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4.22MB ,
资源ID:113511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511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疆之谜.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疆之谜.docx

1、新疆之谜新疆之谜石人之谜 2008年12月16日 16:46:43 天山网 订阅新疆手机报已有 (0) 条 评论 发表评论背景色文字大小在新疆博尔塔拉米尔其克大草原上,矗立着一些石刻人像,哈萨克族牧民称它们为森塔斯。这些神秘的石人来自何方?它们代表的是什么人?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这些不仅令牧民们疑惑不解,同时也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 王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研究员,他第一次听说“森塔斯”这个名字,是在1976年,那年他刚刚大学毕业。为揭开石人之谜,他无数次游走于大草原,对石人的分布和类型特点展开了长时间调查,足迹遍布北疆。 王博介绍说,在青河县阿尕什敖包乡有个村子叫阿塔勒克村,在此发现的石

2、人就叫阿塔勒克石人。在石人的背后,王博还发现有个用石头堆起来的乱石岗,在石岗上裸露出一个用石板围成的长方形矮墙。乱石堆和石板砌成的矮墙是干什么用的?它的下面埋藏着什么秘密?它和石人又是什么关系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王博每发现一处石人,都要对这些石堆的型制和规模进行详细的测量、分析,进行类型学划分、比对。王博在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喀依纳尔村西南发现了5尊石人。这些石人雕刻的风格是一样的圆雕,头顶圆形,脸面、眉毛、眼也是圆形。脸上有三角胡子的是男性石人,而另外两尊石人的雕刻风格与前三尊相似,但没有胡须,而且体态小,比较秀气,有女性的特征。王博还发现,这些石人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

3、面向东方。在这些石人的背后,也有一个用石板砌成的长方形矮墙,长55米、宽30米,面积约1650平方米,在矮墙的中心位置,还有一块鹅卵形石头,石头上有磨制的凹坑,明显是人工所为。这些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北疆草原上发现更多的,还是一些具有写实效果的武士型石人。之所以称它们为武士型石人,是因为这类石人的腰带上都挂着佩剑和短刀,右臂上屈,手里拿着杯子,有的拿着罐子,左手抚剑或握刀,一副凛然威武的英雄气概。 它们穿着的衣服也更加讲究,身着长袍,长袍明显地雕刻出了双翻领或单翻领,面部雕刻也更具肖像化,大都佩戴耳环,从鼻子、眼睛、嘴的塑造来看,武士型石人有着较明显的个体形象特征。这类石人在北疆的广大草原上都

4、有发现。这些形态各异的石人,是同一时代不同民族的产物,还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所为呢?如果说是同一时代不同民族的产物,是基于一种什么信仰?为什么不同民族会有同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呢?如果说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所为,为什么他们有同一种雕刻石人的风俗呢?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王博发现了另一种更奇怪的雕塑,多为柱状体,高均在3米左右。这种雕塑,大都是用青色花岗岩或者是白色石英石做材料,不同于一般的石人,正面的上部雕刻有一个圆环,圆环下是一串橄榄型的连点,在碑体的两侧上部还刻有三道斜线。在碑体的正面雕刻着马、野猪和鹿的图案,有的还雕刻着弓箭袋和匕首。特别是有一尊近似于石碑的雕塑,在碑体正面的圆环下,一串橄

5、榄型连点直线排列绕碑体一周,而在连点下却雕刻着5个奇怪的动物图案,但它们又相互穿插关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王博仔细观察,发现动物的身子像是鹿身,特别是鹿角显得醒目,而它的嘴却像仙鹤的嘴。王博经过分析,判断这种动物显然不是现实中的动物,很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夸张。后来在考察岩画的时候,发现一些鹿的图案与柱石上的图案极为相似,所以就叫它鹿石了。在什巴尔库勒上百公里的大草原上,王博发现了30多处这样的鹿石。这些鹿石的造型特点,虽然与石人相差甚远,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它们背后都有一个石堆,只是石堆的规模要比石人后面的石堆大得多,有的石堆超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最为典型的巨大石堆占地面积20

