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1.63KB ,
资源ID:112347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347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对联知识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对联知识讲解.docx

1、对联知识讲解一、对联是什么?先说一个民间故事,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跟年轻才子秦观新婚之夜,苏小妹出了三个题目考新郎官,答对了才能进洞房。第三道题是一句话:“闭门推出窗前月”,原来是要秦少游对对子。秦少游一下对不出来,在新房门外直着急。苏东坡见到,为解好友兼妹夫的难题,随手捡起了一块石子,扔进水池里。秦少游恍然大悟,答了一句:“投石冲开水底天”。这时,新房门大开,秦少游美滋滋地走进了洞房。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这就是对联。【对联】:是中国除诗词歌赋曲文之外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用两行文字上下对举,共同表述一个主题。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又称楹联。俗称对对子。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

2、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上例看出:对联分为两句话:【上联】:对联中处于上面(或前面)的那行字,又叫出句、上比。如上例的“闭门推出窗前月”。【下联】:对联中处于下面(或后面)的那行字,又叫对句、下比。如上例的“投石冲开水底天”。二、对联的起源:(一)、关于对联的起源时间: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主要的说法有几种:1、周代说: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桃符”,周代起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神荼(shn sh)、郁垒(y l):民间传说中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

3、住他们,并丢去喂老虎。所以把二神贴在门口,有镇鬼驱邪的意义。愚意以为,桃符只是两个神仙的名字,并非对偶,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但是,贴桃符的习俗,为对联特别是春联的出现,奠定了民间习俗基础。2、唐代说:江州义门陈氏家谱载有唐僖宗书赐江州义门陈氏宗祠,据说至今尚存: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这副倒是真的对联,对联六要素(又叫六相)俱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志也有唐代楹联的记载。3、五代十国说:宋史蜀世家有如下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还认为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

4、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此说显然不实。因为唐僖宗李儇于873-888年在位,而后蜀主孟昶则是在公元964年春节作此联,比唐僖宗书联赠于陈氏晚了近百年。到底对联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没必要去纠结。(二)、关于对联的文学渊源:对联是继承自诗经以来的对偶、秦汉的骈文、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精华,发展而来。1、对联的发展轨迹,可以简括为:对偶 对仗 对联。、对偶:【对偶】:用两个字类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在文学上的体现。世间万物,一阴一阳,共生共存

5、;相互对立,相互依存。而汉字的一字一音一义,音形义集于一身,则是对偶的文字基础。对偶句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中。如: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句意: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垂枝依依。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飞洒纷纷。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也不乏对偶句:如: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了汉代,乐府诗和赋的出现,对偶的形式更多元化。如:【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六句话分别成为三副对偶句。这些对偶句,两句相对,没有限制重字和每句多少字数;只求上下句字数相同、字类相同、

6、句义相关。汉赋开始注意句内平仄交替,但还不是很严格;上下句也不注重平仄相反。南朝的梁、陈朝代,形成了以对偶句为主的文言文文体,其句多四六字,故又称四六文或四六体、骈俪体、骈体等。骈俪体在声韵上,开始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词藻华丽和用典。骈:形声。从马,并声。本义:两马并驾一车。引申义:并列。俪:形声。从人,丽声。本义:配偶。引申义:对仗,对偶。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骈文的典范。仅摘其开头几句,都是对偶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文中,每两句都构成对偶,已经有了句内平仄交替(但句间的平仄相反还没有要求);开始有部分押韵;重字

7、也有了控制。这与之前对偶句的不论平仄,不讲究重字相对,要求稍严格。这是对仗的雏形。、对仗:【对仗】:格律诗的格律表现形式之一。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王力先生说过,对仗就是诗中的对偶。到了唐朝,随着格律诗的逐步完善,在律诗中形成了新的对仗形式律句式对仗:如:唐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中间两联就是对仗句: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与骈俪体对偶相比较,律句式对仗除了上下句字

8、数相等、字类相同、句意关联之外,还增加了句数和每句字数限制(上下句都是一句,每句只限于五字或七字两种);句内平仄交替,句间平仄相反;上句尾仄声,下句尾字平声;平收句押韵等要求。六相正式定型。对仗属于对偶的严式。为区别于之前的对偶,称之为“对仗”。随后,宋词和元曲,又为对仗注入了新的内涵,主要是长短句式对偶、领字和衬字的引入等。如:宋李清照多丽 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醾。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

9、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其中的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都是对仗句。而“也不似”、“似愁凝”、“似泪洒”都叫“领字”。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但曲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如:元关汉卿写的元曲窦娥冤唱段: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

