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5.34KB ,
资源ID:113343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343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政治制度史.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政治制度史.docx

1、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目录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一)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史选择题第四篇:XX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第五篇: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正文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或为相,或相、将并立,协助国君治国。(3)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体是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4)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组织突出变化是三省制的初步形成,三省诸部制逐渐取代三公九卿制。(5)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是三

2、省六部制”。(6)宋元国家组织的核心由二府制”变成一省制。(7)明代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内阁六部制度与宦官制度。清朝国家组织的中枢是军机处、内阁。明清地方政府与元朝地方政府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1)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多级制,但各行省之下层级并不完全不统一。行省具有很大的权力,行省的权力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2)明代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一、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层级规范统一。省下有道,为监察区。二、省一级权力分散,由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司法、军事行政。明中叶以后,地方设巡抚、总督,巡抚、总督的性质、职责当时还不确定,主要是监察

3、地方官吏,但必要时也可以集中一省或数省的权力以处理地方事务,显示分散的权力又开始集中。但省级又形成三司、总督、巡抚的分权与牵制,并受到中央的严格监督。三、地方自主权比元代减小。(3)清朝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一、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府(州、厅)、县四级制。二、省一级实行总督、巡抚二元化的领导体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成为督抚下属。三、省级督抚的权力集中,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督、抚互相牵制、监督,又受中央的控制。为什么说秦汉时期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一)秦朝全面建立起了御史监察制度。中央监察机关称御史府,各郡设置监御史,隶属于御史府,简称郡监。在军队里设有军监。(二)汉代在秦朝基础上,

4、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1)汉代建立了多元化的中央监察机构。分两个系统,三大组织机构:御史府(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2)监察机构独立性增强 。西汉后期,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台实际上从行政系统分离出来。司隶校尉名义属司空,行使监察权却是独立的,与司空没有关系(3)建立完整的地方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形成。郡以下的监察由郡守负责,具体执行监察职能的官员是督邮 。(4)制订了监察法规。汉初有察辞诏凡九条” ;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 。是汉代监察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5)形成监察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制度。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从1928年10月到19

5、48年5月,是国民政府所谓训政”时期,在训政”时期军机处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在清朝政治 1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是绝对君主制的工具。,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五院的构成起初,五院之上设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五院制渊源于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学说。从政治体制上讲,五院制有其一定合理性。但实际上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工具。抗

6、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转入战时体制。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形成了军事独裁体制。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名存实亡。从1948年5月到1949年,是国民政府所谓的宪政”时期。五院之上设立总统和副总统。总统权力广大,可提名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各院院长人选,对行政院重要政策进行核可”,实际上不受宪法的约束。故政体的实质依旧是个人独裁与专制。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抗日民主政权,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因而它除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一,三三制”原则。三三制”主要是指:在抗日根据

7、地的民意机关和政府机关的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政权建设上的一个创造,这样配备政权机关人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坚持抗日战争,促进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第二,抗日民主政权是地方性的联合政府”。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性,是指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之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处于平行地位,而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之上没有再高一级的革命政权机关。这时,国民党所掌握的中华民国政权,还是对外代表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

8、,而抗日民主政权,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在中华民国领土内的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地方政权。抗日民主政权是联合政府,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选举的共产党人和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由于各革命阶级、阶层、党派,参加到抗日战争的行列,因而在政权中亦有相应的地位,共产党必须与他们合作。这种合作是以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为前提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抗日民主政权方针路线的正确实施,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这个联合政府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形式。古代国体经历了哪些演化阶段?夏商:奴隶制国家阶段;西周东周:封建领主制阶段;秦汉明清:地

9、主封建制阶段:其中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其发展阶段;隋唐宋元是成熟阶段;明清是最后阶段。先秦贵族君主制的特点有哪些?第一个特征,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君主制度诞生以来,自夏代就形成了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且在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及越来越神秘的外衣。这与古代西欧有些国家君主由诸侯选举产生确实大不相同。第二个特征,君权受到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这种限制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君权受到来自贵族长老的制约。第二个层面,是分封制对君权的分割。隋唐时期国家组织模式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影响?(1)国家中枢机构分权制衡的原则、观念,对以后各代

