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7.89KB ,
资源ID:113306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306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成都市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都市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docx

1、成都市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成都市上地资源开发的现状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丄地资源的 开发利用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丄地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经济 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它亦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其承载能力反过来 会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结构和方式。目前,耕地等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的发展中,资源约束将代替资本约朿逐步上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的主要矛盾。因此,实现上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转变已刻不容缓。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按 人均占有量讣,又可称资源小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始

2、终是最基本的矛盾。本文阐述了上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布特征,分析了我国主要上地资源开发利用现 状,提出几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关键字:土地资源;上地开发;利用;现状对策第1章引言VL研究背景土地是生存之本。在我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里,人们对上地有一种与生俱来 的依恋。上地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上地,人民的生活将会难以维持,城市建 设更是无从谈起。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丄地资源的利 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上地的利用不能单纯的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在强调经济效益 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加强对基本农 田

3、的保护,必须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综合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制立合理的上地资源利用变 化研究方案,让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为社会带来最大的综合效益。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 主要源泉。根据诺瑟姆S形曲线证明,我国城市化发展己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城市化率从 30%向70%发展的加速发展阶段。而根据城市发展的逻辑斯蒂”;曲线来判断,今后20年我 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还应该更快。纵观国内外许多大城市在经历过去近半世纪的快速发展后 出现的众多问题,如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城市规模扩展速度过快,耕地面积锐减、城市内部 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生态方面存在着绿地减少、空气污染

4、、水环境恶化等。随着城市 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上地利用将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冲击,城市上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演变 也将更为频繁和剧烈,若不加以重视,城市上地利用中的本来己经十分严重的各种问题也将 日益恶化,成为各种难以治愈的城市病”;,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而有 必要对上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制左合理的上地利用规划。上地资源利用调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工作。在上地资源利 用调查的基础之上对一段时间内的上地资源利用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可以全而地了解一个区 域的上地资源利用水平,而根据评价结果对评价区域的上地资源利用现状是否符合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存在着哪些不

5、足之处等信息也可以快速的获得,这样就将为我们对应采取什么样 的措施来使该区域的上地资源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1.2文献综述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综合体,具有一泄的厚度和区域级别差异,不同类型的上地在城 市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功用,也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资源利用 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作为生产资料的上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它既 是制左国民经济计划和宏观决策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上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日常上地管理的 重要依据(黄宜广,庞佑林,2001)。陈洪博在貝主编的上地科学词典中指岀:丄地利 用效益是指上地利用活动所取得的各种有用成果的总称

6、,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三种。而后两者难以用量化指标表示,对苴全面的评价目前尚有困难本文通过对国内 外众多相关土地资源利用的文献和专著进行研究,掌握了关于土地资源利用的第一手资料, 并用此来指导实践,将理论与成都市丄地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分析成都市目前的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笔者自己的对策和建议。1.3选题意义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任何时候谈发 展,都必须立足于其上地资源的基本现状。加强对成都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地作为城市的主要资源,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的聚集、还是基础设施的 建

7、设,都必须通过上地的重新配宜来实现。从一般意义而言,正确认识城市上地利用效益,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上地资源进行合理髙效的规划,有助于促进区域上地可持续利用及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实现上地的集约化利用。具体而言,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加强对城市土地效益问题的研究,具有以下现 实意义:第一,解决耕地保护;与城市化正常发展用地”;的矛盾第二,解决现阶段我国城 市上地利用诸多严重问题的需要第三,避免部分国家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不合理用地的前 车之鉴“;。本文以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大方面,结合成都市的城镇化 发展分析其上地利用的主要情况,并在此基

8、础上列举阐述现阶段成都市上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找上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上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 出改良建议,以期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1.4研究方法1.4.1 地利用变化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整合整合多学科知识,运用多尺度数据,创造一致性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未来的土地利 用变化研究,并应用于实践,使上地利用变化研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下去是土地利 用变化研究主要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理论方法或是具体实践内容,这种整合都是必要的,因 为它可以提髙上地利用变化研究成果的利用效率,紧密有效地连接上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各个 方面,为建立一个完整的上地利用变化研究体系而发

