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1.79KB ,
资源ID:1125163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516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docx

1、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 作者:潮洛蒙俞孔坚发表:规划师2003(07):75-77 评论(3) 打印景观文章景观中国 摘要:在城市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未来城市规划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进行湿地恢复,建立持续的城市湿地恢复监控机制,减少人为干扰,建立相应的政策指导,对城市湿地进行切实有效地治理与保护。关键字:城市湿地;湿地生境;乡土物种;外来物种Measures for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ity Wetla

2、ndCHAO Luo- meng, YU Kong-jianAbstract In urban development, some irrational wetland development has resul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wetlan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scientific design and planning for wetland landscape in our future city planning, restoring the

3、wetland mainly with local native species, setting up a sustainable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city wetland restoration, and reducing human interference and setting up related guiding policies to practically improve and protect the city wetland. Key words City wetland;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4、Native species; Foreign species一、城市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受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影响,形成了在城区中面积较小、分布不均匀、孤岛式生境的斑块,斑块之间的连接度低,湿地内部生境的破碎化较为严重。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众多服务功能,包括:为城市居民、城市提供必需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调节区域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栖息地,形成物种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此外,一些城市湿地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及科普教育基地。 二、城市化对湿地生境

5、的影响 20世纪初至今,城市人口增长了近10倍,城市人口比例从14增到50。快速城市化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情况加剧,也导致了城市湿地生境的丧失12。如,北京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有8个湖泊共334hm2:湿地面积被填。具有500年历史的护城河也遭同样厄运,1953年护城河面积为 4119km,现在剩下的总长度不到原来的一牛3。美国农业部门的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都涉及侵占湿地问题,美国已丧失了58的湿地4。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规划,湿地受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并对其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5。另外,因湿地生境条件的改变以及湿地规划中盲目引进

6、一些异地物种,引起外来物种对湿地生境的入侵,降低了本地物种的存活机率,增加了城市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难度4。 三、城市湿地保护相关措施一个未受异常自然和人类扰动的湿地,因其物种的多样、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而处于健康状态。当外力扰动超过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时,湿地生境恶化,功能退化,进而影响区域环境6。城市湿地的保护及恢复,需要相关部门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 31进行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高速公路、城市建筑等基础设施的扩建,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湿地水文和生物学特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湿地物种多样性与流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湿地水面波动情况密切相关。

7、在湿地流域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小于4和大于12的区域中,具有明显的湿地水面波动7。当研究区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高于10时,湿地生境功能逐渐下降。虽然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阈值因流域特征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最佳阈值应保持在810,同时应保持50的森林植被,用于改善湿地生境状况。 综合国外的一些研究经验后认为,在进行城市湿地物种保护时,对湿地水文特性要求应遵循几条原则:年平均水面波动高度不能超过20cm;一年的全部干旱期不能超过2周;避免因流域发展过程中永久湿地转变为暂时湿地;一年中大于15cm水面波动的频率不能多于6次;一年中每一次大于15cm水面波动的持续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7。 这些相关湿地保护措施理应

8、以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完成,从而达到维持城市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32进行科学的湿地景观设计,维护湿地生态安全和公众安全 维护湿地生境的生态安全,是城市湿地治理的重要措施。作为市民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在恢复及重建湿地生境时,应通过科学的设计,提高湿地环境的安全性,保证公众安全。 (1)维护湿地生态安全是城市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人类、自然灾害(洪水、干旱等)引起的干扰,都影响着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干扰类型、作用机制和扩张路线,并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控制干扰的发生及扩散,达到保护城市湿地的目的810。 (2)合理设计湿地坡

9、面。湿地坡面是市民接触湿地的界面,不合理的湿地坡面设计,会增加湿地的危险系数,降低其休闲、娱乐等功能。通过结合区域土壤、植被等自然特征和城市文化特点,设计出安全系数较高的湿地坡面。在建立湿地坡面台阶时,权威人士认为,台阶的垂直高度和平面宽度间比值小于 18时效果最佳11。 (3)控制湿地生境传染病源害虫。通常,大多数湿地可为蚊子等害虫提供定居、繁殖的生境条件,所以控制害虫的定居及扩散也是保护公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充分认识不同蚊子的生活特性及传播病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湿地治理12。在湿地系统中控制蚊子种群时可考虑以下几方面11。 湿地斑块特征。斑块形状特征较简单、面积与边缘周长比值较

