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好中考物理的复习工作 广东省基础教育网物理中考复习的对策与建议初三的下半学年是老师们最紧张的时期,也是学生最紧张的时期,中考复习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张一张的试卷让学生去做,一道道的题目做了讲,讲了再做。有经验的老师将题目归类,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套路,点拨解题的技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疲倦,厌倦,“物理课的归宿原来就是这样”,刚刚诱发出来的一点好奇心和求知欲早已丧失殆尽。随着中考评价改革步伐的加大,如何复习也提到议事日程。一、中考复习的指导思想中考复习作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指导思想上看,应当注意如下问题:1不应当有这样的观点:“为了中考而中考复习,考什么就复习什么?
2、不可能考到的就不要复习。”2关注学生对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发展传统的考试复习学生是不感兴趣的,“不好好复习你就考不好,考不好,你就没有好学校上”,这是典型的依靠外部驱动力强制学生复习的目标观。只有关注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在复习的目的上,而且在复习的内容、形式、方法上,都应关注使学生“爱复习”。案例:用简笔画提高兴趣下列图中,可能涉及到哪些你学过的知识?看图1,你有什么想法?看图2,摩托车为什么会飞越断桥?看图3,能说出这两种杠杆的不同吗?为什么?图4,借助了什么能量?能量是怎样转换的?看图说话:发挥你的想象力,将这两幅图景与你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3复习是三维目标的再
3、一次提升,不只是知识的总结和操练。那种认为,知识目标是硬目标,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是软目标,从而忽视后两个目标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应当在复习过程中,将三维目标的呈现有机结合起来。应当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关注知识的应用,以及渗透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4理解标准的精神,把握目标的要求,不要不切实际地凭过去的经验进行“拓宽和加深”。5复习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坚决不要搞全班排队,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信心。6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应用多种媒体资源的支持。二、以知识为中心的复习模式1情境介入:一个单元的复习示例声现象小明和小华携手前往音乐厅去欣赏上海交响乐团
4、的演出。还没有进入音乐厅,他们就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小明说:“你听,小提琴的声音多么优雅动听”,小华说:“大提琴的声音也深沉浑厚”。他们很快进厅入座,沉浸在乐海中。音乐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宏亮,时而轻微。当曲终之时,他们看到,指挥家将扬起的指挥棒迅速一收,所有乐器哑然无声,全场一片寂静,紧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小明情不自尽地高声喝彩,被小华迅速制止。音乐会虽已结束,但美妙的音乐似乎还在他们的耳边嘹绕,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阅读了这篇短文,能否从声现象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能否说出文中涉及了哪些我们在声现象中学过的知识?你有什么感受?(1)为什么没进音乐厅就能知道有小提琴和大提琴在演奏?(2
5、)“高亢、低沉、宏亮、轻微”,表明乐音有什么特性?(3)各种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为什么会突然“哑然无声”?(4)为什么小华要制止小明高声喝彩?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振动,响度,音调,音色,乐音,噪声,声波等。感受和体会:(1)音乐是借助于声音带给人的一种信息,它能使人们得到精神的享受和文明的熏陶。(2)音乐演奏能够成功,与音乐人的合作精神是分不开的。(3)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都要注意制约自己的行为,不要让自己的噪声影响别人。2 梳理知识概念:声源,振动,振幅,频率,响度,音调,音色,声波,波速,声能,乐音,噪声。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声音的传播:声波,波速,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声
6、音的能量,声能的利用乐音和噪声,声音与生活(1)理解标准的要求,是命题和复习的依据。上述概念,不要求学生背出各自的定义。知道振幅、频率是声源振动的特性,借助具体的振动实例,了解振幅、频率的意义。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描述声音(乐音)的三个特性,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声源的材料和结构还会影响音色。在具体的实例中,能够辨认响度,音调和音色,但由于实际的声音常常是三个特性综合呈现,因此给学生辨认的实例,其变量必须是可控制的。知道我们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传到我们耳中,引起耳膜振动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的结果。声音的传播即声波,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7、速度大约为340m/s。有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如大于20000Hz的超声波和小于20Hz的次声波。(2)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声音是由振动发生的,我们是怎么知道的?能否举出2个证据。真空不能传声,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声音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能否举出2个实例?声波能使耳膜振动,响度非常大的声音能把耳震聋;声波能使烛焰晃动;声波能用于粉碎胆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固体比气体传声要快,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这个结论?噪声有害健康,我们是怎么知道的?(3)运用图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概念图可以测量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和组织的方法。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
