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86.14KB ,
资源ID:114524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524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二政治导学案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doc.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二政治导学案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doc.docx

1、学年高二政治导学案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doc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探究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

2、为现实的存在。提醒:人类的基本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不是实践,改造世界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2实践的特征(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具有客观性。(2)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3实践的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2)变革社会的实践。(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探

3、究升华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奋力拼搏,完成了从“神一”到“神十”的研制,2012年6月首次实现了“神九”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这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报道,在此次交会对接任务中,航天员开展了相关空间科学实验。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此基础上建立“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1)材料中的“相关空间科学实验”是实践活动吗?为什么?(2)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点?答案(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材料中的“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属于科学实验活动。

4、(2)客观物质性。载人航天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载人航天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而具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载人航天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且这一活动也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名师点拨全面准确把握实践的含义(1)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整个世界。(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所谓“改造”,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4)“物质性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

5、科学实验活动等。典例1 (2013广东高考)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首先排除D,矛盾不能消除。再看材料中最后一句设问,是要分析团队成功的原因。那么从材料中能提取到的关于团队的信息是“利用,开发,做成的材料”,据此排除掉A深化认识、C发挥意识目的性,材料没有体现。只有B讲到

6、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与材料相符合,所以选B。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务必要抓住材料进行分析,如果对材料进行延伸,则很有可能错选。探究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提醒: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浅入深”。

7、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探究升华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始终坚守第一线,专心研究水稻。他说:“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来的。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苗头,才会接近灵感”。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我不在家,就在试验

8、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正是在第一线的坚守,使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了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1)材料中袁隆平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在第一线?(2)“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了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袁隆平认为育种工作者只有在试验田才能获得灵感。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育种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才推动育种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袁隆平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袁隆平从事研究的目的是指导生产实践。(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

9、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能推动实践的发展。袁隆平的创新性成果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体现了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名师点拨认识的来源与途径人们获得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途径则有两条,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但实践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要把知识的来源和获得知识的途径区别开来。典例2 (2013四川高考)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方

10、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A B C D答案C解析柳诗强调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方法指导:做选择题要学会审导语。所谓“导语”即联结词,就是题中决定和影响对题意理解和决定答题方向的词语,它是将题干和题肢有机联系起来的部分。主要存在于题干的设问中:如“这说明”、“由此可见”、“根本原因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等。导语作为材料与选肢的联结词,规定了选择的方向,须做到“四明”。一明正向还是逆向,即明晰题目要求是选符合题意的项,还是选不符合题意的项。二明知识取向,即明晰题目要求解答的知识范围。三明逻辑

11、取向,即明晰题目是要求选原因还是选结果,是选现象还是选本质等。四明回答问题的指向性,材料里可能出现几个活动的主体,而题目设问时只要求分析其中的某一个。题目列出了一大段材料,而题目在设问时只指向其中的某一点。新闻播报坚持科学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长期以来,本着对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同时制定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这是我们根据国情、经反复论证

12、后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度思考上述材料中我国做法的哲学依据是什么?答案(1)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坚持科学发展观,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是尊重自然界客观性的表现。(2)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妥善应对气候变化,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

13、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我国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说明了实践的这一特点。(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制定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这是我们根据国情、经反复论证后采取的自主行动,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1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复杂。下面是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

14、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答案B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项正确。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A、D两项错误;改造自然的活动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但人们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及科学实验等,C项错误。2我国有望于2014年用“长征五号”把中国空间站送上太空,中国未来空间站将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这体现了实践的_特征()A客观物质性 B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D自觉选择性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我国航天的未来设想,体现的是实践的能动性,B符合题意。3对实践的认识正确的是()实践的主体、对象、

15、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 BC D答案D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说法错误,舍去。4在农村,人们发现鸡被吃了,总以为是黄鼠狼干的。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否定了黄鼠狼专门吃鸡的恶名,它是个灭鼠“能手”。据估计,一只黄鼠狼一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由此可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A B C D答案B解

16、析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得出结论,并否定了原来的认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检验标准,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5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要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答案(1)实践决定认识,要求我们重视实践的作用,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试验突破,在实践基础上谋划顶

17、层设计。(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发挥认识的作用,推进实践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3)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推进改革开放,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基础自测知识点一实践及其特点1从实践的基本形式来看,改革属于()A生产实践 B变革社会的实践C改造自然的实践 D科学实验活动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识记类题目,根据课本知识,应当选B。2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将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

18、动巡视勘察。上述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D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的特点。A、B两项不属于认识论,舍去;D与材料无关,舍去;故应选C。知识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四分之一的国土持续雾霾、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丰富不是生活质量的全部。这说明()A认识对实践有决定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答案C解析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故A说法错误;B、D两项与

19、题意无关。题中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丰富不是生活质量的全部,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选C。4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所联合组成的团队精诚合作、联合攻关,在实验中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称之为“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物质粒子是世界的本原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在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故符合题意。表述错误。综合提升5观察下图漫画鲁班落聘。招聘者的主要错误在于()A没有看到运动是绝对的B没有看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

20、论的统一C没有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D没有做到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答案C解析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认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以是否具有文凭为标准来招聘人才的做法违背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选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6免疫系统,是人体和动物的健康“防线”,用以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随着免疫系统疾病的增加,科学家加强了对此项目的研究。其中,美法3名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免疫系统研究获得新成果说明()A实践的需要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B认识的发展根源于社会或专业部门的奖励机制C科学家的兴趣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

21、的直接动力D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科研成果的如期成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发展根源于实践。随着免疫系统疾病的增加,实践的需要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不一定能确保科研成果的如期成功。故B、C、D错误。本题选A项。7“蛟龙号”潜水器在7 000米级海试中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这表明()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人类能够随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 B

22、C D答案D解析“蛟龙号”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入选。表述错误。8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 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结合材料回答: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商业贸易发展带来的大量计算问题对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时,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