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01KB ,
资源ID:114499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49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沿海城市广州自然灾害研究报告之欧阳科创编.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沿海城市广州自然灾害研究报告之欧阳科创编.docx

1、沿海城市广州自然灾害研究报告之欧阳科创编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时间:2021.02.05创作:欧阳科摘要:自然灾害是当代国际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自然灾害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沿海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剧烈、致命的,亟待开展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该领域目前主要探讨的问题:自然灾害类型与风险辨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自然灾害数据管理范式研究等。沿海城市作为自然灾害频发和受损严重的地区,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目前应集中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实证研

2、究:沿海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脆弱性评价方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程序规范和动态评估模型;自然灾害数据管理范式与模板;自然灾害风险评估018工具关键词: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自然灾害;沿海城市1引言自然灾害是当代国际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早在1981年,成立了国际风险协会。开展灾害风险分析、风险管理与政策研究;1994年,联合国第一届国际减灾大会通过横滨战略,提出了建立更安全世界的预防、防备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指导方针;1999年,国际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设立了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安全综合研究计划办公室,重视自然灾害与城市脆弱性研究 ; 2005年1月, 联合国第二届全球减灾会议在

3、日本神户举行,以国家与社区灾害防御能力建设为主题, 提出了兵库宣言,为降低脆弱性和灾害风险提供了系统战略方法,其中自然灾害风险识别、评价、灾害风险监测与预警被列为未来10年减灾的五个优先领域之一气众多自然灾害根源于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带来的重要影响是海平面上升。大量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Gornitz等根据全球193个稳定潮汐站点的海平面变化记录估算出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 mm/a,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要上升4060cm;Barnett应用EOF方法分析了全球155个站点的海平面变化记录,估算出过去100年里, 全球海平面上升14.3 1.4 cm,而过去近50年海平面上升11.

4、4 1.2 cm;Nicholls等认为20世纪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5 mm/a,而21世纪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海平面上升将进一步加速;Cabanes等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1月到2000年12月间,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2.5 0.2mm/a;IPCC关于气候变化的第3份评价报告对20世纪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不同因素的贡献进行了估算,认为最大的贡献因素是大洋变暖所造成的大洋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0.7 mm/a),这一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占主导地位,贡献次之的是大陆冰雪融化因素,导致海平面上升0.2-0.4mm/a,贡献最小因素是由于人类

5、活动而导致的陆地水资源存储量的改变,导致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1+0.4 mm/a,取中值-0.35 mm/a (即海平面在下降),综合这些因素可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为-0.8+2.2 mm/a,中值为0.7 mm/a,而最近的全球海平面上升研究结果表明上升速率接近2 mm/a,为1.71- 0.55 mm/a,在纠正冰后期回弹后为1.84 0.35 mm/a;Cohen等研究认为,到2050年、 2100年和22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分别为15cm、 35cm和80cm。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全球加速上升的海平面与中国沿海平原地带的自然和人为地面沉降相叠加,使中国沿海一些

6、重要经济发展地区至2050年相对海面上升幅度将可能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对长江三角洲及毗连地区海平面上升研究表明,上海邻近海域海平面将在2050年上升50cm左右,长江三角洲北部沿海约上升45cm,而苏北滨海平原和杭州湾北岸在2530cm之间;对广东海平面上升研究认为1955-1996年间该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02.5 mm/a;对香港过去45年海平面变化研究表明,香港海平面上升的速率为19 0.4 mm/a。沿海城市是自然灾害易发和频发区域。它也往往是世界各地人口集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如我国沿海城市承载着全国25%以上人口 ,创造着55%以上国民生产总值。

7、随着城市人口 、经济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灾害隐患不断增多, 原有的致灾因素和致灾源不断外延和激化,新的灾种和致灾源不断产生,人为因素的致灾、成灾频率呈非线性提高,灾害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而海平面上升、气候和海陆交互作用产生的复合型、多变性、突发性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了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的自然灾害强度与频度,变异型自然灾害类型繁多,沿海城市脆弱性日趋增强,社会经济损失巨大。如2004年8月发生的台风云娜,肆虐浙江15小时,导致全省死亡164 人,失踪24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1.28亿元;2005年8月底登陆美国新奧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导致1069人遇难,经济损失超过千亿美元;2005年截

