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1 ,大小:88.67KB ,
资源ID:1133985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398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汉语语法全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docx

1、古汉语语法全解析第三章 语 法(上)第一节 语法概说每一种自然语言都有一定的语言的组合法则,人们只有按照一定的组合法则把语法单位组合起来,才能构成语言,才能表达和交流思想。语言中的这种组合法则就是语法。人们对于自然语言中的组合法则进行研究所形成的科学,就是语法学,或叫理论语法,亦简称语法。目前语法学界将语法单位一般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各级语法单位内部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特点而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类别,例如词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又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等;短语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内部又可

2、以分为若干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这语言的三要素当中,古今语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也是相当大的,而只有语法是比较稳定的。尽管语法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交又网络,并且处在变动之中,然而就其基本结构来看,古今语法仍然具有一致性。当然,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语法毕竟有它的显著特点。譬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类的数目大致相同,一般分为十二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然而在语法功能方面它们之间还是有所不同,例如:现代汉语里一般把代词划归实词,而古代汉语里则划归虚词,这是根据古今汉语里代词的不同特点而划分的。古代汉语与现

3、代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古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并且往往是其他类的实词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里也有词类活用,但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从词性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从用法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一般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另外,古代汉语里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还有为动用法,等等。古代汉语里数词和量词跟现代汉语相比,也有其特殊性。例如:古代汉语里量词不发达。先秦的物量词主要是随着度量衡制度的

4、建立而出现的,汉代之后物量词有所发展,由普通名词而演变出了一些物量词。动量词更不发达。先秦没有动量词,汉代以后才逐渐出现,到唐代才逐渐多起来,但是古代书面语中还是很少使用。古代汉语里有一些数目字常常不是用来表示实际的数量,而是用来表示夸大或众多的意思,有时则表示少的意思。这样的数目字就叫虚数。古代汉语里数词和量词在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方面跟现代汉语相比也有差异。例如:现代汉语里数词一般不能与名词直接组合;而古代汉语里,尤其在先秦,数词往往是直接与名词组合。现代汉语里表示动量的数词一般不单独做句子成分,要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补语;而古代汉语里的数词常常直接与动词组合表示动量,在句子

5、中一般作状语。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虚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古代汉语里虚词不仅用法复杂,并且兼类现象极为普遍。例如:“以”经常作介词,其用法较为复杂,须根据上下文意仔细辨析;同时“以”还经常作连词,有时作代词、副词和助词。另外,“以”本是动词,还可作名词。这样一来,“以”跨了七个词类,其中五个虚词词类。古代汉语里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不同,譬如:现代汉语里人称代词“我”、“你”、“他”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而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的数量远比现代汉语多;现代汉语里“我”、“你”、“他”皆只作人称代词,而古代汉语里的人称代词有不少是兼类词,譬如既可作人称代词又可作指示

6、代词,既可表示第一人称又可表示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我”、“你”、“他”皆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而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则比较复杂,同时可以作这三种句子成分的并不多见;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也与现代汉语大不相同;有时古代汉语里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而分别使用谦称和尊称。古代汉语里的副词较为复杂。从数量来看,古代汉语里副词较为丰富,是虚词中词语数量最多的一类,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副词中词语的数量;从类别来看,尽管人们对副词的分类不太一致,但是“谦敬副词”这一类却是古代汉语里副词所特有的。古代汉语里的语气助词与现代汉语也有较大的不同,譬如:古代汉语里的语气词数量较

7、多,可分为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等三类。其用法也较复杂;古代汉语里还常常连用两个或三个语气词,以加强语气。古代汉语里一个词有时同时兼有两个词的词性和意义,在语言结构中大都起两个词的语法作用。这就是古代汉语里特有的所谓“兼词”。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子从结构方面来看,可分为单句与复句两类。古今复句差别不大,只是古代汉语里复句往往不用关联词语,而是使用意合法。因此我们只介绍古代汉语单句的有关知识。单句可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两类。古今主谓句的句型有相同的一面,也有存在一定差异的一面,其中判断句、被动句等,古今差异较大,古代汉语双宾语句也有其特点。句子是由词或短语组成的。根据词或短语在句

