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8.46KB ,
资源ID:113862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862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docx

1、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内容提要本报告基于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 发展指标研究,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与决策、家庭和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对中国和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指出男女 两性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 地区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程度与差异等。报告表明,经济 社会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的改善。关键词性别平等/妇女发展/评估 1995年以来,第 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的召开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 社会全面进步,使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 临许多新情况和新

2、问题。全面客观地评估中国性别平等与妇 女发展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十分必要,将有助于政府、非政 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客观、准确地认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 展的状况,明确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应优先关注的问题 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基于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体系的研 究,本报告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与决策、家庭和性别 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对中国和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区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 行评估。本报告所理解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 促进的辩证统一。“性别平等”强调性男女两性在权利、机 会、责任和评价上的平等。而“妇女发展”则主要指妇女各 方面状

3、况的改善,也包含为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而采取 的积极措施。我们所追求的性别平等应该是发展基础上的平 等,我们所期待的妇女发展则是平等前提下的发展。基于上述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基本概念的理解,本次 评估采用的指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男女两性权益 享有状况的指标,如 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及其比率、男女 在业人口非农就业率及其比率等;第二类是反映男女两性对 资源分享状况的指标,如各级在校生的女性比例、各级决策 者中的女性比例等;第三类是反映女性需求满足和权益保障 程度的指标,如孕产妇死亡率、再婚率等。考虑到性别平等 与妇女发展的复杂性和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必要性, 在利用上述指标进行评估

4、时,除个别指标外,均以真正意义 上的性别平等和妇女需求的充分满足为标准,即以男女在权 益享有和资源分享上没有差距为 100分。一个地区无论综合指数排名多高,但只要未达到理想状态,就还有继续推动和 发展的空间。在构建综合指数时,对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了 标准化处理,对不同方向的指标进行了同趋化处理。为防止 出现只要平等不要发展或只要发展不要平等的误区,在评估 时对反映两性权益享有状况的指标,采用把女性享有率和两 性享有率之比平均赋权合成一个既包含女性发展水平又反 映两性水平差异的复合指标的方法。本次评估指标的数据主要为国家统计局和政府有关部 委的年度统计报告、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及其他全 国

5、性大型抽样调查数据。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可得性和可靠 性,有些在研究中更具性别敏感的指标未能在本次评估中使 用。各领域评估使用的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和数据见表 1.一、健康领域公民健康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公共卫生政策有效性 的重要尺度。妇女健康和安全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生存、 发展与平等,而且也影响到子孙后代以及整个社会及家庭的 总体健康水平。妇女的健康涉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完好和安全状态,包 括享有生命安全的权利、在整个生命周期达到身心健康标准 的权利、享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的权利以及有能力抵御各 种传播性疾病的权利。鉴于现有的数据状况,本次对妇女生 命健康状况的评估主要从生命安全(生存)、保健服务两

6、个 方面进行。生命安全是健康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健康服务的 目的所在。健康服务是达到身心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条件。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从全国的情况看,1995年以来十年间,妇女健康状况得 到一定改善,综合指数逐年上升。(见表 2)但数据显示,妇女生命安全指数在十年间变化不大,甚至有小幅下降,这 与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女婴、女童死亡率不无关系,也与孕 产妇死亡率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影响有关;健康服务指数有较 大提高,但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依然很大,尤其应增加各方面 投入,提高妇科病检查率。中国的出生性别比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上升, 1995年达到,20XX年为而且呈现出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 城镇偏高

7、,农村情况更为严重;汉族高于少数民族;中部地 区咼于东部和西部等特点。婴儿和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 1995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o, 20XX年分别下降到。、 。但在婴儿和儿童死亡率不断降低的同时,女婴和女童死亡偏 高现象却持续存在。1990年四普时,男、女婴死亡率分别 为o、o; 20XX年五普时,男、女婴死亡率分别为o、o。1反映出女婴和女童生存状况亟待改善的严峻形势。孕产 妇死亡率明显下降,由1995年的/ 10万下降到20XX年的/ 10万。但孕产妇死亡率地区差异很大, 20XX年*、新疆、青海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仍超过 100/10万,最高的甚至达/10万。全面降

