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0.75KB ,
资源ID:114463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463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京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书.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京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书.docx

1、南京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书南 京市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在省人普办的指导和市各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在各区县政府及人普办的积极支持、努力下, 经过全市 6 万多名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广大群众的通力合作, 较好地完成了人口普查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并达到了普查各阶段质量控制的全部验收要求。 市人普办被国务院人普领导 小组评为“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建设新南京”先进集体称号, 全市的人普工作还获得市民参评的“ 2000 年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十件大事”的入围奖,实现 了“紧张有序,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现将人口普查工作情况和主要

2、数据报告如下:人口普查工作情况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值千年之际,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首次普查。市委、市政 府高度重视,给予人口普查最大的支持。市人普办按照人口普查的工作流程,结合本市的实 际情况,按照争创一流的工作要求开展了各项工作。一、 抓好机构、队伍建设1 、组建机构。 为搞好人口普查, 1999 年 3 月份,市政府以宁政发 199971 号文“市政 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 成立了“南京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 导小组”和“南京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委副书记、 常务副市长周振华担任领导 小组组长,市统计局局长顾常宁兼任办公室主任。1999 年 6 月 4

3、 日,市人普办开始挂牌办公,县(区)及两个开发区和乡(镇、街道)分别在 1999 年 7 月和 12 月底相继成立了人口普查机构, 村(居) 委会人口普查小组于 2000 年 5 月底全部组建, 2000 年 8 月底,在宁的部队、公安现役部队(边防、消防、警卫)、 武警部队、劳改、看守所等特殊单位也全部建立了普查机构。机构组建之后, 为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 市人普办租用了面积达 320 平方米的房屋作办 公用房,增置了服务器、程控电话、电脑、传真、打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建立了人普办 局域网,实现了除后勤人员外,每个人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工作单元,保证了人普工 作的需要。五普”期间 ,

4、全市动用资金 3400 多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拨款 600 万元, 县级财政拨 款 1200 多万元。全市抽调各类工作人员达 6 万多人,其中各级人普机构工作人员有 1 万多 人,普查员 2 万 5 千多人,普查指导员 3 千多人,陪调员 2 万多人,编码员 2 千多人;数据 处理人员 20 人。2 、制度规范。 市人普办作为市人普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担负着全市人口普查的组织、 协调等工作。为搞好团结协作、做好工作,我们首先抓好市人普办的内部建设,制定了从考 核到奖惩等十二个方面的一整套内部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例会制度;其次是建立区县主 任定期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工作报告制度,确保了人

5、口普查全过程的政令和信息的畅 通。3、落实责任。 建立责任制是提高人普工作质量的措施之一。 2000 年元月份,我市把全面完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任务列入“南京市 200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 2000 年 4 月 23 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周振华同志 代表市政府与全市十五个区县、开发区的管委会、水上分局签定了 2000 年人口普查工作 目标责任书,从 12 个方面落实人口普查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全市各区县政府也 都与所属的乡镇街道、驻区大单位签定了人口普查责任状。有的乡镇、街道还与村(居)委 会签定了责任状。二、 抓好业务准备工作1、区域

6、划分。 “五普”将全市的地理区域划分为市、县(区)、乡(镇、街道)、普 查区、调查小区 5 级,每一级区域的划分,标志着人口普查职责与任务的明确。为满足普查 登记需要,从 1999 年 7 月份开始,市人普办一是进行调研,摸清了飞地、特大集体户、高 层住宅、边界不清等情况;二是协调解决普查区域中有争议的地段,以书面形式明确普查范 围和责任;三是针对区域划分在前,普查登记在后的工作流程,在严格区域划分的同时,考 虑到突发情况的因素,制订了预案。(1)地图绘制。绘制各级普查区域地图,使普查区域划分的结果通过地图表现出来, 从而为保证普查登记对象不重不漏打下基础。 我市“五普”采用计算机绘制了市、

