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1.19KB ,
资源ID:114303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303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生适合教育模式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生适合教育模式研究.docx

1、小学生适合教育模式研究小学生适合教育模式研究一、课题设计论证(一)概念界定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适合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强调教育要适合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民主、科学的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本位论主张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真正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包括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实行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施加影

2、响,不仅取决于教育理论指导,还受教育模式的制约。“模式”是现代科学的概念,建构并运用某种理论模式,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常用手段。适合教育模式,是在“主体性”教育理论和“个性化”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发展为目的,通过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以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研究适合教育模式在小学阶段的发展规律和实施范式。(二) 选题意义进行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是在澄清“知识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对教育本质属性错误认识基础上,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强调学校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进行适合学生教育模式的研究,是克服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单一性与学生兴趣、能力、需要差异性矛盾,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要与教育单一化模式矛盾的有效尝试和探索。从小学阶段进行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和实验,对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 研究价值小学生适合教育模式的研究,是以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切入点,在对学校课程形态、课程本质

4、、课程主体重新认识基础上,总结十年课程改革成果,建立容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在内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选择性的课程资源。 “课程”是指以给学生获得体验为预期的有计划的显形或隐形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科。因此,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都可视为课程形态。课程不能仅仅视为学科,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课程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课程的开发者、知识的建构者,在师生平等对话、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指导,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自主地建构。课程建设不仅提供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品德形

5、成方式。研究从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以课程的多样化满足学生的差别化发展需要,以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针对性和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体现教学的个性化,以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营造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育人空间。二、研究的内容(一) 研究的整体思路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纳入课程,以课程的多样化满足学生的差别化发展需要;在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目标制定,教学方法运用上体现教学的个性化;通过学分制改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缩小差距,体现特长,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空间。具体地说,就是发挥学校课程资源优势,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强化国家课程、规范地方课

6、程、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起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配合课程建设,进行评价方式改革,通过学分制,构建起利于学生差别化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同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德育模式上进行改革,体现个性化和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中得到发展。(二)研究内容分项说明1、开发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管理,构建多样的、科学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课程。优化学科课程,在按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基础上,面向有潜力的学生开设学科研究性课程。在完善音乐、体育、美术等艺体学科考核办法和操作细则基础上,将目前开办的音乐、舞蹈、绘画、棋类、武术、球类等十个门类,二十余种社团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制定相应的

7、课程标准,按课时进度提出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试行等级考核,促进活动课程规范化。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环境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在研发爱我北辰和我爱读书两套校本教材基础上,制定书法课程教学标准,规范教学内容,为书法技能等级评定做准备;设立班级、家庭劳动岗,建立社区劳动基地,为提高实践能力搭建平台。2、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试行“走班制”(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与“选修制”结合教学方式,只在一两个学科中实行走班,其他学科以选修方式满足学生差别化发展需要。“走班制”教学新授课与复习课分开,课表安排相对集中,保证教

8、学秩序和教学实效。分层走班制是教学差异性的需要。首先是分层(分类)的研究,不能只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分类,而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二是各类班级设置的研究,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我们认为ABC类班,多设B类班,A班大班化,C班小班化,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要求。三是走班制管理的研究,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流动制,结合学业成绩每学期进行一次班级调整。研究教学班与行政班分开,班级管理的存在的新问题,通过设置教学班班主任,学科代表、临时班长等,加强教学班的管理,保证走班制顺利实施。课堂采用“分层式”教学。吸收语文“四读法(即,初读熟读细读深读)”、

9、数学“六步教学法(即:超前预习、交流自馈、学生提出问题、师生答疑、点播引申、当堂反馈自测。)”合理因素,尝试精讲多练的“分合式”教学。课堂“精讲”部分是集体同授,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要点,理清思路,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并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练习”部分将学生按层次分组,A层次学生教师直接指导;B层次学生教师适当点拨;C层次学生给提纲自学。练习结束组间交流,反馈,整理知识,补救教学。3、实行学分制是综合评价学生的需要。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活动课程列入选修,学科课程作为必修,并赋予相应的学分;学生获奖给予奖励学分,学生行为评价计入学分。用学分制评价代替百分制,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整合“学生行为评

10、价”“3+1+抽考”学业考试和社团活动评价,试行学分制。设置基础学分、绩点学分、奖励学分,以三种学分之和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成绩和学生免考、评优依据。基础学分,依据学生行为评价手册(周评价等级)汇总成绩;绩点学分,依据学生期中、期末学科考试成绩和考查成绩;奖励学分,依据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评价和等级评定以及专业考级、参赛获奖。学分制能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状况,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德育纳入课程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将学生班队会表现、劳动岗完成情况、课间行为、两操表现以及用餐、午休、值日等纳入德育课程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一日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丰富德育活动、拓宽德育渠道,