10、产生很大影响,分权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皇权。(2)国家组织机构多被后代继承。三省制在宋代有一段时间仍然实行;中书门下、枢密院(枢密使)被五代宋代继承;自隋开始的政事堂宰相议政制度延及宋代,六部是以后各朝国家主要行政职能部门。中国古代郡县制与采邑制有何区别?(1)郡守县令(或大夫、长)由诸侯国君直接任免。(2)郡县长官不享有世袭的封邑,按职务领取俸禄,为中央尽守土之责。(3)郡县长官虽有独立处理军、政、财事务的大权,但要接受中央统一指挥,接受中央的监督、考核。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唐朝历史可以安史之乱为界,此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重外轻,之后演变为内轻外重。 唐前期在行政和军事方面都实行

11、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地方州县政府长官及其僚属,都由中央直接任免。军事方面通过府兵制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四方。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以使中央的各项政策能顺利地贯彻到地方。这使得唐朝前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表现为内重外轻的情况。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节度使又兼观察使,使藩镇成为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些节度使,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相互勾结,各自割据一方。他们既有兵权,又掌握其割据地区内的政权,在割据地区内,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节度使死后,子孙世袭,兵将拥立,唐中央政府不得不予以承认。这些说明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轻外重。明清时期绝对君主制的特

12、点是什么?明清时期,中国专制君主制度发展到第三个时期,即绝对君主制时期。绝对君主制的基本特点是(1)君主最大限度的总揽了权力,不受任何制约。绝对君主制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不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成为国家行政首脑,直接处理行政事务。(2)丞相制废除后出现的内阁、军机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但从制度上看,其本身没有决策权,与汉唐宰相对一定范围内的政务拥有决策权不一样。(3)绝对君主制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但也极大地暴露了君主制的弊端:自我调节的功能严重削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什么?隋朝创立、唐朝确立的科举制,在清末以前,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科

13、举制度的积极作用:(1)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科举制的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清时期考试答卷的形式规定必须用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试形式与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的个性,销蚀了人的创造力。它也浪费了大量人才,消磨了众多人的时光,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机关有何调整?(1)建立集中党、政、军权的国防最高委员会。(2)国民政府主席职权的变化及各部、院的调整。(3)设立国民参政会。国民政府的监察制

14、度为什么不能遏止腐败?(1)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在监察制度上做了一些些改革,形式上完善了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但实际上形同虚设,监察组织却未能承担起监察的责任,惩治贪污和腐败。(2)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不能遏止腐败,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的腐败,因为制度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一个腐败的群体与政府难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纠正,监察制度并不能解决国民政府的腐败问题,问题的解决,与国体和政体的解决一样,最终只能由中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来实现。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变化,逐步完成了由抗日民主政府向人民民主政府的转变。(1) 专政对象和政府任务的变化。(

15、2) 参加政府的成分发生变化。(3) 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转化。(4)针对管辖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代表工农革命人民的工农民主政权人民民主政权。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组成了领导全国苏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朱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建立全国性政权的一种尝试,为后来人民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2、领主封建制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种发展形式。周人灭商以

16、后,建立了领主封建制。领主制是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人身而占有劳动者的成果;农奴在社会生产以及阶级关系中的地位,高于奴隶,低于地主制下的农民。3、政事堂唐初三省议事的地方。唐初,为了协调三省的关系,三省长官或宰相在门下省议政,议政之所谓之政事堂,后迁至中书省。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开元间,改为中书门下,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标志三省制解体。宋代亦有政事堂,为宰相执政议政之所。4、宗法制度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它产生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内容包含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续、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承继规则以及祭祀制度等。宗法制度维护了贵族的权力与利益。5、军机处清

17、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是维护绝对君主制的工具。6、行省制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的行省是仿照金朝的模式而建的,到元仁宗时,共设立了11个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明清时期,继续实行省制。行省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7、世官制度夏商周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基本含义是官爵世及”。国家的官爵由贵族充任,并在这些家族内部世代相袭。这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利的

18、国家制度的体现。8、总理衙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的专门办理洋务、涉外事务的机构。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任务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海防、军务、关税及其他与洋”有关的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9、皇族内阁清末成立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关。1911年,清政府为应付立宪”运动,正式成立了责任内阁,作为国家最高政府机关。但是, 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占9名,汉族4人,其中皇族7人,因此被讥讽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显示了清政府借立宪”集权于皇室的目的。10、城市军事管制军管会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

19、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一)一、选择题1、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2、下列不属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是(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3、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社会主义社会)5、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6、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7、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中国政治制度通史)8、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等级君主制)。9、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则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10、封建社会是封建(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执掌国家

