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中外历史对比整合高三中外历史对比整合近代史部分一、中外政治民主(一)、中国的民主革命1、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抗争(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A、鸦片战争:背景:英法等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鸦片战争前,清朝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时间:1840年至1842年。结果: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英国,法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和
2、北京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C、中日甲午战争: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外侵略野心膨胀,制定了大陆政策。 导火线: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林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派兵,日本也乘机派兵,后由日本挑起战端。结果: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马关条约割地:割辽东半岛,澍湖列岛,台湾半岛及其附属岛屿,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
3、约:赔款白银四点五亿两,加利息共是九点八亿两,分三十九年付清(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拆大沽炮台至山海关沿线的所有炮台。(京津等广大地域,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清政府完全为“洋人的朝廷)(2)、概述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1年,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黄海海战:1894年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等,英勇抵抗, 虽然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北
4、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进行反抗。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口号:扶清灭洋)1900年6月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的顽强阻击。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A、侵华日军的罪行 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
5、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开始反抗。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南京进行了六周的杀戮,30多万人被杀害。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B、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a、1935年中共瓦窖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至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d、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
6、明书根据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e、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a、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台儿庄战役: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共产党组织的敌后抗日战争a、政治: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b、军事: 采取全面抗战路线斗争,取得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
7、,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1937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根据地是第一个敌后根据地。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c、思想: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抗战方针,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C、抗日战争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
8、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2、中国的民主革命(1)、太平天国运动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 (同清朝对峙)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社会 核心思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评价:(革命性)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空想
9、性)绝对平均思想无法调动人们劳动的积极性,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落后性)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资政新篇 洪仁玕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目的:重振太平天国内容: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评价:a.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c.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失败标志
10、:1864年天京的落陷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直接原因) 天平天国运动性质:反封建(主要)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天平天国运动教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2)、辛亥革命、准备:同盟会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 。 指导思想: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
11、新阶段(有了统一政党领导 ;有了一个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公认的革命领袖)、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策划:文学社、共进会、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中华民国的建立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国旗:五色旗 纪元:中华民国性质: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政府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国家的权利归属(权利归国民全体所有)、政权的组织形式(责任内阁制)、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目的:为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2、、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A、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最大作用) 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B、经济上:推翻了清王朝,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思想上: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国际上:对亚洲近代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3)、五四运动、背景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家,国内阶级矛盾加深。 (根本原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阶级:无产阶级力量思想: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
13、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国际环境: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美、英)、过程地点主力 口 号 结果第一阶段北京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二阶段上海工人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意义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其彻底性不是指斗争的结果,而是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作用:青年学生(先锋作用);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的舞台)(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内容意义中共一大上海1921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 党的奋斗目标 党今后的
14、中心工作 党的中央机构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二大上海1922正确分析中国的国情(社会性质、革命敌人、革命性质)制定革命纲领(最高、最低纲领)确认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5)、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A、国共合作:背景:a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b、孙中山愿意与共产党合作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也让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c、共产国际的帮助.标志:1924年国
15、民党一大的召开B、大革命: 兴起:1925年五卅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高潮:北伐。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到1926年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成果: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失败: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失败原因: 客观: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观: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
16、鲍罗廷等坚持右顷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教训: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土地革命A、南昌起义: a、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等人在南昌发动起义。b、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B、秋收起义 a、1927年9月 , 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b、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建立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序幕,标志着革命策略的转变。C、红军长征 (19341935
17、1936)a、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左”顷错误(根本)b、过程:开始(1934年-江西瑞金)转折:(1935年-遵义会议)胜利(1935年陕北会师、1936年会宁会师)遵义会议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顷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影响: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1947.6开始,刘、邓率晋
18、冀鲁豫人民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开始的标志)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秋,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49年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国际:改变了世界格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二)、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1、英:议会制君主立宪制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
19、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2)权利法案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
20、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补充: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
21、主权;实行分权原则。2、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3、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和迅速发展。2、美:总统制共和制1)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独立战争后松散的邦联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给英国商品倾销以可乘之机。政治上的松散状态也无法形成强有力中央政府来稳定秩序,保护国家和利益和主权。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它维护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22、巩固了国家政权。按三权分立学说,推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全国性议会:立法,掌管财政)、司法(统管全国的司法体系:法院)和行政(全国最高行政长官:总统)三个部门。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和高级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规定了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1789宪法修正案规定了人民若干自由权。宪法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23、。局限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意义:它所确立的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该宪法是资产阶级最早的成文法,它的颁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进步巨大,影响深远。2)联邦制的形成和巩固1789年,美利坚合众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总统,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总统。治国原则:依法治国,坚决杜绝专制。(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但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政府机构;若各州的宪法和法律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
24、务,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等等。)1861年,美国南方11个蓄奴州发动叛乱,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领导的广大北方依法平定叛乱并取得胜利。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美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获得相对的完善。补充: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项目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民选世袭国家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终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虚君,国家的象征)政府首脑是谁总统首相政府如何产生总统任命议会产生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总统议会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主权在民)都是资产阶级民
25、主政治(分权制衡)异:立宪制和内阁制的结合 (传统中创新)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结合、可修正)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缺陷妥协性(保留君主、保留奴隶制)非广泛性(阶级性别种族等差异)3、法:议会制共和制1875年法国宪法制定制定: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内容: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关,由上院(参议院)和下院(众议院)组成。两院都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连选连任。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末届满的众议院。内
26、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由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4、德: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成立了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1)、国体联邦制国家由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行立法、征收间接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 些自治权。2)、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家担任,称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
27、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共58人,其中普鲁士代表17人,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德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实质上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补充: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1)议会形式上是代表
28、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是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三)、国际社会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
29、然崩溃的秘密。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开始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工人政权)1)、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2)、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经过选举产生自己的政权公社,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3)、巴黎公社政权建设: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30、。经济:维护劳动者利益;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4)、意义:(1)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2)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补充: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阶级条件: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思想条件: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2、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客观原因:敌人的疯狂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无产阶级的解放不仅仅是一场革命,还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二、中外经济工业化中国(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沟的变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