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6.81KB ,
资源ID:113709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709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分析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分析方案.docx

1、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分析方案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结 题 报 告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阶段,普遍认为数学课有些枯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数学技能的掌握都缺乏一定的兴趣;数学虽然记忆的东西不太多,但它的知识是连贯的,前面知识的遗忘必然给学习新知识带来很大的麻烦。而童谣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些问题。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得开发与利用各种有效地数学教案资源”。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数学课程理念,善于挖掘生活中有效的数学资源,巧妙运用各种数学教案资源,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我校一直以来积极开展以“绿色童谣”

2、特色的学校校本研究,已有农村小学绿色童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绿色童谣”为载体的养成教育实践与研究、用绿色童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案效益的实践与研究等一系列关于绿色童谣资源开发的课题研究基础,并取得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在用绿色童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案效益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着力于农村小学应如何开展“绿色童谣”教育与学科教案整合,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以上的课题研究,学生已经在教师的引领下基本掌握编写童谣的基本技能,也已能编写出一些针对学习的童谣作品,这也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许多教师也开始尝试到在教案中运用童谣资源,利用童谣资源辅助教师教案,引导学

3、生学习,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和教师对数学童谣的开发利用的论文有很多,也涌现了一些关于童谣特色学校对童谣在教案实践中的研究。福建省袁仕理在童谣可开发和利用的数学资源一文中指出:“童谣是用童心写的诗歌,是童年中最美妙的音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徐向阳也在让童谣为数学课助跑较好地阐述了童谣这一独特的形式在数学教案实践中的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研究和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中王小学关于童谣进课堂的实践研究、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童谣童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上海浦东新区金茂小学小学“新童谣教育”的实践等等一些学校都对童谣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我积累了许多的实践研究的资

4、料、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案中,将童谣与数学教案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好数学童谣资源的研究对于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案具有实际意义。二、理论依据1、学生认知特点理论依据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远胜于抽象逻辑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童谣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2、心理学理论依据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这是数学童谣教案的基础。利用童谣对学生进行教育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一是儿童天性好奇。童谣教育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接受学习的兴趣。二是儿童想象力发展较早。童谣教育可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象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

5、三是童谣的语言往往显得非常有节奏、有张力,非常适合儿童诵唱。 3、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依据让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玩,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对儿童教育的任何更新、发展、改革,其出发点应始终遵循儿童的天性。4、多元智能理论依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阐述了“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的互补、迁移”的原理。数学知识的抽象、乏味,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童谣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是孩子们喜爱的文学形式,将两者加以结合,正好起到互补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达到教案的最佳效益。三、概念界定1、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

6、直接因素来源。2、童谣: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来自民间,是用童语唱出童心的,句式自由,声韵活泼,情趣深厚,言语朴实,顺口成章的一种文学样式。3、数学童谣:充分挖掘童谣的娱乐、审美功能,让数学知识以童谣的形式呈现,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文化知识的童谣。四、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使教师能充分开发、挖掘数学童谣课程资源,掌握以童谣为载体的教案方法,提高因材施教的水平,提高数学教育教案质量。2、通过研究,让学生在诵唱、创编数学童谣中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知识要点,牢记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数感。3、通过研究,充分收集、创作数学童谣,有效利用童谣资源,优化数学教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

7、习习惯。4、通过研究,充分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学习情趣,促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能够在生活中合理运用数学。五、研究步骤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课程资源的研究就作为我校童谣文化建设研究之一,它遵循儿童全面发展的规律,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生活的无穷乐趣,体验优秀儿童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教案中利用数学童谣激发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独具价值的健康个性特长。在数学童谣课程资源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童谣实践活动、数学童谣专题课、教案研讨活动等渠道对数学童谣进行开发,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寻找孩子们身边的数学童谣,创造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数学童谣,有效利用数学童谣,优化数学教案效益。以下就课

8、题研究过程中针对数学童谣资源开发和利用两方面研究的具体步骤。1、农村小学数学童谣的开发研究步骤(1)问卷调查、理清研究方向围绕小学数学童谣开发与应用的问题的设计调查问卷,及时了解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需求与困惑;了解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应用现状;听取学生、教师对数学学习中进行数学童谣教案的看法、意见;了解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童谣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案有哪些作用等等,从而及时调整数学童谣开发工作的方向、重点。(2)广泛收集、创编整理各类数学童谣资源 开展数学童谣我来找、数学童谣我来编、数学童谣展示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走进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创编三个途径进行收集可利用的数学童谣,并将适合教师

