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9.42KB ,
资源ID:113955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955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态影响评价专题报批.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态影响评价专题报批.docx

1、生态影响评价专题报批怪石岭休闲旅游农业开发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专题二零一五年一月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要求,项目所在地为山地丘陵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评价区水生、陆生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种群状况,及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等进行评价分析。1、现状评价方法(1)基础资料收集通过网络、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收集溪霞镇及溪霞水库的生物多样性及植被资料,主要是鱼类、底栖动物、浮游生物、植物等资料。(2)现场调查采用线路法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样方法调查植被状况,确定评价区内的植物种类及其资源状况、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生存状况。2、

2、生态系统组成及其特点项目所在区域内包括由村庄、农田、池塘、水库、山地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溪霞水库生态系统和以松树、茶树、毛竹、杉树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总体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的,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是被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即典型的半自然生态系统。评价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农作物、防护林、家畜、家禽等,以及住房、仓库、牲口棚等,主要以一年两季水稻、冬季休田、旱地种藠头为耕作制度。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是人为强烈干预下的人工开放系统,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物质输入

3、,同时有大量的农副产品输出;(2)系统的稳定性差,由于该系统中的生物经过人工选择,其生物种类较少,物种结构单一,食物链短且结构简单,其自动调节机制被削弱,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稳定性差,自我维持能力低。水库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评价区内的溪霞水库是项目所在片区重要的湿地,为项目区提供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功能。该水库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受到周边的村庄和养殖场的人为活动干扰较大,但整个湖岸带主要还是自然形态;(2)水库岸边生态系统不稳定,受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植被发育不良,生物多样性低;(3)水库受周边及上游排污影响,部分水域水质超标。评价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由松树、杉树以

4、及附近百姓种子的茶树和毛竹组成,为次生针叶林或者人工林,林内乔木树种少,生物多样性较低。3、植被资源现状评价区的植物区系中,乔木以人工种植物种和次生针叶林为主,野生植物多为伴人植物,区系特征主要有:(1)以草本为主,种类多,且大部分为世界广布或泛热带分布物种,如一年蓬、狗牙根、狗尾草、白茅、牛鞭草、大狼把草、豚草、小白酒草等,以禾本科、菊科为多,外来入侵种分布较广,数量多,主要有:空心莲子草、小飞蓬、圆叶牵牛、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土荆芥等;(2)木本植物多为人工栽培植物,如柏木、夹竹桃、柳、池杉、孝顺竹、以及当地村民种植的毛竹、茶树等,野生种常见的有马尾松、杉木、苦楝、构树、牡荆等。在评价区

5、种子植物当中,未发现被列入198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的物种,也未发现被列入1999年由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物种。4、动物资源现状(1)两栖类动物调查根据现场调查及参考相关资料,评价区内两栖类动物主要包括黑斑蛙和中华蟾蜍,这两种动物在评价区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中华蟾蜍与黑斑侧褶蛙均为江西省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溪霞水库沿岸及其周边池塘和草丛中。(2)爬行动物调查评价区内爬行类动物主要包括乌梢蛇、石龙子、壁虎等。评价范围内的爬行动物中没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乌梢蛇是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村庄附近的草丛中。

6、(3)兽类动物调查根据调查、访问及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评价区内兽类动物主要包括黄鼬、松鼠、竹鼠、褐家鼠、田鼠、刺猬、兔子等,其中以田鼠、褐家鼠、刺猬居多。评价范围内的爬行动物中没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有1种是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即黄鼬,其主要取食鼠类且生性敏感而多疑,主要分布于项目北侧山地。(4)鸟类调查评价区内鸟类主要包括麻雀、猫头鹰、鹌鹑、竹鸡、山斑鸩、杜鹃、雨燕、啄木鸟、家燕、喜鹊、乌鸦等。这些鸟类在我国的种群数目均较大,是常见的几种鸟类。在评价区,主要分布于溪霞水库周边的灌丛中,以及农田、山林等区域。其中杜鹃鸟事江西省级保护动物,猫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鱼类调查根据采取访问垂钓者、