7、县(区)、区域边界, 市人普办组织部分测绘技术人员, 完成了城区用电子地图绘制普查区地图的工作。(2)地址编码。“五普”要求对划定的各级人口普查区域分配一个唯一的数字代码。 由于此时普查尚未进行, 严格按规模 (250-350 人)编制的调查小区地址码成了工作的难点, 为此市人普办配合调查小区划分工作, 制订了“调查小区一览表”和“调查小区审核要点”, 将全市调查小区的户数、人数、小区范围填写清楚,并对发生的差错及时进行改正,确保全 市地址编码工作一次成功。经过多方努力, 我市的各级普查区域划分工作实现了三个到位: 一是普查区域划分不重 不漏;二是地址代码百分之百准确;三是地图准确反映普查区域

8、界限及其地理要素,并用计 算机绘制地图。全市普查区域共划分为 15 个县(区)级、 137 个乡(镇、街道)级、 2245个普查区、 21256 个调查小区,这部分工作于 2000 年 8 月份结束。2 、户口整顿。 户口整顿是搞好人口普查的重要一环。市政府及时下发了全市人口普 查户口整顿方案,对全市户口整顿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与此同时,全市抽调了 1.69 万名工作人员,通过严密内核、扎实外核、反复查验、整改纠错,摸清了各类人口底数,纠 正了一批重口和漏口,解决了一批持证未报的户口,注销了一批应销未销的户口,清理整顿 了一批重、错、漏门牌,达到了预期整顿目的,整个工作于 2000 年 9月

9、底结束。3、各项试点。 为尽快熟悉人口普查业务,锻炼人普队伍,积累工作经验。 1999 年 8-10月市人普办花费 10 多万元,在全市选择情况复杂、问题较多、难度较大的地区进行了人普 全过程试点。 2000 年 1-3 月市人普办在鼓楼区湖南路街道进行了区域核查与划分及地图绘 制试点工作,为全市计算机绘制地图和数字化地图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4-6 月市人普办组织 全市所有区县进行了人普综合试点, 积极探索人口普查办法和经验, 完善人普工作预案。 2001 年 2 月市人普办在建邺区组织了普查表编码试点工作, 为全市普查表编码工作的展开提供了 经验。4、普查员选调。 省人普领导小组批转了我市关

10、于在宁中央、省属机关团体、企事业 单位配合南京市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市政府转发了南京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 作实施意见,对我市选调两员的条件、范围、办法,以及时间安排和福利待遇等问题提供 了政策依据。为保证正式调查工作不受影响,市人普办要求各区县 2000 年 9 月份上报两员 名册,以检查区县抽调的普查员是否按规定留有百分之五的后备人员。通过全面动员、具体 指导、重点协商、难点突破等方法克服了普查工作人员抽调难、稳定难的问题。5、业务培训。 人口普查是技术性和业务性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市人普办从 1999 年下 半年开始,组织了多次业务培训, 9 月 12-16 日,对区县主任和工作骨干

11、进行了“人口抽样 调查知识培训”、“人口普查专项知识培训”; 11 月 23-25 日对区县主任和工作骨干进行 了“人口普查基础知识培训”。2000 年 1 月至 4 月, 组织了三次业务培训,主要内容是人口普查工作细则(草稿) 及城乡划分的有关规定,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及细则。 8 至 9 月,全市举办了针对区县主任和师资队伍进行的四期普查业务培训工作。 为解决普查员询问方式、 询问技巧、 询问深度上的难点, 市人普办自编、 自导、自演、 自行摄制了 入户登记询问技巧 影像片。通过面授、 幻灯、影像三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查业务培训, 既形式新颖, 又便于学员理解消化。12 月,市人普办组织了编

12、码业务培训。在对区县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中, 为提高培训效果, 市人普办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了分 阶段、分重点三次测试,每天还专门布置复习思考题,把预习、培训、讨论、考核有机的结 合起来。最后,还进行了优秀学员的评比表彰。通过对教师的四期(每期七天)培训,全市 师资参训人数达到 680 多人,经过考核,学员的平均成绩在 96.5 分以上,百分之九十的同 志符合作为师资的基本要求。普查登记前, 市人普办进行了普查员业务知识培训回头看, 要求各区县对普查员进行补 训、复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政治责任。市人普办在 10 月 18 日从各区县普查员、 指导员人员名册中随机抽取各类人员进行集中考核检查