8、相关的概念连接,这样就形成了关于该主题的概念网络,以此形象地说明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是由3部分组成:节点、连线、连接语词。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箭头符号指示方向;连接语词是用来标注连线的,描述两个概念间的关系。下图为声现象全章的整体概念结构图, 复习中,可以分成若干小图呈现给学生,也可以留出一些空白,让学生填写。如,乐音模块,噪声模块,声波模块,听不到的声音模块。除概念图之外,各种其他形式的图表都可以灵活运用。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是否改变遵循规律表现形式不受力不改变牛顿第一定律受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如,漂浮、悬浮受力不平衡改变力与运动的关系加速、减
9、速、改变运动方向、上浮、下沉请说明下图中箭头表明相关方框之间的联系。三以探究为主线的复习模式这种复习模式关注对探究过程的理解和培养探究的能力,强调核心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复习中,若干选择专题,提出问题,遵循探究的一般过程特征,解决问题。或者,只进行部分的探究活动,侧重于某一环节目标要求的实现,如,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技能;分析论证等。在这种复习模式中,应当关注:创设问题情景,接近生活,联系实际。与实验探究结合:强调实践性;强调理解性。重视必要的实验技能:测量;设计表格;控制变量;现象归纳;简单故障分析等。可以从回顾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始,不只是重复做过的实验,需要从
10、过程与方法的高度提升,然后逐渐迁移到新的类似的情景中。案例:速度的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过程。(1)为什么要建立“速度”的概念?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通常我们是怎样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可以有哪些方法?(3)在判断物体运动快慢中,有哪些因素与运动快慢有关?(4)在我们的判断中,是怎样体现“控制变量(因素)”的方法的?(5)如果两个因素都在变,我们又怎样来比较他们(它们)的快慢呢?(6)公式是什么?怎样应用这个公式?注意什么?1关注实验技能考查学生实验的成效,必须关注是否真做实验,是否理解实验。做与不做是不一样的。复习也应当关注实践。(1)实验技能的独立操作水平:案例
11、:按电路图把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根据电路图选择所要求的器材;连接电路时,开关应置于断开位置,滑动变阻器应处在接入电阻为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接线柱应连接正确,量程选用正确;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接线柱应连接正确,量程选用正确;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2)操作的技能反映在许多微小的行动中,如:a)使用接线柱时你是怎样旋转的?b)使用开关时,你的导线接在哪里?你怎样合开关和断开开关?c)使用测电笔时,你的手怎样握笔?d)要控制电流的大小,应当使用滑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开始实验时,应当把滑动头放在哪一边?向什么方向电流增大?e)电路接通后,一只小灯泡
12、不亮怎么办?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做过实验?如:将衣架拴在绳子中间,绳子两端绕在两手的食指上,食指堵塞在耳孔中,使衣架悬空,另一人敲击衣架时,你听到的声音比不堵耳朵时响度要 (小/大),延续时间 (长/短)。你做过“覆杯”实验吗?(用纸片盖在装满水的杯口上,再倒置过来),看到什么现象?什么原因?当杯里水不满时,能成功吗?你做过蜡烛跷跷板的实验吗?你是否发现什么现象发生时,跷跷板低端就会向上翘起?你使用过托盘天平吗?待测物体应当放在哪一边的盘内?为什么要这样做?判断天平平衡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砝码盒中的砝码有:200g,100g,50g,20g,10g,5g等。待测金属块的质量约为100g
13、-200g之间,但你并不知道这个范围。测量时,你选用的第一只砝码大约多少克?接下来,你将如何加、减砝码?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实验中,接通电路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读数超过0.6A,此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接下来,你将如何排队故障?2信息收集与评价的技能案例:小明在暑期去云南腾冲地区旅游(海拔2600m),看到景区附近设摊的小贩用竹枝和藤蔓把鸡蛋捆扎成串,放在温泉中烫熟后买给游人。小明想,能煮熟鸡蛋的温泉水的温度一定很高,又想,这里的海拔高度较高,水的沸点应低于100,他询问了导游小姐,得到回答是89,这一数据可信吗?小明想即使带着温度计也无法到那冒着大量热气、翻滚着的水中直接测量
14、,那么小明该怎么做才能解决他的疑惑呢?(以信息查询评价为主的迁移水平)请你帮助小明设法估算出腾冲地区水的沸点。评价要点:对导游小姐提出的数据是否正确作出猜测;提出查阅资料的计划以寻找证据;对估算的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提出更多的问题。(参考答案:查阅资料及图表可知,在海拔0-3km范围内,每升高1km,水的沸点降低3,可认为平均每升高100m,水的沸点降低0.3,2km处的沸点是(97-3)=94,则海拔2.6km的水的沸点是(94-0.36)=92.2,由此可推知,导游小姐的数据是不准确的。) 3实验设计的迁移能力案例: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设计(局部技能)照镜子是人们经常的行为。教师问同
