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6.77KB ,
资源ID:113101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101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docx

1、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摘要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日益多样化与便携化,手机、ipad、手表、汽车等等新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新媒体的新军。而随之而来的微电影、新媒体剧、网络视频栏目、iptv、电子游戏等等新媒体视听内容品类正在不断涌现并发展成熟,其类型特征亟待梳理廓清。在2014年8月份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可以说2014年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元年。在2013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网络经济的政策措施,中国网络视听业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各行

2、业开始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原本处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内容制作文化娱乐产业,与原本处于媒体传播末端的网络视听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基于资本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基于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基于融合网络平台的网络视听产业新生态必然在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本文系统梳理各方观点,剖析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中国网络视听业的新发展。关键词: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云计算;网络视听第一章绪论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视听新媒体服务应运而生,由于视听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广播影视和互联网新兴传播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视听节目服务,也受到国家相关行政部

3、门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敦促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一步步推进,视听新媒体作为三网融合的产物,其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形成了一个由内容提供商、集成播控平台、网络服务商等多方构成的比较成熟的产业形态。视听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海量的内容资源、多样化的互动功能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传统广电媒体、互联网媒体运营商、电信网络运营商以及各类内容提供商等市场主体争相进入视听新媒体行业。综观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格局,整体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态势,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的业务服务种类以及多元化的竞争合作关系,无一不对整体行业发展环境造成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视听新媒体行业

4、各种业务的分类研究,由小及大、由微观及中观、由现象及本质,在深入剖析每一类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展望视听新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第二章 视听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1996年到2000年为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的萌芽期,2001年到2007年为发育期。2008年至今为快速发展期,期间视听新媒体发展逐步提升到国家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国家媒介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随着三网融合脚步的推进,新媒体业务中将会包含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同时融入了各类自制视频、微电影等新兴节目,同

5、原有媒体节目相比较,新媒体的节目没有时效性,随时都可以观看,其吸引力将会逐步增强,经过一段时期的新旧共存,可能取代原有媒体。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优化,互联网的带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面临的带宽瓶颈将得到明显缓解,产业规模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网络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移动化:计算机上网从最初的台式机加拨号的方式,到笔记本电脑加无线网卡的方式,再到平板电脑加WIFI和3G的方式,人们的上网逐渐脱离了位置的限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使用手机登录互联网的人将越来越多,只有实现网络的无线化,才能最终实现人类行动自由的理想。因此,互联网的移动化是

6、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视觉化:2005年前后,计算机硬件、存储硬件和网络的不断进步,视听新媒体逐渐进人低价时代,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文本信息为主的阶段,从信息形态和传输文本化阶段进人视觉化时代,并且这种状态仍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于人类来说,视觉获得的信息一般要占其获取信息总量的70%以上。所以,视觉化是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必然。各种视频网站的兴起,正是网络新媒体视觉化时代到来的表现。向导化: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急剧膨胀,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无从下手。在网络新媒体上,各类视听节目铺天盖地,很多人沉迷其中,或大海捞针一般一无所获,或难辨真伪不知东西。因此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识别、加工、利用能

7、力,为在信息海洋中苦苦挣扎的人们指明方向,已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娱乐化: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主要功能就是娱乐。网络视听新媒体包罗万象,凡是人脑可以想象甚至难以想象的娱乐形式都可以在网络新媒体上实现和创新。 视听新媒体的界定前文我们己经提到,目前学界和业界关于“视听新媒体”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依据互联网技术变化来划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视听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董年初在视听新媒体概述中按照互联网技术(CIP网络协议)的划分方式,将视听新媒体界定为“与网络媒体有关的一些视听业务形态”,并将视听新媒体划分为“IP电视、手机电视(基于移动通信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播客等”。另一种是

8、依据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来划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在中国视听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按照这种划分方式,将视听新媒体界定为“近10年中出现的、在传播空间上发生重大变化的视听业务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视听新媒体形态划分为“两大类6种业务:一类是侧重发展互动功能的视听媒体,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包括网络广播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另一类仍为单向传播方式,但加速了传播渠道的分化和传播空间(终端)的延伸,主要是指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和各种公共视听载体。”36不过,在后文的具体业务分析中,我们发现这里所提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公共

9、视听载体事实上也己基本具备互动的功能。为了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我们必须对本文所研究的“视听新媒体”概念进行界定。从以上两种界定方式来看,第一种方式强调互联网技术对视听媒体的革新,范围十分明确;然而在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参与到视听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将视听新媒体界定为“与网络媒体有关”的视听业务略显不够全面。第二种方式则以时空为界来划分,其所涉范围更开放,也可以与时俱进,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断变化,视听新媒体的业务形态也不断拓展,一切最新出现的视听媒体形式都可以被纳入讨论的范畴;然而将时间范围划在“10年”之内略显不当,随着时间的推进,很可能会让研究者忽视了视听新媒体最初的形态,选取