8、低孕产妇死亡率仍任重道远。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步上升, 20XX年比1995年提高了个百分点,达到。但住院分娩率的地区差异也很大,一些 地区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如 *、贵州等边远地区住院分娩 率只有和。随着妇幼保健服务市场化趋势的发展,妇幼保健机构受 到很大冲击,由1995年的3179家减少到20XX年的2998家。 保健机构的减少必然削弱为妇女提供保健服务的能力,多年 来妇科病检查率增幅很小, 近十年来基本都在 38 % 39 %之间徘徊,甚至出现下滑趋势。20XX年妇科病检查率为, 20XX 年为。2.各地区妇女健康状况比较各地区妇女健康状况的评估结果及分层状况见表 11、表12.对评估结果进

9、行分析发现:20XX年妇女健康状况综合指数较高的前 10个省区市一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浙江、河北、宁夏、黑 龙江和辽宁,多数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位于后 10位的省区市一一江西、甘肃、重庆、海南、广西、新疆、 青海、贵州、云南和*多处于西部地区。妇女健康指数在 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最高和最低省份相差分。与 20XX年相比,变化幅度较大的是宁夏和福建,宁夏从 20XX年的25名上升到20XX年的第八名,福建的相对位次则从第八名降到第二一名。分析发现,20XX年,2/3的省区市妇女健康指数与人 均GDP水平高度相关,说明健康作为最重要的人类发展指标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依赖。但 1

10、/3的省区市妇女健康指数与人均GDP水平相差较大,有的地区人均 GDP水平较高, 但妇女健康指数却较低, 二者的位差甚至高达14,而有的地 区虽然人均GDP水平较低,但妇女生命健康指数却较高, 如 宁夏、陕西等地区。说明妇女的健康状况除受经济发展水平 的制约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如政策因素的影响。 同时,宁夏、陕西等地区妇女健康指数的提高,可能与国家 的西部开发战略和妇幼卫生资源向西部倾斜有关。二、教育领域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是两性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分 享社会经济资源的基础。对教育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 况的评估指标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按照教育活动的递进 性对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

11、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成人 教育5个方面进行评估;二是对综合反映教育成果的指标 平均受教育年限和 15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进行评估。鉴于目前教育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本次评估未使用“入学率”指标及数据。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十年来中国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状况有较大的提高,综合指数从1995的提高到了 20XX年的其中,1995到20XX年增长了,20XX到20XX年进一步增长了从分领域来看,除了 学前教育指数下降外,其它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按照 增幅从高到低,依次是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和初 等教育。(见表3、表4)高等教育阶段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十年间,高等教育阶段的女生

12、比例大幅度增长,使得高等教育阶段的指数从1995年的急剧提升到20XX年的,提高了分。相 应地,1995到20XX年期间,高等教育中女生比例的大幅度 提高为教育领域综合指数的提高贡献了分。高中阶段教育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的提高也非常明显,近十年来提高了分,为综合指数的提高贡献了分。其中普通高中教育中女性的比例持续增长,普通高中毕业生中 的女生比例从1995年的升至20XX年的。但高中阶段教 育中存在的中专教育女性过度集中的情况,会导致年轻女性 未来就业相对集中于技术含量和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职业。教育成就指数的增长对总指数的贡献也较为突出,为分。1995到20XX年这5年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提

13、高了年,比男性的提高幅度年多年;15岁以上女性人口的识字率 也从提高到20XX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其提高幅度 也高于男性的提高幅度,男女之间的差距缩小。相对而言,初等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指数由于基础相对 较好,因此在近十年来上升幅度相对较小。同时这一领域指 数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 影响。2.各地区教育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较近十年来,各地区在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尤其以* ()、甘肃()、贵州()等西部地区的提高幅度最大;而新疆、北京、山西、 河北、天津、上海、内蒙、青海和黑龙江等地区的增幅相对 较小。其中,有些地区基础