13、,以保证全市人口普查培训的质量。6、两次摸底。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使得全市人口状况十分复杂,要保证普查的一次成功,市人普办决定进行两次摸底,即在国家规定的摸底开始之前的 1010 月 24-31 日第二次摸月 24 日先进行了一次摸底,同时高度关注各区县的摸底情况。在 底期间,市人普办组织了三次检查,针对各区县可能出现的问题,分别发出整改意见、措施 和办法,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监控。7、宣传发动。 为使人口普查取得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我市在宣传工作上力求做到有 最广的覆盖面、最大的声势和最强的力度,建立了由宣传部、人普办牵头的宣传工作网络, 具体安排各阶段的宣传工作。在宣

14、传中,我市始终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各级领导,争取支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在国务院 颁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后,市人普办及时印制 1 万册分发到各级领导同志的手上 便于他们掌握政策。二是面向普查工作人员,倡导奉献。我市向广大普查员发出倡议书,倡议普查工作者尽 心尽力、无私奉献,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完成人普这一艰巨、光荣的任务。此外,我市 还专门给每个普查员家庭发出一封感谢信,感谢他们对普查工作的支持。三是面向广大群众 ,配合普查。我市在 2000年2月春节前 ,和省统计局、省人普办联合 举办了“统计 * 人普”联欢会。并通过南京有线电视台和江苏卫视进行转播。在距人口普

15、查 100 天、 50 天之际,市人普办在新街口广场、鼓楼广场与有关区县共同举办了大型人口普查 倒计时宣传活动 ,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10月 22日省、市、鼓楼区政府在山西路广场举 办了大型文艺演出“为了美好的明天”。 市人普办邀请部分著名演员参加演出, 增强了宣传 效果。陈必亭、王宏民、周振华、夏鸣、汤以伦、李福全、严肃等省、市领导、省市人普办 领导、各区县领导及各区县人普领导等同志观看了演出 , 陈必亭副省长和王宏民市长先后发 表了重要讲话 , 整台宣传活动由于具有一定的品味 , 江苏卫视台两次在 大舞台 节目中播出。市人普办、市教委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人口普查一堂课并组织全市中、小学

16、生以人口 普查为题的作文竞赛活动,全市在各区县人普办、教委推荐的 155 篇作文中,评出一等奖 4 名,二等奖 8 名,三等奖 13 名,并编辑了南京市中小学生优秀人普作文选。我市与省电视台的大写真、城市点击,南京电视台的社会大广角、南京有 线电视台评事街、议事园栏目一起制作了人普专题节目,全面宣传、介绍人普的政 策、要求。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等在宁的报刊多次介绍人普情况, 报道人普动态,宣传人普的好人好事。全市各级广播电台、广播站在人口普查高潮阶段及登 记阶段的关键时候,每天播发人普稿件,使全市的新闻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力度,形成了前所 未有的宣传声势。三、抓好现场登记2000 年 11

17、 月 1 日是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登记工作的开始,当天市委、市政府主要 领导同志接受了现场登记,为全市普查登记工作做了表率。在 11 月 2 日-27 日期间, 市人普办组成若干个巡视、 检查组到各区县随同普查员入户, 检查登记进度、询问方法、登记方法、普查表填写规范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和反馈。 登记期间市人普办除留个别人值班外,全部到区县进行登记质量跟踪检查; 11 月份我们组 织的检查达 70 多组次。在正式登记阶段,我市要求各区县每天晚上 12 时上报登记进度和情况,杜绝不顾质量 盲目登记的现象,及时纠正登记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避免出现系统性偏差。经请示, 11 月 7 日,我们在

18、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全市各乡镇、街道设立人口登记 站,实行 24 小时登记,保证不漏人。为防止漏登,针对流动人口、居无定所人员调查的复杂性,我市专题组织布置了 11 月1 日、 11 月 7 日、 11 月 13 日全市十五个区县统一的三次大的“零点清查”行动。三次行动 共登记人口达 10 万多人。四、 抓好数据处理各环节1、快速汇总和公报发表 。普查登记工作一结束,我市立即组织进行了全市手工快速汇 总工作,从誊抄、过录、核对、汇总等方面控制质量。 2001 年 4 月 26 日,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以南京市统计局和人口普查办公室名义,将普查资料手工汇总之后,发布了“ 200