8、至9月20日, 中国共遭6大台风袭击,共造成1630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335万人,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630亿元;而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特大海啸也为世界重新思考自然灾害管理模式与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契机。可见,城市地位的重要性和面临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性,促使城市自然灾害研究受到了更大的关注。近年来,联合国人居处(UNHABITAT、美国国家海洋和气象局和欧盟等机构启动了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建立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强调自然灾害风险的动态评估研究,使其成为灾害研究的前沿领域。近20年来国际减灾战略的实施表明,在自然灾害预防、防备和减灾三项工作中,灾害预防工作最为重要,而灾

9、害风险评估是灾害预防的重要工具,故本文着重论述深人开展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领域的若干问题,尤其对我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重点进行初步探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2 自然灾害类型与风险辨识目前全球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洪水占40%,热带气旋占20%,干旱占15%,地震占15%,其余占10%。沿海城市作为遭受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最高的区域,自然灾害对城市生命财产和社会物质财富造成重大危害。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由不可控制或未加控制的因素造成,主要包括洪水、风暴潮、热带气旋和海啸等。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加剧。2.1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防

10、治洪灾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洪灾不但影响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而且引发潮流和波浪的变化,改变着城市部分关键的自然和社会要素,可能导致霍乱等疫病的发生問。19701989年间,美国为了保护沿海城市的人口和建筑等免遭洪灾,耗资约10003000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受洪灾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频繁的洪灾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现有100多座大中城市处于洪水水位之下,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间,有1092个年份发生了较大的洪灾,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中国沿海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和季风气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洪灾频繁发生,成为全国遭受洪水危害频数最多、影响范围

11、最广的三个洪水多灾区之一。受来自太平洋热带海洋气团和印度洋赤道海洋气团影响,我国夏季吹偏南风,沿海地区降水多集中在510月。热带气旋登陆或过境常常带来狂风暴雨,沿海省市24小时和3天最大降水记录,约800是由热带气旋登陆创下的。同时,与热带和温带气旋相伴生的风暴潮又时常越过或摧毁海堤侵人低地;主干水系中上游过于集中的洪水与当地台风暴雨洪水和大潮高潮位相遇,极易形成严重洪水灾害。当北半球平均气温呈正距平时(即气温较常年偏高;),中国东部长江以南和东北南部降水将偏多,尤以江苏、浙江和福建沿海降水增加最为显著問。如1915年7月,连日暴雨,西江、北江和东江洪水相遇,又逢大潮顶托,引发珠江三角洲200

12、年一遇特大洪灾, 致使三角洲堤围几乎全部溃决,受灾农田43万h,受灾人数超过378万人,广州市被洪水淹没长达7天之久,损失惨重。1954年至1988年35年间,浙江沿海先后发生特大洪水11次,累计淹没农田157万342,倒塌房屋12.6万间,因灾死亡2116人间。2.2 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全球沿海城市每年约有4500万人受到风暴潮灾害的影响。即便不考虑未来沿海地区人口和风暴频率的变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当海面上升0.5m,将有约9000万人口受到风暴潮的影响,当海面上升1m,受影响的人口将达到1.2亿。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遭受的风暴潮灾害最频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台

13、风风暴潮的致灾区域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沿海,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温带风暴潮的致灾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渤、黄海沿岸,其中莱州湾最严重、渤海湾沿岸次之,海州湾沿岸再次之;9月至翌年6月均有发生,但多发生在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我国历史上对沿海频发的特大风暴潮灾害曾有过大量文字记载,据不完全统计,仅公元前48年至公元1949年近2000年间,有较详细记载的特大风暴潮灾害就有576次,平均不足4年就有一次,一次死亡人数少则千人,多则数万至10多万口。近40多年来,风暴潮灾害死亡人数虽有所减少,但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则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估算,近40年来,我国沿海风暴潮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由50年代

14、的平均1亿元左右,增加到80年代后期的20亿元左右。仅就2003年,我国沿海地区共发生14次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78.7亿元。2.3热带气旋灾害全球变暖还将导致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加剧。热带气旋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系统, 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大,具有强大破坏力,是最强烈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全球平均每年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约84个,一半左右达到飓风强度。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是全球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年有近26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发生;东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活跃发生地,平均每年发生被命名热带气旋近17个;北印度洋地区热带气旋发生频率较低,仅占全球热

15、带气旋发生数的70左右。自1960年起,印度和孟加拉国沿海城市至少遭受了 8次大规模热带气旋袭击,每次死亡人数均超过万人;1970年热带气旋导致孟加拉国近30万人死亡,潮水向内陆运移150多km,孟加拉国、埃及和越南约800万1000万人生活在海拔不足14m区域内,而这些地区都是毫无保护措施的河流三角洲地区。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全球热带气旋生成最多的地方,而中国是世界各国登陆热带气旋最多的国家,常年在我国登陆的热带气旋有79个。19702001年,32年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共生成热带气旋863个,年均27个,在我国登陆256个,年均8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的登陆时间基本上位于712月间。从登陆区域看,