15、学:“根据你们照镜子的经验,像和物可能有什么关系?”小红说:“人离开镜子越近像越大,反之,离开镜子越远像越小,像的大小与距离有关。”小王说:“像在镜子的后面,人离镜子越近,像离镜子也越近,好像两者离镜的距离是相等的。”你对他们的猜想有什么看法?能否列出几条你对平面镜成像关系的猜想?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的,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器材?怎样确定像的位置?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案例:探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视力矫正活动的迁移)近视眼的学生都有这种经验: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戴上近视眼镜以后,较远处的物体就看清楚了。由于这些学生的眼睛无法解剖,我们怎么能知道近视眼患者眼球的缺陷在哪里?你能否做一个模拟实验,找一找
16、近视眼看远处物时像成在哪里?再分析眼球可能存在的缺陷。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光屏,蜡烛,近视眼镜(或镜片),火柴。请你简要写出几条关键性的实验步骤:(1) ;(2) ;(3) 。你的实验结论是: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 (前/后)方。造成的生理缺陷可能是晶状体 或眼球 。评价:这个实验选题贴近生活,教材上已做过这个实验,其目的是了解近视眼患者配戴近视眼镜的作用。本题换一个角度进行探究,根据近视者观察时的表现做出猜想,并用模拟实验来验证猜想。评价要点:近视者观察时的主要表现;提出猜想;选择实验器材;写出实验步骤;操作技能;得出结论和对评价。案例:设计实验检验猜想(方法迁移)小李认为漂
17、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小张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浮力也就越大。小王认为,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重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现给你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1只,较深的容器1只,带盖子的圆柱状玻璃瓶(能浮在水上)1只,细线,水。你是否同意他们提出的上述猜想?请利用给你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你的观点。案例 探究浮力的大小(间接测量方法的迁移)给你一个较大的量筒,金属块,弹簧测力计,细线,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重的关系。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怎样测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案例 比较二种食物的能量(关注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热值实验的迁移)
18、我们知道,人需要食物,是因为食物贮存的化学能能够转化为人体内的化学能,在人的代谢活动中,通过体内的“缓慢燃烧”过程,化学能转变为内能。这是人能够保持体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可以把食物看成是一种燃料,它在燃烧时能够放出热量。一定量的不同的食物,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一样的。现有署片、苏打饼干,我们能否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比较这二种食物这方面性能的差异?该实验涉及哪些主要知识?怎样比较这两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实验中还需要控制哪些因素?实验中是否需要测量食物的质量?为什么?用这种实验标示食物可释放热量的性质,有哪些局限性?案例评析该案例从日常生活中需要食物引入
19、探究的课题,使学生对不同的食物能释放的热量不等感兴趣,进而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二种食物释放热量的特性。这种创设情景的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该案例是一个开放性的课题,对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留有相当大的自主探究空间,给学生全面的锻炼。为设计实验,学生们首先要做出一个假设:人体内的有机物由化学能转变为内能的过程,类似于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过程,因此可以用测量物质热值的方法来比较食物释放热量的特性。将这种设计思想转换为实验方案,就必须与一定的原理相联系,构思具体实验的程序,确定测量量、控制因素,设计表格,再进行实验。这种实验的局限性是:实验中有种种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如燃烧得不充分,向周围环境的散热
20、,控制变量的困难等,另外,有许多食物不能燃烧,也就无法应用这种实验。还有本实验的前提假设,由于对人体内的“缓慢燃烧”过程机理缺乏深入的研究,用这种外部燃烧的实验能否代替,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相对性和发展性。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问题情景,提高复习效果案例1:高脚酒杯实验i.声音是怎样发生的?ii.本实验要研究的是声音的什么特性与什么因素的关系?iii.本实验中是怎样控制变量和改变变量的?iv.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案例2:请听两种不同的声音,它们的区别在哪里?(1)饮料吸管笛(2)两段音乐(3)两种声音案例3:水中的小鱼(1)水中有一条小鱼,从不同方
21、向看,可能会看哪些现象?(2)是否可能同时看到几条鱼?(3)从斜上方的某一位置看到了三条鱼,也就是这一条鱼的三个像,这三个像有什么特点?水中鱼上的光线是沿怎样的路径传播到我们眼睛中来的?(4)鱼缸中的一条鱼,现在看到的却是5条鱼,这又是怎能么回事呢?案例4:水中蜡烛案例6:蜡烛跷跷板四、联系人文背景的复习模式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科技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相关学科,要求关注提供宽广的人文背景,从而使学生获得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让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的美成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发挥科学的人文教育功能。1联系我国古代文学案例:中国古诗词中与物理