10、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是对仗。其中,“为善的”“造恶的”是领字。“的”是口语化的表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也”、“你”是衬字,只是为了凑曲谱的节奏而加上去的。若不用衬字,此对仗是:地不分好歹何为地?天错勘贤愚枉做天。、对联:唐朝开始,便有文人把前人诗中的带有戒告意义的对仗句摘出单独成联,称之为“摘句联”,如摘自(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后两句为励志对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有把不同诗人或不同诗作中

11、的某句话集成一联,称之为集句。如:山西省文水县则天圣母庙楹联: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则天圣母庙是纪念武则天的庙宇。上联集自(唐白居易)的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下联集自(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白居易这首诗虽然是写杨贵妃的,但是,用于武则天身上也很贴切。而王维这首诗,是写唐朝皇帝早朝的,武则天曾自封为皇,当然可以有这样的威仪。从王安石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可证,宋朝的春联已流行。到了明清朝,随着对联的发展和普及,对

12、联逐渐脱离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同时,对联也进入到民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清代更是进入了对联鼎盛期。多句联的出现,丰富了对联的句式,也标志着对联正式成为独立文体。但是,清朝未能给予对联以格律上的总结,所以清联也就未能如唐诗、宋词那样完善。所以我们现在看古联,常常会发现一些平仄不对、词性结构不对的对联。这是对联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现象。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对联除了依循对偶和对仗的规则,还吸收了骈俪文体、格律诗、宋词、元曲的各种特点,马蹄律更趋完善。修辞对格形式更加丰富。2、对联与对仗、对偶的异同:请注意,对偶包括对仗和对联。对偶句不一定是对仗句,也不一定是对联句;对仗句也

13、不一定是对联句。但是,对联一定是对偶。律式对联一定是对仗。三、联律通则及对联六要素:(一)、联律通则的制定及其意义:如前述,清朝未能对联给予对联以格律上的总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学也进入一个极好的复兴发展阶段。在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楹联协会应运而生,并制定出联律通则。最近,中楹联正在组织对联律通则(修订稿)的再修改。中国楹联学会由全国楹联艺术家、研究家、书法家及活动家和相关学术团体组织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学术团体。成立于1984年11月联律通则是中国楹联学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

14、通则(试行),于2007年6月1日颁布。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实践基础,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订了联律通则(修订稿)(以下简称联律通则),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联律通则是对联创作和鉴赏的游戏规则。它对对联的定位、格律、方法、原则、禁忌作出规范,是对对联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学体裁千余年联律通则是对联创作和鉴赏的游戏规则。它对对联的定位、格律、方法、原则、禁忌作出规范,是对对联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学体裁千余年发展所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我们学习对联的创作,应该在联律通则的规范下进行。联律通则(修订稿)(下面简称为联律通则)由引言、基本规则、传统对格、词性从宽范围、其它或附则五个部分组成。(二

15、)、对联的基本特征:“对联”这个名称,精辟地表达出这种独立文体的基本特征:“对”是“对举”,指对联的两行字,在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要对仗,声律要协调。“联”是“意联”,句意关联。指对联的两行字,要围绕同一个主题产生句意关联。对联的基本含义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三)、对联六要素:联律通则给对联规定了六个方面的规定.这就是对联六要素:第一章 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第三条、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

16、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第四条、节率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第六条、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也就是说,同时具备以

17、上特征的,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对联。【对联六要素】:对联的六个基本规则,又叫“六要素”或“六相”。这六个基本规则,包括五个对举方面的规则和一个意联方面的规则(如上图所示)。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将对六要素逐个作出详细的讨论。对联创作方法分为两种:(一)、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副对联:即先由一个人给出一个句子,称为“出句”;另一个人根据出句的句式和句意,作出形对意联的另一个句子,称为“对句”。两句话构成完整的对联。【出句】:在两个人完成的对联创作中,先给出的句子。根据句尾字的平仄,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1、上联出句:句子尾字是仄声字的出句,是上联。出句:忍观镜里容颜老【清波渺渺】这样的出句,对句是下联,也就是要平声结尾。出句:忍观镜里容颜老【清波渺渺】对句:犹惜池中菡萏香【舰长】2、下联出句:句子尾字是平声的出句,是下联。出句:忍观镜里鬓毛稀【清波渺渺】这样的出句,对句是上联,也就是要仄声结尾。对句:独对天边霞彩赤【舰长】出句:忍观镜里鬓毛稀【三期清波渺渺】初级班和中级班的前半段,我们主要学习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副对联的创作方法。平声和仄声,后面的课程我们会详细讨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