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5.24KB ,
资源ID:113253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253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十二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十二五规划.docx

1、十二五规划兴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兴县农业委员会“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政府的要求,以及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精神,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兴县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一、发展基础和宏观环境(一)“十一五”主要成就1、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十一五”期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经济总量、单位面积效益在增加。2009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万亩,较2005年增加 万亩;农业(种植业)总产值 亿元,较2005年增加 亿元

2、。从单位效益来看,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亩平农业产值为 元,较2005增加 元,增长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比2005年增长 %。2、产业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到2008年底,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黄河沿岸林粮间作、林菜间作,耕作面积在 万亩的经济作物板块;中部地区小杂粮为主,播种面积稳定在 万亩左右的粮食产业板块;东山地区马铃薯为主,总面积稳定在 万亩左右的特色产业板块。 3、产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十一五”以来,我县通过围绕市场调产业、围绕品质调品种、围绕区域调布局,粮经作物比重适当调整,大宗农作物优质率明显提高。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县

3、粮食作物占种植业的面积比重上升到61.78%,经济作物的面积比重下降到7.32 %。推广优质新品种 个。谷子优质率提高到68%;大豆优质率提高到75%;玉米优质率提高到68%。4、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提升。新引进玉米强盛28号,晋单66号,渝单19号,大丰26号,沈玉26号,晋玉881,东单80号,富友9号,强盛31号,强盛49号;大豆中黄35号,晋豆20号,晋豆21号,奎丰1号,辽豆15号,铁丰36号,晋豆39号;蓖麻:硕丰2号,硕丰3号,淄蓖5号;谷子张杂5号,张杂3号,张杂10号,晋谷21号。优良品种年种植面积 万亩。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高产技术、农业结构调整等成套技术5项,年推广面积18.

4、5万亩、增加产值1.42亿元。以农业科技知识为重点,培训农民3.52多万人次。5、畜牧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在“突出发展牛羊,稳定发展猪鸡”的总体发展思路下,2006年以来,在经历了退耕还林对养殖业影响的阵痛之后,我县草食畜的养殖数量逐步回升。到2009年底,羊由2006年存栏21.4万只发展到栏30.1万只;牛由2006年的2.2万头发展到3.1万头;猪存栏基本稳定在3.4-3.5万头;鸡存栏基本稳定在30-32万只左右。肉类总产由2006年的3350吨增长到4215吨。牧业总产值由6720万元增长到9620万元,牧业人均纯收由2006年的290元增长到33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5、。6、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县围绕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加、销各个环节,大力实施“放心食品工程”,依法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行粮食市场和肉品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全县 个乡镇都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点。蔬菜农残量逐年下降。相比2005年,2009年“三品”基地由3万亩发展到1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由3.5万亩发展到12.5万亩。7、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县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条件,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积极促进了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土地整理、沃土工程等项目,累计改良中低产田3.04万亩

6、;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发展绿肥,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2%,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95g/kg。完善了病虫测报网络,广泛开展农作物生物灾害可视预报,病虫测报准确率达90%以上;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明显改善,农业投入品使用进一步得到规范,杜绝假劣农资和违禁农药。(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将发生重要变化。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受市场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追求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农民收入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价格,向依靠结构调整和提高品质转变;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

7、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有利于我县劳动密集型特征和比较优势的小杂粮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县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我县农产品品质结构不合理,且大部分农产品的化肥、农药施用量不符合标准,导致许多农产品不符合国内外市场的质量要求,销售受到影响。三是农业科技日新月异。随着世界范围内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科技成果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为加快我县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四是农产品消

8、费需求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粮食等初级农产品的直接消费在消费结构中下降,蔬菜类食品、微生物食品和加工型食品的需求上升;普通型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下降,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增加;加工业转化需求大幅度上升。据预测,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态势,这为我县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五是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随着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新形势下,我县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日益紧迫,任务非常艰巨。总之,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分析新问题

9、,抢抓新机遇,更好地利用资源、市场,在竞争中谋求新发展,不断增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能力。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把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作为工作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强农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科技服务与执法管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全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编制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坚持以

10、科技进步作重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坚持依法促进,兴农富民,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三)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1、着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量。到2015年,全县粮食种植稳定在 万亩,总产 万吨,比“十

