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7 ,大小:291.82KB ,
资源ID:1133934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393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海南金海锅炉运行要求修改.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海南金海锅炉运行要求修改.docx

1、海南金海锅炉运行要求修改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动力厂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本)西北发电运行集团公司前言本规程是海南金海动力厂二期扩建工程2X150MW机组发电机及主要锅炉设备的启动、运行、试验、事故分析与处理的技术标准,适用于海南金海动力厂二期扩建工程2X150MW机组锅炉设备。所有锅炉运行人员都应遵照本规程进行工作。本规程编写依据和引用标准编写依据: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标准等。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200MW及锅炉运行导则。 4. 东方锅炉厂提供CFB锅炉说明书。5. 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院提供的设计资料。6参照国外400t/h国内460t/h440thCF

2、B锅炉运行手册。引用标准:SD 118-88 2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610-1996 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GB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82)水电技字第24号 发电厂厂用电动机运行规程(80)水电技字第26号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电安生1994227号 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注: 本运规为初稿,部分资料、参数不齐,内容以不违反原则性的一般规律编写,有待设备具体资料到齐,及机组调试结束后修改。 目录1 锅炉本体设备 61.1 锅炉本体设备概

3、述 61.1.1 设备概述 61.1.2 主要设备规范 61.1.3 锅炉主要系统 101.1.4 锅炉主要部件 141.1.5 锅炉辅机设备规范 201.1.6 点火方式 241.1.7 点火用油及参数 241.1.8 锅炉给水品质 242 锅炉本体的验收及试验 262.1 新安装及检修后锅炉的验收锅炉安装及检修应对以下方面进行验收工作: 262.2 新安装及检修后的锅炉检查 262.2.1 锅炉本体的验收、检查项目 262.2.2 汽水管道的检查 262.2.3 返料系统的验收、检查项目 282.2.4 控制操作盘的验收检查项目 282.3 水压试验 282.3.1 水压试验的分类及适用条

4、件 282.3.2 水压试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92.4 烘炉 302.4.1 烘炉前应满足的条件 302.4.2 烘炉方法 302.4.3 烘炉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12.5.1 漏风试验 322.5.2 流化试验 323 锅炉的启动、并列和停运 343.1.2 辅机及附属系统的检查 353.3.1 冷态启动的适用条件 363.3.2 冷态启动的操作方法 373.4 热态启动 453.4.1 热态启动的适用条件 453.4.2 热态启动的操作方法 453.5 安全门校验 453.5.1 安全门校验的适用条件 453.5.2 安全门校验的操作方法 453.6 停炉前的准备工作 463.7

5、 停炉过程及注意事项 463.7.1 停炉操作步骤 463.7.2 停炉时的注意事项 484 锅炉运行中的控制与调整 514.1 锅炉运行监视与调整 514.1.1 值班人员的主要调整任务 514.1.2 主要参数的控制限额 514.2 燃烧调整 514.2.1 负荷的调整 514.2.2 床温的调整 524. 3 汽温汽压的调整 524. 4 水位调整 534. 5 锅炉吹灰 534. 6 锅炉排污 544. 6.1 排污的概念及分类 544. 6.2 排污的操作步骤 544. 6.3 禁止排污的情况 554. 7 自动装置的运行 554. 7.1 投入自动装置的条件 554. 7.2 投入

6、自动装置后的注意事项 554. 8 电除尘运行 554. 8.1 设备投运前的检查 554. 8.2 设备的启动 564. 8.3 设备运行期间的操作: 564. 8.4 设备的停机 564. 9 冷渣机的运行 565 锅炉机组事故及处理 585.1 事故及故障停炉 585.1.1 事故处理的原则 585.2 紧急停炉的条件 585.3 申请停炉的条件 585.4 紧急停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95.5 锅炉MFT动作 595.5.1 MFT动作的现象 595.5.2 MFT动作的原因 595.5.3 MFT动作的处理 605.6 锅炉满水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05.6.1 锅炉满水的现象

7、 605.6.2 锅炉满水的原因 605.6.3 锅炉满水的处理 605.6.4 锅炉满水的预防 615.7 锅炉缺水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15.7.1 锅炉缺水的现象 615.7.2 锅炉缺水的原因 615.7.3 锅炉缺水的处理 615.7.4 锅炉缺水的预防 625.8 汽水共腾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25.8.1 汽水共腾的现象 625.8.2 汽水共腾的原因 625.8.3 汽水共腾的处理 625.8.4 汽水共腾的预防 635.9 汽包水位计损坏的现象、处理及预防 635.9.1 水位计损坏的现象 635.9.2 水位计损坏的处理 635.9.3 水位计损坏的预防 635