10、低的水池可抑制蚊子种群的定居及繁殖,而面积较小的水池(30度)和较深的底部(13m)。 湿地水文。水面开阔、波动较大的湿地可限制蚊子种群的定居和繁殖。因为水面波动可以破坏蚊子的呼吸作用,并且抑制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减少蚊子的生存栖息地。 水质。湿地水质是控制蚊子种群的重要决定因素,营养物质含量高的水体有利于蚊子生存及繁殖。所以,在湿地规划和设计中,应控制湿地污染源,同时通过相应的措施,维持湿地水面流动,增加水体含氧量,以减少蚊子种群。 植被。湿地植被是蚊子种群的食物源,也为蚊子子孓种群提供了理想的避难所。如果定期收割密集的自然植物群落,改善捕食者的生境条件,将会减少蚊子种群。 化学和生物学祛

11、除措施。在蚊子的繁殖区域中将主要使用适宜的杀虫剂及引入其捕食者来控制蚊子种群。但如果长期使用化学药品不仅使蚊子产生免疫功能,降低灭蚊效率,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以天敌来控制蚊子种群。湿地的无脊椎捕食者能降低蚊子幼体种群,但问题是难以调控无脊椎捕食者种群动态。可利用蝙蝠和鸟类捕食成年蚊子的生活习性,建立鸟类人工栖息地,控制蚊子种群。同时引进以害虫为食的鱼类,不仅抑制蚊子种群的增长,也可获取一定的商业利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湿地蚊子治理措施。 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建立相应的通风和洒水等基础设施,增加水面干扰,抑制蚊子的产卵及繁殖,降低蚊子种群的生长。 在城市湿地治理中,要利用景观生

12、态学、保护生物学、景观规划学、生态安全格局等相关原理,以专业研究人员为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高湿地安全(包括公众安全和湿地生态安全),达到湿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33建立及恢复城市湿地时应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乡土物种是通过多年的物种选择证明适宜生长于本地生境的物种。在恢复及建立湿地植被时,利用本地物种不仅加大了实际工作的可行性,也可节约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而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包括非正常因素的人为引入),则易给当地湿地原有生物带来不利影响12。生物入侵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绝灭,经济代价是农林渔牧业产量、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防治费用的耗费13。 因此,为了

13、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建立及,恢复湿地系统,在物种引进中应首先考虑乡土本地种,若确需引入外来物种时,须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引进种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管体制及全面的检疫体系。 34建立持续的城市湿地监控机制 在湿地生境退化和丧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可通过恢复和重建湿地生境来维持其特有功能。要完全恢复功能健全的湿地一般需要经过10年15年,而且湿地系统各项功能的发育速度有所不同。如在湿地重建过程中,水文功能恢复得比较快,营养物质也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而成,但要发育成支持多种野生动物的湿地生境则需要多年的时间14。大多数城市湿地恢复项目,当其湿地群落结构有比较合理的比例时,可认为湿地恢

14、复得比较成功。 在对湿地功能和结构的要求上,城市湿地与“自然湿地”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工业区中的湿地具有控制污染的作用,一些城市公共绿地中的湿地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可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因此对于这些城市湿地来说,它们的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是最重要的。这些湿地虽然具有与自然湿地不同的群落结构,但是它们可以提供特有的服务功能。在恢复此类湿地生态系统时应选择容易栽培的本地区物种, 另外,城市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以对城市湿地进行持续的测定和调控。在城市湿地治理过程中,湿地监控时间的长短是重要的决定因子14。 35合理解决人类干扰问题 城市湿地经常受到人类