6、0多平方米,高约15米,在石堆周围用石头镶嵌了一个圆圈,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从石堆到石圈还镶嵌出四条直线,像是太阳的放射线,同时在四个方向立着四个鹿石。类似的石堆在什巴尔库勒就有30多座。像这样的鹿石和石堆,在北疆的其他它县市也有发现,但以青河县什巴尔库勒最为集中。这些石堆是祭坛还是坟墓?在它的下面埋藏着什么秘密?它和这些奇特的石雕传达着一种什么信息?鹿石与石人又有什么关联一连串的问题让王博百思不得其解。新疆岩画作者:流星007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88更新时间:2009-10-20 新疆古代岩画主要分布在北疆阿尔泰山南麓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及沿天山山脉的地区、南疆也有分布。岩画就是古代凿

7、刻或绘制在山崖岩壁上的图画.新疆的岩画主要以人物、动物活动为主,反映了古代游牧民族放牧、狩猎、战争、舞蹈等生活画面,同时也部分地刻画了各种动物的形象. 新疆遗存的岩画有凿刻和彩绘两类,主要见于高山牧场、中低山区,以及牧民们转场的牧道上.部分河谷地带也有发现.这些岩画大部分凿刻在黑砂岩、花岗岩和板岩的岩面上,岩面大多朝东向阳,岩画采用粗线条的阴刻. 新疆岩画是原始艺术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透过这些古老的岩石,我们可以对新疆游牧民族在早期的生活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了解新疆的历史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实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不要只顾去旅游景点。如果时间容许,我们真应该去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文化馆去看

8、看。了解当地的文化、地理、民俗风情、历史渊源等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对于我们的旅行来说,一方面感受到新疆自然的风光。同时增加很多相关知识、这样更增加了旅行的价值。毕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1、此岩画位于 巴里坤县城东北方向 八墙子乡,距离县城20-30km 。是目前最早追姑娘的图案 ,发展到今天改为姑娘追了。2、在巴里坤东南方 石人子乡 距离县城15km左右 ,这里有很多岩画,但是也非常难找,因为一望无际的大小石块,让我看的失去了找到的信心。但是最终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岩画,大部分是以动物居多。但是有几幅对我们当时帮助非常大。在这里我们发现了非常象赛马、马术等体育项目的岩画。 其中最大的一块岩石上据

9、说刻有100多个动物图案。 石人子乡这双巨手在拦截动物吗?优美的小鹿这就是那块据说有100多只动物的岩石。但是我没有数到底有多少只狩猎图好不容易自己先发现了一块,赶紧给自己留个纪念。木垒县平顶山旱沟岩画“骑射图”、“步射图”寻找无果。呼图壁县宽沟岩画“战争图” 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以东10公里的左右的山坡上。该画凿刻在半山腰一块巨石上,由于岩石断裂,现在画面成左右两个部分。右半部分仅残存一个挽弓射箭人、拿鞭子打马人和骑马持矛人。左半部分则有5个拿长矛骑在马上的战士,正持矛向敌人冲去。有的举矛冲刺、有的双手持矛,正在待敌。还有两个人在近距离搏斗。有一匹马尾后有一个头足倒竖的战死者。有好几只北山羊在

10、上边,可见这场战斗是在正放牧的草原上进行的。可能代表着为了草原发动的战争。此画因为走错路了,在半山腰发现的,我原以为是我们最早发现的,回来查了很多资料后,发现竟然有一个研究者对此有过记录。阿勒泰地区有很多的岩画而且也有很多处彩绘。1、阿勒泰市汉达尕特乡多拉特沟岩画、距离阿勒泰市大约20km。在这里有一幅岩画,在一块宽不到70厘米、高80厘米左右的岩石上,凿刻着牛、羊、狗、驴、象等动物。画面右下方刻绘一人,正双腿叉开、 两臂平伸好像是在吆喝动物。最让我感到大大的惊奇的是一头大象,其扬着长鼻、站立在那里,形象十分逼真。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在阿尔泰山系、以至全新疆地区都属于首次发现的大象岩画

11、。这对研究远古时期的阿勒泰地区的地貌特征、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动物种群构成等等都有重大价值。 戏称体育项目没有找到,却找到了大象。也很不容易找到,不过风光挺美的。到了山顶,有一个很简单的敖包。这里是那幅大名鼎鼎的滑雪图的发现地,位于阿勒泰市东30公里左右的喇嘛昭乡。我们大清早就来找结果没有找到。只好返回阿勒泰市又问了别人。回来继续找。后来当地的一个人开着摩托车跑了78km,带我们来到这里。谢谢那位好心人。下了车又走了2km才到。西伯利亚草原南部,蒙古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向西一直到里海、黑海沿岸、包括横跨新疆内蒙古的亚欧大草原上,存在着石人。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民族先后有斯基泰人,匈奴人、突厥

