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辅导题答案第1章与第2章内容一、问答题1、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2、何谓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是否具有同等的有效性?3、简述SPAC的基本概念。4、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有何共同假定?有哪几种类常用模型?5、水分特征曲线有何特点。6、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哪些?7、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如何确定?8、论述用水量平衡图解法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步骤。二、填空题(作业题)1、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 灌水量(w)、实际蒸发量(ETa)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2、土壤中有效水的上限为田间持水量,下限为 凋萎
2、系数。3、按照根系分布土层中的毛管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可将毛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两种类型。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表示因变量产量的指标有单位面积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5、分阶段相乘函数模型中最典型的詹森(Jensen)公式表达式为 。6、土壤最大有效储水量应当等于田间持水量与凋萎系数的差值。7、SPAC中的水容被定义为单位水势变化所引起的细胞组织内含水量(w)的变化。8、根据水膜内水分子受力的强弱,可以把束缚水分为吸湿水和膜状水两种。9、通常把膜状水的最大含量叫做最大分子持水量。10、当土壤全部孔隙都被水分所充满时,土壤的含水量称为饱和含水量。11、土壤水饱和度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
3、隙容积的百分数。12、土壤水吸力相同的情况下,黏土的含水率比砂土的含水率高;相同含水率条件下,脱水过程比吸水过程的土壤水吸力大。13、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称为计划温润层深度。14、土壤盐碱化地区,要以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允许的土壤溶液浓度作为控制条件确定允许最小含水率。15、水分因素亏缺可以分为非充分灌溉和充分灌溉两种。三、选择题(作业题1、2题除外)1、取土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质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质量为40g,则土壤质量含水率为(C)。a. 20;b. 25;c. 33.3;d. 40%。2、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BCD )。a.腾发量;
4、b. 蒸腾速率;c. 蒸腾效率;d. 蒸腾系数。3、农业生产上对作物最有效的土壤水分是(C )。a. 吸湿水;b. 薄膜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4、SPAC系统中的水容包括(ABCD )。a. 土壤水容;b. 根系水容;c. 茎水容;d. 大气水容。5、当土壤含水量降至植物因水分亏缺而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量称为(AD )。a. 永久凋萎含水量;b. 最大吸湿量;c. 毛管持水量;d.凋萎系数。6、相同条件下,土壤中有效含水量最多的是( C )。a. 粗砂土;b.细砂土;c. 壤土;d. 黏质土。7、确定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的主要因素为( ABC )。a.根系活动层深度;b.土壤性质;
5、c. 地下水埋深;d. 有效降雨量。8、以下对于非充分灌溉表述正确的是( B )。a. ETa=ETm;b. ETa塑膜覆砂三七灰土夯实;b、机瓦水泥瓦黄土夯实;c、黄土夯实混凝土机瓦;d、水泥瓦三七灰土夯实塑膜覆土。10、可以作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径流聚集区域的有 ABCD 。a、休闲田块;b、路面;c、坡面;d、屋面和庭院。四、名词解释1、喷灌2、喷灌强度3、喷灌均匀度4、水滴打击强度5、雾化指标6、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7、渗灌8、微灌9、土壤湿润比10、集水效率11、计划湿润层深度五、计算题(灌水额定、灌溉制度及管道水力计算)1、 某县拟采用喷灌系统灌溉花生,已知计划湿润层深度为40cm
6、,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分别按田间持水率的85和65设计,田间持水率为32(容积含水率),水利用系数取0.85,最大日耗水量为5.2mm,求灌水周期。2、低压管道灌溉用硬聚氯乙烯管道,长300m,通过流量为0.03m3/s。管道外径180mm,壁厚5.5mm,求沿程水头损失及管内流速(已知f0.000915,m=1.77,b=4.77)。答案:管内径 d=18025.5=169(mm); 沿程水头损失 =0.000915300=2.67(m); 流速 (m/s)。第46章内容一、问答题1、灌溉水资源优化管理包括哪些内容?2、灌区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系统的特点