14、相对较好,因此增幅不大,但还 有一些教育基础相对较差的地区,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 女发展亟待改善。从排序的地域分布来看,东北各省、新疆、上海、北京教育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综合指数一直位于全国的前列;而*、甘肃、云南、贵州、江西、湖北、安徽、 海南、青海、四川、广东、福建相对较差。三个时期教育性 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指数得分比较,排序波动在 5名以上的省区有吉林、福建、湖南、广东以及青海。吉林省的排序 从1995和20XX年的第九升至第一,是由于其除学前教育外, 各个领域的得分均在增加,尤其是在职业培训指数上取得了 分的进步。北京排序的相对下降则是由于其基础较好,在各 个领域的改进幅度相

15、对于其它省区较小的缘故。尽管妇女教育机会的增加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 关系,但从各省区市教育领域性别平等指数的排序上看,教 育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 在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新疆、吉林、山西、内蒙等经济收 入水平并不太高的地区,教育领域的综合指数一直位于全国 前10名,而一些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教育性别平等程 度并不高。1995年到20XX年,初等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状况改善 最显著的是西部贫困地区:贵州()、安徽()的增幅最大, 分值的上升与地区教育投资的增长和国家教育投资向西部 地区的倾斜有很大关系,从而使得西部贫困地区女童的入学 机会获得了极大改善。三、经济领域

16、经济资源与经济收益的享有是妇女生存与发展的重要 条件。经济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不仅对于妇女实现自 身经济独立和家庭的福祉至关重要,而且体现了妇女平等获 取和控制经济资源、平等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分享经济和 社会发展成果、获得公正的价值评价和社会经济地位的程 度。对经济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评估主要从经济 资源的获取与机会、收入和社会保障、就业结构与职业地位、 贫困4个方面考察。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从1995、20XX 20XX年三个时期的综合指数看,全国 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程度虽然增幅较小,但一直处 于上升趋势,20XX年为,比1995年提高了分,比20XX年提 高了分。(见表

17、 5 )而在各子指数中,职业结构指数的改善 最为明显,从1995年的提高到20XX年的注:各年度贫困指数均使用 20XX年国家重点贫困县调查数据,收入和社会保障指数中的收入数据均使用 20XX年劳动社会保障部抽样调查数据,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标均 使用20XX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妇女就业和再就业 的困难得到了缓解,20XX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 为,比20XX年降低个百分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女性 比例结束了持续走低的局面,自 20XX年开始回升,20XX年达到;女性就业人口的非农从业率上升

18、,男女两性非农从 业率的差距缩小,根据 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男女从业人口非农从业率之比为, 比1995年1 %人口调查时提高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女性比例不断上升,有力 地改善了女性的职业结构, 20XX年达到,而15年前这一比例只有。数据也显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在男女两性 之间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妇女更多地承受了经济改革的负面 影响,影响经济领域中两性平等主要因素是:女性以高于男 性的速度退出劳动力市场, 20XX年全国城乡男女16岁以上人口从业率之比为,低于 1995年,而变化主要发生在城镇,20XX年城镇男女16岁以上人口从业率之比只有;男女 两性的收入差距拉

19、大,20XX年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的年均 收入是男性就业人员的,而据劳动部 1978年的抽样调查,这一数据为83%;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未能得到有效地推行, 20XX年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只有, 5年间只增长了个百分点,直接影响了生育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的享有;即 便在以资源贫困为主的国家重点贫困县,女性人口中的贫困 发生率也高于男性,女性为,男性为。2.各地区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较限于数据,分省的经济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指数只 纳入了经济资源分享和就业结构两个分领域的指标和数据, 从20XX 20XX年两个年度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 合指数的分省情况与排序(详见表 11、表

20、12)我们发现:不同时期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程度较高的地 区相对比较集中,20XX年排名前10位的是新疆、广东、北 京、广西、吉林、黑龙江、河北、福建、天津、上海,其中 北京、天津、吉林、上海、广东、广西、新疆 7省区市3个 时期的经济指数都位居前 10名。20XX年得分最高的前3个 省区市新疆、广东、北京的经济指数得分别达到了、和各省区市经济领域综合指数分布不太均衡,得分差异较 大,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0XX年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相差 分,20XX年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相差分。各分领域中,经济 资源分享指数十年间变化最为显著,有将近一半的省区市 20XX年的经济资源分享指数不仅低于 20