7、当地居民,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评价区内的渔类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区内鱼类主要包括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等。主要分布于溪霞水库及其周边养殖鱼塘中。评价区域内没有鱼类产卵场。(6)底栖动物调查通过查阅文献可知,评价区内共有底栖动物主要包括田螺、蚌和蚬,没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生态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用地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可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表1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面积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

8、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项目观光长城修建长度为3861m,远小于50km,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200亩,大于2km2,小于20km2,所在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 因此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评价工作范围“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域”和“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直接影响区域主要为项目已建成区及在建工程侵占区域;间接影响区

9、域为项目观光长城(环绕项目东、西、北侧)外延至山脊线一侧区域,项目南侧厂界外延300m范围区域。项目土地利用现状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作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依据,评价范围内土地覆盖类型分为山林、水塘、果蔬用地、荒地等。土地利用状况见表2。表2 项目占地类型一览表类型面积百分比山林405096.43%水塘100.24%果蔬用地501.19%荒地902.14%总面积4200100%6、现状评价结论评价区内有一些村庄,评价区内主要为山地、水库和水田,陆生野生植物资源一般,评价区内无国家级保护植物。由于评价区具有高频度和高强度的人为活动干扰,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贫乏,两栖爬行类

10、动物中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中华蟾蜍、黑斑蛙、乌梢蛇,中华蟾蜍、黑斑蛙主要分布于溪霞水库沿岸及附近农田中,乌梢蛇主要分布于村庄附近的草丛中。陆生兽类中没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仅有1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黄鼬,黄鼬主要取食鼠类且生性敏感而多疑,主要分布于村旁的灌丛及山林等人为活动较弱的区域。鸟类有杜鹃属于江西省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底栖动物及鱼类资源比较贫乏,未见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物种。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以山地为主,其次为水田,山地对本区景观具有控制作用,但其分布具有连续性,较为集中,区内人为活动较强。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除一栋宾馆和观光长城、敬老屋在建之外,其余工程均已建设完成

11、,故本次生态评价针对在建宾馆和观光长城、敬老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已建成区域的回顾性评价。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观光长城建设的影响。观光长城建在项目北侧、西侧、东侧山地中,随着土方开挖、墙体建设等工程的施工,将改变观光长城所在区域的地貌,改变其生态系统的类型,改变其土地利用类型,使生境严重破碎化,造成生境压占区生物物种减少;随着工程的发展,将使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的改变。(2)对陆生植物资源及植被的影响施工期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主要如下:观光长城的修建将对现有植被产生较大影响,但由于现有的天然植被主要由灌草丛、次生针

12、叶林构成,人工植被以当地村民种植的茶树和毛竹为主。观光长城施工对这类植被压占后,占地区域内的植被将完全消失,故施工中需尽量减少建筑占地,并需对长城周边区域补种部分人工植被,以减少评价区的生物损失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评价区的景观观赏性。(3)对陆生动物的影响评价区陆生动物资源贫乏,工程影响主要在施工期,且在建长城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工程施工对评价区植被的破坏,将破坏部分动物的栖息生境,这些动物包括黄鼬、麻雀、喜鹊等,邻近区域还有类似栖息生境,栖息生境的丧失将迫使那些动物迁移至邻近区域并寻找新的栖息地。施工活动还可能破坏这些动物的巢穴,这种影响主要产生在爬行类、鸟类、兽类等动

13、物繁殖期,由于幼体活动能力差,施工活动对这些动物巢穴的破坏,将对这些动物幼体产生毁灭性影响。因此,建议工程施工期避开这些动物的繁殖期,即46月份。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将对陆生脊椎动物产生惊扰,将进一步使逃离施工区域,迁徙至噪声稍小的区域,从而使得在建工程区的陆生脊椎动物消失。但是这种影响将在消失,部分动物重新迁回而得到恢复,尤其是部分兽类,施工产生的噪声将对其产生惊扰,施工结束后将重新迁回而得到恢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在建长城施工区域位于山地,远离溪霞水库及周边池塘、水田等,故施工过程中对水生生态没有影响。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降水侵蚀力作用下的分散、迁移和沉

