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108.35KB ,
资源ID:114551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551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1、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本课概述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课讲述了19世纪末列强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两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和耻辱;但同时又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此后,一个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因此也可以说,这两场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同时,这两场战争也反映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列强

2、侵略的新特点,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要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逐渐形成了世界体系,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侵略正是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从现实的角度看甲午中日战争,中日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可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日本却是离我们最遥远的国家,昔日黄海大战演变成今日东海之争,历史问题现实化,现实问题历史化,让学生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场战争时刻让国人警钟长鸣。思路设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

3、的必然结果。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也是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日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个极严重的步骤。学习这一内容,将会帮助学生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严重性。(3)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辛丑条约把中国彻底变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学习这一内容,将会使学生加深理解近代西方列强军事侵略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用比较的方

4、法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以及相应教学资料。课前让学生搜集甲午中日战争的材料,图片。准备有关这场战争的影视剧剪辑,如:走向共和北洋水师。关注现今中日关系的新闻。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性质和结果。(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国家,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以及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3)通过线索理清楚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和失败的基本线索,训练、培养学生独立理清重大历史事件、全面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采用兴趣教育法,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就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加

5、强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互,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本课战场多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动画演示战争经过;对于黄海战役这场当时世界上激烈的海战,可以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断,生动再现这一历史场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2)通过“扶清灭洋”的口号,对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认识到他们不可能完成反帝斗争的任务。教学设计导入设计(漫画导入)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情况:或者,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漫画:(中间

6、撕扯的地图上写着CHINA)教师设问:从两幅漫画里得到什么信息?(多媒体显示)学生回答: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列强瓜分中国。教师总结:第一幅漫画反映了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在国际上的境遇。明治维新使日本由被侵略而成为了侵略者,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扩张性,也说明了明治维新使日本独立、富强起来。第二幅漫画表明了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罪行。一方面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列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可耻行径,以及中国四分五裂的悲惨遭遇。推进新课问题情境1: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背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前言和下面历史资料:多媒体显示:“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

7、、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学生根据教材回答:侵略朝鲜、中国、台湾。教师进一步设问:日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图,由什么决定的?多媒体显示:日本的地图和日本的国情日本的国情是什么?日本国情:岛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明治维新使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采用什么手段?学生回答:日本制定了实施侵略的“大陆政策”。多媒体显示:“大陆政策”五个步骤:朝鲜、台湾、中国东北和蒙古、中国、世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力逐渐强盛,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

8、的侵略更加急迫和无情,它一改西方列强以商品和宗教为主的侵略方式,采取直接的赤裸裸的武装侵略,成为近代侵略中国最凶残的国家。“大陆政策”是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侵略方针。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可见,侵华既是要满足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又是它的既定方针,其蓄谋已久,所以日本要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教师设问: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还有什么有利的外部条件?学生回答:列强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英、美、法采取支持的态度,俄采取不干涉态度,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教师介绍: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想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和发展远东势力;法国和德国想趁机夺得新的权益;俄国由于准备还不充分所以采取观望态

9、度。教师设问:战争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清政府此时对日本战争倾向的态度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学生回答:导火线是朝鲜东学党起义。教师补充:清政府的态度可做对联如下:横批: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上联: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下联: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教师总结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中国:“避战求和”的政策(可乘之机)。欧美:不干涉日本侵略(有利的国际环境)。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2.战争的经过自主学习:教师经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段相关内容以及人物介绍、战争示意图和历史纵横,指导学生填写下面表格进行总结。阶段战场主要战役战况重要人物开始丰岛海面丰岛海战

10、中日两国正式宣战第一阶段(1894.7-9)朝鲜半岛黄海海域平壤战役平壤失守,战火烧至华北左宝贵黄海战役丧失黄海制海权邓世昌、林永升第二阶段(1894.10-1895.4)辽东地区山东半岛辽东战役占旅顺、大连,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教师播放甲午风云片段。多媒体显示:邓世昌和丁汝昌图片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从这些英雄、勇士身上学习什么呢?值得思考。在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时,应从交战的双方来考虑:从日本方面来说是一场侵略战争;从中国方面来说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 多媒体显示:李鸿章图片他对这场战争是一种什么态度?学生回答:李鸿章在战争中一味妥协、退让。教

