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696.81KB ,
资源ID:1135546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554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 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 练习.docx

1、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 练习生物教师卷(4.2-4.4)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绿”色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叶绿素a为蓝绿色,酸性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后变为灰绿色B. 甲基绿和毗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C. 用菠菜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绿色位置位于图中的b处D.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遇C02由蓝变绿再变黄【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 其中叶绿素 a 为蓝绿色,叶绿素 b 为黄绿色。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后由橙色变为灰 绿色,A 项正确;甲基绿和吡罗红对 DNA、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 DNA 亲和力强, 使 DNA 显现出绿色

2、,B 项正确;菠菜叶肉细胞的绿色是叶绿体呈现出来的颜色,属于细胞质,位于图中的 c 处,C 项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遇 C02 由蓝变绿再变黄,D 项正确。2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过程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B. 过程比耗氧速率慢C. 过程比耗氧速率慢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D. 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时葡萄糖【答案】D【解析】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正

3、确;据图示可知,过程单位时间内氧气浓度减少量比过程少,故过程比耗氧速率更慢,B正确;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数量少,C正确;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D错误。【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葡萄糖在细胞基质被分解,因此线粒体有氧呼吸不能利用葡萄糖,而是利用的是丙酮酸。3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途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能形成ATP的过程有B. 晴天时小麦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C. H经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02参与D. 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答案】B【解析】

4、据图分析,过程不产生ATP,反而消耗ATP,A错误;图过程表示水的光解,晴天比阴天时旺盛,B正确;H经转移到水中,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需02参与,而不是需C02参与,C错误;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D错误。【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以H转移途径为线索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考查,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4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A. 1:6 B. 1:3 C. 1:2 D. 1:1【答案】B【解析】酵母菌既

5、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时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同,而题目中CO2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可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假设O2吸收量为1 mol,则因CO2的释放量是O2吸收量的2倍,所以共释放CO2为2 mol,有氧呼吸产生1mol CO2需消耗1/6 mol葡萄糖,而无氧呼吸时产生1 molCO2需消耗1/2 mol葡萄糖,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6)(1/2)=13。答案是B。【考点定位】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名师点睛】技巧点拨:根据气体的变化和场所情况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法(1)根据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判断(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6、)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释放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释放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2)根据场所判断真核细胞:若整个呼吸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则为无氧呼吸;若部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则为有氧呼吸。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故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其呼吸方式应根据产物判断,若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则为有氧呼吸,若

7、还有乳酸或酒精产生,则还存在无氧呼吸。5【加试题】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中午12:30时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温度/3636363125相对湿度/%1727525252净光合速率/mgCO2dm-2h-111.115.122.123.720.7A. 中午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B. 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C. 若适当提高实验组4的环境湿度能提

8、高小麦的光合速率D. 若给小麦提供C1802,产生的02中不可能含有放射性【答案】B【解析】根据本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由此可推知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A项错误,B项正确;实验2、3、4组相对湿度相同,随着温度升高,净光合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项错误;C1802经光合作用碳反应生成H218O,后者再经光反应生成18O2,故D项错误。6【加试题】某研究小组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温度恒定的暗室中,给予特定光强

9、度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其中在t1t2期间进行适度遮光处 理,测得钟罩内02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0与t1相比,t1时植物叶绿体内的RuBP含量较高B. 若在t1t2时段,给密闭钟罩内补充适量C02,植物光合速率基本不变C. 若在t2t3时,进一步增强光照,植物的光合速率将升高D. 整个实验过程中,植物叶肉细胞释放的02量为d-a【答案】B【解析】t0只有呼吸作用,t1时植物叶绿体内的RuBP要用于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t0与t1相比,t1时植物叶绿体内的RuBP含量较低,A错误;在t1t2时段由于适度遮光处理,进行光合作用减弱,此时影响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10、,补充适量C02,植物光合速率基本不变,B正确;在t2t3时,已经达到饱和点,进一步增强光照,由于光合色素的量是一定的,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C错误;整个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是始终进行的,植物叶肉细胞释放的02量为d+a,D错误。7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阶段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B. C3生成(CH20)需要H、ATP和多种酶C. 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0)的生成D. 该过程为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C3的还原【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不仅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还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AT

