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4.26KB ,
资源ID:112345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345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业课程综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docx

1、专业课程综合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设计题目:端盖加工夹具设计专 业 08机制2班学 号 0811115002姓 名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2012-1-13一、任务书题目:设计“端盖”零件的钻床夹具设计内容:1、钻床夹具装配图1张2、钻床夹具零件图3张3、钻床夹具三维图3张4、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二、设计思想1 个10和1个4 的小孔,所设计的一套钻床专用夹具。主要技术指标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性好和使用性好。我们在设计专用夹具时为了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考虑了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由于是中批量生产,采用了固定式钻床夹具,提高了生

2、产效率。在工艺性方面使这种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在使用性方面这种夹具的操作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也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通过对钻床夹具设计的制作,进一步巩固和所学基本知识并使所学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会查阅和收集技术资料,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设计思想:以定位心轴为主定位,以削边销为辅助定位,采用一面两销定位此次需要完成的题目如下:如图1所示,设计加工端盖上10和4小孔的钻床夹具。图中其他各表面均已加工完毕。 图1 端盖三、钻床夹具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为端盖工件造型图 图2 端盖工件造型3.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3、钻4孔、锪10孔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有:(1) 端盖左右两个端面;(2)25内孔、14小孔和9沉孔。本工序使用机床为 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标准工具。3.2、确定夹具类型本工序所加工两个同轴孔 (4和10),位于工件外径 60的圆周上,由于孔径较小,工件重量轻、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为中批量生产等原因,采用固定式钻模。3.3 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1) 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有二:以 25孔及其右端面为定位面,以方形面周边轮廓为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且存在过定位现象以 25孔及其右端面为定位面,利用菱形销以 14沉孔

4、为定位面,即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限制6个自由度。这一定为方案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所以B=0。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第二种方案。(2) 选择定位元件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心轴,作为以4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心轴与夹具体定位副配合取19H7/r6。选择菱形销作为4绕轴方向上的辅助定位元件,定位配合副取18H7/r6。(3)定位误差计算加工4孔和10沉孔时孔距右端面尺寸 20mm的定位误差计算由于基准重合,故JB=0;由于工件加工过程中,存在基准位置误差,而加工端盖右端面以端盖左端面为设计基准,故可由标准公差计算公式3-1计算得到。 (3-1) 其中a=40 i=1.322um代入公式得T

5、=0.052mm取T=0.06mm,基准位置误差DW=0.06mm由此可知此定位方案能满足尺寸20+0.06mm的定位要求。3.4 确定夹紧方案参考夹具资料,以定位轴为定位,采用 M16螺母、垫圈和定位轴在25孔右端面夹紧工件。3.5 确定引导元件 (钻套的类型及结构尺寸 )由于生产量为中批量生产,查夹具设计手册可知,进行钻、扩、铰工序时可采用快换钻套,故选用快换钻套。主要尺寸由机床夹具零、部件国家标准 GB2268 80 、 GB2265 80选取。钻4孔时钻套内径为4 mm,外径为15mm。中间衬套内径为15 mm,中间衬套外径为22 mm。考虑加工过程需要排屑间隙,钻套端面至加工面的距离

6、取4mm。麻花钻选用4mm 。引导元件至定位元件间的位置尺寸为35 0.03 mm。钻套轴线对基面的垂直度允差为 0.03mm。锪孔时钻套内径为10 mm,外径为15mm。中间衬套内径为15 mm,中间衬套外径为22 mm。考虑加工过程需要排屑间隙,钻套端面至加工面的距离取4mm。锪孔钻选用10mm 。引导元件至定位元件间的位置尺寸为35 0.03 mm。钻套轴线对基面的垂直度允差为 0.03mm。3.6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计算 3.6.1夹紧机构设计 根据设计思想,则此钻床夹具采用固定式钻床夹具,草图如下所示: 图2 固定式钻床夹具草图3.6.2夹紧计算钻4孔钻削过程产生轴向力计算公式如3-2

7、所示 (3-2)查表可得=32.0、 Zf=1.2、 Yf=0.75、. =.0.9因此Fz=359.42N钻削过程产生扭矩计算公式如3-3所示 (3-3) 查表可得=0.098、 ZM=2.2、 yM=0.8、. =.0.87 因此 扭矩 M=3.87Nm 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3-4 P=K (3-4)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 K1基本安全系数 1.3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5 K4断续刀削系数1.2 所以 K=1.31.11.151.2.=1.98 P=711.65N考虑钻孔所需夹紧力大于锪孔所需夹紧力,则只需满足钻孔所需夹紧力。又实际夹

8、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决定选用螺栓连接夹紧结构,而且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3.7操作过程扭下螺母,拆下垫片,将工件装到定位轴上,装上端盖扭紧螺母,则工件被固定。扭下螺母,拆下垫片,则可取下工件。四绘制夹具总图根据已完成的夹具结构草图,进一步修改结构,完善视图后,绘制正式夹具总装图,如图3所示。五绘制夹具零件图心轴短销夹具体钻模板六.小结1)目标完成情况: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设计达到了预想的成功,由于条件的限制没能加工出成品,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2)存在不足:一是对钻床的不熟悉,二是在公差与配合方面的知识所学较少。3)程序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主要困难:学院图书

9、馆相关资料有限,设计此项目任务重工作量大物力条件有限以及经济上的原因造成难以落实原材料加工出成品七.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为期三周的夹具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整个过程,我组五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程设计作为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接近,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生产实习中的感性认识。这次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应用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从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对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和运用CAD画出夹具零件图到最后夹具总图的成型。都对我所学的知识进行了

10、检验。可以说,本次课程设计有苦也有甜。设计思路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的设计思路是成功的,那你的设计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像查找详细的资料,为我们设计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制作过程是一个考验人耐心的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急躁,马虎,要心平气合的一步一步来。总体来说,通过这次设计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画出夹具零件图时的过程中,也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搞设计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为专用夹具设计。我们运用了基准选择、切削用量选择计算、机床选用、时间定额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夹具设计的阶段运用了工件定位、夹

11、紧机构及零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此次设计,使我们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工艺文件的编制、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等。学会了查相关手册、选择使用工艺装备等等。总的来说,这次设计,使我们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训练。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最后,我要衷心地感谢老师。八、参考文献1 李华.机械制造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薛彦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19923 莫章金.周跃生.AutoCAD2002工程绘图与训练.20074 隋明阳.机械设计基础.20025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20036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机床夹具设计手册.1980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