10、一个更为合适的时间节点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视听新媒体的主要业务种类随着媒体形态的不断丰富,媒体分类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我国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基本都是三网融合的产物,多数视听新媒体业务都处于跨行业运营的状态中所以视听新媒体的分类问题一直都不明确。由于后半部分要分类别对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剖析,所以必须先对视听新媒体的分类方式进行确定,在写作初期笔者曾想到多种视听新媒体的分类方式:按照终端设备种类可以将视听新媒体分为个人终端的视听新媒体(包括PC终端、手持移动终端等);家庭终端的视听新媒体(以电视终端为主);以及开放式公共视听新媒体终端(如户外大屏幕电视、楼宇电视)。按照平台所属机构可以将视

11、听新媒体分为:国有广播电视机构开办的视听节目平台(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民营网站开办的音视频网站;“国有+民营”合办的视听新媒体平台。按照平台的类别可以将视听新媒体分为:门户网站、垂直网站、广播电视直播平台、音视频搜索平台、音视频分享平台等。这些分类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依据,但由于视听新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趋于融合,依据这几种分类方式得出的结果难免出现交叉和重合的情况,几经考虑之后,笔者决定选用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推出的视听新媒体蓝皮书中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分类方法。尽管这个分类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笔者仍然选其作为本文论证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因为,其一,来源于国家行政部门发布的报告,具备一定的

12、权威性;其二,其业务分类方式及其对各类业务的界定相对比较明确,有一定的参照价值。第三章 云计算及视听新媒体的应用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从技术层面上讲,云计算功能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DFS),或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允许文件通过网络在多台主机上分享的文件系统,可让多机器上的多用户分享文件和存储空间。在这样的文件系统中,即使系统中有一小部份的节点脱机,整体来说系统仍然可以持续运作而不会有数据损失。为保证云计算的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经济性,通常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来保证存储

13、数据的可靠性,以高可靠软件来弥补硬件的不可靠,从而提供廉价可靠服务的系统。目前,云计算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主要有GFS(Google File System)和Hadoop开发团队开发的开源系统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通过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视听新媒体系统可以提供无限的廉价存储和计算能力,为用户提供庞大的视听“云端”。 虚拟化虚拟化(Virtualization)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应用这些资源。这些资源

14、的新虚拟部份是不受现有资源的架设方式、地域或物理组态所限制。“云”的本质在于系统本身的非实体化,而非一个物质实体,可以认为云计算是为用户量身定制一台虚拟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因此成为云计算的关键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单个服务器可以支持多个虚拟机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从而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通过虚拟化还可提供灵活可变、可扩展的平台服务。虚拟化后硬件成本和能耗可以明显降低,同时由于有统一和专业的虚拟化管理工具作支撑,单个工作人员管理的设备数量可以达上千台,人力成本还可以更为节约。此外,虚拟化后设备的迁移和更新更为容易,给管理带来一种新的灵活性。视听新媒体的业务升级改造周期短,业务转型变化快,虚拟

15、化后可以基于已有的服务和应用在短时间内推出新业务,在突发情况下还可以合理灵活地分配资源。视听新媒体运用云计算虚拟技术,业务可用性和资源使用效率将大幅提高。 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或Meg adata),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大数据必须借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比对、解析方能得出客观结果。数据挖掘(data mining)则是在探讨用以解析大数据的方法。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增长50%,大数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分析和挖掘的时间要求越来越短。云计算通过对大数据的分区、索引、处理和分析

16、,实现低成本处理大规模数据的目标。通过海量的数据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制播平台的检索效率、挖据个性化服务需求,还可以在掌握受众特征和偏好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节目生产方式,协调视听新媒体制作、播出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优化产业格局。 云计算在视听新媒体领域的应用视听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催生出现的新兴媒体形态,与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相比,视听新媒体有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碎片化、虚拟化等特性,其节目内容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存储量、处理量较为庞大,需要支持的数据格式与终端类型纷繁多样。而这些特性,或者说需求,却正是云计算的特长所在。因此,对比传统技术,云计算可以给予视听新媒体发展更有力的技术支撑,云计算技术的发

17、展能够为视听新媒体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2012年3月,谷歌的Google Play将Google Music、Google Video以及Android Market等一系列服务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媒体服务平台,通过2012年4月发布的Google Drive云存储服务,用户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能直接获取内容,用户购买的音乐、电影、电子书或者应用等都会直接同步到个人的多种云终端。2011年2月,YouTube依靠母公司谷歌的数据中心和网络服务器的强大云计算基础设施,缩短了用户视频在线发布所用的时间,上传的延迟时间可以缩短到以秒计算,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升了视听新媒体内