12、、回鹘、哈萨克、加鹤、蒙古等游牧民族。而目前己知的现居民却没这样的习俗,新疆天山以北、阿尔泰山西侧,勃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尔塔特墓地的草原石人,以武士居多,据考证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东西。花岗岩石材,正面通体雕刻面孔、服饰,右手拿杯左手持剑,包括靴子也被雕刻了出来,新疆石人刻靴的目前只有三尊。阿勒泰 清河县查干郭楞乡三道海子鹿石遗迹一种只凿出人的脸庞,另一种则凿出了人的头部、颈部服饰乃至兵器,后期的石雕人像还凿出了石人手持的喝酒器皿。这些石雕人像身后一般会有形状各异的石制古墓。周书突厥传“于墓所立石建标”,隋书突厥传中也有一段记载,说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表木为

13、茔,立屋其中,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这是中国古代史籍中关于尚武好战的突厥人的生动描述。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学的奠基人黄文弼先生推测:突厥人死后,一般葬于方形石棺墓之内。他们不仅在墓前树立木雕像或石雕像作为纪年标志,还要为石棺建造一个木结构的祭堂,画出死者的形象和他生前所经历的战阵状态。因为历史久远,大多数木结构祭堂已经消失,只剩下石棺裸露于野,石人守候墓前。 保存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博物馆里的几尊石人,一直被认为是比较典型的突厥人,这些石人共同的特点是右手持杯,左手握剑。石人之所以握剑,很可能是因为突厥人有尚武的风俗,而另一只手托着一个杯子,则是一种权利的象征。新疆博物馆研究员王博认为,

14、突厥人一定信奉人死后灵魂会依附在石人身上,只要石人不倒,他的灵魂就不会消失。 新疆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一座典型墓葬中的尊石人的脸廓和眼睛大都呈圆形,面颊上还刻有三角状饰纹。经过考证,王博判定其中一尊还是女性石人。 上个世纪年代,考古学家已经注意到这尊石人身后的墓地。在那里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类陶罐呈橄榄形,上面雕刻着水波样的弧线纹。经过比较,他们认为陶罐属于卡拉苏克文化的范畴。卡拉苏克文化大约在公元前年左右,而突厥人生活于隋唐时代,这之间至少有千余年的差距。这个发现,打破了新疆石人只是突厥武士石人的论断,也印证了王博关于石人断代的猜想。石人身后墓穴中出土的一些铜器、铜剑,也很明显不是突厥时期的器

15、物,其历史可能上溯到战国时期。草原石人缘起于对石头的崇拜 在切木尔切克乡,也一直演绎着另外一个传说。就在这个乡的喀拉塔斯村的公路边上,有一个小山岗,山岗上有一堆黑色的大石头,石头前立着一个石人。这尊石人的雕刻非常简单,只在面上雕刻出了鼻子和两个圆眼睛,嘴只是雕刻出了一条线,其余部分未加任何雕琢,石人显然是用后边的黑石头雕刻的。因此,当地村民称它为喀拉塔斯石人,意思是黑色石头人。关于这些石头和这尊石人,当地百姓世世代代都传说是天外来客。尤其是这一堆黑色的石头,用锤子敲击还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百姓们认为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秘密,而在它们前面立的这尊石人则是外星人做的记号。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极北之国被称为

16、“穷发国”的记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也说,阿尔泰山下居住着一种“秃头人”。“秃头”、“穷发”很可能就是指某个民族不留发辫的习俗,意思相近,不谋而合。而这些黑石头石人的典型特点,就是圆形的头顶上没有任何发饰。希罗多德的著作中还说:秃头人长着“狮子鼻和巨大的下腭”,这种蒙古人种的脸型恰恰在这些石人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在西方史料中,曾把亚欧草原的一些早期游牧部落称作斯基泰人,国内部分学者认为,这正是中国先秦史料中提到的塞人。年在新疆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墓葬出土的一件铜武士,经考证就是古代塞人的一个分支尖顶塞人的遗存。铜武士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深目高鼻,具有某些欧罗巴人种的特点,这似乎

