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9.46KB ,
资源ID:1139912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99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本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教案 第1版第2次印刷.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本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教案 第1版第2次印刷.docx

1、部编本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教案 第1版 第2次印刷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教案2017年7月第1版 2018年8月第2次印刷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授课内容22愚公移山授课月日教学目标1读、译、背、默全文,积累文言特殊句式。(基础知识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积累拓展四) 2.从文中人物对愚公移山的不同态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3.理解寓意并掌握理解寓意的方法。(阅读目标,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4写法上理解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及以神话结尾的作用。(写作目标,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六)5.学习愚

2、公精神(品格素养目标)教学重点1读、译、背、默全文,积累文言特殊句式。2.从文中人物对愚公移山的不同态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寓意并掌握理解寓意的方法。2.写法上理解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及以神话结尾的作用。教学设想1. 学生对这个故事大都比较熟悉,因此本课的教学以诵读和探讨为主,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点拨归纳。重在理解文意,尽可能少引进语法概念。2. 诵读与疏通文意有机结合,重点在于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其心理,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学方法诵读法,探讨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用具希沃一体机教学素材江涛 - 愚公移山MP3;愚色移山音频朗读;与课文相关的图片4张;积累拓

3、展六中列子中的寓言四则。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面对家门前的高山,一位年近九旬的老翁居然决心与全家人“毕力平险”,对此,你怎么看?带着这个问题,结合注释,阅读本文。 2.制作配套PPT课件(配套课件放在0826tp付费XX文库中)。教学小结(课后填写)作 业课文后思考探究及积累拓展;语文作业本;教学步骤及过程 课前出示课题PPT 配背景音乐:江涛 - 愚公移山MP3附愚公移山歌词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想起来不是奇闻讲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

4、叹第一课时1、导入刚同学听的歌是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愚公精神仍被人们广为传唱,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愚公精神的崇高。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2.了解作家作品3.读、译、背、默全文,积累文言特殊句式。二、教学目标(见上表格)三、作家作品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体裁寓言。作者:列子。即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生平事迹不详,曾有人怀疑历史上是否有这么个人。仅在庄子让王篇中有一段记载,称列子家境贫寒,当时在郑国执政的子阳曾经派官送米给他,但他没有接受,后来郑国人起事,杀了子阳。列御寇因

5、为跟子阳没有关系,所以没有受到牵连。列子一书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失。今本列子八篇无端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是东晋人张湛(zhn)辑注的。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著名的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之所以流传至今,并作为范文选入初中课本,是因为在写法上有:(1)有比较完整的故事,又带有神话色彩。(2)运用对比衬托塑造人物形象。(3)寓意及哲理:本文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坚定的信念、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同时含有人定胜天的朴

6、素唯物主义哲理。4、疏通文意1.听课文朗读,注意听准字音及朗读节奏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n),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ng)/山北之塞(s),出入之迂(y)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r)/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 (zng)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h)担者三夫,叩(ku)石/垦壤,箕畚(j b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ng)妻/有遗男,始龀 (ch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

7、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ku)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w)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cu)朔东,一/厝雍(yng)南。自此,冀(j)/之南,汉/之阴,无陇(lng)断焉。2.借注注释翻译全文太行、王屋二山,方(方圆)七百里,高万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古

8、地名)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将近)九十,面(面对着)山而居。惩(苦于)山北之塞(阻塞),出入之迂(绕远)也,聚室(集合全家)而谋(商量)曰:“吾与汝(你们)毕(尽、全)力平险(险峻的大山),指(同“直”一直)通豫南,达于汉阴(南岸),可乎?”杂然(纷纷地)相许(赞同)。其妻献疑(提出疑问)曰:“以(凭借)君之力,曾(连都)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土石?”杂曰:“投(扔)诸(之于,土石到)渤海之尾(边上),隐土之北。”遂(于是)率子孙荷(肩负、扛)担者三夫,叩(敲、打)石垦壤,箕畚(用箕畚装土石)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寡妇)有遗