9、挥作用。1.4.2系统分析方法由于城市土地利用过程是不同尺度区域空间内诸多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 协同耦合的过程,城市上地的利用效益是建立在这一过程之上的复杂开放系统,在这一系统 中,各种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需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认识城币上地利用 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联系。1.4.3尺度推绎方法的研究进行丄地利用变化研究,就无法回避尺度问题,因为尺度口径的大小对于土地利用 变化研究影响极大,在不同的尺度等级下,上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成果往往不同。在尺度问题 的研究中,尺度推绎问题,尤其是跨尺度的上地利用变化研究一直很薄弱,而这个领域对于 土地利用管理经验的推广及土地利用

10、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成果提岀了有益的借鉴,但这些方 法本身是否适合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值得商榷。由此可见,上地利用变化尺度推绎方法的研 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1.4.4定性与立量相结合的方法立性描述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普適采用的一般性方法,通常用于对事物及苴发生规 律进行宏观的、概括的描述。本文在进行城市丄地利用效益的研究中,将较多地采用这一方 法。如对城市上地效益概念的描述等。泄量分析方法则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必要手段。要准确、 深入地揭示事物地运动规律,必须借助该方法。城市上地利用效益研究需要综合沱性-与定量 方法。如对于城市丄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首先要用定性的方法选取评

11、价指标,然后运用眾 量的方法对其进行度量,综合测算出城市丄地利用效益水平并进行城市上地利用障碍诊断。1.4.5统讣与调査相结合的方法城市丄地利用效益研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多方面的长时间序列的大量数据。如 对于城市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分析、城市丄地利用效益的度量以及对于城市上地效益的泄量 评价,都需要运用研究区多年来与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相关的统il数据。由于统汁数拯不能 说明一切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实地调査与考察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査获得第一手材料才是 最为可靠的研究证据,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第2章丄地资源的相关槪念及评价2.1上地资源的含义地球上的土地是指除河流、湖泊、海洋

12、等水域之外的一切地表构造,它是一个自然 综合体,包活地形、土壤、表层岩石以及依附于地表的植被。上地的特性则由地形、上壤、 气候、水文状况、植被状况等多种因素决泄。上地作为资源,英意义越来越大。首先,上地是人类栖息和生物生存的主要空间。当前,我们这个地球已经越来越狭 窄,人们深切认识到上地面积正在成为人口环境容量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世界 性的地价上涨反映了这个事实,因为地表面积是一切自然系统和人类环境所要求的二维空间, 也是容纳一切人工自然的场所,人类活动都以上地为基础。地球的上地面积是有限的,并且 有相当一部分不适于耕作或栖息。海平而以上的上地大约有20%的地区太冷,20%的地区太

13、干旱,20%的地区太陡J1肖,10%的地区没有上壤,总共有70%被称为严峻的环境,没有居民 或者居民很少,人类很难在这类地区长期居住。其余地区,特别是海拔低、地势平缓、亚热 带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有利这四方面具备的地区,才是人类主要的栖息地。而世界上有一 半人口集中在5%的上地上,其中主要包括世界最富饶的河流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这些适 于人类栖息的上地也正是人群居住用地,工业交通用地,农、林、牧业用地以及自然生态系 统和生物栖息用地相互交错争夺的地域。它的总的发展趋势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不 断被排挤,农、林、牧业用地也趋于缩减,而城市的工业占地和交通网占地则日趋扩大。但 是,为保全生物圈