21、政权的时代。11、司马迁写(史记 )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二、判断题1、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 (对)2、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错)3、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是国体。 (错)4、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错)5、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社会】的农耕社会。(对)6、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方正统地位。 (错)7、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22、。 (对)8、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对)9、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般走的是传统史学的治学之路,以写“信史”为原则,注重考据和实录。 (对)10、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错)11、尚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政书体的文献。(对)三、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的歧义颇多,大体可归纳为三种观点:政治指管理国家公共事物的一种行为和活动。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政治是制定与执行政策的过程。2、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3、中央集权制:指的国家权力机构的联系与运作方式。即在中央政

23、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隶属关系上,地方绝对听命于中央,中央执掌立法、司法、人事、军政、财政等方面的大权,地方受制于中央并接受中央的监督。4、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哪个主导阶级掌握国家政权。5、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6、“十通”:是一套考辩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军事图籍的重要工具书。“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四、简答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

24、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2、论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环境特点。答:自然经济主导的农耕社会;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 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君主专制的皇权社会;汉文化为主导的内敛型社会;历史悠久的古文明社会;人本文化主导的泛宗教社会。3、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答:(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史领域形成

25、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概念解析。答:传统社会又称“礼俗社会”、“共同体”或“公社”,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现代社会(法理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它的特征是:规模小、分工简单、角色分化少、家庭为社会的核心单位、情感型的初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权威、习俗和传统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现代社会又称“法理社会”、“工业社会”,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传统社会(礼俗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它的特征是:规模大、分工复杂、角色分化多、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非情感型的次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制度和法律制约,社会具有

26、很强的异质性。5、列举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弊端答:(1)它是君主专制的工具(君为臣纲、臣事君以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传统社会的官僚只是君主的奴仆而非民众的公仆。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必然形成惟命是从、欺上瞒下、阿谀奉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僚主义的官场恶习及长官意志、奴性意识和官本位心态。(2)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所受教育局限于经学、文学和史学等引经据典式的人文领域。缺乏自然科学和辨证逻辑思维的训练。(3)导致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的双重价值观。6、概述梁启超和王国维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主要成果。答: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一文,这是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

27、观研究中国历代政治演化进程的第一篇专题论文;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和殷周制度论则是用西方实证史学研究中国先秦政治制度史的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王国维首创了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甲骨文)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史记殷本纪等)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这种方法对现代史学形成了重大的影响。7、概述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答: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初步繁荣时期。表现:多种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其中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现了一批中国政治制度的通史、断代史和专史

28、性质的学术著作。比较重要的有:曾资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和两汉文官制度,杨熙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等。8、谈谈政治学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特点。答: 概念的整体性把握。 理论的整体建构如国体与政体,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与政治制度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政权结构与政治关系、公共权利与公共事物等等,这些对政治学来说比较常用的理论概念对历史学来说则比较生疏。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强调从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角度去把握静态的政治制度,而这正是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方面注意不够的地方。9、概述郭沫若、王亚南和陈寅恪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的标志性成果。答: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

29、会研究,研究中国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特点;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理论性强,主要从政治体制的角度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产生的社会基础、特点、变化及官僚主义的流弊;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用西方史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史学方法相结合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典范成果。10、皇(王)权、族权和神权关系的比较。答案要点:皇(王)权、族权和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族权和神权依附于皇权,为皇权服务;皇权高于族权和教权,居绝对支配地位。五、论述题1、中西封建君主制异同比较。答案要点:中国的君主制自公元前21世纪奴隶制时代的夏朝就出现了,至1912年满清帝国被推翻,其间经历了奴隶制时代的宗法

30、等级君主制和封建社会的专制君主制,历时4300年左右的历史。而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从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君主制直接转化过来的,它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是与封建经济、社会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相始终的。如果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为标志,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前后延续时间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制度、文官制度以及具体的行政、司法、监察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备严密可以说是相应历史时期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欧洲的君主制是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后形成的,至今不到二千年的历史;而西欧封建君主制则是在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的废墟上

31、建立起来的,其间经历了分散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君主专制制三个发展阶段。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直到15世纪左右,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拥护下才得以在英法等主要欧洲国家确立,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西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始终的。2、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3、论述20世纪以来,用现代学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四个阶段。答案要点:起步阶段:(20世纪1020年代),这一时期,除了用传统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成果外,出现了用西方资产阶级新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批学术性论文,其中以梁启超和王国维的成果影响最大。初步繁荣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及实证方法以及中国传统治史方法齐头并进的时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