8、.10 水冷壁管损坏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45.10.1 水冷壁管损坏的现象 645.10.2 水冷壁管损坏的原因 645.10.3 水冷壁管损坏的处理 645.10.4 水冷壁管损坏的预防 655.11 省煤器管损坏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55.11.1 省煤器管损坏的现象 655.11.2 省煤器管损坏的原因 655.11.3 省煤器管损坏的处理 665.11.4 省煤器管损坏的预防 665.12 过热器管损坏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65.12.1 过热器管损坏的现象 665.12.2 过热器管损坏的原因 665.12.3 过热器管损坏的处理 675.12.4 过热器管损坏的

9、预防 675.13 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75.13.1 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现象 675.13.2 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原因 675.13.3 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处理 685.13.4 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预防 685.14锅炉结焦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85.14.1 锅炉结焦的现象 685.14.2 锅炉结焦的原因 685.14.3 锅炉结焦的处理 685.14.4 锅炉结焦的预防 695.15锅炉灭火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695.15.1 锅炉灭火的现象 695.15.2 锅炉灭火的原因 695.15.3 锅炉灭火的处理 695.15.4 锅炉灭火的预

10、防 695.16 回料装置堵塞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705.16.1 回料装置堵塞的现象 705.16.2 回料装置堵塞的原因 705.16.3 回料装置堵塞的处理 705.16.4 回料装置堵塞的预防 705.17二次燃烧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705.17.1 二次燃烧的现象 705.17.2 二次燃烧的原因 715.17.3 二次燃烧的处理 715.17.4 二次燃烧的预防 715.18 锅炉厂用电消失的现象、处理及预防 715.18.1 锅炉厂用电消失的现象 715.18.2 锅炉厂用电消失的处理 715.19 锅炉厂用电消失的预防 725.19.1 外线故障的现象、处理及预防

11、725.19.2 外线故障减电的处理 725.19.3 外线故障减电的预防 735.18.4 外线故障加电的现象 735.19.5 外线故障加电的处理 735.19.6 外线故障加电的预防 735.20风机故障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735.20.1 风机故障的现象 735.20.2 风机故障的原因 745.20.3 风机故障的处理 745.20.4 风机故障的预防 755.21给煤机故障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 755.21.1 给煤机故障的现象 755.21.2 给煤机故障的原因 755.21.3 给煤机故障的处理 755.21.4 给煤机故障的预防 75附:锅炉各种状态启动曲线 761

12、 锅炉本体设备1.1 锅炉本体设备概述 1.1.1 设备概述 锅炉采用东方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高压循环流化床汽包锅炉。本期锅炉容量为2670t/h。其参数如下:蒸汽流量为670 t/h,过热器出口压力为12.7MPa,过热器温度为545。1.1.2 主要设备规范 名 称单 位BMCR过热蒸汽流量t/h670过热蒸汽温度 545 汽包压力MPa 14.07给水温度185切高加给水温度1581.1.2.1 设备制造安装日期1.1.2.2 有关标高 炉膛宽18.280米,深8.132米,汽包中心线标高为53.670米,锅炉顶板标 高为60.740米,锅炉宽度为35.440米,锅炉深度为36.640

13、米。1.1.2.3 床料粒度要求 床料粒度要求小于9mm。1.1.2.4 主要部件水容积部件名称水压试验时 (m3)运行时 (m3)锅筒40.716.9水冷壁(含蒸发屏)126126旋风分离器(包括进口烟道)15.40过热器870省煤器4040总计309.1182.9注: 水冷壁容积包括了集中下水管,下水连接管和集箱的容积。旋风分离器、过热器和省煤器均包括其所属的集箱和连接管。 1.1.2.5 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汽包:包括汽包及附件、人孔门、管座;水系统:包括下降管、导水管、布风板水冷管及进出口联箱、水冷壁、水冷屏、水冷壁上集箱至汽包连接管、省煤器及进出口集箱、省煤器至汽包连接管、省煤器