8、子中不同的语法关系,可以将这些词或短语分析为不同的句子成分。不同的词类,它们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是不同的。各类词的造句功能古今有相同的一面,也有存在一定差异的一面,其中名词、动词、副词的某些造句功能古今汉语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古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副词作谓语等。汉语的语法手段最主要的、经常使用的是语序和虚词。语序是语法单位的排列次序。就单句内部成分的排列次序而言,现代汉语里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等等。在语序方面,古今有相同的一面,也有存在一定差异的一面,如宾语的位置、谓语的位置、定语的位置等。古代汉语里还有比较多的省略现象,也存在着不少习惯说法。学习古代汉语语

9、法,主要是掌握它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或者说是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因此我们在“语法”上下两章里就只重点介绍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还附带介绍古文的标点和文言文今译方面的知识。思考与练习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虚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节 词类活用跟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中的每个词都比较固定地属于某一类词,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天”、“山”等是名词,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走”、“去”等是动词,动词经常用作谓语,等等。但是古汉语里的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出现灵活性的运用,在句

10、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如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其中的“目”字本为名词,这里临时充当了动词,作谓语。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并且往往是其他类的实词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里也有词类活用,但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现代汉语词类活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留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生死肉骨、草菅人命、正本清源、兵贵神速等,二是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例如:(1)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象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象一个国,

11、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鲁迅“友邦惊诧”论)(2)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鲁迅药)例(1)中的名词“国”前面有副词“不”修饰则活用为动词;“国”后面带补语“下去”也活用为动词。这两处活用,使语言简洁,增强了讽刺性。例(2)中的“运气”是名词,这里的前一个“运气”带了宾语“你”,后一个“运气”单独处在谓语的位置,都活用为动词。这两处活用,生动地描绘出了刽子手康大叔那种自鸣得意、“居功”自傲的嘴脸。(3)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

12、气里。(鲁迅社戏)(4)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鲁迅社戏)例(3)中的“模糊”和例(4)中的“朦胧”都是形容词带宾语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之后,既保留了形容词的属性,又能给人一种运动或变化的感觉,使语言生动。从词类方面来看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等。从用法方面来看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一般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等。另外,古代汉语里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还有为动用法。严格地说,这不叫活用,但考虑到跟现代汉语相比,它的确具

13、有特殊性,因此也附带谈一谈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一、名词用作动词从造句功能方面看,普通名词的特点是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除了在判断句中作谓语之外,一般不作谓语。从组合能力方面看,名词不受副词修饰,也不受助动词修饰。如果某个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上述基本功能而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具体来说,名词用作动词大致有下面七种情况:(一)名词单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时,就用作动词。例如:(1)公宫火。(左传僖公二十四年)(2)微禹,吾其鱼乎? (左传昭公元年)(3)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4)翼侯炙,鬼侯腊。(韩非子难言)(5)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

14、)(6)引兵西,无不下者。(史记高祖本纪)(7)陆处者农。(淮南子齐俗训)(8)昔禹水汤旱,百姓匮乏。(盐铁论力耕)名词单独处于谓语的位置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的动词。如果是方位名词则在后面加动词。如:例(1)中的“火”是“起火”的意思;例(2)中的“鱼”是“变成鱼”的意思;例(3)中的“冠”是“戴帽子”的意思;例(4)中的“腊”,本义是“干肉”,“鬼侯腊”是说“鬼侯被做成了干肉”;例(5)中的“族”是“灭族”的意思;例(6)中的“西”是“西进”的意思;例(7)中的“农”是“从事农业”的意思;例(8)中的“水”是指“遭受水灾”,“旱”是指“遭受旱灾”。(二)名词带

15、宾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9)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10)公子怒,将鞭之。(国语晋语)(11)决荧泽而水大梁。(战国策魏策)(12)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13)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4)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15)夏季行水杀草,粪田畴。(柳宗元时令论)(16)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马中锡中山狼传)(17)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18)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昭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龚自珍病梅馆记)名词带宾语而用作一般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的介词,并在名词之后加上一个相

16、应的动词;有时也可把该名词直接解释为相应的动词。如:例(9)中的“肘”可理解为“用肘撞”;例(10)中的“鞭”可理解为“用鞭打”;例(11)中的“水”可理解为“用水淹”,也可直接解释为“淹”;例(12)中的“爵”可理解为“用爵封”;例(13)中的“刃”可理解为“用刀杀”;例(14)中的“履”可理解为“替穿鞋”;例(15)中的“粪”可直接解释为“灌溉”;例(16)中的“囊”可理解为“用囊装”;例(17)中的“烛”可直接解释为“映亮”;例(18)中的“绳”可直接解释为“衡量”。(三)名词带介词结构作补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9)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国语越语上)(20)晋侯围曹,