9、男(死了父亲的男孩),始(才、刚)龀(换牙),跳往助之。寒暑易节(更替季节),始一反(同“返”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曰:“甚(严重)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以残年(老迈的年纪)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木),其(又,加强反问语气)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长叹)曰:“汝心(思想)之固(顽固),固不可彻(改变),曾不若(不如)孀妻弱子(小孩)。虽(即使)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穷尽)也,而(但是)山不加(更)增,何(什么)苦(担心)而不平?”河曲智叟亡(同“无”,没有)以应(回答)。 操(拿)蛇之神闻之(这件事),惧(害怕)其不

10、已(停止)也,告之于(介词,向)帝。帝感其诚(诚心),命夸娥氏二子负(背)二山,一厝(同“措”放置、安放)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南岸),无陇(同“垄”,高地)断(隔绝)焉。3.随堂练习 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 年且九十 将要 2.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制止 且焉置土石 况且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仅、只3.何苦而不平 担心 4. 帝感其诚 诚心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思考探究三:翻译句子,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1.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剩下

11、的力气,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心理: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聪明如我,怎么可能去做这件事呢?2.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心理: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附:特殊句式1. 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2.倒装句 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宾语前置:何苦而不平?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省略句省略主语:

12、(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课后作业 积累拓展五示例一: 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 话说愚公的家人们赞同愚公移山的提议后,说干就干,第二天,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少十几口人扛着锄头、铁锹,挑着箩筐、箕畚,精神抖擞地上阵了。他们把挖下的土石用担子挑到渤海湾去,寒暑交换季节才能往返一次,因此往往是穿着棉衣去,换上单衣回来。他们一家这样不停地干,感动了许多人。邻居京城氏有个七八岁的孩子,很懂事,看到愚公一家挖山开路,觉得这是好事,便蹦蹦跳跳地跑去帮忙。随后帮助愚公移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挖土,有的装筐,有的抬,有的挑,从山脚到渤海,一路上人来人往,川流

13、不息,渐渐形成一支移山大军。 示例二 愚公智叟辩难 话说愚公一行人挑着土石,正值正午,感到口渴至极,就到河边树下休息一会儿,打水解渴。 在河边遇一老头,身穿青长衫,像是个读书人,后经他自我介绍知其名叫智叟。智叟见愚公又累又疲惫的样子问道:“老兄,高寿多少?您是背着家什逃难的吧?”愚公说道:“愚兄快九十了。我不是在逃难。寒舍门前有两座大山,出入皆不便,于是带领子孙移山开路,故叩石垦壤,想把土石运到渤海边去,这不出来都五个多月了。”智叟听到愚公的回答,惊异地笑着说:“你也太傻了。你也是个快要死的人,用你那剩余的几年,想必连山上的几棵草都拨不了吧!还能把土石怎么样?瞧瞧,你这一家子五个多月也就挑这几

14、担土石而已!”愚公看着智叟,那皱纹中的皮肤也有些紧了,一双陷在深深眼窝中的眼珠动了几下,说:“你虽是个智者,却与常人没什么不同。你没看到吗?我有子有孙,子子孙孙代代繁衍,但是山却不会增高,总有一天,我的后代会把山铲平的。”愚公说完挑上担子带领子孙继续出发了。智叟呆呆站在那儿,一句话也说不出,直到夕阳将他那青长衫染红才离开河边。第二课时上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意,这堂课我们着重对愚公的形象及其刻画方法,寓意进行学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从文中人物对愚公移山的不同态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2.理解寓意并掌握理解寓意的方法。(阅读目标,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3写法上

15、理解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及以神话结尾的作用。(写作目标,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六)4.学习愚公精神(品格素养目标)5、整体感知:内容人物寓意 1.板书设计 1节 故事背景:两山规模、位置移山不易移山艰难抱负决心愚公移山 移山原因:塞、迂 2节 移山过程: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办法: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移山坚定发展的眼光 移山行动:叩石垦壤、寒暑一返 3节 移山冲突: 智叟:笑而止之 愚公:何苦不平 4节 移山结局:夸娥氏二子背走了二山移山成功2.随堂练习 思考探究二 析:寓意 愚公的艺术形象:有远大的抱负,以移山的坚强的信心来自用发展的眼 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神话