11、规范德育管理,注重德育渗透,构建学生主体性德育模式。发挥德育课程、学科德育以及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中的作用,提高德育实效性。依托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式德育研究,培养学生兴趣、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设置学生执勤岗、学生劳动岗、学生责任岗以及具有专项职能的小组、团队,形成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样样有反馈,反馈有评价的德育管理模式。三、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一)文献研究法。针对教育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问题,从教育的本质论,教育主体论分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吸收个性化教育、多元化发展理论,以建

12、构主义代替认知理论,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为构建适合学生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二)行动研究法。从为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目的出发,研究不同教育行为产生的教育效果,运用不同的策略、方法、手段等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教育模式。(三)经验总结法。适时总结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以及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方面的经验,不断完善已有做法,进行理论提升和实践验证。(四)个案研究法:对师生在某一项活动中的行为变化和发展状况进行较长时间的追踪,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探索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典型案例。四、课题组织及分工情况顾问:陈雨婷 陈中华 王纪群课题负责人:武士荣主要

13、参加人:王维静 赵顺廷 程春萍 温广金 吴作军 胡春香周洪芳 马少芝 张秋香 于 红 刘玉娜 赵金艳分工情况武士荣 :负责课题指导赵顺廷:负责课题方案制定和课题管理工作程春萍 马少芝 刘玉娜:负责学分制多元评价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王维静 吴作军 周洪芳 张秋香:负责校本课程研发,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研究温广金 胡春香 于 红 赵金艳:负责德育课程、活动实践课程开发,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五、研究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一)启始阶段(2011.9-2012.7)1、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及文件,举办专题讲座,使研究教师对什么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所认识,

14、为教育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准备。2、开展访谈活动,制定研究方案。在确立研究方向基础上,分析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问题所在,从教学、课程、德育、评价几方面深刻剖析应试教育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根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和可行性方案。3、培训研究人员,提高科研能力。为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个性化教育”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二)深入实践阶段(2012.8-2013.12)1、成立学校课程指导中心,整合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建立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制定不同学科教学标准和考试细则,根据学科课时赋予不同的学分,

15、初步建立起不同年级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从低年级开始推进“学分制”改革,取得经验逐步推广。2、由名、特、优教师组成的学校专家组,负责“走班制”改革和“分层教学”的研究,分学科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模式,推出典型课例,进行理论提升和总结,并进行推广。3、由德育处负责主体性德育研究,发挥学校名班主任和德育骨干教师的作用,探索与“走班制”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方式,学生教育方式;研究“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和学生道德接受机制,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少先队组织,进行班队干部培训,成立各种职能小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4、召开中期推动会,总结前一段研究成果,分析存

16、在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聘请市、区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保障课题按计划结题。(三)总结阶段(2014.1-2015.1)1、根据各方面意见,对整个活动进行调整,形成比较完整的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的推行方案,按照方案进行一学期的再实践、再总结。2、对课题进行系统整理,分别以“个性化教学”、“主体性德育”、“多元化评价”等为题进行总结,形成理性文字材料和典型案例材料。3、总结研究成果,形成教育模式,以便进一步深入推广。4、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请有关部门领导各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六、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课题负责人从“八五”开始,就参与组织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的优化育人环境,改革办学

17、模式,培养21世纪新主人等四个市级课题研究,主要成员都独立承担过市级课题的研究。参加课题研究人员有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名校长,北辰区名师、名班主任4名,其中8名有中学高级职称,参研人员有丰富经验,又多次参加国家级培训和市未来教育家、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训,得到多位专家指导,能较好胜任此项研究工作。学校设有科研指导中心,校长是天津教科院的兼职研究员。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研“十五”重点课题实验校,天津市教育科研实践基地、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一五”规划教育科研基地。天津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各师大资深专家张武生、田慧生、裴娣娜、康万栋等光临学校指导。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天津

18、教育等重要刊物上,在市、区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学校已出版三册论文专集。目前学校有市级以上课题7个,教师独立承担课题研究十余项,学校多次获天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多名干部教师获教育科研先进管理者或先进个人。学校作为唯一代表,在全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七、经费预算1.购买书籍、报刊费用5千元,文献、资料复印5千元。2.外出学习、交流,参加有关会议差旅费15千元。3.各种研讨会会务开支25千元。4.数据录入、数据统计分析等费用20千元。5.研究报告、论文集出版前稿件的打印、誉写等费用30千元。6.会务费和专家鉴定费14千元。7.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条件和服务而提取的管理费用

19、6千元。共计120千元八、预期研究成果2011.9-2012.7 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分析与对策赵顺廷2012.8-2013.12 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王维静2012.9-2013.1 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工作实效胡春香2013.2-2013.12 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吴作军2014.1-2015.1 小学生适合教育模式研究(研究报告)武士荣九、主要参考文献1、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与探寻适合学生的教育张永宜2、回归“真实的人”: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哲学解读,人民教育冯建军3、发展差别化个性化的素质教育2006.3.8,中国教师报,葛军4、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及改进之断想2001.8.29,叶存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