15、干扰,例如修建城市基础设施而引起的湿地内部生境破碎化、城市三废处理造成的湿地污染等。所以,在城市湿地治理时必须考虑这些干扰因子。城市人类干扰可分为持续的胁迫式干扰和短暂的脉;中式干扰,因此而产生的生态反应也可分为胁迫式和脉冲式反应15。胁迫式干扰是长时间的,例如城市扩张过程中高速公路的修建等,脉冲式干扰持续时间较短,例如河道污染等。不同干扰类型对湿地群落结构产生不同影响: (1)湿地植被对于胁迫式干扰可产生胁迫式和脉冲式反应,随着干扰时间的持续,原有个体持续死亡,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抑制原有种群的恢复,从而使得群落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胁迫式反应)。而在干扰强度较小的情况下,生物个体可以适应新的

16、生境条件,群落结构变化小(脉冲式反应)。 (2)湿地植物群落对脉冲式干扰产生脉冲式生态反应,如湖泊受到污染物短时间泄漏的影响时造成一些生物个体的死亡,但是只要停止排放这些污染物即可很快恢复原有的种群。 对植物群落进行轻度人为干扰,可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合理利用人为干扰,维护湿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是湿地治理的关键。应在城市建设中就人类干扰类型及生态反应的不同情况,建立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维护城市湿地的群落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这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6建立相应的政策指导,保护城市湿地国家湿地保护政策对城市湿地治理起着重要作用。前瞻性的、科学的城市生态

17、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方针,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而且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8。佛罗里达州关于水系和湿地管理方面的历史政策不仅造成湿地丧失,而且对整体景观构成威胁。而现在联邦和州政府的一些政策中,几乎所有类型的湿地受到了保护,并为湿地保护及恢复提供了专项基金16。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历史文化价值。滞后的湿地恢复计划难以弥补由于自然湿地丧失所损失的湿地功能。所以,国家政府决策部门应加大湿地研究的力度,建立系统的湿地研究信息库,依据不同的城市湿地功能特征,确定不同的治理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的城市湿地保护法律体系,从而达到保护

18、城市湿地的目的。 37提高全民素质,公众参与保护湿地休闲和娱乐是城市湿地主要的功能之一8,城市居民对湿地的任意践踏,垃圾处理方式不当等,都会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保护城市湿地生境,提高城市环境是市民共同的事业,维护城市湿地健康的生态环境必须靠市民的共同努力。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不仅是城市湿地保护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1Hashiba, H., K.Kameda. Analysis oflanduse change in periphery of Tokyo during last twenty years using the s

19、ame seasonal landsat dataJ.Advanced Spaceresearch,2000, 22(5): 681-684. 2Davis, J .A., RFroend. Loss and degradation of wetlands in southwestern Australi: underlying cause, consequences and solutionJ.Wetland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999,(7): 13-23. 3段天顺.关于北京城市河湖整治的思考和建议J北京城市规划,1999,(1):33-38 4Ehrenf

20、eld, J.G. Evaluating wetlands within an urban context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15): 253-265. 5Kondoh, A., J .Nishiyama. Changes in Hydrological Cycle Due to Urbanization in the Suburb of Tokyo Metropolitan Area,JapanJ. Advanced SDace research, 2000,26(7): 1173-1176.6孟宪民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J地理科学1999,(5):385

21、391 7Reinelt, L., R .Horner and A .Azous.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palustrine(depressional freshwater)wetlands-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the Puget regionJ. Urban Ecosystems, 1998,(2): 219-236. 8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9-13 9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10俞孔坚,李迪华

22、,孟亚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枝园区中的营造J,中国园林,2001,(2):26-28 11Russell,R.C.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mosquitoes: Health hazards and management options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12): 107-124. 12Bolund, P.,g-Hunhammar. Analysis Ecosystem services in urban areas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29): 293-301. 13蒋明康,周泽江,贺苏宁中国

23、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J东北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9-84 14万方浩,郭建英,王德辉.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2,(1):119-125 15崔保山,刘兴土.湿地恢复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358-364 16Grayson, J .E., M .G. Chapman and A .J.Underwood. The assessment of restoration of habitat in urban wetland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9, 43:227-236. 17王相美国湿地的法律保护J世界环境,2000,(3): 27-29.作者简介 潮洛蒙(1973-),男,现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博士生。俞孔坚(1963-),男,现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2-11-18 修回日期2003-01-1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