17、说明塞人和秃头人并不是一个民族。 其实塞人也好,秃头人也罢,作为新疆的古代先民,他们都是草原石人的母亲。具有灵魂保护含义的草原石人出现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对石头本身的崇拜。或许正是这个原因,石人身后的墓葬一般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在这些石堆周围,可以看到半隐半现的散石,这些散石是围绕着石堆的同心圆,圆圈和石堆由放射状的线条连接,它们构成的图形,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得清楚。 在另外一些墓地,和石人或并排或单独存在的还有一种奇特的石柱。由于石柱上雕刻的基本都是鹿形图案,因此被叫做鹿石。鹿石上的鹿群具有抽象的美感。更为奇特的是,所有的鹿嘴都被拉成细长的鸟喙,这种鹿身鸟喙的造型似乎为神灵安上了翅膀:当

18、时的人们认为,鹿是一种能在天地之间传达信息的神灵。 学术界认为,鹿石和石人可能属于同一个时代,但相对来说,鹿石的出现要早于石人,而且很可能就是石人的前身。有一种被称为非典型鹿石的石柱上只有一些抽象的符号,上面是道斜线意味着五官或者人脸,小圆圈则是脖子上的项链,而剑代表的部位正是下半身,这部分代表的,恰好是一个抽象的人体。草原石人是祖先崇拜的象征 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仰,使在墓地前立石人和鹿石的风俗,在广袤的草原流行了几千年呢?这跟先民信仰萨满教是不是有很大的关系呢? 萨满教是一种以祖先崇拜为主的原始多神教。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许多古代民族都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最突

19、出的特点是对祖先的崇拜。萨满教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不灭,祖先们虽然已经去世,但他们的灵魂始终和活着的人在一起。新疆草原石人和鹿石,就是萨满教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也有人认为,那些高大的鹿石、石人,都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从新疆草原墓地石人的演变也可以看出,在青铜时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对男女始祖的崇拜是并存的,而到了隋唐以后,就再也看不到女性石人了。突厥人雕刻的武士型石人当中,就没有发现一尊女性石人,原始的生殖崇拜逐渐演化为祖先崇拜。正是这些石人,作为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偶像,给了草原民族精神力量,并目睹他们走上历史的舞台,再慢慢逍逝在历史大幕的深处关键字:风景区 石人 草原 阿勒泰 随着伊犁哈

20、萨克自治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展开,尼勒克县巴尔盖提草原石人再次进入大家的视线,引起了较多人的关注和兴趣。1999年5月中旬的一天,自治州文物管理所接到尼勒克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族乡农民李应华的电话,称开春时他在该县巴尔盖提河西面的北山坡旱田上犁地时,发现了两尊草原石人,其中一尊石人上还刻有文字,无人辨识。石人的出土地点位于尼勒克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族乡巴尔盖提河西岸的山前坡地农田中。据该农田的主人蒙古族牧民普尔瓦查木哈介绍,这块旱田当时他已开垦了4年左右,两尊石人是当年春天请本乡农民帮他犁地时被犁铧挂出,一尊非常完整,一尊残缺断裂。这两尊石人极具特点,其中完整的一尊凿痕清晰可辨,与大家平时看

21、到的那些历经千年风雨洗刷、因人为破坏而变得面目模糊的草原石人不同,应该是在竖立后不久就倒置而埋于山坡中,因而保存了凿刻初期的风貌,实属伊犁草原石人中的精品。这尊石人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历史信息,草原石人的族属、相貌特点、服饰、当时的凿刻工艺等;另一尊残缺的石人是一件半成品,由于材质的原因,在凿刻过程中破裂而废弃。仔细欣赏那尊完整精美的草原石人,石人通高1.3米,肩宽30厘米,通体圆雕。头戴冠,宽边平顶。上眼帘、眉毛、额头及部分冠部缺失。脸呈长方形,脸颊丰满,细长的丹凤眼眼角上翘,雕刻有眼珠,鼻梁狭窄而直,凿有鼻孔。上唇胡须厚实、曲翘,呈八字状,嘴唇紧闭。双耳浮雕,戴有耳环。帽子下裸露的鬓发梳至双