9、教、学生学的数学童谣整理成数学童谣集。(3)数学童谣资源开发总动员动员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完成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根据数学课程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开展多形式的数学童谣研讨活动,如数学童谣创编设计、数学童谣教案课例征集、数学童谣算题设计等。2、农村小学数学童谣的应用研究步骤积极开展了数学童谣专题课、展示课、课例分析研讨等一系列展示活动,对开发的数学童谣进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数学童谣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措施一:巧借童谣激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

10、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1)、新课导入中激趣。教授认识钟表一课时,利用:“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这样一则猜谜童谣引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联想,有效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重要的基石。(2)新知教案中激趣一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数字不感兴趣,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运用这样一首数字童谣来学习:“0像鸡蛋营养好,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能听话,4像小旗迎风飘, 5像称钩能卖菜,6像

11、哨子吹得响,7像镰刀能割草,8像葫芦能装酒,9像勺子能盛饭,10像油条加鸡蛋”。通过这样的童谣诵读,进行从具体到抽象,音、形、义相结合认数教案,学生不仅对数字的字形结合记得很牢,数字顺序也不颠倒。简短的数学童谣让学生很快能够温故而知新,在举一反三的学习中,从不知到已知。(3)表扬、竞赛中激趣在课堂教案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表扬童谣、竞赛童谣来提醒学生集中精力,鼓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表扬上,“棒棒棒,你真棒!”“行行行,我能行!”这样简短的小童谣看似表扬一个学生,其实也鼓励了班里其他的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践学习中;课堂竞赛上,“火车火车开来了,我的火车谁来开?”“

12、火车火车我来开。”通过这样童谣对话,配上一些形体动作,数学课堂充满了趣味,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措施二:巧用童谣破重点教案重点是教师实现课堂教案目标的关键。如何让教案重点能在学生学习时变得简单易懂,清晰易记,一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教案实践证明,我们巧妙地运用童谣教案,可以大胆的鼓励学生自编童谣,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看本质,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一课学生自编了这样一则童谣:“今天天气真不错,各位同学听我聊。今天不把别的表,四则家庭聊一聊。加减兄弟去买票,谁在前,买票先。乘除父母看医生,谁走前,看为

13、先。父母兄弟桌四围,尊敬长辈孝为先。小括号,像爷爷,啥事先听他意见。四则家庭乐融融,美好家庭万事兴。”学习进位加法,学生创编这样一则童谣:“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对整齐,要从个位先加起,遇到满十就进一。”通过在数学课堂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知识重点转变成一则则学生琅琅上口的童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童谣创编中自然地理解、感悟、掌握知识重点。仅仅几句简短的话,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不断地体验着数学知识带来成功的乐趣。措施三:巧使童谣解难题怎样积极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案,怎样提高课堂教案效率,怎样帮助“后进生”化解数学知识的难点这些都是数学教案面临的“难题”。通过把童谣带进教案的尝试,的

14、确做到了很多“减负增效”的实事。如在学习有关长方体的知识时,由于“点”多“量”大,用一般的方法,学生很容易遗忘;如果强迫他们背诵,学习兴趣又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编写了一些童谣帮助理解记忆:如六面八点十二棱,对面对棱都相等;如学习环形面积计算时,我编写了:大圆,小圆,分开是圆,合成是环,要想知道环面积,简单大圆减小圆再如单位的换算虽然是个小知识点,但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的教案中方法很多,但很多学生总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运用起来就会经常出错。为此,我细心钻研了所有的单位换算,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并用童谣的形式编出来,让孩子们吟唱:大单位、小单位,化来换去是单位,大化小来乘进率,小化大来就相除

15、老师用心,学生开心,数学学习有时也可以轻松快乐点!措施四:巧编童谣做总结归纳总结是课堂教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进行归纳小结,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利用童谣进行归纳总结,形象生动,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青年教师周艳星曾经在教授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展示课时,课前先让学生吟诵“数青蛙”童谣: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这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谣,因此学生能够一直数下去。通过课堂教案后,课末,教师适时出示延伸练习:“你能不能结合这节课

16、学习的内容将这首童谣用字母表达出来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讨论、交流等探索活动,“创造”出了一句“新童谣”:“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短短的一句童谣,高度概括了童谣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将所学知识与童谣巧妙融合在一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既好玩又有趣,同时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化,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运用。六、成效分析课题研究前,我们分别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数学教案、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一些知识重点里理解、归纳,数学难题,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发现有所欠缺。许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没有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那样有趣,每天重复着做计算

