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一、内部控制的概念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制定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将内部控制定义如下: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包括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式、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与实务等。会计系统是指公司为汇总、分析、分类、记录、
2、报告业务处理的各种方法和记录,包括文件预先编号、业务复核、定期调节等。控制程序是指为合理保证公司目标实现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适当授权、合理的制造分裂、充分的凭证和记录、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业务的独立检查等。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有的企业甚至发生携款外逃的恶性案件,使国家和企业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很多国内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
3、、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未理性化。我国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有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由此导致我国国有资产大规模流失等现象的频繁产生。2、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在实际工作中,监事会、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企业未能从根本上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很多
4、公司或者没有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往往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了大量无为的内耗,无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3、预算管理不规范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是由总经理组织编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从而兹生了预算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削弱了预算管理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作用,为内部控制留下了隐患。4、管理权责不清在我国的企业中权责不清现象严重,在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的自由区域,当这些区域出了问题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无法追究责
5、任,最终不了了之。而且由于期间的沟通不畅,常会发生资源的浪费和决策的失误。这都给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也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5、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我国企业控制活动中很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或者说没有认真的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可想而知。无论我们的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三、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加强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客户的合法权益并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
6、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如下。1、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合理定位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定位,原来一直是站在制度基础审计的角度上的,如果站在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国有企业的现状的角度上的话,对内部控制有必要进行重新定位,不能够仅仅在某些方面修修补补;另外,现在在国际、国内为大家或讨论取舍或直接全盘接受的COSO报告,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是一个需要规范制定部门、实务操作部门慎重考虑的问题。任何一项规范的制定既要考虑现行条件的限制,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发展的眼光,以避免由于日后的频繁的修订影响规范的可操作性及稳定性。在我国当前的国情条件下,将内部控制相关
7、规范的制定作为完善公司治理及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把对内部控制的定位确定在原有的内部控制定义的基础上并按照目前的条件进行补充修订,在符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迎合国际规范的要求。2、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就企业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机制辐射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在这一层次中,股东要授权给管理当局管理企业、采取措施保证管理当局从股东利益出发管理企业、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判断股东期望是否能真正得到实现并在管理当局损害股东权益时有权采取必要的行动;二是企业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为履行对股东的承诺、承担自己应有职责所形成的责权利在内部各部门及有关人员之间的责权利分配。由于公司制
8、企业中所有权的广泛分散,企业的控制权转移到管理者手中,而企业的中小所有者已被贬到仅是资金提供者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内部控制框架是公司法人主体正确处理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3、加强预算管理目前,内部控制结构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查弊纠错和保护资产安全,其目标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为此,预算控制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按照道格拉斯R卡迈克尔的观点,预算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运行质量的监督手段。按现行公司治理机构的规定,预算方案的制定权在董事会,组织实施权在总经理,可以在董事会下设预算委员会,具体负责预算的制订、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等工作,使
9、得董事会通过预算管理来达到计划、协调、控制企业活动的作用。4、理清管理权责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中高层管理人员权责交叉。在上市公司中,这一问题虽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从公司制企业的总体上看,仍普遍存在。这种权责交叉的后果是管理人员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度锐减。关键人大权独揽,一人具有几乎无所不管的控制权,且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并有较大的任意性。权责交叉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假设,必然带来权责含糊,容易造成好事人人愿管,责任无人来负的现象出现。事实上,资金调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权责交叉,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框架首先要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
10、配备方面做到管理者各尽其责,避免权责交叉。5、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是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激励和约束的对象也是企业的员工,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长期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要求内部控制结构的建立要考虑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的承接性。实践表明,基于环境现状而构建内部控制机制是一种被动性的做法,故此,英美等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建设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建设是世界各国公司管理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就我国目前公司的现状而言,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建设并不是空白的,有的公司甚至有良好的基础和较丰富的经验,现在需要解
11、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建设中避免空洞的说教,应根据内部控制结构的要求,针对各岗位的特点建立起具有操作性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系。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二瞬息万变的市场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许多单位已把建设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1.管理观念不到位,缺乏紧迫感。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我国部
12、分企业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单位负责人行政干预会计工作,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学习不够,知识掌握不多,认识上还存在差距。另外,不少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即使制订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基本上为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的部门性制度,甚至和业务脱离,和具体实施差距较大。2.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有赖于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管理范围增大,管理层次增多,管理职能分解,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是,近年
13、来,国有企业改制以后,虽然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远未达到内部权利制衡的效果。很多公司内部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担任;有的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由经理担任,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经理人员的作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受企业经理的直接领导,财务监督被架空。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运行,于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不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专权独断、贪污腐败等现象产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秩序,是假数字、假报表出笼的重要原因之一。3.外部监督环境不到位。内部控制重在执行,有的单位虽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得较为完善,但由于外部监督环境不到位,内部控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14、,以至于很多企业出现会计造假行为。如有的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都开设银行账户和私设小金库,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的单位甚至发生负责人卷巨额公款外逃的现象。失去了外部监督的权利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行政机关、金融系统等等,几乎年年都有蛀虫发生,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人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1.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定位,原来一直是站在基础审计的角度上,如果站在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国有企业现状的角度上,对内部控制就有必要从新定位,不能够仅在某些方面进行修补,任何一项规范的制度既要考虑现行条件的限制,同时又要具有一些发展的长远眼光,将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制
15、定作为完善公司治理及国有企业改善的重大举措,把对内部控制的定位确定在原有的内部控制定义的基础上并按照目前的条件进行修订,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迎合国际规范的要求。2.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要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行使权利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强调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层和公司财务的监督作用,使会计机构的设立、运行和管理更加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克服经营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行为,为企业内部监督提供一个较好的外部控制环境。3.强化外部监督力度。当前,国有企业会计造假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因为会计造假存在巨大的需求。虽然造假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几何级数放大,与造假被查后的违法违规成本相比,前者依然诱惑难挡。在“机会收益”与“败漏成本”间比较,是造假者决定冒险与否的关键,就实际情况而言,“压缩”财务造假的“机会收益”极具难度,而增加“败漏成本,是非常现实的遏止手段。要想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加强外部监督,加大司法介入和惩治的力度,迫使相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对企业施加压力,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促使企业实施内部控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