14、积的过程。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地貌以及工程施工等因素。就本工程而言,影响施工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和工程施工。降雨因素降雨是发生水土流失最直接最重要的自然因素。降雨对裸露地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雨滴对裸露地表的直接冲溅作用,二是雨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当雨水作用力大于土壤之间的粘合力时,土壤就会发生解析,其中粒径较小的将随地面径流流向较为低洼的地方,当这种运动过程发生得较为集中、较为剧烈时,就发生水土流失。南昌市受季风影响,具有雨量多、强度大、季节长、时程及分布不均等特点,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工程因素工程因素主要指项目的开发活动,将影响或改变一

15、些自然因素,如改变区域地形地貌、破坏植被、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a、地形地貌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形的坡度、坡长和坡形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其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径流速度而起作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挖土、填方和平整地面等施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内的地貌格局,塑造微地貌的较大改变,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创造条件。b、植被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植被覆盖可以截留降水,减轻雨滴击溅,减弱降水对土壤的直接破坏作用。同时,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固定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丰富土壤有机质,从而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据研究,当植被覆盖率为50%时,其土壤的侵

16、蚀量约为裸地时的1/5。c、土壤土壤是侵蚀的对象,土壤本身固有的理化性质决定了不同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差异。项目工程施工使地表土壤的结构受到覆盖和破坏,致使土壤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下降,抵抗侵蚀的能力也大大下降。(2)水土流失计算模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所推荐的“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其表达式如下:A=0.247ReKeLiSiCtp式中 A侵蚀模数,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平均土壤流失量,单位为kg/(m2.a)Re降雨侵蚀因子,反映降雨侵蚀力的大小Ke土壤受侵蚀因子,反映土壤易遭受侵蚀力的程度LI坡长因子,是土壤流失量与特定长度的地块的土壤流失量的比率S

17、I坡度因子,是土壤流失量与特定坡度的地块的土壤流失量的比率Ct植物覆盖因子,是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顺坡犁翻而无遮蔽的休闲地)p侵蚀控制措施因子,是土壤流失量同没有土壤保持措施的地块(顺坡犁耕的最陡的坡地)的流失量的比率。在施工期间若不采取有效的工程保护措施,则P取最大值为1.0,如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则P值取0.10(3)模式参数的确定降雨侵蚀因子ReRe为两个暴雨特征值降雨动能与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的乘积,可由降雨侵蚀指数和各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频率资料做相关分析得出。为简化计算,便于应用,本次计算采用鲁斯(Roose.E.)得出的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指数之间的关系式:Re=(

18、0.50.05)H式中 H为年均降雨量,0.05为误差。因该区域降雨侵蚀力高,误差取正。工程所在地年平均降水量为1662.5mm,计算Re=(0.5+0.05)1662.5=914.38。土壤受侵蚀因子Ke土壤受蚀性因子表征土壤对侵蚀的敏感性,用来表示土壤受到降雨侵蚀力作用后侵蚀难易程度的参数。大量研究表明:土壤受蚀性因子与土壤本身固有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主要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和土壤渗透级别密切相关。影响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因素有土壤的自然特性和其利用状况,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土壤可蚀性因子,其值可根据导则推荐的经验取值,具体取值见表3。表3 土壤受侵蚀因子Ke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0.5

19、24沙土0.050.030.02细沙土0.160.140.10特细沙土0.420.360.28壤质沙土0.120.100.08壤质细沙土0.240.200.16壤质特细沙土0.440.380.30沙壤土0.280.240.19细沙壤土0.350.300.24特细沙壤土0.470.410.33壤土0.380.340.29粉砂壤土0.480.420.33粉砂0.600.520.42沙质粘土壤土0.270.250.21粘土壤土0.280.250.21粉砂粘土壤土0.370.320.26沙质粘土0.140.130.12粉砂粘土0.250.230.19粘土0.130.29区域的土壤主要为粘土性红壤,有机

