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30.09KB ,
资源ID:1125435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543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A历史复习专题一检测.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A历史复习专题一检测.docx

1、高一A历史复习专题一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一)一、选择题1 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2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维护统治的稳定。研究宗法制度可考察A长城遗址 B曲阜孔庙 C陕西黄帝陵 D京杭大运河 3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

2、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4 中国从西周时代起,就确立了同姓不婚制度,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此后历朝历代也都禁止通行婚嫁。西周确立的同姓不婚制度主要是以下哪一制度在文化上的反应(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奴隶制 D宗法制 5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6 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

3、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A中国古化的宰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B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C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D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 7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8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 A井田制 B分封制

4、 C宗法制 D郡县制 9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 B C D 10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

5、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11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 12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13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

6、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14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5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16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 “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17(2011年9月扬州市调研1题)图1和图2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18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

8、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19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20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 A明

9、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21宋朝大臣文彦博劝说当朝皇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一观点可以反映出古代中国政治的实质是 A独裁政治 B官僚政治 C分权政治 D贵族政治 22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23“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

10、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24(2011年9月吉林市高三摸底5题)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分别是( ) A中书省、中书省 B中书门下、中书省 25千秋兴亡秦朝一书中提到:“秦始皇试图将赢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000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A.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26(201

11、1年9月兖州摸底1题)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 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27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28(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19题)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29(2011年9月温州十校联合体1题)2010年第一期中

12、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30(2011年9月安徽泗县高三质检3题)中国古代自实行科举考试以来,共有17人“连中三元”,其中宋朝占了6人,这里的“连中三元”所参加的考试依次是指( ) A院试、乡试、会试 B乡试、会试、殿试 C会试、院试、殿试 D殿试、会试、院试 3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皇帝信玺

13、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32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33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这幅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A图中诸侯四方

14、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封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利之间的主要纽带 34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 B分封制的影响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 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35在晚清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这样中了状元也不做官,而是经商办实业。反映了 ( ) A科举

15、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不能培养实用人才B清朝从根本上改变了用官制度 C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D读书人放弃科举考试 36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 37“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 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和外朝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内阁 38秦朝时期的军国大

16、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39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4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

17、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41 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4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43右边古地图名为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图中标注有“天下两京十三省府州县路程”字样,据此判断此图应绘制于: A秦朝 B唐朝

18、C宋朝 D明朝 44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45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札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对务策五道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

19、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46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 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 47左传定公四年载子鱼之语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

20、选建明德,以蕃屏周。”这反映了周初实施分封的主要依据是 ( )A是否出身王室 B是否出身先代贵族C是否对周王室效忠 D是否立有军功 48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开始,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实行科举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度 D设置中书门下机构 49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

21、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50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 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 D保证了皇权独尊 51 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52(2011年9月南京市学情调研2题)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

22、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 53 枢垣记略卷十四中指出:“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这反映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办理军政要务 B.保守国家机密C.负责公文缮写 D.参与大政决策 54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

23、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55 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56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行省制 州郡县制 郡县制 道州县制A B C D 57 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

24、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B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58 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体

25、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C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59 右图显示的是中国古代某王朝在青藏高原没置机构加强统治。这个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60( 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61 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行省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