18、容传播效率。苹果的I Tunes Store、谷歌的Google Play等平台在对视听新媒体业务的有效整合中,通过探索许多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新业务模式,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2011年10月,苹果发布了I Cloud云存储和云服务,提供5吉比特(GB)的免费空间,允许用户备份音乐、照片、视频等等。苹果的I Cloud服务允许用户在所有苹果设备上观看已购买过的电影,同步观看记录等等,还提供I Tunes Match云音乐匹配服务,实现通过自动扫描本地曲库与云端曲库比对,让用户得到质量更佳的音乐服务。苹果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13年1月,I Could的服务用户达到亿,比2012年1月的8500

19、万增长亿。2013年4月,苹果宣布,I Could的服务用户超过3亿,三个月的时间用户数增长了20%。2014年8月,据消息披露,为了提高中国I Cloud用户的用户体验,中国用户所使用的I Cloud数据开始由美国的数据中心转至中国电信云存储。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中国电信提供的云储存服务每个月只能有4分19秒的中断,其数据的可用性需要达到%(小数点后11个9)。中国电信预计,国内I Cloud用户对于云储存的需求将会达到数百PB。第四章 视听新媒体行业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七类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分类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速度飞快、种类繁多,视听新媒体行业己形成一定的规模,整体呈融合化

20、、移动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不过各类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是一时一日就能妥善解决的,仍需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通过前文分类研究的积淀,笔者认为,未来视听新媒体行业将从产品创新、内容创新、政策创新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技术融合、媒体融合、产业融合的整体趋势,最终实现行业内各个市场参与主体的互利共赢。 云计算在视听新媒体领域的前景展望随着云计算技术在视听新媒体领域的不断普及应用,更高层次的“媒体云”平台和应用将不断催生,为整个视听新媒体产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方向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视听新媒体系统的存储空间更大。云计算将会带来虚拟的、海量的数据存储

21、空间,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视听新媒体行业对于数据存储空间的需求,使视听新媒体系统可存储更多数量、更高清晰度的视听节目内容,以及更庞杂、更详细的相关数据信息,同时易于整理、检索和使用。其次,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视听新媒体系统的编码更加多样。云计算可以更好地兼容各种不断发展创新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随意转换不同的视听节目内容格式,适应纷繁多样的接收终端形式,使视听内容资源能够实现快速共享,可以大大加快视听节目内容的流通与传播。此外,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视听新媒体系统的业务更加多元。随着云计算在视听新媒体系统的广泛应用,各种新媒体、新业务将纷纷涌现。传统电台、电视台可通过公共云平台来实现电台、

22、电视台的“云”化,使虚拟电台、虚拟电视台成为可能,在云端就可快速、便捷、高效、低成本地实现媒体内容资源的海量存储、检索、编辑和使用,而无须自行建设、维护复杂的技术系统,不仅提高了资源使用率,丰富了节目内容,提高了服务能力,更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各种视听新媒体系统通过利用云平台,可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服务,且所有功能模块集成、软件升级全在云端完成,对客户端设备要求较低,加上基于海量视听节目内容和客户行为数据挖掘的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丰富视听新媒体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功能,可在减少系统软硬件投入的同时,提高用户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应用云计算技术,还可以按照广电行业监管要求,构建集

23、技术监测与内容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云监管平台,以云平台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共享等方面为监测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显著提高监管效能和管理水平。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其安全风险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CMMB在广电部的重视程度、网络覆盖面积、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都拥有优势,但是在内容建设、盈利模式、跨行业管理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未来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在融合和创新的基础上,趋向于平台化发展、开放发展的方向。开放性平台的建设在

24、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也要突破现在相对封闭的运营模式,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展开平台化建设。CMMB终端通用技术平台的发布就是一个开端,以后还会建成一个综合性的CMMB业务平台,整合内容、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对参与CMMB业务的市场主体开放,打造一个主体多元化、服务细分化、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平台。在内容方面,CMMB运营商除了与各地广播电视机构合作之外,还可以与其他传统媒体机构、音视频网站、内容生产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等机构展开合作;合作的具体方式也有很多种,包括版权购买、收入分成、宣传推广等等。在网络服务方面,为了突破广播电视网单向传播的局限性,CMMB运营商要通过加强与移

25、动通信网的融合发展来增加互动服务的种类,同时也应考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通过无线网络热点的建设,为CMMB业务增加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并由此引入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和功能,互联网接入方式实现之后,视听节目的下行传输不仅可以通过卫星网络实现,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的创新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内容创新不足,内容来源仍然以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睛彩”系列频道虽然有一些其他来源的节目,但仍然存在内容主题不够丰富、内容不符合移动媒体特性、难以满足用户习惯等弊端,CMMB运营商己经开始利用CMMB的双向网络调查用户对节目的满意度,并实施节目的动态引入和淘汰机制,未来CMMB还将继续以