11、P,B正确;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提高温度不一定提高酶的活性,所以不一定能促进有机物的生成,C错误;图示 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正确。【考点定位】光合作用暗反应【名师点睛】图示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易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ATP。8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A中发生能量转化的场所是类囊体基质B. 供给14CO2,放射性化合物的出现顺序为CO2 C3 甲C. 结构B中C5转化成C3过程中消耗ATP中的化学能D. 如果突然增加CO

12、2供应,短时间内C5的含量将会增加【答案】B【解析】结构A中发生能量转化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错误;光合作用CO2先被固定为C3,再结合光反应的产物 H 和 ATP 将 C3转化为有机物,所以供给14CO2,放射性化合物的出现顺序为CO2 C3 甲(有机物),B正确;结构B中C5转化成C3过程中不消耗ATP,C错误;如果突然增加CO2供应,C5和CO2反应生成更多的C3,但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不变,C5的还原不增加,所以短时间内C5的含量将会减少,D错误。【点睛】光合作用过程中C5和C3是相互转化的,在分析C5的含量变化的时候,要注意从C5的来源(C3被还原)和去路(与二氧化结合生成C3)两

13、方面综合考量。9如图为密闭容器内某植物在晴天、阴天两种天气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限制ab段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强度、CO2浓度B. df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C. fg段的变化是晴天正午植物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所致D. g点叶肉细胞的真正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答案】B【解析】图中ab段对应的是阴天,在阴天条件下,光照强度较弱,温度较低,所以,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光照强度和温度,A项错误;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只要净光合速率大于零,就有有机物积累,因此图中df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B项正确;fg段所

14、对应的是晴天的12:0013:30时,因温度过高,植物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C项正确;g点时,净光合速率为零,此时叶肉细胞的真正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D项正确。10下表有关措施中,与对应目的相符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的A温室栽培施用农家肥促进物质循环,为农作物提供能量B大棚种植采用绿色薄膜增加透光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制作酒酿通气处理增加02浓度,促进酒精生成D谷物储存低温干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温室栽培过程中,施用农家肥的目的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A错误;大棚种植,应该采用白色薄膜,以增加透光量,

15、提高光合作用速率,B错误;制作酒酿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才能产生酒精,所以不能通气,C错误;低温干燥的条件,可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有利于谷物储存,D正确。11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对新鲜菠菜叶片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B. 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C. 丙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D. 丁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答案】D【解析】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

16、不同色素分子可以在滤纸上通过扩散而分开,据此可知:距点样处由近至远的四种色素带分别为:叶绿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而正常情况下,绿叶中色素的含量:叶绿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甲图显示的结果,四种色素的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A项正确;乙图中的叶绿素和叶绿素明显偏少,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B项正确;丙图没有色素带,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C项正确;丁图中的色素含量: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叶绿素,与实际情况不符,D项错误。【考点定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2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17、的是( )、A. 图甲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图乙中的A点B. 图甲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图乙中的AC段C. 图甲中氧浓度为c时的情况对应的是图乙中的C点,是最适合贮藏的D. 图甲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答案】C【解析】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项正确;甲图中氧浓度为b和c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进行,且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AC段,图乙中的C点,CO2的释放量最少,细胞呼吸最弱,适合贮藏植物的器官,B项正确,C项错误;图甲中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

18、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项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13下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低B.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停止点分别为50和60C. 30时植物释放到外界的O2的量比25时多D. 温度长时间高于40时植物仍然能表现出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低,A正确;图中显示光合作用停止于50,呼吸作用停止于60,B正确;30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

19、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大于25,所以30时植物释放到外界的O2的量比25时多,C正确;4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长时间处于该温度下,植物不能生长,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曲线,曲线主要分析的是交点、拐点和顶点,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14下图为某植株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B. 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C. 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则ab段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D. 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则fg段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答案】