7、和组成。4、低洼易涝区除涝防渍的水利工程措施有哪些?二、填空题1、水资源配置系统,一般由供水系统、输水系统、用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四部分组成。2、影响盐碱土形成的因素有气候、地形、母质及土壤、地下水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3、除涝设计标准的暴雨重现期,目前我国大多采用5-1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4、除涝排水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满足作物允许淹水 时间 和淹水的 深度 要求。5、农田受涝成灾的灾情常用 受涝面积的大小 和 作物受灾减产的程度 两种指标来表示。6、含沙量一定的水,放淤改良盐碱土时,落淤厚度越大,所需放淤定额越 大 。7、放淤改良盐碱土时,水的含沙量越大,所需要的放淤定额越 小 。8、设计排水流
8、量包括 排涝流量 和 排渍流量 两种。9、盐碱地中水盐运动的基本规律可以归纳为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 。10、土壤中盐分溶质的运移主要是通过 对流 和 水动力弥散 两个途径来实现的。11、 地下水临界深度 是拟定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12、冲洗脱盐标准包括 脱盐允许含盐量 和 脱盐层厚度 两种指标。三、选择题1、水库灌区优化决策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可以用(ABCD)来表达。a.粮食产量最高;b.净效益现值最大;c.费用现值最小;d. 灌溉面积最大。2、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包含的变量有( ABD )。a、阶段变量;b、状态变量;c、离散变量;d、决策变量3、排渍流量(AB )。a. 又称日
9、常排水流量;b. 用以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尺寸;c. 用以确定排水沟的沟底高程和排渍水位;d. 可用暴雨资料推求。4、如果土壤中代换性钠离子含量占阳离子代换量的15,则应属于(C )。a. 非碱化土;b. 弱碱化土;c. 强碱化土;d. 碱土。5、以下几种盐碱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D )。a. 白碱;b. 油碱;c. 瓦碱;d. 马尿碱。6、地下水临界深度最小的是( D)。a. 砂壤土;b. 轻壤土;c. 中壤土;d. 黏质土。7、以下对于盐碱地改良措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排水是改良盐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明沟排水;b. 灌水冲洗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土壤含盐
10、量越高,所需要的冲洗定额越大;c. 放淤冲碱的计划落淤厚度确定后,河水泥沙含量越高,所需放淤定额越大;d. 种稻改碱措施中,当土壤含盐量较高时,必须进行播种和插秧前的泡田洗盐,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对稻苗生长无害的程度。8、放淤改碱的时间应选择在( BD )。a. 冬季;b.河流水量充沛季节;c. 含沙量低的季节;d. 含沙量高的季节。9、可以改良盐碱土的措施有(ABCD )。a. 平地深翻,合理耕作;b.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c. 植树造林;d. 用化学改良剂。10、影响末级排水沟深度确定的因素有( BC )。a. 土壤质地;b.地下水临界深度;c. 沟内设计水深;d. 沟内水位与沟中部水位差。
11、四、名词解释1、设计排涝模数2、排渍流量3、冲洗定额4、地下水临界深度 第79章内容一、问答题1、灌溉管理包括哪些内容?2392、什么是灌溉计划用水?有何意义?2733、如何合理安排配水计划的用水顺序?4、用水计划执行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2865、灌区用水管理现代化包括哪些内容?295-2966、计算机在灌溉系统管理工作中,主要被用于哪几个方面?314-3157、灌区配水方式如何选择(轮、续)278二、计算题(灌区配水)1、某灌区干渠将水输送到分水闸后,向3个支渠配水,如图A所示。根据其控制面积大小,作物种植比例及渠道输水损失情况,确定各支渠的配水比例为一支占25%,二支占45%,三支占30
12、%。现有两次典型的灌水,第一次灌水自6月7月至15日,共8d零12h,干渠输送到分水闸的流量为5.00m3/s;第二次灌水自7月11日至20日共10d,干渠输送到分水闸的流量为3.0m3/s。灌区管理部门决定第一次灌水按续灌方式向各支渠配水,第二次灌水按轮灌方式向各支渠配水。要求制定分水闸的配水计划,包括在这两次灌水中,各支渠的配水时间、配水流量及配水水量。2、某灌区自水库引水,分南北干渠,总灌溉面积12.75万亩,无其它蓄水设施。南干渠种植水稻,灌水定额60m3/亩;北干渠种植旱作物,灌水定额见下表。南干渠控制面积6.7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85;北干渠分为上下两段,其控制面积为1.5万亩和4.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5和0.6。若某次引水量为750万m3,试按毛灌溉用水量比例对南北干渠进行配水。作 物种植比例灌水定额(m3/亩)玉 米0.460大 豆0.440小 麦0.25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