11、一五” 期间平均增长 %。2、稳步发展小杂粮生产,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到2015年,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到 万亩,较2009年增 万亩,增长 %;单产 公斤,增 公斤,增长 %;总产 万吨,增 万吨,增长 %。温室蔬菜和露天蔬菜稳定在 万亩以上,较2009年增 万亩,增长 %;单产 公斤,增 公斤,增长 %;总产 万吨以上,增 万吨,增长 %。主要农作物优质率达到80%。3、巩固发展畜牧业生产,积极扶持规模养殖。一是加快草地建设,完成人工种草5万亩,改良牧坡10万亩,有效改善草食畜养殖业发展环境;二是大力实施养殖小区建设,在完善规范现有的 个养殖小区的基础上,新发展 个,争取在“十二五”期间

12、形成以小区为主的养殖业发展新格局;三是继续实施畜禽品种改良,完成黄牛改良2.02万头,其中冷配7682头;绒山羊改良16.4万只;瘦肉型猪改良3.74万头;引进优质绒山羊,引进杜洛克、长白等优质种猪,推广优质雏鸡,有效提升全县畜禽良种覆盖率;四是加强动物防检工作。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100%,猪瘟免疫密度常年保持95%以上,羊布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80%以上,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重大疫病的发生。4、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抓好豆类、谷子、蔬菜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生产规模达到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量达到25万吨。到2015年,无公害、绿色

13、、有机食品认证数量发展到 个以上。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5、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县耕地稳定在 万亩,基本农田 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2.35%。以提高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为重点,建设高产稳产标准粮田 万亩。到2015年,全县高产田由2009年的 万亩增扩到 万亩;中产田有 万亩改造为高产田。加强对化学农药的施用监管,5 年内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0%以上,基本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和控防,病虫测报准确率90%以上。6、加快农村科技培训。以“阳光工程”为契机,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

14、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每年培训农民1.5万人,包括务工技能和务农技能两类培训。7、保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其中种植业增长7%以上。到2015年达到 元。三、发展措施(一)推进农田基础设施与地力提升行动1、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对耕地实行严格管理,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地块。严肃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占地和企业向农田排污行为,坚决制止不符合耕地保护要求的占地行为。禁止在基本农田挖鱼塘、栽种树木。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2、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田间排灌渠系、改善田间道

15、路、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对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 万亩农田实施配套改造,重点建设高标准粮田 万亩,对 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提升。3、开展地力提升工程。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新建 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 个耕地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加强土壤改良,每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万亩,配方肥应用面积 万亩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推广以地膜覆盖、抗旱剂应用等节水农业新技术 万亩以上;推广以豆类、玉米秆等为主的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 万亩。 “十二五”期间,实现有机质提升3%、耕地质量提升一个等级的目标。(二)推进农业信息与现代物流行动4、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产业化主导

16、产业为重点,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在资金投向、推介上市、工商管理、税收减免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优先优惠,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科研机构或出资参与科研开发项目。着力培育基础较好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企业介入农业开发,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努力开拓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积极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实施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管理。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多种产业化运行模式,在各类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

17、共担的运行机制。5、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推广并深化“三电合一”模式,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服务渠道,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努力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信息服务,运用现代化手段搞好市场预测和销售。健全信息网络,实现全县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农民经纪人和部分种养大户上网,形成左右互联、上下贯通的网络体系,开展好网络销售。6、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运行信息监测分析机制。制定全县小杂粮、蔬菜等农产品促销指导目录;抓好豆类、玉米等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利用参加展会和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的机会,搞好各种小杂粮等农产品市场调研,明确拓展定位,绘制促销经济地图。7、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力度。组织

18、参加农业展会和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利用中国农业信息网“网上展厅”、“供求一站通”促销平台,在县政府网站开设促销专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基地和市场产销对接,扶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连锁店,在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专销区或专柜。积极引导农民营销合作组织发展,重点扶持10个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发展,培训500名农民经纪人。8、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重点建设县城和康宁农资交易大市场、魏家滩蔬菜批发市场,推动城区农产品市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积极推行“农改超”,提升市场档次。大力发展社区便利店,建立新型农产品零售网络。(三)推进农业技术创新行动

19、。9、培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集聚和优化配置农业科技资源,提高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组织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农业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10、加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逐步建立起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农业科技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园区等在农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农技人员按市场化运作,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性的特色支柱产业,