14、基本结构的稳左,人类又必须保留一泄的自然生态系统用地。这就使上地 资源越发紧张,越来越显得不足。其次,土地具有生产性。由一定光、热、水因子形成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使土地 能支持生物活动,生产一左的生物量。苴中,上壤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是生物圈的生命维 持系统之一,也是人类衣食的主要来源。因此上壤是上地资源的主要构成因素。2.2上地资源的利用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作为生产资料的上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 利用效果的总称,它既是制左国民经济讣划和宏观决策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丄地利用总体 规划和日常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上地评价,是在上地资源调查、上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

15、,在对 上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上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 对一左的土地用途来对丄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左,将丄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 若干相对等级,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 果,以表明在一立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待评丄地对于某种特立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大小, 确泄丄地的价值。上地资源的实质是农业用地对上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左、城镇用地对上地使 用价值大小的鉴定。2.3成都及苴丄地资源的概况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古城 之一。自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发达的商业、农业和手工业业闻名

16、全国,水旱从人,上地肥沃, 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世称天府”;。成都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它成为我国西南 部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为四川省省会至今,现如今的成都 已是一个特大中心城市,现辖410个区、4个市、6个全县,共20个区(市)县,总人口 1404.7万人,非农业人口约为920.2万人幅员而积12360Km²,行政区划的格局是大城 市带大郊区。成都市地处属于四川盆地,幅员而积12360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02541 一 10453、北纬3005* -3126 之间,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土地总而积12390平方公里,毗邻徳阳市、眉山

17、市、雅安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 市的上地资源按照土攘的类型可分为水稻上、潮上、紫色上、黄壤、黄棕壤等11类。平原 而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公里,占全上面积的40.1%:丘陵而积占27.6%,山地而积占32.3%。 上地垦殖指数高,上地肥沃,上层深厚,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 38.2%,其中平原地区髙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10.4%和四川省空.5%的水平,复种指数在 室 22.4% o2.4成都市上地资源利用现状成都是拥有8500万人口大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成都平 原为主的广大区域是成都市传统的经济腹地。成都市已经形成以成都市区为核

18、心,以成都平 原为依托,快速增长成都经济圈,有力的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1997年重庆直辖后,成 都的城市首位度已高达4.6,成为四川经济实力最强、城市功能最完善的唯一大城市。从城 市规模来看,成都市域人口 1044.3万,占全省的12%: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各项经济指 标占据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水平:从发展速度来看,十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 均经济指标增长率始终位居四川全省前列:从发展条件来看,苴城市发展潜力指数遥遥领先 于省内其他城市。全市上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占幅员而积的40.91%,林地次之,占25.64%,第 三为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1.8%。上地利用率达90.2%,

19、垦殖指数40.91%。上地平均 产值,以国内生产总值计为703万元/平方公里,苴中耕地亩产粮食581.4公斤。上地利用 的圈层结构明显,即中心区域为城市和近郊区,作为大城市发展用地区,为城市各项功能服 务:第二圈层为中郊平原区,主要生产粮食、汕料等,为全市提供粮、油、菜、肉、蛋等农 副产品;第三层为远郊区,以农、林、果生产为主。地形地貌的特点,造就了复杂多样的自 然环境,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天府之国的物质基础。目前成都市的丄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具体数据如下:2.4.1农用地农用地总而积912695.54公顷,占总幅员面积的75.04%,以耕地为主,林地次之。耕地而积497634.54公顷,占

20、农用地的54.53%,苴中大于25度以上需退耕还林的 陡坡耕地5413040公顷,占1.09%,灌溉水田348710.39公顷,占耕地的70.07%,粮果间作 地21780公顷,占耕地的4.38%林地面积311892.65公顷,占农用地的34.17%。英中有林地200869.92公顷,占林 地而积的64.40%,全市森林覆盖率27.7%。园地而积45283.17公顷,占农用地4.96%以果园为主,而积38624.04公顷,占85.29%, 茶园4437.25公顷,占9.8%,桑园955.81公顷,占2.11%,其他园地1266.07公顷,占2.8%。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水而共42115.37