11、师提问:分析讨论战争中李鸿章推行“避战求和”政策的表现及危害。学生讨论回答:平壤战役“先定守局,再图进取”,贻误战机;黄海战役后,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海军躲入威海卫军港,不许巡海迎敌,使日本轻易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威海卫战役时,“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日本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是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以中方的失败结束。我们来分析清政府失败的原因。看材料。多媒体显示: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

12、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总结:由材料看,战争的正义性并不能决定战争结果的胜利,应从日本和清政府两个方面去分析这场战争。3.清政府失败原因教师在此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讨论。多媒体显示:外因:日本精心策划,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内因:(1)清朝统治阶级的极端腐败(根本原因)。(2)慈禧太后主和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重要原因)。(3)清政府军事力量弱于日本,如主力舰数量少,舰船速度慢,海军装备补充不足、陈旧老化等。(4)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教师总结: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经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且侵略野心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舰船武器亦较先进。清政府政治腐败,统治者不思振兴,苟且偷安,挪用海军军费修建

13、颐和园,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如此看来,一个庞大的腐败封建帝国败给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不足为奇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从中应该认识到要把个人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过程评价:本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要提供大量资料,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引导。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用表格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进行适当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点的列举,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清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整个战争期间始终缺乏抵抗的决心,极力“避战求和”。辽东半岛和威海卫陷落后,慈禧太后见败局已定,忙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

14、臣,到日本求和。1895年4月,李鸿章到达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谈判。谈判中日本肆意勒索,只准李鸿章说“允,不允两句话而已”,并数次以战争再起相威胁。在日本的淫威下,清政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4.战争的结果和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请同学们从割地、赔款、开埠、设厂四项内容考虑,对比分析一下,为什么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教师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条约本身的内容和危害;两个条约的比较。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多媒体显示: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

15、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港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危害: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开放口岸便利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入侵。开设工厂掠夺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作学习:教师总结:马关条约反映了资本主义侵略进入了一个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新阶段,侵略程度加深,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多媒体显示:南京条约内容马关条约内容割香港岛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二亿两白银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协定关税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军国主义

16、势力通过甲午中日战争迅速地膨胀起来。它从中国掠夺的巨额赔款,填满了日本财阀的钱袋,增加了资本的积累,刺激了与军需有关工业的发展,使它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从此,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加紧侵略中国和亚洲的道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教师介绍:列强之间在侵略中国上既可做伙伴,也会产生矛盾。比如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三国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因为日本割辽,影响了这三国的利益。结果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白银作为交换条件,3000万两白银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此同时,台湾的割让激起了台湾人民的愤怒,他们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多

17、媒体显示:小结: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特点。中国的战败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欧美列强根据“一体均沾”原则,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后,列强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而帝国主

18、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多媒体显示:问题情境2: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此部分教材内容比以前简化,所以以教师简述为主。多媒体显示: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的原因及标志性事件。兴起的原因:民族危机严重(根本原因);宗教矛盾尖锐(直接原因)。标志性事件:(1898年)秋,鲁西北义和拳首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树起“扶清灭洋”大旗,(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合作学习:学生讨论,教师指引方向,“扶清”“灭洋”分别评价,注意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对立和民族危机,注意分析洋人侵略的影响是两

19、个方面。多媒体显示:评价“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1)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2)“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落后性:(1)“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没有反映出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2)“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区分外来侵略和外来近代文明)。教师提问: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讨论,推举代表回答。多媒体显示: 被清廷逮捕的义和团团民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民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比较从爆

20、发背景、原因、性质、新特点、失败原因、意义等方面。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0第二段内容及历史纵横,分析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国家、目的、进程、罪恶。多媒体显示:(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0年夏)。(2)廊坊阻击战。(3)天津保卫战。(4)北京地区的战斗。师生互动师: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爆发。在廊坊、杨村一带,侵略军遭到义和团的猛烈袭击,狼狈退回天津。6月下旬,清政府被迫宣战。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了解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和进攻大沽炮台的情景)

