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1.05KB ,
资源ID:112697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697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育教学培训总结大纲吉林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育教学培训总结大纲吉林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docx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育教学培训总结大纲吉林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制造技术基础A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297019课程名称:制造技术基础A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ManufacturingTechnologyA开课学期:6学时/学分:68/4(其中实验学时:8学时)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专业:机械类专业本科生选用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林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主要参考书:1、卢秉恒、于骏一、张福润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2、包善斐、王龙山、于骏一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3、王宝玺主编: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机械

2、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4、周泽华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执笔人:邹青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制造技术基础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将来解决制造中的技术问题打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

3、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有目的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下列基本理论:金属切削基本理论;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理论;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装配工艺设计原理;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设计工艺性评价。2、了解下列知识: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计算机辅助机械制造;先进制造技术。3、掌握下列基本技能:能够按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初步分析结果;能够制订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能够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床夹具。4、初步掌握下列基本技能:能够综合分析制造过程

4、中的一般问题;能够设计一般机器的装配工艺规程。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本课程研究内容,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重点掌握机械制造中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教学内容笫一节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笫二节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二、工艺过程的组成第三节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第四节 基准一、设计基准二、工艺基准

5、第五节 工件的装夹一、工件的装夹二、工件的定位考核要求了解:我国在发展机械制造工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理解: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掌握: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概念,工序、安装、工位、工步的基本概念;设计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的概念;工件定位的六点定位原理及分析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切削过程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探讨这些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刀具状

6、态监控的意义和方法。教学内容笫一节金属切削刀具基础一、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二、刀具角度三、刀具材料第二节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一、切屑的形成过程二、切削变形程度三、前刀面上的摩擦四、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五、影响切屑变形的因素笫三节切屑的类型及控制一、切屑的类型二、切屑的控制第四节 切削力一、切削力、切削合力与分力、切削功率二、切削力的测量及切削力经验公式三、影响切削力的因素第五节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一、切削热的产生与传导二、切削温度的测量三、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第六节 刀具磨损和耐用度一、刀具磨损形态和磨损机制二、刀具磨损过程及磨钝标准三、刀具寿命四、刀具的破损五、刀具状态监控第七节

7、 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一、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二、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第八节 磨削原理简介一、砂轮的特性和选择二、磨削过程考核要求了解: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及特点;切屑的种类;刀具磨损的形态和磨损过程;刀具状态监控的意义和方法;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砂轮的特性,砂轮的选择,磨削过程与一般切削过程的区别。理解:进给运动对刀具工作角度的影响;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等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及其内在联系。掌握:切削运动、切削层参数、切削用量等基本概念;刀具切削部分的构造和刀具角度的定义;选择常用刀具材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控制切屑形态的基本方法;控制切屑形态的基本方法;切削变形、切

8、削力、切削温度、刀具寿命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磨钝标准和刀具寿命的概念;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和方法。第三章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零件表面成形原理及机床基本知识,掌握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了解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的种类、结构及用途。了解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了解典型的特种加工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二、零件表面成形原理及机床基本知识第二节 外圆表面加工一、外圆表面的车削加工二、外圆表面的磨削加工三、外圆表面的精整、光整加工第三节 孔加工一、钻孔与扩孔二、铰孔三、镗孔四、珩磨孔五、拉孔第四节平面及复杂表面加工一

9、、概述二、铣平面三、复杂曲面加工第五节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一、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二、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的主运动及进给运动系统三、JCS-018型立式加工中心四、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第六节 特种加工一、电火花加工二、电解加工三、激光加工四、超声波加工五、快速原型与制造技术考核要求了解:材料去除加工、材料成型加工、材料累积加工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机床的基本结构与运动、机床型号的含义;车刀、钻头、拉刀、铣刀等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的种类、结构及用途。数控机床的组成及主要机械部件结构;了解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方法步骤;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理解:零件表面的成形原理;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掌握:外圆表面车削、磨削、研磨、

10、超精加工的加工原理、工艺特征及应用范围;钻孔与扩孔、饺孔、镗孔、珩磨孔、拉孔的加工原理、工艺特征及应用范围;平面及曲面加工的主要加工方法,铣平面的铣削方式、工艺特征及应用范围。笫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1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了解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掌握加工误差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一、精度与加工误差二、加工经济精度第二节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一、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二、装夹误差三、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三、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四、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五其它误差六、提高加工精度的途

11、径笫三节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一、概述二、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工艺过程的分布图分析方法三、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工艺过程的点图分析方法第三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一、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三、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四、加工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第四节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简介一、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强迫振动二、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自激振动(颤振)三、控制机械加工振动的途径考核要求了解:传动链误差、夹具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械加工过程中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特征,控制机械加工振动的途径。理解:加工误差、加工精度、加工经济精度、加工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工艺系统刚度的概念;误差复映规律;

