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8.36KB ,
资源ID:113079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079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x

1、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汉与匈奴相关多媒体授课过程1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一、匈奴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

2、于”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四、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3、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

3、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4、练习:多媒体课件5、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附:板书设计一、匈奴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教学反思:第15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

4、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重点 两汉经营西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3、讲授新课:一、张骞出使西域: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

5、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三、班超经营西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5 、作业附:板书设计一、张骞出使西域: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二、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三、班超经营西域:1、

6、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教学反思: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四)教材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地动

7、仪2、难点: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习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对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一起读本课的引言,然后教师概述)我们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从18、19课,我们都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2讲授新课(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板书)(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从竹简到纸的发明前面我们讲过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木简、帛上。帛是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接着出示两个问题

8、让学生思考:1)纸是怎样发明的?2)纸的出现对人类有哪些贡献?。(板书)2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接着又让学生思考第2个思考题: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请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归纳): 造纸术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板书)(二)、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有很多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并且传到了十几个国家被当作教科书。(板书)(三)、地动仪请同学们思考:在发生地震时,我们怎样才能感知?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发明了地动仪。(板

9、书)(四)、华佗和张仲景首先向学生点出: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著名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张仲景和华佗。 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五、课堂小结秦汉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使得这一时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可能,这是秦汉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遗产,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六、课堂练习见课件制作。附:板书设计一、造纸术: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二、九

10、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三、医学成就:1、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2、“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的议器教学反思: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学习目标:内容标准: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知道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例,分析佛教、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司马迁与史记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二、要点分析:1、重点:佛教的传入、

11、司马迁和史记2、难点: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三、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导学法;学法:识图学习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手段:佛教传入路线图等图片资料、多媒体演示文稿、专题网站学习。五、教学过程:问题引入:你听说过“佛陀入梦”和“白马驮经”的故事吗?让我们在故事的交流中走进那段历史吧,由此引入教学。教材分析: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是秦汉文化史中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在宗教知识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1、“佛教的传入”:“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创立的。佛教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第一、识读插图白马寺: 学习方式:问题识图与

12、阅读。通过多媒体展示交流相关的图片、图画和视频资料;演出课本剧,等等。使学生了解:“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是佛教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事件。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佛寺”。第二、“佛教宣传的基本思想”:讨论:佛教为什么能够进入思想相对封闭的中国?本质是什么?借助具体事例,对佛教的思想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认识:佛教宣扬忍耐顺从的消极的人生观,在当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比较有利,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因此,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植佛教。极度的社会苦难,使广大民众方面看不到解脱的希望,只能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所以,佛教对于广大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所以,佛教的本质是麻痹广大民众的精神鸦片。“佛教对

13、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作分层学习)A级:知道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B级:举出一两个典型事例,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2、“道教的兴起”:了解思想源泉主要是黄老学说和巫术,兴起于东汉时期唯一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民族宗教。二、司马迁和史记:1、补偿教学:教师进行史书体例解说,帮助学生了解纪传体与编年体、通史与断代史的含义。2、活动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司马迁的生平材料;查找教材及相关书籍中有关史记的材料。3、讨论交流: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治学和治史态度?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4、”,这是为什么?!其重要价值的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形成初步认识;每一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进行观点交流,形成共同认识:4、观点认识:我们应该学习司马迁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结论: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1、学生解说: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情况。说明它的发现轰动了全国,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学生自己交流世界七大奇迹的资料。)2、资料展示: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

15、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巩固小节:对教材中的动脑筋问题:刘邦夫人逃入尼姑庵躲避战乱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作辨析:刘邦夫人逃入尼姑庵躲避战乱:约在秦末农民起义时,(前209年前202年);尼姑庵的出现:最早应在张骞通西域后(约前138年前119年)二者相距近1个世纪,是电视剧编导人员弄错了。学习检测:选择: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特点是A其宣传的内容都麻醉人民的思想 B都认为忍受苦难就能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C都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名言赏析:“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名言?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怎样?他的

16、主要成就是什么?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请你解说: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请作一日解说员,请你把自己设计的解说词写出。附:板书设计一、佛教的传入:1、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二、道教的出现:道教源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三、王充论衡:王充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存在。 四、司马迁与史记: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教学反思:第18课 三国鼎立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过程与方法 1、以多

17、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

18、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

19、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

20、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6、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官渡之战 200年 袁绍与曹操 二、赤壁之战 208年 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教学反思: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

21、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教 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学 法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淝水之战”相关多媒体教学设计: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2导入新课:回顾上课的内容,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讲授新课: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既然三国不能长久,那是怎样结束的?(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想一

22、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分析:民族内迁的意义。(课外延伸)二:淝水之战 用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学生读书回答: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如何?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 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课本提示框。材料二,见课本P129。)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

23、的结果?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4、全课小结: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5、作业设置: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6、活动与探究: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附:板书设计一、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二、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A:北方人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B:南北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良田教学反思: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

24、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史上总称什么? 2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史上著名

25、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3、探讨新课: 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一、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二、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

26、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贪污; 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4、学习小节:北魏统

27、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5、课后作业 1、 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2、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3、想想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六、活动与探究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附:板书设计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1、 北魏建立 2、统一北方 3、融合的概况二、迁都洛阳:1、迁都的原因2、迁都的作用三、孝文帝改革1、历史背景2、主

28、要措施3、历史作用四、北朝的形成教学反思: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地理.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本课始终贯穿学生的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诱思教学为主线。(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用讲述法与诱思法相结合。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祖冲之和圆周率”

29、相关多媒体教学设计1、 导入:教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骄傲的事实(板书课题)2、讲授新课:一、 祖冲之与圆周率教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教师重点讲解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特别是在推算圆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结合教材,让学生思考讨论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二、 郦道元和水经注教师在讲述时应具体说明:大约在汉魏的时候,我国出现一部以全国水道为纲的地理著作水经。郦道元撰写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这部巨著对后世有

30、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后世地理学家的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文学家所重视。 三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教师先简介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评价。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齐民要术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农学著作?”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正文与小字进行回答。 3、小结:提出两个问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并制成如下表格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著作主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缀术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著名农学家齐民要术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