19、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南京市主要数据公报”,从“全市总人口”、“家庭户人口”、“性 别构成”等 7 个方面公布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数据。2、普查表编码 。编码是数据处理工作的前奏,编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处理是 否能顺利进行及普查数据的质量。为此市人普办紧紧抓住业务培训、书写规范、业务指导、 检查验收等环节, 以工作的高要求来保证工作结果的高质量。 市人普办通过编制“编码书写 口诀”使每一位编码员尽快熟悉业务; 通过扫描仪测试确定各区县编码用笔和试编写的代码 是否过关;通过编写业务问题解答,解决区县编码工作中的难点,确保全市编码工作符合数 据处理要求。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人口普查前

20、期所有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为了保证数据处理 质量,市人普办抓住人员选调、工作场地安排、规章制度建立,机器设备保养等环节,科学 安排工作程序,严格工作考核。在光电扫描录入过程中,首先通过复扫和细致辨认,杜绝数 据处理过程中的再生性差错;其次通过抽查,严把编审、查询、改错的质量。此外还通过对 机器汇总和手工快速汇总的比较,消灭其他原因引起的差错。由于措施得力,不仅确保了数 据处理工作的质量,以零差错的结果,通过国家和省的检查验收,并于 2001 年 4 月份提前 完成了原计划 6 月份完成的数据扫描录入任务。 “五普”采用了网上机器汇总技术, 我市及 时将汇总的资料下载并刻录成光盘下发到各区县。五

21、、 抓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手段和标志之一,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 室要求在全国各省会城市率先进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我市从 2000 年初即开始 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 并与规划局合作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地图运用到了人 口普查区域划分工作中 , “五普”中我市城区的普查区地图是由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地图 绘制的。“五普”期间全市一是组织两次电子地图信息采集工作, 将各级普查区域边界和单位门 牌号码、位置等信息标注在 1:500 的电子地图上,二是组织录入员将户主姓名底册的内容 和建筑物编号录入建库,三是经过多方比较,选择 ESRI 为

22、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完成 了软件购置任务。六、 抓好资料开发利用 为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需要,市人普办及时进行了资料分析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是召开资料分析开发培训会。 2001 年 8 月份,我们聘请人口专家,在浦口区召开“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培训会”; 二是组织有关同志撰写人口普查简要分析; 三是组织专家参加人普重点课题和人普重点分析的招投标工作, 提高人普分析资料的水平;四是将进行人普资料的评选工作,推动人普资料的进一步利用。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成果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摸清了我市人口在数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 供了大量详细的基础资料,从普查登记结果看,全市登记人口 61

23、2.62万人,比2000年末公安户籍人口( 544.89万人)多67.73万人,这主要是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结果。一、总人口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结果, 2000年11月1日(以下简称“五普”)南京市总人口 612.62万人。与1990年7月1日(以下简称“四普”)的 516.81万人相比,十年零 四个月的时间,全市增加了 95.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 9.27万人,年平均增长 1.66%,是全省年平均增长率(0.83%)的2倍,比全国年平均增长率(1.07%)高0.59个百分点。我 市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周边 地区的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聚

24、集。分区县看:登记人口“五普”“四普”年均增长(%全市612616551681121.66玄武区4913643435163.53白下区3694482852102.54秦淮区2922602299452.35建邺区3589662250484.62鼓楼区6331884195144.07下关区3654332908342.23浦口区2241121660242.95大厂区2191391884111.47栖霞区3953883232541.97雨花台区2749362219812.09江宁区7813447183830.82江浦县2926412899521.00六合县647537666532-0.28溧水县380

25、288392456-0.30高淳县400121407052-0.17二、 人口密度1990 年7月1日我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793人,2000年11月1日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29人,十年多时间,我市每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净增人口 136人。三、 人口自然变动我市“五普”登记的一年期间 (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出生人口 42166人,出生率为6.91 %o,死亡人口 32074人,死亡率5.25%o,我市这一年的自然增长率为 1.66%。与“四普”相比,我市出生率大幅下降,死亡率适度下降,出生率下降幅度超过 10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的千分点为 0.3左右。由于我