20、质含量在12%,查表可得到Ke=0.25,考虑施工期土壤变松散,结构力弱,抗侵蚀力变小,Ke值乘以工程系数1.30后,Ke=0.325。坡长因子LI和坡度因子SI坡长因子LI=(0.045i)m坡度因子SI=0.065+4.5I+65I2式中 I地面坡度。m为常数,一般可取0.5,当I0.1时取0.6,当I0.005时取0.3。由于施工场地表面形状呈现凸凹,不可能是完全平坦的坡面,所以,地形效应是十分复杂的。本工程区域地形坡度小于2,I=sin2=0.0349,代入上式得坡长因子LI=0.0396,坡度因子SI=0.301。植物覆盖因子(Ct)植物覆盖因子主要说明地表覆盖情况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1、表4给出不同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率情况下的经验取值。项目施工区域主要为乔灌混交,地面覆盖率为100%,因此Ct=0.007。表4 植物覆盖因子Ct地面覆盖率20%40%60%80%100%草 地0.240.150.090.0430.011灌 木0.220.140.0850.0400.011乔灌混交0.200.110.060.0270.007茂密森林0.080.060.020.0040.001裸 地1.0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侵蚀控制措施因子是指考虑对土壤的处理措施,如平整、压实、建立沉沙池、挡土墙及其它控制性建筑物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其值取决于施工过程中有无工程措施,该值通常在1.000.01之

22、间波动。在施工期间若不采取有效的工程保护措施,则p取最大值为1.0;如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则p值将相应降低。表5给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的变化情况。表5 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措 施土地坡度()p无任何措施1.00等高开沟1.12.00.60等高开沟2.17.00.50等高开沟7.112.00.60等高开沟12.118.00.80等高开沟18.124.00.90(4)水土流失评价标准本次评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作为评价标准,详见表6。表6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 度200

23、,500*,10000.15,0.37,0.74轻 度200,500*,100025000.15,0.37,0.741.9中 度250050001.93.7强 度500080003.75.9极强度8000150005.911.1剧 烈1500011.1注:加“*”为南方红壤丘陵区,适用于本工程。(5)水土流失量估算与分析项目施工期中,植被覆盖因子(Ct)和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采取相应的取值,即:Ct=0.007,P=1.0。这种情况下,结合前面其它模式参数的确定结果,计算年平均降雨量情况下的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量,计算结果见表7。表7 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下的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降雨情况水土

24、流失强度(t/km2a)侵蚀度等级多年平均降雨6.12微度由于项目施工期位于山地,植被覆盖率较高,除施工区域外无裸露地表,故植被覆盖因子(Ct)的取值较低。本评价考虑施工期间,建设单位采用对平整的场地采取压实、平整等工程措施,进一步降低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量。(6)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淤塞河道由暴雨冲刷形成的泥水由于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而淤塞沟渠、河道,间接影响了本工程的预期成效。表土流失,破坏土地构型雨水侵蚀致使土壤流失,土层变薄,地表沙化,土壤发生层次缺失。养分流失,降低土壤肥力土壤无论受到何种形式的干扰,首先破坏肥力最高、养分最多、结构最好的表层土壤,土壤

25、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加剧而降低。(7)防治措施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采用分区治理的原则,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项目水土保持分区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和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主体工程防治区项目主体工程防治区即为观光长城建设区域,该工程在施工前对工程占地涉及荒地、山林进行表层土壤剥离,并集中堆放和防护用于施工后期绿化覆土,其临时防护措施列入施工临时设施区。观光长城在基础开挖的过程中,雨季时开挖的地面不宜过大,应根据施工条件,分期完成,注意边坡稳定,加强对边坡、支撑等的检查。在施工中应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布置场地,尽量减少工作面,控制不必要的植被破坏。在工程开挖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26、表可知,观光长城施工前表土剥离4988m3,该部分表土先临时拍实堆置,待绿化时进行利用,临时堆土堆放于项目已建成房屋周边,堆放过程中对土方做拍实处理并进行彩条布覆盖。由于主体工程区不规则,在设计施工阶段应在工程区周边修建围墙,排水沟设置在围墙内侧沿围墙四周。排水沟采用土质(梯形断面设计,边坡1:1,断面尺寸30cm30cm,人工开挖,边坡夯实,满足2年一遇洪水要求)。整个项目工程区共设置排水沟3900m,开挖土方542.1m3,排水沟末端接入项目外部沟渠。根据项目工程区情况,排水规模较小,因此沉砂池设置尺寸为2m1m1.8m,矩形断面,采用标准砖砌筑,衬砌厚度30cm,结合临时堆场的规模,项目