16、我国沿海地区均有登陆,广东是我国登陆热带气旋次数最多的地区。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向北移动可超过50。N,向西可达104。E附近。热带气旋在我国陆上消失的位置最北是黑龙江最西可至云南东部。广西是陆上热带气旋消失数最多的地区, 江西是在内陆省份消失率最大地区,而江苏是深人内陆后人海最多的地区。2.4 海啸灾害海啸是沿海城市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属于海洋地质灾害派生的一类自然灾害。根据成因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19002004年间,全球发生的海啸统计表明:太平洋发生711次海啸,约占全球海啸的75%

17、,地中海110次(12%),大西洋91次(10%),印度洋34次(3%),重大海啸14次,死亡人数达14.3万人, 但频率最低的印度洋,2004年12月26日却发生了全球最强的一次海啸灾害,造成死亡和失踪人数达30多万,其经济损失逾200亿美元,成为人类历史上记录到的同类灾害中死亡人数,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每2年发生1次局地破坏性海啸,每10年发生1次越洋大海啸。我国近海海域虽不具备地震海啸发生的海洋条件,但地震引起12 M波高的潮水涌上岸的情况曾有发生。若发生7.5级以上强震,渤海和北黄海不会有地震海啸影响,但台湾及其附近区域可能造成一定灾害。历史上我国沿海也曾遭受地震海啸的侵袭,台湾

18、是地震海啸的严重区。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472004年,中国沿海共发生29次地震海啸,其中有89次为破坏性海啸,特别是1781年5月22日发生在台湾南部的大海啸,持续18h,台南3个重镇和20多个村庄先被地震破坏,后又被海啸吞噬,海水深人陆地达120km,无一人生还,死亡45万人。因此,地震海啸仍是我国不容忽视的自然灾害,尤其是粤闽台地区,本地地震海啸灾害的潜在危险仍然存在。加强地震海啸发生机制#准确预测和预报地震海啸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防范突发性地震海啸具有重要意义。沿海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遭受巨大影响,严重威胁到沿海城市人类的生存

19、安全。国内有关全球变暖影响下,海岸带自然灾害类型的研究,但对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类型与风险辨识的研究较薄弱。灾害风险辨识是风险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础,。开展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类型与灾害风险辨识研究,有利于识别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的关键灾种及风险大小,为开展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建立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加强沿海城市救灾#防灾提供重要的依据,有利于维护沿海城市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暴雨危害及防范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09年04月14日 16:47:00 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我

20、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积雨云:天上的“暴雨库”我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之内,由空中降落的雨量在50.0毫米99.9毫米的为暴雨,100.0 毫米至199.9毫米的为大暴雨,超过20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 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暴雨。暴雨常常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积雨云内上升气流非常强烈,垂直速度可达2030米/秒,最大可达60米/秒,比台风的风速还要大。在强烈的上升气流中,水滴不断增大。形成积雨云的

21、条件是大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在我国,暴雨的水汽一是来自偏南方向的南海或孟加拉湾;二是来自偏东方向的东海或黄海。有时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水汽同时来自东、南两个方向,或者前期以偏南为主,后期又以偏东为主。我国中原地区流传“东南风,雨祖宗”,正是降水规律的客观反映。暴雨分布 南多北少我国是个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由于受季风、地形等影响,我国暴雨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十分不明显。总体而言,南方多而北方少,东南沿海多而西北内陆少;夏季多而冬季少,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活跃的下半年里。冬季

22、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且雨量大。我国的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江淮以南以及华南沿海地区,其中江南北部至长江中下游最多。北方气候干燥,雨水较少,但在异常的气候影响下,也常有洪涝发生。长时间、大范围的连阴雨或频繁的暴雨都会引发洪涝灾害。暴雨集中的地带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另一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此外,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的多发地区。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发

23、生在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关中盆地等地区。而涝渍灾害则主要出现于东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暴雨危害及防范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像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9 月河南大涝灾、1998年我国全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暴雨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暴雨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渍涝危害。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 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使作物受害而减产。二是洪涝灾害

24、。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 害。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暴雨危害的防护措施:其一,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 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其二,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其三,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 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其四,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其五,河道是城 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时间:2021.02.05创作:欧阳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