利用起来,做出系统解释的方法。35.地震层序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图上的反映。在地震剖面图上找出两个相邻的反映地层不整合接触的界面,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叫做一个地震层序。但因为受不整合面影响,其间的地层即地震层序是不完整的,沿不整合面追踪到地层变成整合的之后,这个地震层序才是完整的。36.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新学科,是综合地质、地震资料,详细
28、划分并确立地下地层的层序,从而研究其构造活动、沉积环境的变化、岩相分布等。37.地震相地震相是指沉积物(岩层)在地震剖面图上所反映的主要特征的总和。地震相标志分为:内部反射结构;反射连续性;反射振幅;反射频率;外部几何形态及其伴生关系。38.合成地震记录合成地震记录是用声波测井或垂直地震剖面资料经过人工合成转换成的地震记录(地震道)。它是地震模型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也是层位标定、油藏描述等工作的基础,是把地质模型转化为地震信息的中间媒介。39.油气检测技术油气检测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烃类存在的多种地震特性参数(速度、频率、振幅、相位等)来确定油气富集带的方法。这类技术有许多种,目前常用的有
29、亮点技术和AVO技术等。40.储集层预测技术储集层预测技术是综合应用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对地下储集层的分布、厚度及岩性和物理性质变化进行追踪和预测的一项先进技术。41.地震横波勘探地震波(弹性波)的传播有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横波的质点位移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现在通用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的是纵波的讯号,采集横波讯号的称做地震横波勘探。横波在判断岩性、裂缝和含油气性方面有其固有的优点。此种勘探方法在我国正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42.重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密度(质量)是不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相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测量仪器,测量地面上各个部位的地球引力(即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