26、满足受众需求为方向开展内容创新。现在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内容组织形式仍建立在频道的基础上,且主要提供电视节目的直播服务,这是传统广电媒体的内容组织形式,纵观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内容组织形式,再考虑一下移动终端用户对碎片化内容的需求,这种按频道直播的方式明显己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媒介环境了。CMMB的“云媒体服务”计划除了为用户提供直播服务之外,同时开放点播、下载、分享等播放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考虑按用户年龄、用户兴趣、节目类型、节目主题等维度将原有的内容打散之后重新组合,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搜索电视节目,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收视习惯和内容需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差异化定

27、位和发展随着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平台的不断增多,各个平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平台都希望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音视频内容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尤其是综合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平台,他们争相购买各类热门影视剧、综艺节目,造成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内容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而且打造综合型的视听内容平台需要耗费巨量的内容资源购买成本及运营成本,各大平台运营商应该冷静思考这种不断扩充内容种类的横向发展方式是否符合自身的定位,是否存在其他既节约成本又能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发展方向。台网联动不断深入台网联通是指传统广播电台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平台之间在内容、广告、宣传等多方面展开合作的联合运营方式。台网联动最初是指由

28、传统广电媒体带动其旗下的视听节目网站或与其合作的视听节目网站共同完成内容建设和营销推广,以强势的传统广电媒体带动弱势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平台。然而随着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平台的发展壮大,台网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平台在台网联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台网联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合作越来越深入,形成了台网联动的新局面。如今的台网联动己经深入到内容策划、宣传、推广、播出的方方面面。版权市场趋于规范互联网视听节目的版权问题一直比较严重,近几年来,我国广电行政部门加强了版权监管的力度,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行业也逐渐形成了自律联盟,互联网视听节目的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

29、版权市场也逐渐规范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网发起了搜狐、新浪、腾讯、网易、酷6、上海文广等100多家网络媒体,共同组建“奥运新媒体版权保护联盟”;2009年8月,央视网与凤凰网携手举办了“网络视频版权保护联盟”的启动仪式;2009年9月,搜狐网等4家媒体成立了“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2010年2月,酷6网宣布全面放弃盗版内容。虽然需要承担购买内容版权的巨大的资金压力,各大视听节目服务网站依然愿意通过成立版权保护联盟的方式来参与维护互联网视听节目的规范化建设。公共视听载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促进内容建设不断升级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单向传播的公共视听载体形成的是强制性传播模式,受众不

30、能选择要观看的内容种类,只能收看媒体提供的内容。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候车、等电梯、乘地铁时更多的是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公共视听载体的关注度下降了,所谓的强制性传播也不再成立。手机媒体最大的优势就体现在其海量的内容资源和丰富的互动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触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盈利模式的拓展促进商业价值的提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告仍然是公共视听载体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公共视听载体运营商也在不断创新其盈利模式,从多方面获取资金收入。车载移动电视运营商可以考虑为交通行业提供信息管理服务,例如在公交移动电视中实时播报公交线路的路况信息,方便乘客提前了解前方是否存在拥堵路况

31、,是否需要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等。公共视听载体运营商还可以考虑与政府合作,由于公共视听载体都建在公共场所,面向受众范围很广,适合播放一些倡导性的公益节目,能够到达相当规模的受众群体。另外,公共视听载体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媒体终端的整合传播,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让用户可以通过受众的手持终端与公共视听载体产生互动。例如,户外大屏幕可以与微博合作,通过特制的软件将用户通过其他终端发布的内容,实时导入户外大屏幕中。跨媒体合作将有利于公共视听载体商业价值的提升。整体布局趋于完善公共视听载体的整体规模扩张己逐渐缓和,大中型城市的终端布局己基本完成,市场趋于饱和,运营商开始重视小型城市和城镇的公共视听载体布

32、局,不过由于小城镇公共视听载体面向的受众群体人数有限、且购买力不强,各大品牌广告主对其商业价值的认可度并不高。因此,公共视听载体运营商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和建设比较缓慢。换个角度思考,运营商可以从城市的基本情况、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情况、主要消费群体等角度考虑自己手里的媒介资源是否适合进驻一个新的城市;此外,如果大宗品牌广告主不愿意在小城市的公共视听载体中投放广告,运营商也可以考虑吸引其他广告主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收入,例如本地化的广告和生活信息就更适合在小型城市的公共媒体中投放。总之,公共视听载体的布局重点己经由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整体市场布局趋于完善。第五章 结语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之际,网络视听在政策层面、政策环境、产业发展方面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既包括顶层设计、行业管理,还有资本多元化介入、技术的融合和产业的繁荣发展等。基于2014年年底系列有关网络视听的研讨会会议成果,网络视听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将围绕规范化、多元化、融合化的趋势,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云管端”协同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动态聚合。随着网络视听新媒体纳入国家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网络视听产业的发展必将迅猛加速。参考文献1 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