21、公顷,占农用地的4.16%, 其中河流水而 27981.69公顷,占66.44%,坑塘水面11886.89%公顷,占28.22%,水库面积22.17.96公顷, 占5.27%,湖泊水面28.83公顷,占0.07%。牧草地15769.85公顷,占农用地的1.73%,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寒地区,由于海拔高、 气温低、人烟稀少,不适宜放牧,暂处于未利用状态。2.4.2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总面积184608.41公顷,占幅而积15.18%,以居民点工矿用地占多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共143244.2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7.59%,其中城镇用地 36189.66 公顷,占 25.275%农村居民点用地94079

22、公顷,占65.68%,独立工矿用地919333公顷,占6.4%, 特殊用地3773.09公顷,占2.63%o交通用地22509,占12.19%,以农村道路占地为主,面积12873.64公顷,占57.19%, 公路8197.3公顷,占36.42%,铁路835.33公顷,占3.71%,民用机场603.55公顷,占2.68%。2.4.3水利设施用地水利设施用地18854.3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0.21%, H中沟渠18579.93公顷,占 98.54%,水工建筑物274.45公顷,占1.46%3未利用地119008.73公顷,占幅员面积的9.8%,英中以田坎占多数,其次为裸岩石 砾地、荒草地。田(

23、土)坎而积77165.71公顷,占未利用地的64.84%。2.5成都市上地资源利用的潜力分析成都市上地利用潜力在两个方而:一是已利用丄地的开发潜力,二是未利用土地开 发潜力。2.5.1农业地区全市二十个区(市)县范用除城镇规划区、生态保护区外属于农业用地区。包括耕地、 园地、林地、牧草地等。本区的上地主要用于种养植业等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蔬菜、水 果生产。农业用地区内可保留一部分农村居民点。对本区的上地要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建立良好农业生态环境,提髙地力、提髙耕地的产出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农业生产的布局,县级土地利用要进一步划出蔬菜生产、粮油、水果等农业用 地区的亚区。本

24、区的农耕地是我市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根本保证,特 别是已建立的56个农业生产基地,必须依法严格保护,非农业建设不能随便占用。现有耕 地中有72%的中低产田(土),中产田通过完善生产条件,推广髙产综合栽培技术,加强出 间管理,每亩可增产200公斤左右,低产田(上)增产潜力更大,需要经过工程措施,深度 开发,提高产出率:园地中还存在19%的低产园,主要是低产果园,通过品种改造,加强科 学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单产和水果质量;有林地%属于低产林,主要是疏林地、灌木林地, 应进一步加强中幼林抚育,增加林木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现有养殖水而一半属低产水面, 潜力较大。2.5.2城市、村镇建设

25、用地区包括中心城区、六个组团、四个县级市、四个县城和210个建制镇规划范圉。规划 而积2087.27km2o (折163.09万亩)。本区的上地主要用于城镇工矿建设。城镇上地要集约 利用,优化配程。中心城区的上地利用要按照创服务业新优势,打造商贸之都、金融之都、 物流之都、会展之都的左位,确保中央商务区建设和城市基础配套建设的需要,不再摆大型 工业项目。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节约用地,提高城镇土地的利用率。主要在居民点用地中,1996年人均居民点用地132.8平方米,其中农村居民点人 均用地140.4平方米,除去林盘地,院坝外,居住用地农村人均66平方米。通过集中建设 农民新村、上地整理可节

26、约出大量丄地,按2010年人口 H00万人,城镇化水平50%II算, 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逐步降到120平方米,可节约出土地26973公顷。2.5.3生态环境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市域西部的龙门山、邛味山、长丘山一带。本区范围包括自然保护区、 风景剑胜区、森林公园。全市有市级以上风景剑胜区十二个,自然保护区四个,森林公园七 个。本区的用地属于我国长江上游水源涵养保护区,也是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屏障。只能用于 建设水上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及苴他各种防护林用地,不能改变为其他用途。要严禁违法采 矿、开山取石、取土行为,严格控制新修建筑物,保持现有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2.5.4未利用地的开发潜力未利用地的开发潜