22、耳后。身着无领长袖左衽长袍束于腰部。右臂屈至腹部,手执一个高脚酒杯;左臂屈于腰部,手作握短刀状卡于腰带上。腰带上凿有许多扣眼,右边还挂有一件小荷包。在伊犁许多水草丰美的草原上,都屹立着大大小小的石雕人像。千百年来,它们一直这么屹立着,注视着远方的天空,看护着脚下这片苍茫的草原,见证草原上上演的一幕幕历史篇章。草原石人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北疆草原地区,在自治州境内的天山山脉、阿尔泰山麓、准噶尔盆地周缘、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草原地带均有发现。草原石人一般以一块近似人体的扁长形石材雕刻成人体的全身形象,或仅仅刻划出五官或头像,其形象生动、写实,风格粗犷而古朴。草原石人一般立于墓葬地表建筑物前,面

23、向东方,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或独身傲立,或成群列布,气势宏伟。近十几年来的考古调查发现,在这些石雕人像的附近都有墓葬或遗址并存,表明它们与当地的葬俗和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这些石雕人像是公元五至七世纪隋唐时期活动于天山北麓的突厥民族的文化遗存,故人们习惯称草原石人为“突厥墓前石人”。这些草原石人的表现风格各异,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只用简单的阴刻线,在石人面部仅仅刻出人物面部眼鼻口形象,如昭苏县夏塔乡的石人,在一扁圆形的石材上,仅阴刻了面部;二是按照人体形状进行整体雕刻和局部刻划的半圆形雕刻。有许多石雕人像,在正面刻出人物面部的容貌。如昭苏县等地石雕人像中的男性雕像,宽圆

24、形的脸庞颧骨突出,与额际连成直线的鼻梁,深深的双目,扬起的浓眉,以及微微翘起的胡须。面部表情刻划生动,流露出内心世界的艺术美。女性雕像,用古朴而粗犷的雕刻技法雕出头发、发辫、颈部的项链装饰,扁桃形眼睛,嘴角挂着一些温雅而恬静的微笑,婀娜丰满的身躯,显示出女性自然美的魅力。草原石人祭阿勒泰克尔木齐文化(2东西绵亘数百公里的阿尔泰山,是欧亚大草原上一道天然屏障,不仅具备气候地理的意义,也凝聚着历史文化的因素。自古以来,游牧民族的人们在经历多年颠沛流离的迁徙后,眼前广袤的草原尽头猛然耸立起白雪皑皑、高峰入云的雄伟山峦,心中恐怕会涌起难以言状的激动和慰藉。阿尔泰山是他们移民活动的里程碑,也是心中神圣的

25、目的地,永远的精神家园。阿尔泰山的冰川雪水诞生了流向开阔的南西伯利亚大地、并最终注入北冰洋的几条大河,也孕育了水草丰肥的牧马草原,因此成为几千年来游牧民族聚居地和交汇场合,甚至形成了以之命名的阿尔泰语系和操此类语言的草原各民族,从早期赛人到后世的匈奴、突厥、蒙古,都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留下了历史的印痕。直到今天,阿尔泰山仍然东有蒙古,南有中国,西有哈萨克,北有俄罗斯处于四国交界处的天然界碑。阿尔泰山南麓与这座大山同名的阿勒泰市,是中国新疆北部的一座小城,如今汉、蒙、哈、俄等民族仍然杂处其间,过着宁静而简朴的生活,似乎谁也记不起当年他们祖先之间的悲欢恩怨。阿勒泰郊外的风光很美,青山横黛,绿野无垠,

26、地貌介于草原、戈壁和丘陵之间,既富于起伏变化又视野开阔,雨后湿润的空气更让人心肺清澈。这里仅偶见零星两三人家和他们的牛羊群,除此几无人类活动的痕迹,很难想象这是有历史的地方。然而,散布在这方圆几百里的那些不起眼的石人和石棺墓群,却是早期游牧民族留给后人的暗号,它们和附近山崖洞穴中的岩画一起被命名为阿勒泰克尔木齐文化,成为新疆地区青铜时代的标志之一。丧葬文化往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及世界观。对死后灵魂去往何处的解释,才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在阿勒泰西南郊切木尔切克村外的荒野上,这些墓葬都用半掩埋于地下的石块堆成圆形,有的在坟头竖立几块石碑,上面线刻有人的形象,表情模糊却令人印象深刻。有的石碑呈圆

