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63.27KB ,
资源ID:112338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338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8讲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8讲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docx

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8讲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第18讲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考试说明考查角度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1.(2017课标全国,41)清雍正时期的经济政策2.(2014课标全国,27)清代对外贸易与商品经济的发展3.(2013课标全国,40)中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和政策考点一近代前夜的发展考点二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材补充历史概念 十三行:是清代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十三行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社会特征 政府干预下的古代经济从中国经济

2、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还包括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从重农抑商、官营专卖到“海禁”“闭关锁国”,充分体现了古代政府对经济的垄断性和强制干预性。巧学妙用图解历史 “海禁”“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概念辨析 “海禁”“闭关锁国”(1)“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2)“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图示解史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私营手工业白银明中叶自由雇佣劳动极端贫困海禁闭关考点二重农抑商近代工业 鸦片考法1史料主旨类明代的“海禁”政策【

3、考题】 (2017安徽江南十校模拟)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答案A明立意从“海禁”政策的原因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抓关键材料中“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说明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清误区本题属于史料主旨类试题,难度不大。考生错在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上:海禁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也没有造成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明朝商品经济是繁荣的,资本主义萌芽

4、诞生就是最好明证。 废弛多变的明朝“海禁”(1)洪武年间,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元朝开始的海禁政策,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2)明永乐年间,虽有郑和下西洋,但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后随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3)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海禁的解除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考法2史料主题类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史料一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研究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

5、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史料二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1)史料一论述了明清政府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根源何在?提示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地主和商人大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6、政府众设关卡,征收重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根源: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2)史料二描述了明清商帮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概况。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提示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单一,难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商帮仍是传统意义的家族商人。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高考41题的关键。结合史料一信息“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和所学知识可归纳原因,根本原因需上升到封建制度层面。史料二中“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说

7、明明清金融机构的发展创新有限,直接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未能推动社会经济的最终转型。 全面认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1)概念: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2)缓慢发展的原因(3)历史地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但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社会主导地位,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江南地区个别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欧洲十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有长足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成为普遍现象,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学科素养1

8、1从文明史学范式认识“历代封建王朝的贸易与交流”命题专家史论由汉代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时代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1405年开始,朱棣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时代的开端。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通过三角贸易,欧洲人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用来

9、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再运回欧洲。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在双方的协议下,进行了彼此互利的贸易。因此赢得了所到国家的欢迎,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关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从此以后,有更多的中国人从大陆迁移到南洋一带。这样大规模的远航,主要为了宣扬国威和换取珍宝,经济贸易是很有限的,不仅对明朝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多少积极作用,而且耗费不赀明宪宗时,兵部郎中刘大夏曾批评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这种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摘编自王士立中国古代史 素养解读文明史学范式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

10、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2)从范围上,人类文明史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3)从纵向看,人类文明史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考题例证 (2018陕西榆林模拟)1405年到1433年,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联系。半个世纪后,意大利人

11、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渡过大西洋沿美洲大陆绕过南美大陆南端进入太平洋,他的船队于1522年返回欧洲。东西方远航反映了()A.经济发展有利于中西远航B.同样的社会需求促进东西交往C.突破传统形态的交流需求D.更多了解世界的梦想推动远航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西远航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故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而西方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找到新的通商之路,故B项错误;明朝并未突破传统思想,故C项错误;明朝并不是为了了解世界,故D项错误。答案A命题突破文明史学范式下的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没有优劣高低之别,都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各文明

12、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实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了文明的融合。但从工业文明的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却有待商榷。(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考试)17世纪,中国人已普遍穿着棉布冬装,而不再穿着宋代时流行的麻布或亚麻布服装。与前文所述现象出现无关的是()A.中国棉纺织技术的进步B.资本主义萌芽有了显著发展C.新的经济作物品种的种植D.社会经济生产的专业化解析棉纺织技术进步,推动民众对棉纺织品的青睐,故

