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6.20KB ,
资源ID:113545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54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013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中心发言人:肖俊单元主题:中华民风民俗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2、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单元教学的重难点:1、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2、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单元训练点:1、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民风民俗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2、让

2、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6、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训练点: 训练学生收集

3、资料的能力 掌握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感受年的味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课件)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说说文章主要内容以及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3、检查生字词并理解相关词语。(正音、注意难写易错的字,提醒三个多音字:“正”“铺

4、”“更”)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快速浏览课文把握重点)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2、思考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作者都写了哪些天的事情?在这些时间里,具体写到了哪些风俗习惯?分别用“”和“ ”划出来。3、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投影出示: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时 间风 俗 习 惯详写略写 腊 八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腊月初九到二十三买杂拌、爆竹、玩意、年货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 、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准备充足食物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初六铺户开门元宵看花灯、吃元宵正

5、月十九结束4、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表达特点: 以时间为序 有详有略)这样表达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

6、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A、找出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1)自由读。(2)说说体会(充足、丰盛)。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

7、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品读句子: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8、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过年的喜庆、热闹、祥和和希望)3、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哪些习俗?4、你发现这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五 、拓展1、拓展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2、仿照“除夕真热闹”这一自然段的结构进行仿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了解元宵风俗以及学习本课的表达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1、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

9、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二、学习生字词学生读生词,老师重点指导难读字“逛、筝”是后鼻音,指导难写字“鞭”、醋、榛”。三、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

10、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4、完成填空:老舍:现代( )家、( )家。原名( ),字( ),北京人。老舍先生的著作非常丰富,有( )、( )、( )、( )等。新中国成立后,他用文艺作品歌颂新社会,被誉为“( )”。5、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2)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3)这些比赛并( )为争第一谁第二,( )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四、领悟表达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

11、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五、总结,布置作业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

12、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请同学们也来写一写我们从化人的春节。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7 藏 戏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课时安排:1课时训练点: 积累好词佳句 例1 复习体会优美句子的表达方法 (比喻、排比、象征、夸张等)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教学过程:一

13、、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2、板书课题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

14、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1、出示研读主题:()的面具;()的舞台;()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引导学生结合交流的成果

15、,以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藏戏。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组织集体反馈搜集到的资料,对其感兴趣的地方作补充介绍。5、欣赏藏戏诺桑王子。五、总计全文。藏戏历史悠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的雪莲花,深深扎根在西藏人们的心灵深处,藏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六、课堂练习。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板书设计:戴面具演出藏戏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8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骚扰、

16、偏僻、魅力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训练点:找说明方法,体会表达效果。教学准备: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能简单介绍一下吗?2、师小结,揭示课题:因为我国幅员辽阔,56个民族的风格与传统各异,各区域的民居自然有所不同。(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去参观客家民

17、居和傣家竹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2、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3、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同学们,既然导读中告诉我们,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都有各自的特点。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通过对比的方法,来体会它们的异同。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小组对比读,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内涵3、集体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抓住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4、作者分别从民居的位置、作用、建筑材料、文化内涵等

18、方面为我们具体描绘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这两处民居一定有不少让你感兴趣的地方。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些地方。5、指名反馈读,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这个环节删去)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3、总结。五、体会说明方法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

19、下: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2、发放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拓展阅读。3、布置作业: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

20、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客家民居 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 绿色之家9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训练点:1、体会拟人、比喻等表达方法。2、虚实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

21、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库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晒干;天生爱花;能歌善舞等。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板书:苦 甜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 一个怎样的民族?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2)酷爱土地

22、的维吾尔族(3)爱美的维吾尔族(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3、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五、作业:仿照倒数第二段的写法,介绍你感兴趣的一个民族的特点。板书设计:和田的维吾尔 苦甜热爱生活口语交际

23、习作二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课文中所介绍的只是民俗文化中的小部

24、分。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了解到的其他民风民俗。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2、各组推选

25、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四、布置作业。把你从今天的课堂上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讲给家人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

26、指导教学过程:一、激发习作兴趣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二、读题,明确习作要求。1、学生自由读题,想一想这次的习作有什么要求。2、指名反馈,进行归纳。(1)写某一民风民俗。(2)突出这一民风民俗的特点。(3)表达清楚。(4)自行修改习作。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

27、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2、回忆本组中课文,想一想每一篇课文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1)指名反馈,教师引导。(2)你准备写什么?准备怎样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3)小结:写好一篇习作,谋局部篇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介绍,这样才能使文章主题鲜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4、出示本组单元中文法运用成功的例子,再次品读,让学生深刻感受文法合理运用的神奇作用。5、建议学生选取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来写,重点写人们的活动。三、指导学生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习作讲评教学过程:一、

28、佳文点播台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3、师生互动评议。二、病文会诊室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三、自主空间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四、汇编民俗作品集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回顾拓展二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加深理解所学知识。2、积累元日。3、通过阅读趣味语文,休会标点符号的魅力。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2、全班交流(1)交流课内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二、日积月累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2、积累元日。(1)试说说诗句的意思。(2)再读古诗,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读了古诗,你的脑海中呈现出哪些画面?(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