27、力,全市可开发的未利用地18777公顷,主要是河滩地、荒草地、 废弃地,其中宜开垦为耕地的3333公顷。2.6成都市上地资源利用战略为了保障成都市上地资源的协调利用、高效利用和持续利用,确左规划期间新民市 实施的土地利用战略:2.6.1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把 基本农田保护放在首位,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保持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改适中 低产阳,保障粮食安全,通过上地整理、兴修水利等措施,不断提高耕地的质量和生产能力。2.6.2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非农业建设用地

28、和生态环境保护用 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重点镇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优化上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6.3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提髙丄地利用效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左额标准,完善节约、集约用地 的奖惩机制,走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提高上地利用效率。推动上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 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髙效转变,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6.4优化上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从实现城乡统筹、部门协调的要求出发,优化城乡和各类用地的上地利用结构和布 局,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29、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的前 提下,统筹兼顾,协调各方而的用地需求。处理好农业与非农业以及各业内部的用地关系, 做到地尽其用。2.6.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生态功能用地和重要自然、人文景观 的保护,积极开展国上综合整治,加大对水上流失、土地污染的防治力度,提高丄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能力,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3章成都市丄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3.1耕地保有量动态平衡分析及基本农出保护动态平衡分析历史的经验说明,稳左、健康发展的农业生产,才能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基本 的物质基础和适当的地理空间。保农业的基础

30、地位、保全社会的粮食安全、保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是全国的大局,也是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3.2耕地保有量3.2.1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因素耕地减少方面:建设占用,根据以上预测,我市因建设占用,到2020年规划期内耕地将减少约57 万宙。退耕还林,我市位于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退耕还林,建立水上保持、水源涵养的 生态保护区的任务重。近几年25度以上的坡耕地大部分已退耕还林,上地利用总体规划从 保护耕地,稳左粮食生产的大局考虑,实事求是地规划全市到2020年再退耕还林7万亩, 主要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瘦薄地退耕还林,作为生态保护林地。灾毁耕地。我市丘陵、山区及河道流域有部分不稳左的地质

31、、地貌结构,加上洪水 的危害,每年都有少量而积的耕地因各种自然灾害而被毁损,灾毁后有的可以复耕,在修编 中忽略不计。农业结构调整。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形势下,我市大宗农产品市场面临国外优势 产品的冲击。为占领市场,提髙效益,随市场的变化,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调整农业内部 的产业结构,实现耕地资源的髙效合理配置,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我 市农业结构调整用地变化主要反映在:发展花卉、苗木、优质特产果恫、水产养殖等方而。 规划期主成都市_十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火纲•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出保护要通过改造 现有低产果园、茶园、桑园等来支撑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基本上不占耕地转产,确需

32、占用 少量耕地的要保持今后再逆转为耕地的基本条件。耕地增加方面:上地开发。我市还有7.02万亩荒地、河滩地等土地后备资源可供开发,因生态保 护和开发难度逐步加大,规划期内有3.36万亩可安排开发为耕地。农地整理。主要是农村中的废弃沟曲、路段及劣质烂泥田等,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发 展,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可以对以上农地逐一进行整理,经调查预测规划期内可增加耕地 而积32.98亩。农房整理。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2003年为145.66万亩,人均用地148m20规划期 间,拟采取在平坝区适当集中修建中心村,在丘陵山区修建聚居点,农村居民居住适当集中, 既改善了居住条件,提髙生活质呈:,又可调整部分土地复耕增加耕地而积。加上农转非和就 近搬迁入城镇居住的人口,全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从148m2调减到人均用地120km2左 右,规划期间内拟安排约200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则可整理出耕地25.66万田。3.2.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灾毁等原因。 农业内部用地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后具有可逆转性,随着市场需求变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