14、再循环管等;过热器系统:包括饱和蒸汽引出管、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旋风分离器及其集箱,各包墙过热器、屏式过热器、低级过热器、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各级过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减温器及高温过热器出口主蒸汽管道(电动门之前);锅炉内管段:包括锅炉范围内过热器一、二级减温水管,吹灰蒸汽高压管、事故放水管、连续排污管、加药管、化学取样管、排空气管、疏放水管、安全门、水位计、就地压力表管、压力取样一次门前管道及阀门。1.1.2.6 锅炉主要性能资料项 目单 位资料锅炉设计热效率(低位)%90.5喷水比例%4.12冷风温度20热风温度231过量空气系数/1.2冷渣器出口渣温150烟气量Nm3/h676486风

15、量Nm3/h601921燃煤耗量t/h98.82石灰石耗量t/h6.45煤粒度mm09,d50=0.9石灰石粒度mm01.85,d50=0.45床 温895炉膛出口烟温895分离器出口烟温885省煤器出口烟温305预热器出口烟温1401.1.2.7 各段金属壁温及介质温度、阻力表部 位位置数 量汽温报警极限锅筒顶部及底部各3336屏式过热器出口管圈(每屏6个,每屏上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36545低温过热器出口管圈(沿炉宽方向均匀布置)6450高温过热器出口管圈(沿炉宽方向均匀布置)9555名 称符号单位计算壁温最高允许壁温结果计算点1管壁金属温度TCT1595(材质:SA213-T91)649

16、合格计算点2管壁金属温度TCT2545(材质:12Cr1MoVG)580合格计算点3管壁金属温度TCT1567(材质:12Cr1MoVG)580合格计算点4管壁金属温度TCT1475(材质:15CrMoG)550合格计算点5管壁金属温度TCT1445(材质:20G)480合格注:1. 高温过热器高温段采用SA213-T91,低温段采用12Cr1MoVG;2. 屏式过热器采用12Cr1MoVG;3. 低温过热器高温段采用15CrMoG,低温段采用20G;4. 点2、5为材质分段点;5. 本计算根据前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1973年版)进行计算;6. 本计算“流量不均匀系数”根据电站锅炉水

17、动力计算方法(JB/Z201-83)选取的。 风烟阻力汇总表名 称单 位数 值炉膛出口至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侧总阻力Pa4860空气预热器一次风侧阻力Pa2475一次热风道阻力Pa800空气预热器二次风侧阻力Pa2475二次热风道阻力Pa800炉底一次风接口至炉膛出口阻力Pa14950注:1. 以上数值均为理论计算值,未考虑任何裕量。2. 计算工况:100B-MCR设计煤种;3. 计算根据:4KS-JS2H热力计算汇总表。 汽水阻力汇总表名 称单 位数 值过热器总压降MPa1.37省煤器总压降(包括重位压差)MPa0.39过热器出口压力MPa.g12.70省煤器入口压力MPa.g14.46注:以

18、上数值均为理论计算值,未考虑任何裕量。1.1.3 锅炉主要系统1.1.3.1 汽水系统锅炉汽水系统回路包括尾部省煤器、锅筒、水冷系统、汽冷式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汽冷式旋风分离器、HRA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及连接管道。锅炉给水首先被引至尾部烟道省煤器进口集箱两侧,逆流向上经过水平布置的螺旋鳍片管式省煤器管组进入省煤器出口集箱,然后进入省煤器吊挂管,最后通过吊挂管出口集箱从锅筒左右封头进入锅筒。在启动阶段没有建立足够量的连续给水流入锅筒时,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可以将锅水从锅筒引至省煤器进口集箱,防止省煤器管子内的水停滞汽化。DGJ670/12.7-II3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自然

19、循环锅炉。锅炉的水循环采用集中供水,分散引入、引出的方式。给水引入锅筒水空间,并通过集中下降管、下水连接管和分散下降管分别进入水冷壁和水冷蒸发屏进口集箱。锅水在向上流经炉膛水冷壁、水冷蒸发屏的过程中被加热成为汽水混合物,经各自的上部出口集箱通过汽水引出管引入锅筒进行汽水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水重新进入锅筒水空间,并进行再循环,被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引出。饱和蒸汽从锅筒引出后,由饱和蒸汽连接管引入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的上集箱,下行冷却烟道后由连接管引入汽冷式旋风分离器下集箱,上行冷却分离器筒体之后,由连接管从分离器上集箱引至尾部竖井两侧包墙上集箱,下行冷却侧包墙后进入侧包墙下

