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长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 物 试 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指定位置;2第一卷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 第二卷非选择题的答案,请用黑色中性笔将答案填在规定框格内对应题号的相应位置;答案填写串位或在规定框格外无效;一、选择题:(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
2、统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8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5002右图代表肌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Z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会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4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
3、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5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会受到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信息传递迅速B方式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
4、节可能涉及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7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激素、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8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9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
5、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隔开。他将3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如图),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移走胚芽鞘尖端。下列有关移走胚芽鞘尖端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a1a2 Ba3a2 Ca3A3 DA3a1 11稻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
6、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12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
7、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13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14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
8、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15.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
9、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16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17关于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右图中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群落B.图中植物的能量大约有10%20%流入鼠C一条蛇吞食了一只鼠,其能量传递效率远远大于10%20%D.若突然蛇数量锐减,在系统恢复相对稳定后,鹰的数量会较之前有所下降18.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0、 A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总和一定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CD中包含的生物可能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D碳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离开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1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和分析中,正确的是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要低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C对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一定要采用样方法D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的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取样20下列对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实质是过敏原再次与组织细胞特别是
11、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B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所产生的反应C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发病时免疫系统成为抗原D自身免疫反应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自身成分成为抗原21给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家兔同时免疫,接种方式、疫苗及其剂量等均相同。一定时间后,对家兔甲抽血制备抗体(含抗体的血清),同时补充正常血液(不含抗原),乙兔不作处理。定期检测体内的抗体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抗体的存在对抗体的产生有反馈抑制作用 B抗体可以在家兔体内永久存留 C换血是对甲兔的再次免疫,免疫反应更强 D.换血后抗体浓度暂时降低
12、是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结果2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23.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24在人工控制的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燕麦胚芽鞘中(尖端以下)生长素含量的相对浓度(如右图所示),测定结果可以说
13、明 A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光照促使生长素向下运输C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光照可破坏已合成的生长素25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26. 右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及玉米地杂草生长影响 研究”的结果图。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除草剂建议使用的最佳浓度是Aa Bb Cc Dd 27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点抑制芽的生长 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
14、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28右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C激素乙是胰岛素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29.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30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
15、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31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 BC D3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分泌抗体33.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激素的产生部位和生理作用,下列连线和叙述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4.右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段BX区域(图中阴影
16、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 C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 D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35.在右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y,最多需要生产者量为x,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y=90ax+10x By=x/(25a+5)Cy=x/(20a+5) Dy=x/(90a+10)36.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 )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B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C第二营养级的粪便 D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37.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C表
17、示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D表示CO2 通过甲、丙、乙的作用进入大气中38.下列食物链,能成立的是 A阳光草兔狐 B田鼠蛇山鹰C植物鹿狮子细菌 D植物鼠蛇山鹰39.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A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生命活动的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40.天然森林很少发生松毛虫害,近几年来,某人工马尾松林常发生严重松毛虫害,其主要原因是 A人工林内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B该
18、地区气侯适宜于松毛虫生长C人工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D马尾松适应性差41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42下列有关种群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属于集群型分布C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环境容纳量总是固定不变的D预测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43下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第15年间种群呈
19、“J”型增长B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4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下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 减小到零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内的开始 下降45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KN)
20、/K种群的增长量S1200.9018S2500.7538S31000.5050S41500.2538S51800.1018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46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C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
21、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 治鼠患4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 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48下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D突触一般不含有部位的结构49.蛙的神经元内、
22、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50.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率(g)表示,其相互关系为:电导率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率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则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对Na和K的通透性分别是(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情况)A B C D二
23、、非选择题(共计40分)51. (10分)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_处理。(2)从图2可知,组与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_ ,说明血清中的 _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_,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_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_。 (3)实验中,组小鼠感染的是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天。52.(10分)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
24、、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机体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对、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调节(2)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作用在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该反射活动的中枢位于_(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_的结果(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_,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物质)联系的
25、53.(10分)下图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A代表的是_。(2)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_J/cm2a。 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3)从图中分析可知,肉食性动物仅获得部分植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原因有:植食性动物体内的部分能量被自身_而消耗;部分植食性动物_;植食动物中还有少部分能量被_利用。(4)甲图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5)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在于_。54.(15分)某生物技术员对一个小池塘(未受到人类干扰)
26、中几种生物进行了一年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表。请回答:(1)采用样方法时,要注意。这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估算值更能接近。(2)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变化曲线。(3)画出池塘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4)甲与乙的关系是;丙与丁的关系是。(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未来变化方向的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是等。(6)影响丙种群数量变化的外部因素有(至少写出3种)。 123456789101112131415ADDAABBACDBDCB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CBDADBCCDCDDC
27、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ABBDDCBDBCCCCAC4647484950CCBAC51.(1)对照(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变化很少或增加很少) 抑制 细胞内(3)细菌X 前1(每空2分)52(1)(负)反馈 (2)b协同 下丘脑(3)细胞代谢活动(4)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 (5)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53(10分)(1)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2)2.5 17.86%(或18%或17.9%)(每空2分)(3)呼吸作用 被贮存并输出(或未利用并输出) 分解者(4)一定的自动调节(5)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提高对能量的利用率(意思正确即给分)54.【答案】随机取样真实情况竞争;竞争与捕食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光照、温度、食物、天敌和竞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