16、结尾的作用: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坚定的信念、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6、赏析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1.对比:(1) 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主要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2) 名字的对比:以愚公的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效果。(3) 京城氏之子与智叟的对比: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可反衬智叟的老于世故,对事采取冷漠态度

17、。 2.衬托:(1)用侧面描写衬托。山之高,路之遥,神之惧,帝之感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这样就衬托出了愚公移山的坚决,而使愚公的形象高大无比。 (2)用人物对移山的态度衬托 随堂练习 思考探究一 来理解 人物相关语句态度分析大部分家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愚公妻子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邻人之孀妻弱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智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

18、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操蛇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 阅读启示(记思考探究一):本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物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这样更有助突出愚公移山这件事的寓意,以及愚公的形象,进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七、拓展升华1.愚公的精神是什么?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一种面对困难、乐观进取、坚忍不拔,用顽强意志战胜困难的精神。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

19、神。因为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效率如何地高,人类永远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永远需要必胜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2.说说从“愚公精神”得到的启示。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八、老师寄语“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愿同学们从愚公手里接过愚公精神的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让新时代愚公精神永驻我们心中!课后作业 积累拓六 歧路亡羊列子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

20、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阳出,以告以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

21、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译文: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

22、说话有很长时间,没有笑容一整天。(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不过)是下贱的畜生,(而且)还不是老师您的,却使您失去笑颜,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

23、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

24、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相关练习】 歧路亡羊(6分)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亡:( )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 )2.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

25、以反也。译:_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_ 【答案】1.(每个1分,共2分)丢失代词,羊2.(2分)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3.(2分)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或:做什么事都不能慌张,要静下心来分析,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译文】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率领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呵!丢一只羊,干吗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掉了。”问:“怎么会呢?”回答:“岔路之中还有岔路

26、,我们不知道往那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詹何钓鱼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臣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青云之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汤问) 【注解】纶:钓鱼的丝绳。荆蓧dio:楚国产的细竹。剖粒:剖开的米粒。汩流:湍

27、急的河流。挠:曲,弯。蒲且子:古代善射者。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连双鸧cng :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放:通“仿”。聚沫:聚拢的泡沫。 【译文】詹何用单股蚕丝做鱼线,和尖针弯曲成鱼钩,用楚地产的细竹做钓竿,剖开饭粒做鱼饵,从百仞深渊、急流中间,把可以装满一车的大鱼钩出来,而且鱼拉不断,鱼钩不会拉直,鱼竿也不会拉弯。楚王听说大为惊讶,派人把他找来询问原因。詹何说:“我听先大夫讲过,蒲且子射箭,用弱弓细缴,借助风力把箭发射出去,一箭就射中青云边上的两只黄莺。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不偏离目标。我仿照他射鸟的做法,学着钓鱼,学了5年才彻底领悟了他的技术。当

28、我到了河边拿起钓竿钓鱼时,心无杂念,一心只想着钓鱼,把鱼线抛出去,让鱼钩沉入水中,手上用力均衡,不会忽轻忽重,外界任何事情都不能够干扰我。鱼看见我的鱼饵,如同污泥泡沫,毫不怀疑地一口吞下。所以我能够用弱小的鱼具制服大鱼,用轻的东西取得重的东西。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楚王说:“说的好。” 【寓意】这篇寓言是说,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顺应自然之势,这是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造父学御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

29、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从。”泰豆乃立木为涂1,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步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泰豆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曩汝之行2,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肊之中3,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4,原隰之夷5,视

30、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注释】1涂:通“途”。2曩(nng):以往。3肊:同“臆”。4崄:同“险”。5隰(x):低矮湿地。【译文】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泰豆三年没有教(任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六匹马(的马车)。”造父说:“完全遵照您的教导办。”泰豆便栽上一根根木桩当路,每根木桩的面积仅够放上一只脚,木桩之间的距离是按一步路一根放置的。人踩在木桩上行走,快步往返,决不会失足跌倒。造父跟着老师学,三天时间就掌握了全部技巧。泰豆感慨道:“你怎么那样灵敏?掌握得这样快啊!凡是驾车的人,也是像这样的。前时你走路,得力于足下,足下又是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