17、门焉,多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21)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入其闺,则无人闺焉。(公羊传宣公六年)(22)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23)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韩非子难一)(24)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25) 项军壁垓下。(史记项羽本纪)(26)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史记滑稽列传)(27)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28)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史记淮阴侯列传)关于这种情况,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有时名词后面省略了介词,如:例(25)中的“壁垓下”即“壁(于)垓下”,例(28)中的“都彭城”

18、即“都(于)彭城”。它们都是动补短语,而不是动宾短语。二是名词后面的兼词“焉”和“诸”应作补语看。因为“焉”是“于是”的合音,“诸”是“之于”的合音。如:例(20)和例(21)中的“焉”字,例(27)中的“诸”字。名词带介词结构作补语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的动词。如:例(19)中的“女”可理解为“做妾”(这里的“女”不宜解释为“做女”);例(20)中的“门”可理解为“攻打城门”;例(21)中的“门”可理解为“守门”,“闺”可理解为“守闺”;例(22)中的“轨”本是“法则、法度”,这里可理解为“符合法度”;例(23)中的“陶”可理解为“做陶器”;例(24)中的“蚕”

19、可理解为“养蚕”,“桑”可理解为“种桑”;例(25)中的“壁”本是“军营”,这里可理解为“扎营”;例(26)中的“席”可理解为“当做席”;例(27)中的“形”可理解为“表露”;例(28)中的“都”可理解为“建都”。(四)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就用作动词。例如:(29)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30)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31)不耕而食,不蚕而衣。(桓宽盐铁论相刺)(32)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3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34)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35)治家之宽严,亦犹国焉。(颜氏家训治家)(36)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颜氏

20、家训涉务)(3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38)但观之,慎勿声。(魏禧大铁椎传)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的动词。如:例(29)中的“腊”可理解为“举行腊祭”;例(30)中的“度”可理解为“符合制度”;例(31)中的“蚕”可理解为“养蚕”;例(32)中的“农”可理解为“从事农业”;例(33)中的“箪食壶浆”可理解为“拿着箪食壶浆”;例(34)中的“东”可理解为“往东”;例(35)中的“国”可理解为“治国”;例(36)中的“粒”可理解为“进粒米”;例(37)中的“师”可直接解释为“学习”;例(38)中的“声”可理解为“出声”。(五)名

21、词前面有助动词作状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39)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4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41)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42)皇后兄王信可侯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43)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44)晚来天欲雪。(白居易问刘十九)(45)陈骇涕不敢声。(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名词前面有助动词作状语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的动词。如:例(39)中的“妻”可理解为“娶妻”;例(40)中的“水”可理解为“游泳”;例(41)中的“祸”可理解为“降祸”;例(42)中的“侯”可理解为“封侯”;例(

22、43)中的“东”可理解为“往东”;例(44)中的“雪”可理解为“下雪”;例(45)中的“声”可理解为“出声”。(六)名词前后有“而”连接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46)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47)骋而左右,何也?(左传成公十六年)(4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49)为臣而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50)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荀子天论)(51)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荀子儒效)(52)寡人将立管仲为仲父,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53)辇而归,君亲推之。(左传昭公十年)(54)楚以故不能过

23、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55)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张溥五人墓碑记)关于这种情况,应注意“而”字前面的名词是不是作主语,如果名词是作主语,则不能用作动词。如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也可以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 名词前后有“而”连接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的动词。如:例(46)中的“式”即“轼”,可理解为“凭轼”;例(47)中的“左右”可理解为“往左往右”;例(48)中的“隧”可理解为“挖隧道”;例(49)中的“君”可理解为“像国君”;例(50)中的“雩”本是古代一种求雨的祭祀活动,可理解

24、为“举行求雨的祭祀”;例(51)中“而”后面的“楚”、“越”、“夏”可分别理解为“变成楚人”、“变成越人”、“变成夏人”(即中原人);例(52)中的“左”、“右”可理解为“往左”、“往右”。例(53)中的“辇”可理解为“乘辇”;例(54)中的“西”可理解为“往西”;例(55)中的“墓”可理解为“修墓”。(七)名词用在“所”字后面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56)所味不必美。(韩非子难四)(57)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韩非子五蠹)(58)是以令人完客所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59)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60)非博士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