22、有关的内容物体的运动: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2.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唐无名氏浪淘沙3.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晋,葛洪4.“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遂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便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著名的“刻舟求剑”的故事,你认为“楚人”找不到剑的原因是什么?光现象:但立直标,终无曲影(崔彦昭传)风收云散波忽平,倒转青天作湖底(清,查慎行)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辛弃疾)探究: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23、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小而近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联系生活、生命与健康案例:对人的听力的探究听力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同人的听力不一样,一个人左右耳的听力也常不一样。假定我们以响度作为比较听力的标准,能否提出一种比较人耳听力的实验方案,并提出可能影响一个人听力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可以去开展这方面课题的研究。案例:视力的测量我们现在所用的测量视力的方法是观察E表的方法。能否提出另一种方法来测量人的视力?与原方法比较有什么优缺点?案
24、例:估测跑上楼所做的功和功率估测你的跑上一层楼所作的功及输出的功率。自己根据经验提出有关估计数据,再计算结果。假定你用同样的功率跑30层楼,你做的功大约是多少?如果你所做功消耗的能量要靠食物来提供,而食物提供的能量只有1/10转化为跑楼的机械能。请估计一下,跑30层楼需要多少食物的能量。案例:人的密度大约等于水的密度,根据你的经验,估计一下你的身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人在水中并住呼吸时能浮于水面,吸气时就会下沉,为什么?如果空气的密度近似为1.3kg/m3,那么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大约是体重的多少倍?3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科技应用,联系技术造成负面效应的社会热点问题按标准主要有三部分:科学史中典
25、型事例;技术设计的思想与方法;与科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重点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提高参与社会决策的民主意识和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的评价能力。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有关栏目和探究活动,进行讨论、交流,可以采用汇报阅读心得、调查报告等形式。注意与当地民众关心的科学社会问题联系起来。案例1:电磁理论的应用试举出电磁理论(知识)在技术上应用的实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阅读教材中“电磁转换”一章中的“生活物理社会”栏目,如磁记录,磁悬浮列车,使用直流电动机的交通工具,电从发电厂到千家万户。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设计制造成功;人类社会从蒸汽机时
26、代进入电力时代。现代电磁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案例2: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了解与评价水平)1列举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成就;2有人认为航天工程需要耗费巨资,而且可见的利益不大,进行航天研究不值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能否列举一些航天研究的实际价值?评价要点:关注航天事业新成就:能列举一些事例:如“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4次成功发射;“神舟”载人飞船5号成功发射;航天英雄杨利伟;返回舱成功降落内蒙古自治区等,嫦娥工程。能列举一些航天研究的实际价值:如同步卫星通信、气象及灾害性事件的监测、太空育种、卫星定位系统等。科学研究的长远利益;科学研究对人类认识未知领域的意义。STS的复习应与知识有机结合,
27、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案例:长江三峡水电站(理解与迁移水平)阅读: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年均发电量预计为8.51010kWh.这些电能将送往华东、华中等九省市,所以人们说“三峡可照亮半个中国”。在回答问题时,可参考和利用如下数据和公式:煤的热值为2.9107J/kg;每燃烧1kg的煤约产生2.4kg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98kg/m3;火力发电站的发电效率,约等于0.2。1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是多少焦?2如果用燃煤的火电厂替代三峡水电站,每年需要燃煤来提供的热量是多少?3假设煤完全燃烧,获得这些热量需要多少煤?4燃烧这些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有多少?体积有多大?5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联想并说明建设三峡水电站的优点。6三峡工程也有负面效应。“世界面临的每一个危险都能追究到科学。拯救世界的每一种手段都将来自科学。”评价要点单位换算;由效率求需要的热量;由热值求燃料质量;求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由密度、质量求体积;从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角度评价(可节约大量的煤,提高效率);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评价(减小空气污染,控制温室效应,减少热污染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