20、集箱后直接进入前包墙下集箱,向上进入前包墙上集箱,再经过顶棚包墙过热器向下进入后包墙下集箱,并流经低温过热器之后,从锅炉两侧连接管引至炉前屏式过热器进口集箱,流经屏式过热器受热面后,从锅炉两侧连接管返回到尾部竖井后烟道中的高温过热器,最后合格的过热蒸汽由高过出口集箱两侧引出。过热器系统采取调节灵活的喷水减温作为汽温调节和保护各级受热面管子的手段,整个过热器系统共布置有两级喷水。一级减温器(左右各一台)布置在低过出口至屏过入口管道上,作为粗调;二级减温器(左右各一台)位于屏过与高过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作为细调。1.1.3.2 烟风系统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物料的循环是依靠送风机和引风机提供的动能来启动和

21、维持的。从一次风机出来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热风进入炉膛底部的水冷风室,通过布置在布风板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并形成向上通过炉膛的气固两相流。二次风机供风共分为五路:第一路,经空预器加热后的二次风直接经炉膛下部前后墙的二次风箱分二层送入炉膛;第二路,经空预器加热后的二次风用于床上油点火烧器的冷却用风以及燃烧用风;第三路,经空预器加热后的二次风用于床上稳燃燃烧器的冷却用风以及燃烧用风;第四路,一部分未经预热的冷二次风作为给煤皮带的密封用风;第五路,一部分未经空预器加热的冷二次风进入螺旋给煤机。烟气及其携带的固体粒子离开炉膛,通过布置在水冷壁后墙上的分离器进口烟道进入旋风分离器,在分离器里

22、绝大部分物料颗粒从烟气流中分离出来,另一部分烟气流则通过旋风分离器中心筒引出,由分离器出口烟道引至尾部竖井烟道,从前包墙上部的烟窗进入前后烟道并向下流动,冲刷布置其中的水平对流受热面管组,将热量传递给受热面,而后烟气流经管式空气预热器再进入除尘器,最后,由引风机抽进烟囱,排入大气。“J”阀回料器共配备有两台高压头的罗茨风机,每台风机出力为100%,正常运行时,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锅炉采用平衡通风,压力平衡点位于炉膛出口;在整个烟风系统中均要求设有调节挡板,运行时便于控制、调节。1.1.3.3 物料循环系统锅炉冷态启动时,在流化床内加装启动物料后,首先启动床上点火器,在炉膛中将物料加热,同时

23、一次风通过水冷式布风板送入流化床,使物料处于微沸腾状态加热。床温上升到约600并维持稳定后,被破碎成09mm的煤粒开始分别由六个给煤口从前墙送入炉膛下部的密相区内。燃烧空气分为一、二次风,分别由炉底和前后墙送入。B-MCR工况下正常运行时,约占总风量50的一次风,经床底水冷风室,作为一次燃烧用风和床内物料的流化介质送入燃烧室,二次风在前后墙沿炉高方向上分两层布置,以保证提供给煤粒足够的燃烧用空气并参与燃烧调整;同时,分级布置的二次风在炉内能够营造出局部的还原性气氛,从而抑制燃料中的氮氧化,降低氮氧化物NOX的生成。在895左右的床温下,空气与燃料、CaO在炉膛密相区充分混合,煤粒着火燃烧释放出

24、部分热量;未燃尽的煤粒被烟气携带进入炉膛上部稀相区内进一步燃烧,这一区域也是主要的脱硫反应区,在这里,氧化钙CaO与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CaSO4。燃烧产生的烟气携带大量床料经炉顶转向,通过位于后墙水冷壁上部的两个烟气出口,分别进入两个汽冷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含少量飞灰的干净烟气由分离器中心筒引出通过前包墙拉稀管进入尾部竖井,对布置在其中的高、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放热,到锅炉尾部出口时,烟温已降至140左右。被分离器捕集下来的灰,通过分离器下部的立管和“J”阀回料器送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水冷风室底部设有5个排渣口,其中4个与冷渣器相接,通过排渣量大小的控制,使

25、床层压降维持在合理范围以内,以保证锅炉良好的运行状态;另外1个作为事故排渣口。1.1.3.4 膨胀系统根据锅炉结构布置及吊挂、支承系统,整台锅炉在深度方向上共设置了五个膨胀中心:炉膛后墙中心线、旋风分离器和“J”阀回料器的中心线(两个)、HRA前墙中心线和空气预热器支座中心。锅炉的炉膛水冷壁、旋风分离器及尾部包墙全部悬吊在顶板上,由上向下膨胀;炉膛左右方向通过刚性梁的限位装置使其以锅炉对称中心线为零点向两侧膨胀;尾部受热面则通过刚性梁的限位装置使其以锅炉对称中心线为零点向两侧膨胀。回料器和空气预热器均以自已的支承面为基准向上膨胀, 前、后和左、右为对称膨胀。炉膛和分离器壁温虽然较为均匀,但考虑