17、题、背公式、解决问题等一些题目的知识学习,枯燥而且让人乏味,;而数学教师则觉得数学课上数学概念抽象、计算题反反复复较无趣,学生上课总有些提不起精神,思想不集中。1、几首童谣让教师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例如周艳星教授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复习课课。作为复习课,形式很重要,而最常见的是出示题目,分析后进行解答、交流。初次上复习课时,她直接按照数学知识教案参考资料上的一些题目逐个出示: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10厘M,宽是5厘M,他们的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周围铺上1M小路,问小路面积是多少?结果到了复习知识的最后几题,不少学生已经没有了兴趣,讲解时学生不也再那么认真的听课。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设计了

18、春、夏、秋、冬四个篇章,让数学题目层层递进,题目出示的形式有诗歌性的童谣、有散文式的童谣、还有即兴创作的童谣最后的教案效果非常好。现摘录2道题目:(1)春天,花儿香、鸟儿唱;我们一起来到银杏广场;广场中央,无限风光;想知道,听我讲一讲:一个三角形的花坛(2)冬天,冰雪多,风儿吵,小树苗穿上草棉袄;一根绳儿62.8M长,小树身上绕10圈,一首优秀的数学童谣不仅能激活我们的课堂,也能激发孩子们心中快乐的生活情感,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只花了一点点时间,我们的教师就会收获满满一袋子的惊喜与希望。2、童谣让学生爱上有趣的数学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19、、鼓舞”。将数学童谣运用于数学课堂教案,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通过教案实践我感到在教案中,有针对性的选用数学童谣,无论它融人哪一课堂环节,都将激励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学习,寓教于乐,使课堂教案更富有情趣,提高课堂教案的时效性。(1)培养学生课堂自主意识在教案中仅仅利用学生积累的愉悦表象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学生形象表象的特点,在利用数学童谣教案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新的愉悦表象,提高自主意识。在教案“0”时,边教边编出一首数学童谣:“0”像个蛋,排在1前面,0的用途大,可作起点站,车儿到终点,乘客全下来,车上没有人,就用0来代。可刚一编完,好几个学

20、生举起小手,高喊不同意,于是纷纷争起来,他们说道:“0”表示一个数也没有,但只说乘客全下来,司机叔叔和售票员阿姨还没有下来,车上还有人,不能用0来代。这句编得不好!这正是体现学生在形成新愉悦表象中积极思维的自主意识的表现。真是太好了,于是马上肯定他们,引导他们继续讨论编好这句数学童谣。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充分讨论最后改成:“车儿到终点,人们全下来,车上没有人,就用0来代。”这样学生满意地笑起来,通过学生已有愉悦表象弄清了“0”的形、意、序,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2)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利用数学童谣教案指导学生进行思维、想象

21、,在愉快的认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增强思维灵活性,使求知成为愉快的事情。在教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引导学生编写了:(1)“看大数,想凑十,分小数,算连加。”这首数学童谣,同时又有意识地问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数学童谣?学生又编出了(2)看小数,想凑十,分大数,算连加。(3)看一个加数,想凑十,分另一个加数,算连加。“(两人加数都一样的情况)同时板书:8 + 5 = 13 8 + 5 = 13 8 + 8 = 16 2 3 3 5 2 6 10 10 10这3种不同方法的凑十,反映出学生把知识学会了学懂了,学活了。此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对3首数学童谣进行比较、区别,找出20以内进位

22、加法的关键是想“凑十”。对3首数学童谣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认为哪种方法又快又好就用哪种方法,不能死搬硬套。这样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自己仔细观察,去总结,去认识,去动脑。通过数学童谣教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数学童谣由于孩子们自己动脑和动口,生动、形象、具体又新颖。因为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儿童味极强,所以读起来顺口,用起来顺手,记起来容易,既突破难点,又促进教案,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使儿童在乐中学,学中乐,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七、问题与展望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受农村小学教师能力限制,在成果推广使用上,只能扮演促进和辅助的角色,有时并为起到真正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让课题研究成果从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转化成学生数学学习效益提高的因素,这还有待我们今后继续努力。参考文献1、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 王振宇. 幼儿心理学.1999年.第2次印刷.3、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2008年9月第5次印刷4、李海鸥.游戏歌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评论.2002,、5、童谣可开发和利用的数学资源 教育与管理 2008年 袁仕理6、数学童谣在小学数学教案中的运用 2008年11月 刘平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