20、C【解析】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等,A项错误; ce段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而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下降,B项错误;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则ab段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C项正确;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虽然fg段植物吸收CO2的速率下降,但仍在吸收,空气中CO2浓度逐渐下降,D项错误。15科学家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对各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判断正确的是(注:表中的“+”表示“添加”,“一”表示“不添加”)

21、试管叶绿体结构光照C18O2ATP、NADPH五碳化合物甲类囊体乙基质丙基质丁基质和类囊体A. 甲试管可得到18O2 B. 乙试管可得到三碳化合物C. 丙试管可得到葡萄糖 D. 丁试管可得到乳糖【答案】B【解析】甲试管含有类囊体,在光照下可以进行光反应生成氧气,但其中的O来自H2O,A项错误;乙试管内的二氧化碳可以利用ATP、NADPH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B项正确;丙试管内没有类囊体,不能进行光反应阶段,暗反应也就不能进行,不能得到葡萄糖,C项错误;乳糖是动物细胞内特有的糖类,光合作用不能合成,D项错误。16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 。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的优良品种,利

22、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HA、HB、HC三个品系。如表所示为不同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品系光合速率(molg-1h-1)203035HA203218321236HB137815561677HC832936907A. 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A品系的光合速率最高B. 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C. 30 与20 相比,三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有提高D. 20 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表中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推导并

23、得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适宜温度(2030 )条件下,HA品系的光合速率最高,A正确;由于35 实验条件下,HB品系耐高温性最好,故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B正确;表中数据表明,30 与20 相比,三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有提高,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20 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对不同品系的酶影响程度不同,D错误。【点睛】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2)曲线分析:AB段在B点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大B点酶的最适温度,光合速率最大BC段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光合速率减小,50 左右光合速率几乎为

24、零(3)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17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 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B. a点下移,b点左移,m值不变C. 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D. 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试题分析:将温度调至25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增强,而呼吸作用减弱;在曲线中点表示呼吸作用,点表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表

25、示净光合作用,所以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温度对其影响,意在通过曲线分析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18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中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消化吸收 主动运输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的能量,则能量变化需要经过光能化学能ATP,则太阳能首先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有机物被动物食用后进入消化道内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肠上皮细胞经主动运输进入内环境,再进入组织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把能量释放出来储存到ATP中解:植物利

26、用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糖类),有机物(糖类)通过动物取食消化为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进入组织细胞,在经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化学能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故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光合作用消化吸收主动运输呼吸作用故选:A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19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B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全过程都消耗ATP和H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

27、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Db点后叶肉细胞内没有有机物的合成【答案】A【解析】图示中,oa段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浓度上升,说明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增加,故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A正确;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不消耗ATP和H,B错误;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不是14CO2消耗殆尽,而是由于CO2被C5固定形成C3,以及C3的还原过程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粒不能继续产生H和ATP,但是仍然能够合成少量的有机物,D错误。【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名师点睛】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

28、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20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都可选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 B. 所用盐酸的浓度和作用都相同C. 染色前都要用清水处理 D. 都需要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答案】B【解析】两个实验都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二者所用盐酸浓度分别为8%和15%,作用分别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和使细胞分散,B错误;都需要用

29、清水洗去多余的盐酸,都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CD正确。21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 b c细胞中四分体数均为二 B. 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 a b c 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 D. c 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答案】C【解析】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不会出现四分体,A错误;a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8,B错误;图中a、c细胞属于有丝分裂,b、d细胞属于减数分裂,四种细胞可以同时出现于生殖器官中,C正确;c、d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

30、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22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过程中,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e时期B. 有丝分裂过程中,ef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 减数分裂过程中,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D. 减数分裂过程中,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赤道板,是一个假象的板,A错误;若该图为有丝分裂,cd可表示分裂前期至中期,df为后期和末期,因此ef时期含四个或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若该图为减数分裂,cd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已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