13、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反映的是雇佣劳动关系,材料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棉花种植在内地的传播推广,推动了棉纺织品的普及,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社会生产的专业化,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棉纺织品的流行,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2.(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1572年至1644年,共有1 086艘从福建泉州出发的满载生丝和丝织品的中国货船抵达菲律宾马尼拉,这些货物再从菲律宾马尼拉运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据估计,15651820年之间,墨西哥向马尼拉输送白银高达4亿比索,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A.白银流入引发了中国的“价格革命”B.以西欧

14、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显C.世界市场的贸易中心在亚洲和美洲D.中国是形成中的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贸易范围的扩大,中国是形成中的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故D项正确。“价格革命”出现在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欧,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价格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亚洲与美洲的贸易状况,没有体现出西欧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亚洲与美洲的贸易状况,没有体现出亚洲和美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故C项错误。答案D3.(2018宁夏银川一中质检)隋书食货志提到,南梁时中国内地大多数地区交易用铜币或实行物物交换,只有在“交、广之域(今两广、海南等地),全以金银为货”。被贬官到潮州的韩愈也记载

15、说:“五岭买卖皆用银。”这反映了当时该地区()A.地处偏远政府无力掌控B.分裂局面之下币制混乱C.经济发展水平全国最高D.外贸发展有金银外币流入解析据材料中当时交、广之地,金银为货,说明这一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导致金银外币流入,故D项正确。我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因此不可能对五岭地区缺少掌控,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考查五岭地区使用金银的原因,未体现当时币制的混乱,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这一地区,并无比较,不能说全国最高,故C项错误。答案D4.(2018广东惠州模拟)宋代一些商人往往通过购藏图书、构筑馆阁、延师课子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士阶层靠拢。另一些士人阶层逐渐抛却“安贫乐道”

16、“口不言利”的传统信条,纷纷加入商人的行列。这一现象说明宋代()A.四民界限渐趋模糊 B.社会传统信仰改变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士商阶层相融合流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材料中的宋代士商关系相互渗透、相互融通,两者之间的联系日渐加强并且相互转化的现象,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宋代士商合流,不能全面反映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界限模糊,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商人的地位提高,社会对商人的态度有所改变,但重农抑商等社会传统信仰并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儒家思想地位,宋代儒家思想作为官方哲学,地位更加巩固,故C项错误。答案D5.(2018贵州贵阳模拟)乾隆以后,一些地主和富农

17、,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雇佣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表明()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C.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解析材料表明,一些地主、富农雇佣无田农民种地,获取利润,二者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故A项正确。答案A6.(2018湖北武汉模拟)明清时期,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由此可知()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工商皆本”思

18、想深入人心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当完善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解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B项材料无法反映;明清时期我国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没有发展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C,故选D。答案D7.(2018山西孝义模拟)棉纺织业在明代成为小农家庭不可或缺、仅次于农业的副业生产,而且产量大、销路广。当时的民营手工业采用雇佣劳动,甚至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明政府对经济的重视 D.明代手工业技术进步解析根据材料“棉纺织业在明代成为小农家庭不可或缺、仅次于农业的副业生产,而且产量大、销路广。当时的民营手工

19、业采用雇佣劳动,甚至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可知,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明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明代依然固守着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明政府相关经济政策的提及,故C项错误;明朝手工业技术进步并不是材料中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且材料中也没有相关的提及,故D项错误。答案A8.(2018吉林长春质检)据记载,“(顺治四年)户部议覆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境澳,以其携来番岛货物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仍照故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从之”。这说明()A.明末对外贸易政策在清初得到

20、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仍照故明之例”可知,清代仍延续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故A项正确。答案A9.(2018海南三亚模拟)下表反映了清朝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时间概况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粤、闽、浙、江四海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舟山置浙海关征榷机构,并设商馆,当地称为“红毛馆”乾隆朝为防止宁波沦为第二个澳门,加重浙海关的关税,但收效甚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规定西洋商人只能到广州通商,闽、浙、江三海关只对朝鲜、日本等国开放1793年、1816年英国使团请求增开