20、初步形成以优势特色产业带为主体的科研、推广格局。11、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应用。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围绕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的优先主题,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引进推广等农业科技专项,注重技术集成创新和配套完善,加快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力争到2015年,组织实施5项以上的农业关键技术、3项以上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广项目,主要农作物良种和先进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示范行动12、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促进生产要

21、素聚集,提高土地产出率。推行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健全流转信息、合同签订、政策咨询、价格评估、纠纷调处服务体系,实施规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和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促进集约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增强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主导产业,通过项目扶持、优化环境,着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农业生产引种、培管及技术服务由合作社统一组织、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外销,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五)推进农业公共服务行动13、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农业执法体系

22、规范建设。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执法队员100%持证上岗。改善执法条件,所有综合执法机构具备符合要求的办公场所、采证取证设备,配置执法专用车辆。完善执法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杜绝重大和较大影响的坑农害农案件;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结案率达100%以上。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全面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继续保持全县毒鼠强零中毒事件的良好局面,继续开展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清查收缴行动。开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执法,耕地质量保护执法、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三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积极争取部、省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工程,建立放心农资店,构建适合我县现状的农资

23、销售网络,在示范区内实现放心农资入户率达95%以上,通过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县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入户率平均达到85%以上,农资质量明显提升。 14、加强植保防治体系建设。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引进病虫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等先进技术,确保预测预报准确,植保信息发布及时。建设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17个乡镇病虫区域性监测点。建设植保绿色防控服务体系,初步实现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数字化、可视化,信息入户率达 85%以上,防治平均效果到达90%以上,粮食作物重大病虫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建设检疫性、危险性

24、有害生物监控体系,开展重要有害生物的预防、治理和检疫处理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建立及时有效的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应急扑灭体系,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加强植物产品调运检疫。及时掌握农作物种子种苗和农产品来源和流向的登记管理,为科学监控服务。完善农药监管体系,5年内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0% 以上,基本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和对环境污染。 15、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全面提高种子质量。严格执行种子法,坚决查处无证生产和经营假劣种子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整顿和维护种子市场秩序。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积极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与质量抽查。建立不合格

25、种子公告制度、不合格种子召回制度和种子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制度,引导农户用上放心种。三是搞好新品种推广与普及。不断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和更新换代能力。“十二五”期间,力争推广普及新品种26个,其中谷子5个,玉米5个,小杂粮10个,猪、牛、羊各2个。标准粮田和养殖小区良种覆盖率保证90%。(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16、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已有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围绕全县豆类、玉米、马铃薯、谷子、蔬菜、畜禽等主导产业,制(修)订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接轨并符合我县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模式,逐

26、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标准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按照ISO9000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GMB、HACCP及技术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导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以企业为主导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和以生产者、经营者为主导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监控。17、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实验室、有财政预算的“四有”要求,加强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配齐先进设备,加强检测队伍建设,将检测能力由仅能进行定性检测提高到既能进行定性检测、又能进行定量检测,由仅能进行农残检测提高到既能进行农残检测又能进行农产

27、品成分、含量检测。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自律性速测机构或建立委托检测制度,建立基地检测室(站),将检测体系延伸到田间地头。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县级质检站为主干,乡(镇)、村质检点为基础,以大宗农产品主产基地与农产品批发市场速测站为依托的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同时,以农产品基地乡镇为基础,充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信息服务四大职能,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配套,并延伸至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18、加强“三品”认证。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地认定工作,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28、标志的使用工作。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民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到2015年,全县所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农产品生产面积(养殖量)100%,其中绿色食品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达到5个,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数达到5个,认证农产品产量占上市农产品总流通量的80%以上。培育3-5个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食品品牌。19、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加大假冒农业投入品及禁用农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打击力度,严禁禁用农业投入品进入农产品生产领域。抓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监督执法,重点打

29、击假冒标志行为。对重点污染源区要实行重点监控,严厉控制工业“三废”、城市拉圾、农村养殖粪便对基地的污染。争取通过五年努力,粮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94%、 96%以上。(七)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行动20、加强农民培训。围绕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用人单位、培训机构、部门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实用技术、市场经营知识、政策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能力、市场驾驭能力、法制意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民职业化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90%以上农民掌握两门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三门转移就业技术,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1、完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农广校、农技推广培训中心、远程教育、广播电视等现有培训资源,整合部门闲置或使用效益不高的科技培训资源,联合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强农村科技培训能力。加大农民科技培训课程的开发力度,培训课程内容突出实用性、实效性和技能性。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专兼结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