21、XX年,而且低于1995年,形成V字形曲线,如北京市,1995年经济资源分 享指数为,20XX年为,20XX年又回升到数据的变动,反映 出市场化过程中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对经济活动政策干预 的变化对妇女经济资源分享的影响。从综合指数排序和人均 GDP排序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只 有1/3的省区市的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排序 与人均GDP的排序较为一致(相差不超过3个位次)表明经 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妇女对经济资源和经济收益 的分享。但更多的情况说明,一个地区经济性别平等程度并 不完全甚至并不取决于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经济水平偏低 的地区同样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经济领域的性别平等,如 20

22、XX年新疆的人均 GDP排名处于全国第十三位,但其经济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一直位居全国前列,1995、20XX 20XX年分别为第三和第一。 20XX年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山西、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疆八省区的经济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排序都高于其人均GDP排序5个位次以上。相反,如果不重视性别平等的促进, 经济虽然发展了,妇女享有的经济资源和经济成果反而低于 经济水平差的地区。20XX年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 数明显落后于其人均 GDP排名的省区市是辽宁、上海、江苏、 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海南、重庆、宁夏 11个省区市。四、政治与决策领域建设和谐社会需

23、要统筹性别利益,而政治与决策领域的性别平等是保障利益统筹中性别公正的重要条件。本报告对政治与决策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的 测量和评估包括参与党和政府、参与立法机构、参与政治协 商、参与基层管理4个分领域12个具体指标。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表6显示了 1995年以来特别是近五年全国政治与决策 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总体和各分领域的情况。注:1995年参与基层管理的数据欠缺, 计算综合指数时用20XX年数据替代。从表6可看出,与1995年相比,近十年来政治与决策 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20XX年政治与决策领域指数得分比 1995年提高了,但是进步主要表现在前5年,20XX

24、年以来则一直处于徘徊状态。 与基层管理和决策参与相比,高层决策者中女性比例更低。从具体指标 数据看,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在政党的参与方面,越是决 策高层,女性参与的比例就越低。 20XX年省部级以上干部、地厅级干部、公务员的女性比例分别为、和,决策高 层中女性比例与公务员中女性比例的差距高达个百分点。另外,从动态角度看,全国政治与决策领域性别平等与 妇女发展各领域的情况不尽相同。十年来参与党和政府的女 性比例上升速度较快。从 20XX到20XX年这五年间,中央委 员和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女性比例的增长速度略高于 1995到20XX年间的增长,而公务员和*党员中的女性比例后五年 的增长速度低于前五年

25、。同样,在参与立法方面,十年中, 人大常委中的女性比例有所上升,而人大代表的女性比例却 略有下降。在参与政治协商方面,后五年,政协委员中的女 性比例的增长速度变慢,而政协常委中的女性比例明显增 长。在基层参与方面,居民委员会委员中的女性比例一致处 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也处于下降态势,20XX年居委会成员 的女性比例为,比 20XX年的下降了 5个百分点,而村 委会成员的女性比例则始终未能得到明显改善, 20XX年比20XX年还降低了 1个百分点,仅为。2.各地区政治与决策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由表12可知,20XX年全国31个省区市女性政治与决策领域综合指数的排名最前的是北京,得分为分,

26、比最低值高 出分。若将31个省区市分为三个层次,跻身于前 10名的有北京、上海、内蒙古、安徽、贵州、新疆、山西、广西、广 东、天津,排在后10位的依次为山东、海南、云南、福建、 *、甘肃、浙江、青海、河北、和陕西,余者皆处于中间 水平。将这个结果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地区分布比 较,我们发现: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较高的地区,女性 政治与决策领域综合指数大多数排序靠前,反之,女性政治 与决策领域综合指数大多数排序靠后。这表明较高的受教育 程度,对于提高女性参政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五年来各地区女性政治与决策领域综合指数的变化可分为五种情况:直线上升、曲折上升、基本不变、直线下降、 曲折下降。五年