27、锥形,只有上部刻画出圆形的人脸和轻描淡写的五官,活像俄罗斯套娃。他们的表情简单而神秘,而且所有石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面朝东方。似乎他们想向后人表达什么,我们却可能永远无法确切知道。情感的联系希望的寄托早期草原民族叫做塞人,又叫斯基泰人,由于年代久远且缺乏文字记载,很难说清他们和印欧人种祖先之一的雅利安人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但无疑正是这些草原民族为寻求生存资源四散奔波,通过征服和掠夺,融入和改造了欧亚大陆各地的文明。石头在很多民族眼中是永恒的象征,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欧洲的巨石文化,阿勒泰这些圆形石棺与马耳他巨石庙有些异曲同工,或许同为印欧人种的他们,真的存在某种情感的联系?“光来自东方”(拉丁谚语:

28、ex Oriente Lux,ex Occidente Lex,日文:東方光),对于草原游牧民族而言,也许东方日出之所,才是他们梦想中水草肥美、安居乐业的天堂。正是这种望梅止渴的心理激励,促使他们千百年来无数次进军东方,无论血腥的战争还是和平的贸易,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民族布局,传播了文明,促进了交流,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今天我们只能推断,不远万里而来的游牧民族,就是为了“东方”这个希望的寄托而奋斗。东方文明的西传,对后来直至今天的西方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欧洲马耳他巨石庙,图片来自网络)生亦何欢?死亦何忧!写就历史的草原帝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只有草原上这些孤独的石人依旧昭示着昨日的辉煌。

29、其实历代草原民族都有石人石碑留下,如北疆东部清河县三道海子的鹿石,似乎就有借动物的灵性与上天沟通的意味;北疆西部阿日夏特石人墓,是后来的草原民族突厥人留下的,他们的表情更为丰富,形象更加具体,有的石人还手持酒杯,面带微笑,显然是在为胜利庆功。而在阿勒泰的切木尔切克,这些石人的表情是模糊的,甚至忧郁的。(突厥石人,图片来自网络)也许在早期塞族的发展阶段,才刚刚意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区别,而萌发了人类少年时期的烦恼我们来自何方,归属何处?世代漂泊于草原,风餐露宿,心中的迷茫似乎永远无解。或许塞族人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宗教,但从这些石人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开始独立地思考人生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附近山

30、崖洞穴中男女交媾的岩画,以同样简单的线条再现了原始民族的生活场景,场面热闹非凡似乎只有那时人才是欢乐的。生殖崇拜源于对生命奇迹的敬仰,而作为死后墓葬守护者的石人,表情确实如此苦涩,两者形成强烈对比。生亦何欢?死亦何忧!无常和脆弱的个体生命,却恰好造就了不断向前的人类历史。(已经模糊不清的圆形石棺墓)“草原上狩猎者的后代,如果在定居生活的快乐当中,忘记了他们粗鲁的起源时,也就忘记了他们之所以强盛的原因。”CCTV新丝绸之路第三集:草原石头祭是谁在黑石头上留下了自己的雕像 阿米娜是一个牧民,她的家住在阿尔泰山脚下一片辽阔的荒原上。但阿米娜全家人都不放牧,而是常年守护着山坡上一堆黑色的巨石。 收取参

31、观黑石头的门票成为阿米娜全家的经济来源,她告诉游客,这是一堆铁陨石,并为游客们准备上小铁锤,因为黑石头能敲击出悦耳的音符。不过,考古专家的进一步分析却认定,这可能是一种叫做闪长岩的含金属量很高的石头,是阿尔泰山的自然石。对于一位在新疆从事了近四十年考古工作的专家王明哲来说,黑石头真正吸引住他的,是因为其中一块石头上刻画有人脸,因为正是这种石人,见证了亚欧大草原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 离阿米娜家不远的公路边上,还有很多地方都埋着黑石头,而其中有的石头上也隐隐约约能辨别出简陋的人形。沿着阿尔泰山继续往北前行,在喀纳斯风景区一个叫阿贡盖提草原的地方,又有十几座石人矗立在旷野之中。 石人的存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除了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向东与之相连的蒙古国、南西伯里亚草原,以及中国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向西穿越中亚腹地,一直到里海和黑海沿岸,都存在着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