27、水土保持设置4座临时沉砂池,位于项目排水沟出水口处。在施工中应加强巡查维护,发现排水系统损坏应及时修补,定期清理排水沟和沉砂池内淤积的泥沙,清理出来的泥沙运至临时堆土场,晾干后用于区域绿化,待主体工程完工后,可将堆土用于排水沟和沉砂池占地范围的回填压实。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项目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主要是表土剥离堆场和建筑用料堆场。建筑用料堆场要做好排水和挡料设施,设置排水沟和挡料埂,形式同表土剥离堆场防护一致,以免暴雨冲蚀,砂土流失,同时也避免因排水不及时而影响施工。该堆场面积约为50m2,排水沟长200m,临时排水沟采用土质(梯形断面设计,边坡1:1,断面尺寸30cm30cm,人工开挖,边坡夯实

28、),共计开挖土方36m3,草包堆放防护(长20m,高1m,顶宽0.5m,底宽1.5m),共计50m3,彩布条300m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水土流失危害的认识,树立防治水土流失的意识,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本项目水土流失量,同时水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水土流失防治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项目直接影响区域植被的保护,严格控制对植被的破坏,严禁将建筑垃圾、土石方乱倒乱放。3、已建成区域生态回顾评价由于项目的施工建设,使得地表硬质化程度大大提高,部分生态廊道被侵占,使得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相较以前有所恶化。为此,建设单位采取了部分补救措施,使得该片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部

29、分生态现状甚至优于建设之前。(1)已建成区域生态环境回顾陆生生态:项目已建成区域占地约100亩,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可知,项目地块原有地貌为荒山、水塘,片区内自然植被主要是野生灌草丛植物,灌草丛高度为20-80cm,大小不等。主要为当地常见物种,如蒲公英、艾蒿、车前草等。水生生态:项目所在地块原水塘内於塞严重,水域面积较小,基本无鱼类,水生动物主要有少量的小虾、田螺、蚌等。(2)建成区生态建设回顾性分析已建成片区的生态建设,以原有水塘为核心,保留其水生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特性,并将其纳入整个景区的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中。绿化带建设为了减少项目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已建成区域周边补充种植绿

30、化带,同时以改造后的水塘作为人工湖泊,在其周边补种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物量损失。开放空间建设通过沿湖绿化带的建设,同时辅以周边硬化地面和建筑物的建设,形成移步换景的效果。根据人工湖周边的情况不知一些人文景观包括观光长廊、小桥、石子铺装地面、雕塑、石桌石凳等,使得人们在建成区漫步时,可以体验到多变的开放空间。人工湖建设建设单位在建成区域施工过程中,对原有水塘清淤并扩容,改造成人工景观湖,同时向其中投放鲤鱼、鲫鱼等鱼类以及田螺、蚌等水生动物,相较施工前,该片区的水生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同时由于建设过程中的清淤,使得原有水塘的富营养化状况也有所改善。4、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完成投入运营后,通过景观恢复等生态保护措施,在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由于游客的人为活动,将影响该区域动态区系的组成,尤其是鸟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境将受到压缩,其种群数量可能减少。一个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包括游览环境承载力、生活环境承载力、旅游用地承载力和自然环境纳污力四个方面。从怪石岭景区项目实际情况来看,供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