21、互市口岸,遭到清廷拒绝A.康熙时期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B.清朝对外开放受到严格限制C.乾隆朝举措阻断了中西文化交流D.19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引发了战争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结合材料信息“加重浙海关的关税”“只能到广州通商”“英国请求增开互市口岸,遭到清廷拒绝”可知,此时清朝对外开放受到严格限制,故B项正确;C说法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B10.(2018河北唐山调研)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通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

22、。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C.官府仍然垄断外贸 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答案B11.(2018广东惠州模拟)右图为清俗纪闻描绘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的执照,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外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图中省略的部分文云:“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手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图文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A.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海B.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D.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解析材料中“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一并治罪”表明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故D项正确。答案D12.(

23、2018湖南长郡中学检测)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开放海禁政策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采取富民政策解析谭纶阐述了海禁对福建人所造成的影响,没有提到清除倭寇残余势力的主张,故A项错误;谭纶认为海禁导致了福建人“民贫而盗愈起”,所以应该开放海禁来解决福建人的生计问题,故B项正确;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来解决福建人的生计问题,对福建人用“抚”,没有提到“剿”,故C项错误;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是为了解决“盗愈起”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富民,故D项错误。答案B二

24、、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福建泉州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太祖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海盗勾结,颁布了不准民间私自出海到国外定居或经商的禁令。由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居民大量失业,有的开展武装走私,加入“倭寇”队伍。隆庆帝即位时,沿海较大规模的倭寇已基本肃清。1567年,隆庆帝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此后,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备,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原来的民间走私转变为合法的对外贸易。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

25、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摘编自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海关征收货税与船钞两项正税。额定正税之外,还有缴送、归公、行用等附加征课。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843年,双方确定海关税则,为了征收方便,列入税则的商品基本采用从量税率。1843年前后中国进口税率比较表项目 1843年前税率(银两)1843年后税率(银两)正税 实征 棉花(每担) 0.298 1.740 0.400布(每匹) 0.069 0.373 0.100白布(每匹) 0.285 0.702 0.150棉纱(每担

26、) 0.483 2.406 1.000双幅细布(每丈) 0.712 1.242 0.150 摘编自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关”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进口税率的变化,并加以简要评价。(11分)答案(1)原因:解决沿海人民生计问题;沿海地区相对安宁;开明官员的建议和推动。(6分)影响:进一步减轻倭患,有利沿海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有利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8分)(2)变化:关税由中国自主到中外协议;税种由繁多到单一;进口

27、商品税率总体明显降低。(6分)评价: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5分)14.(2017四川凉山调研)(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滨下武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中认为,7世纪至13世纪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这一经济圈在亚洲的人、财、物流动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朝贡体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国内基本统治关系即地方分权在对外关系上的延续和应用”。但是,“与统治关系相比,朝贡贸易体制的根本点是靠贸易关系在支撑,实际上是更加多面的、多

28、层次的、具有包容异质因素作用的一种体制。”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关于朝贡贸易的观点予以说明。(12分)(要求:归纳材料中的任一种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予以说明。做到史论结合,观点明确)解析本题首先需要提炼观点,其次用史实说明,如观点一:据材料可知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再如观点二: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明政府试图借朝贡贸易传播传统礼仪,以达到蛮夷归化,尊崇中国为天朝上国的目的,其特点是厚往薄

29、来,不计经济成本,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明朝的朝贡贸易导致了明朝财政的缩减,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发展,导致中国逐渐丧失了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答案示例一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2分)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7世纪至13世纪是中国的唐宋时期,唐宋时代中国国家富强、文化世界领先;以丝绸和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伴随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人、财、物的流动,逐渐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进而形成了“中华文化圈”。(10分)示例二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2分)明政府试图借朝贡贸易传播传统礼仪,以达到蛮夷归化,尊崇中国为天朝上国的目的,其特点是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成本,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明朝的朝贡贸易导致了明朝财政的缩减,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发展,导致中国逐渐丧失了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10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