25、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61)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62)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苏轼孤山二咏引言)名词用在“所”字后面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可理解为“所+动词+的事物”,有时也可理解为“所+动词”。如:例(56)中的“味”可理解为“所品尝的食物”;例(57)中的“礼”可理解为“所尊敬的东西”;例(58)中的“馆”可理解为“所住宿的宾馆”;例(59)中的“罾”即“鱼网”,可理解为“所网的”;例(60)中的“职”可理解为“所掌管的东西”;例(61)中的“蚕”可理解为“所养的蚕”;例(62)中的“薪”可理解为“所砍伐”。二、形容词用作动词从造句功能方面看,形容词的特点

26、是常作谓语和定语,也可作状语、补语、主语和宾语。但是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从组合能力方面看,形容词不受助动词修饰。如果某个形容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上述基本功能而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个形容词用作动词。具体来说,形容词用作动词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一)形容词带宾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1)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2)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滕文公下)(3)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4)近贤而远不肖。(韩非子外储说右上)(5)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6)上多足下,故赦足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7)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27、,以明不欺。(史记商君列传)(8)又安敢毒(之)耶? (柳宗元捕蛇者说)(9)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徐珂冯婉贞)(10)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颜氏家训教子)形容词带宾语而用作动词,如果是用作一般动词,我们在理解时可把该形容词直接解释为相应的动词。下面的两种活用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如:例(1)中的“远”可解释为“远离”;例(2)中的“轻”可解释为“减轻”;例(3)中的“亲”和“善”可分别解释为“亲近”、“亲善”;例(4)中的“近”和“远”可分别解释为“亲近”、“远离”;例(5)中的“善”可解释为“善待”;例(6)中的“多”可解释为“赞扬”;例(7)中“明”可解释为“表明”;例(8)

28、中的“毒”可解释为“痛恨”;例(9)中的“长”和“短”可分别解释为“擅长”、“短于”;例(10)中“厚”可解释为“厚爱”。(二)形容词前面有助动词或副词“乃”作状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11)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韩非子说林下)(1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13)江河可竭。(荀子修身)(14)太子欲善,善人将至。(国语楚语上)(15)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16)桓公立,(石碏)乃老。(左传隐公三年)例(11)中的“小”和“大”可分别解释为“变小”、“变大”;例(12)中的“贫”可解释为“使(人)贫穷”;例(13)中的“竭”可解释为“竭尽”;例(

29、14)中的“善”可解释为“变善”;例(15)中的“贵”可解释为“敬重”;例(16)中的“老”可解释为“告老”。(三)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时,就用作动词。例如:(17)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18)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19)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20)别易会难,古人所重。(颜氏家训风操)例(17)中的“贵”可解释为“看重”,“贱”和“卑”都可解释为“轻视”,“尊”可解释为“尊重”;例(18)中的“高”可解释为“敬佩”;例(19)中的“美”可解释为“赞美”;例(20)中的“重”可解释为“重视”。三、数词用作动词从造句功能方面

30、看,数词的特点是常同名量词组合作定语,或同动量词组合作状语、补语。在计算数目的句中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极少数可作谓语。从组合能力方面看,数词不能同名词直接组合,不受副词修饰。如果某个数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上述基本功能而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个数词用作动词。具体来说,数词用作动词大致有下面四种情况:(一)数词带宾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1)素丝组之,良马五之。(诗鄘风干旄)(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3)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左传成公八年)(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卫风氓)(5)上帝临汝,无贰尔

31、心。(诗大雅大明)(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7)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8)法后王,统礼仪,一制度。(荀子儒效)(9)孰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10)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韩非子十过)当数词带宾语用作动词时,有一般用法,也有使动用法。其意义比较灵活,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解释。如:例(1)中的“五”可解释为“用五匹马”;例(2)中的“百”和“千”可分别解释为“一百次地做”、“一千次地做”;例(3)中的“二三之”为使动用法,可解释为 “反复无常”;例(4)中的“二三”和“贰”都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两样”;例(5)中的“贰”也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生疑”;例(6)中的“贰”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两次”;例(7)中“贰”可解释为“背离”;例(8)和例(9)中的“一”都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统一”;例(10)中的“三”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把身体砍为三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