27、来在曲折中下降的有江苏、重庆;在曲折中 上升的有北京、黑龙江、广西、陕西;基本不变的有浙江、 甘肃和湖南;一直上升的有*、新疆、青海、安徽、上海; 一直下降的是山东和云南。五、家庭领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家庭领域的性别关系既是社会 性别关系的微观基础,也是社会性别关系的具体体现。家庭 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降低了家庭内部资源的分配效率,必 然也会恶化两性在其他社会领域的资源分配状况,其结果会 对整个性别关系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实现和谐 的家庭性别关系本身既是一个目标,又是构建其它领域性别 平等的基础和前提。本报告从婚姻关系、家庭责任和家庭资源 3个方面,构建了家庭领域中性别平等与妇女

28、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 指数。根据目前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数据质量,本次评估 使用了 8个二级指标。由于家庭领域中有相当一部分指标只 有20XX年数据,没有或难以获得相应的年度统计数据。因 此,只能基于一个时期的综合指数的数值进行横向的分地区 比较说明。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从全国的综合指数看,(见表 7)中国家庭领域中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目前处于中等发展程度。家庭性别平等指数 全国的数值为,各个地区的该指数水平也都大于 60.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在不同方面的发 展并不均衡。从3个一级综合指标的数值看,家庭资源分配 指数、婚姻关系指数与家庭责任分担指数的数值分别为、和 这表明与家庭责任

29、分担的性别关系相比,男女两性在家庭资 源分配与婚姻关系上更为平等一些;换言之,中国女性在家 庭中的传统角色以及男女两性家庭责任分担模式并没有太 大改变。说明家庭责任中的性别平等关系已经成为制约目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最重要因 素。2.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地区比较比较不同地区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我们有以下发现:各地区家庭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比较 大的差异。31个省区市的家庭性别平等指数的数值范围从 到,相差家庭性别指数处于前 10位的地区分别是山东、北京、河南、重庆、四川、广西、天津、辽宁、河北与上海,而排 在后10位的地区分别是贵

30、州、山西、甘肃、云南、海南、 江西、吉林、黑龙江、宁夏和青海。影响这些地区综合的排 序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婚姻关系状况对家庭性别平等程度有着重要的影 响。例如山东在 20XX年已经没有早婚情况;同时由于教育 程度的提高、婚育观念的进步,其晚婚率为,远远高于全 国的同期指标值()。因此,山东的婚姻关系指数排在全 国第一位(),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宁夏、青海、云南、江 西等地区早婚率比较高,而晚婚率又比较低,在很大程度上 导致了这些地区的综合排序靠后。其次,家庭责任分担方面的性别平等程度也决定了家庭 内部性别关系,与其它地区相比较,北京、重庆、四川、山东、天津、上海、广西等地区的男性在计划生育、家

31、务劳动 以及照看0 6岁的子女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因此也决 定了这些地区的家庭性别平等程度要更高一些。而黑龙江、 山西、内蒙古、吉林和青海等地区的家庭责任指数都在 50以下,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各个地区家庭性别平等发展水平排 序与人均GDP排序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如 20XX年,浙江、 广东、江苏、福建与黑龙江的人均 GDP分别处于全国的第四、六、五、七、十位,但是家庭性别平等指数排序却位于全国 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十九与二十九位;而重庆、河南、 广西和四川的人均 GDP分别排在第十六、十七、二十八和二 十三位,但是其家庭性

32、别平等指数却都排在全国的前 10位。少数民族集中地区的情况不完全一致。 相对而言,广西、内蒙古和新疆的早婚情况比较少,同时,由于教育程度比较 高,其女性的晚婚情况又比较普遍,因此综合指数的排序比 较靠前;而云南、青海和宁夏这两个指标值在全国的位次都 在后面,影响了其综合指数排位。六、环境领域环境是妇女发展的外部条件。对环境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不仅可以反映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 展的结果、背景和条件状况,同时也可以反映男女两性对环境资源的占有、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为改善妇女生存发展的环境、促进环境领域中的性别平等提供依据。对环境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主要从生活环境、社会安全环境、资金支持环境和环境参与 4个方面进行评估。1.全国总体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