26、到锅炉的密封和运行的可靠性,两者之间采用非金属膨胀节相接;回料器与炉膛和分离器温差大,结构型式不同,故而单独支撑于构架上,用金属膨胀节与炉膛回料口和分离器锥段出口相连,隔离相互间的胀差。分离器出口烟道与尾部竖井间胀差也较大,且出口烟道尺寸庞大,故采用非金属膨胀节,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吊挂的对流竖井与支撑的空气预热器间因胀差及尺寸较大,采用非金属膨胀节。所有穿墙管束均与该处管屏之间或封焊密封固定,或通过膨胀节形成柔性密封,以适应热膨胀和变负荷的要求。除汽包吊点、水冷壁前墙吊点、水冷壁及水冷蒸发屏上集箱、旋风分离器及其进出口烟道、包墙上集箱和前、后包墙吊点为刚性吊架外,蒸汽系统的其它集箱和连接管为弹

27、吊或通过夹紧、支撑、限位装置固定在相应的水冷壁和包墙管屏上。1.1.3.5 吹灰系统 为了保持受热面的清洁,本锅炉在尾部烟道各受热面管组的前面均布置有吹灰器。吹灰器共36个,每两个为一组,分为18组。原理是用压缩空气和乙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发生爆轰效应,产生的冲击波将尾部烟道的积灰吹走。1.1.3.6 电除尘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程等法规的环保要求,锅炉选配两台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99.8%,对于设计煤种,要求实际处理烟气温度140,烟气量为141Nm3/s。1.1.3.7 点火助燃油系统锅炉油燃烧器采用高能电火花点燃轻柴油,轻柴油点火燃煤的

28、两级点火方式,主油枪采用压缩空气雾化喷嘴,分两层布置,共10只。其中上层6只油枪总处理能满足锅炉额定负荷燃料消耗量的35%。锅炉设三台供油泵,从原有的金属油罐取油供给锅炉用油,流量21m3/h,扬程3.5MPa。1.1.3.8 冷渣系统 冷渣系统是由四台冷渣机和一台链斗机、一台斗式提升机及渣仓、双轴搅拌机等设备组成。冷渣器冷却水来自汽机补水管道,回水到补水加热器前。当床压达到55KPa,打开冷渣机入口闸板,锅炉排渣口排出的炽热的灰渣经斜伸如滚筒内的进渣管进入滚筒端部,并在进渣管周围堆积到一定高度,当其产生的重力与进渣管内的渣流的重力平衡时,管内渣流便被阻滞;当由滚筒旋转而推动灰渣向滚筒出渣端移

29、动时,进渣管出口周围渣堆高度随之下降从而打破了管内外灰渣的重力平衡,管内渣流又继续。这样,滚筒转,热渣流进;滚筒停,热渣流停;快转快进,慢转慢进。在灰渣推进过程中,灰渣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由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将灰渣大部分热量带走,灰渣温度降低,可以由输渣设备运走或储存到渣仓内。 1.1.4 锅炉主要部件1.1.4.1 省煤器省煤器布置在锅炉尾部烟道内,采用螺旋鳍片管结构,由三个水平管组组成,基管规格为42mm,双圈绕顺列布置。省煤器管子采用常规防磨保护措施:省煤器管组入口与四周墙壁间装设防止烟气偏流的均流板。给水从省煤器进口集箱两端引入,流经省煤器管组,进入省煤器吊挂管,最后从出口集箱的两端通过连接管从锅炉两侧引入锅筒。1.1.4.2 锅筒和锅筒内部设备锅筒位于炉前顶部,横跨炉宽方向。锅筒起着锅炉蒸发回路的贮水器的功用,在它内部装有分离设备以及加药管,给水分配管和排污管。锅筒内径为1600mm,壁厚90mm,筒体材料13MnNiMo54,由两根U形吊杆将其悬吊于顶板梁上。其内部设备主要有:卧式汽水分离器-共150只,两排平行布置。干燥箱-“W”型立式波形板干燥箱,共54只。给水分配管-给水管两端引入锅筒,用三通接出两根沿锅筒长度的多孔管分配水。连续排污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