26、市的年出生人口下降速度较快,使全市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放慢,目前我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0.34个千分点。四、 人口性别“五普”全市男性人口 321.06万人,女性人口 291.56万人,性别比为110.12 ,比“四普”的109.15上升了 0.97。从“五普”性别分组看,家庭户的性别比为 101.60 ,集体户的性别比为233.67,二者相差二倍多,高校等男性较为集中的集体户是影响全市人口性别比 较高的主要因素。五、人口年龄1、人口年龄构成。 人们一般将人口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类型。当少儿系数小于 30%,老年( 65 岁及以上)系数大于 7%,老化指数大于 30%时

27、,表示这个社会的人口 年龄处于老年型状态。我市“五普”老年系数达到 8.49%,少儿系数 15.43%,老化指数 ( 老少比 )为 54.99%。因此我市人口年龄已属于典型的老年型社会结构。2、几个具有社会经济特征的年龄组人口。学龄前儿童减少。全市 0-6 岁的学龄前儿童有 32.48 万人,比“四普”( 50.13 万 人)减少 17.65 万人,这使小学的入学人数大幅减少,为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创造 了条件。少年儿童人口减少。 全市 0-14 岁的少年儿童有 94.55 万人,占全市人口的 15.43%, 比“四普”( 107.36 万人)减少 12.81 万人,比重下降 5.34

28、个百分点。少年儿童减少是执 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劳动适龄人口增加。 “五普”全市适龄人口 (男 16-59 岁, 女 16-54 岁)有 425.25 万人,占总人口 69.42%,比“四普”增加 85.33 万人,比重上升了 3.65 个百分点。大量适 龄人口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加剧了劳动力的竞争。老年人口增加。 “五普”全市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52 万人,占 8.49%,比“四普” 增加 19.36 万人,比重上升 2.17 个百分点。说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得 到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人口的寿命得到延长。在“五普”调查中,全市百岁老人

29、 有 49 人,其中女性 45 人,男性 4 人,比“四普”增加 40 人。六、人口文化程度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五普”全市 6 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大专以上) 的人口 75.65 万人,占 12.92%;高中(含中专)的人口 123.53 万人,初中 188.83 万人, 小学 148.69 万人。从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看:大专以上文化 12349 人,高中 20164 人,初中 30824 人,小学 24271 人。与“四普”相比,每十万大专以上文化人口增加 6366 人,高中(含中专)增加 4669 人,初中增加 3956 人,小学减少 3028 人。文盲人口进一步

30、减少。全市 15 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36.04 万人,文盲率 6.96%,与“四 普”相比,全市文盲人口减少 41.48 万人,文盲率下降 11.97 个百分点。从性别分组看,男 性文盲率 2.99%,女性文盲率 11.32% ,女性文盲远远多于男性文盲;从年龄分组看,文盲主 要集中在建国前出生的人口中,全市 51 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9.96 万人,占总文盲人口的 83.14%,这部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盲人口还将保持一段较长时期。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全市女性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有 28.39 万人,高中(含中专) 55.49 万人,初中 81.55 万人,小学 76.46 万人。每十万大专

31、以上文化人口 4635 人,高中 9058 人, 初中 13312 人,小学 12480 人。与“四普”相比,每十万大专以上文化人口增加 2741 人, 高中增加 2381 人,初中增加 2312 人,小学增加 314 人;与男性相比,女性人均受教育程度 仍然低于男性, 但十多年来的发展速度高于男性, 每十万大专以上文化人口女性增加了 1.45 倍,男性增加了 0.89 倍;高中女性增加了 0.36 倍,男性增加了 0.26 倍。七、就业和失业人口全市通过“五普”抽样调查取得了人口的就业和失业人口状况。 在全市 15 岁及以上人 口中,经济活动人口占 68.62%,非经济活动人口占 31.38%。在经济活动人口中,在业人口 占 93.92%,失业人口占 6.08%。全市调查失业率为 6.08% ,其中男性登记失业率为 5.39%, 女性登记失业率为 6.97%。全市在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占 30.12%,第二产业的人口占 32.83%,第三产业的人口占 37.05% ,三大产业的比例为 1:1.09:1.23 ,与“四普”三大产业的比例正好相反, 其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反映我市人口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 中,从业人员的结构已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第一产业人口最多,逐渐过渡到第三产业人口最 多。在业人口中 , 职业分布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最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