12、内应力的成因;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冷作硬化、表面残余应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刀具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要领;工艺系统刚度与其各组成环节刚度之间的关系,运用工艺系统刚度理论计算由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热变形的途径;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途径;运用分布图分析方法和点图分析方法对工艺过程加工精度进行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第五章 工艺规程设计(1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工艺规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掌握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工作内容、基本原

13、则和方法步骤。掌握尺寸链的计算公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方法。了解成组工艺原理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掌握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和机械产品设计工艺性评价要领。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工艺规程的作用二、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三、工艺规程设计所需原始资料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二、工艺路线的拟订三、加工余量四、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五、工艺过程的生产率六、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七、编制工艺规程文件第三节 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简介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简介第五节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一、概述二、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三、装配工艺规程设计第六节机械产品设计的工

14、艺性评价一、概述二、机械产品设计的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三、机械产品设计的装配工艺性评价考核要求了解:工艺规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设计工艺规程必需的原始资料;了解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和步骤;工艺方案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装配技术条件组建尺寸链的方法;装配单元划分和装配系统图。理解: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意义;按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安排工序顺序的一般原则;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选择的一般原则。掌握:选择粗、精基准的基本原则;加工余量的四个组成和减少加工余量的工艺途径;用极值法和统计法解算尺寸链的22个计算公式;工序尺寸公差的计算方法;时间定

15、额的组成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方法;机械产品设计工艺性评价。第六章机床夹具设计(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机床夹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夹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掌握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了解常见夹紧装置,了解典型夹具的结构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机床夹具的作用二、机床夹具的分类三、专用机床夹具的组成笫二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一、机床夹具定位元件二、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第三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一、夹紧装置的组成和要求二、夹紧力的确定三、典型夹紧机构四、夹紧的动力装置第四节典型机床夹具一、钻床夹具二、铣床夹具三、车床夹具四、

16、组合夹具考核要求了解:常见夹紧装置;钻床夹具、铣床夹具、车床夹具的结构特点。理解:六点定位原理;定位误差的分析方法。掌握:机床夹具的作用、分类及其组成;夹具的常用定位方式和常用定位元件,根据工序简图提供的定位方案正确选用定位元件;常见定位方式(心轴定位、V形块、一面两销)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根据工序简图提供的装夹方式正确选择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点、正确选择夹紧机构。第七章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了解超精密加工技术、工艺特征及其应用范围。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和快速响应制造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 超精密加工技术简介第二

17、节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简介第三节快速响应制造技术简介考核要求了解:当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超精密加工和纳米加工技术的重要意义;超精密加工与纳米级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特征及其应用范围;大批量生产自动化和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工艺特征及其应用范围;发展快速响应制造技术的重要意义。四、实验1实验目的与任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相关设计方法,接受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切削原理和刀具、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装配方法及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测量技能及手

18、段。2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认识各类典型刀具及掌握测量刀具几何角度的方法。(2)研究切屑变形的变化规律及掌握其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掌握切削力的测量方法,研究切削用量和刀具角度变化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4)进一步掌握工艺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了解组合夹具的特点和设计方法。(5)巩固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概念,掌握确定工艺系统刚度的测量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6)学会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掌握各种装配方法的原则,可根据要求或自主设计装配尺寸链及公差分布状态,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7)掌握工艺过程精度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工艺过程的分布图分析和

19、点图分析各种误差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规律。3实验指导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4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实验类型学时分配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地点备注切削变形的研究综合学时CA6140普通车床快速落刀装置、显微镜切削实验室车削力的测定及经验公式的建立验证学时CA6140普通车床测力仪切削实验室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综合学时CA6140普通车床工艺系统刚度测试仪切削实验室装配精度方法综合设计综合学时后桥差减速器装配实验台切削实验室工艺路线及组合夹具设计设计学时组合夹具零件切削实验室刀具角度认识及测量验证学时万能车刀量角台切削实验室工艺过程精度的统计分析综合学时无心磨床切削实验室要求学生

20、在上述实验中,至少选做四个实验,共8学时。五、考核方式:全体笔试(闭卷)统考,流水作业评卷;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实验课按出席和交报告情况作为否决条件,参加实验和交报告次数缺一次即取消考试资格。六、备注:1 本大纲仅列出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内容,不限制讲述的体系、方式和方法,列出的内容并非要求都讲,有些内容,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基本要求。2 课程的CAI课件有教师版和学生版,教师采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学生采用CAI课件有利于自学和复习。建议广泛使用,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CAI课件。3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分析、运算的能力,建议布置习题8次,并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习题分析讨论课。4 实验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用于基本实验的时间为8学时,每次实验每小组46人,使每个学生均有亲自操作的机会,另外可广泛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和实验处理软件。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