21、3.天津保卫战师:侵略军攻下大沽炮台以后,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打击敌人。守卫天津的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生:(阅读教材,了解天津保卫战是义和团和清军联合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师:在保卫天津的战斗中,义和团和清军拼死坚守,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天津终于陷落。侵略军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北京的战况如何呢?4.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师:德国公使克林德枪杀义和团民,愤怒的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知道克林德被打死后的事情和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坊吗?师:围攻使馆和攻打西什库教堂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生:(结合教材,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师:清政府虽然被迫向各国宣战,但

22、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各国实行分区占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生:(阅读教材图片及历史纵横,认清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多媒体显示:八国联军侵华罪行的图片 7月,联军攻陷天津 被联军轰毁的北京民房多媒体显示: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美国人赫德发表文章,说:“瓜分对于如此众多的人口,永远也不能期望那是最后的解决办法。骚动、不幸和不稳定会贯穿于以后的世世代代。”“反对各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力量。”美国公使在其著作中写道:“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适宜瓜分的。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更齐一

23、、更被古老的带子和魅力拴在一起的了。”“欧洲列强瓜分中国意味着用武力压服各部分将带来经常不断的反抗。”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以上史料充分说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妄想;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和虚弱,加速了它的灭亡。多媒体显示: 教师设问:请同学分析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5.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学生看多媒体显示图片,结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签订辛丑条约瓜分中国。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60最后一段辛丑条约的内容,与马关条约相比较。多媒体显示:辛丑条约的主要

24、内容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向各国共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拆毁北京至大沽口间的炮台,准许各国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驻军;在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防守,“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惩办曾支持宣战的王公大臣,永远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多媒体显示:辛丑条约的危害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师生互动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有赔款内容的条约有哪几个?赔款的数额是多少?生:(回忆作答)南京条约2100万银元、天津条约军费各20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军费各增至8

25、00万两白银和马关条约2亿两白银。师: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是多少?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生:(思考作答)9.8亿两白银,进一步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加重了对中国人民的剥削,中国人民的负担加重,阶级矛盾更尖锐。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往往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师: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但有划“使馆界”和拆除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你对此规定的严重性怎么看?生:(讨论作答)“使馆界”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

26、列强对清政府控制。使中国北京大门洞开,便利了列强侵略。师: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意味着什么?生:(思考作答)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代理人,政治上完全半殖民地化。师: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生:(准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过程评价:本部分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和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和图片。教师设问要层层深

27、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结果都要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合作学习精神以及加深对当时列强侵略的要求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进一步理解。课堂小结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特点。中国的战败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欧美列强根据“一体均沾”原则,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后,列强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

28、,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空前激化,继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之后,以农民为主的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河南等地。“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集中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斗争矛头直指侵略者。义和团进入北京、天津,是义和团运动发展进入高潮的重要标志。清政府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控制局势的发展,被迫把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实际上是以承认其合法地位的方式加以控制、利用。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和清军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尽管义和团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

29、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妄想,它的历史功绩永远不可磨灭。1901年,腐朽的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确立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板书设计一、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的背景2.战争的经过3.清政府失败的原因4.战争的结果和危害二、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1)原因(2)性质(3)口号及评价(4)失败的原因2.八国联军侵华(1)过程(2)结果及危害活动设计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材料二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

30、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水均益材料三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 读者(1)阅读材料一,根据马关条约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来分析。(2)材料二为什么说现在的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举例说明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3)警醒的中国要做些什么?你认为未来中日关系如何发展?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用此题进行一场学生自主学习的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以及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学以致用。教师对这个活动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可以准备更多的有关现在日本的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讨论并且注意与我们学过的有关历史相联系。教师只需对学生问题回答作方向性指导,不必给出参考性答案。教师

31、总结:中日关系离和睦、和谐、和平还有漫长的路。甲午中日战争就是一面镜子,中华民族不可能在同一地方摔倒两次,因为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大清王朝。习题解答学思之窗思路引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从甲午中日战争给我们带来的严重民族危机思考。这首诗反映了对祖国沦亡的悲痛之情以及间接抨击了清王朝的腐败,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责任感。本课测评思路引领:本题考查对已学知识的提炼能力,根据所学内容不难作答。答案提示: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廊坊、杨村战役,天津保卫战、北京保卫战。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八国联军侵华中的杀害义和团战士以及洗劫圆明园等。学习延伸思路引领:从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最终达到的结果以及中国所受的危害来思考。答案提示:有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