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9.54KB ,
资源ID:112216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216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

1、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的几点思考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伴随而来的各类不安定因素也日益增多,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尖锐和对立的程度加剧,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并日益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群体性事件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得到满足时,经过酝酿,采取非理性方式寻求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社会危害的集体活动。20XX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表明,1993-20XX年间,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从我市的情况看,“十五”期间,仅市一级的群体性事件就

2、有起,人参与。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征地拆迁、国企改制、劳资纠纷、退耕还林、村务不公开、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农民工工资兑现、交通客运市场管理、涉法涉诉等方面。这些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到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我市群体性事件现状和几种典型的表现方式当前,我市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日趋彰显,不安定因素大量增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展、引发原因多样、参与人员复杂、事态反复延续、组织化倾向加大等特点。据统计,20XX年,我市仅市一级共发生各类群体性事件批,参与人数人,分别比20XX年上升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征地拆迁、复退军人要求提高待遇、国企改制、劳资纠纷、退耕

3、还林;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聚众上访。比较典型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一)聚众阻断交通。主要表现为参与事件的群众非法聚集,造成交通阻塞,扩大社会影响面,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二)聚众围堵政府。主要表现为,在一部分人的组织和策划下,参与事件的群众非法进入政府或其他工作部门,妨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如,严重影响到市政府的正常办公秩序和形象。(三)聚众集体上访。此类形式为群体性事件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多表现为上访群众不通过正常途径解决问题,而采取静坐、请愿等方式,在政府或其他部门门口非法聚集,施加压力。如。二、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成因(一)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群体性事件虽然形式多变,但通过对众多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

4、,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众性、效仿性。近年来,一些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政府都相应解决了部分问题,对缓和矛盾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客观上却助长了一些群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观念,在遇到问题时,以聚众的方式要求解决;2、局限性、单纯性。群体事件多数是某一特定群体利益受损而采取的群体行为,提出的口号和要求都是请求党委政府解决某一问题,不同事件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此类事件容易博得一定的社会同情,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3、反复性、对抗性。如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事件会重复发生,甚至愈演愈烈,容易形成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对抗;4、隐蔽性、突发性。群体事件初期总是

5、隐蔽的,不易被发现,但随着矛盾的积累和激化,一有导火索,就会爆发;5、受策动性、可塑性。大多数参与者并非一开始就是自愿的,而是在受鼓动、诱惑、胁迫的情形下参与。群体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可诱导性,只要疏导和妥善处理,就能及时化解;6、预谋性、组织性。当前群体事件向有预谋和有组织发展,事件的发生常常有为首者和活跃分子在其中酝酿、策划、串联、鼓动、组织和操纵,这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威胁他人采取一致行动。(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从群体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看,新旧体制交替产生的冲撞以及由此而滋生的社会问题,是当前大部分群体事件深层次的社会背景性根源。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

6、程中,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原因。主要是:1、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因素。体制的转换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利益冲突激化便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2、部分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以权谋私甚至贪污腐化,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作风因素。近些年来,部分地方之所以连续发生群体性事件,主要是因为一些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能积极解决,有的甚至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些必然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造成一部分人民群众对整个政府的不信任,埋下引发群体性事件

7、的隐患;3、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但由于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一些群众错误认为聚众闹事可以给领导机关施加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却通过非法方式寻求解决,而自己又不能认识到闹事本身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4、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部分群众收入增长的缓慢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随着改革的深化,虽然社会保障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但在很多方面与群众的期望、与群众的实际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对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起不到缓冲作用,致使一部分弱势群体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失衡。一旦遇到利益争端时,由于受狭隘、

8、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往往无法正确处理,哪怕只是很少一点利益也会不惜一切代价,聚众争个明白;5、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收入减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二是由于城镇征地拆迁补偿未及时到位,生活设施不配套等原因,导致拆迁户与开发公司的矛盾激化;三是政策出台的不够周密,一些管理措施与当前人性化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对部分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四是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五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这些都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三、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由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市的城市化改造和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各种社会

9、领域内的矛盾纠纷还会呈现出尖锐的一面,这就决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市的群体性事件仍将处于高发时期。鉴于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在处置过程中我们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各部门积极做好矛盾的排查、预防,协同制止和平息事件,树立“防范是基础、处置是关键、善后是保障”的观念,坚持“教育疏导,缓解矛盾,内紧外松,依法办事”的方针,科学对待群体性事件,并相应的建立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以最小的代价,迅速制止事态的扩展,尽快平息事件,并以最快的速度查清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针对措施,避免事件的再度爆发。(一)建立全面系

10、统的群体性事件防范机制。群体性事件经过工作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是要构建灵敏、完善的预警机制。很多事件未能预防的重要原因是没有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的预警机制。构建灵敏、完善的预警机制,就可以有效防止和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以处置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把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是建立多层次覆盖整个社会面的情报信息网络系统,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动态。广泛发展信息员,对事件多发单位和群体进行社会调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收集相关情报信息,重点研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伴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

11、问题,预测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及时分析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可能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民意民情调查,了解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二是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和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矛盾纠纷调处防范网络。各级基层单位要实行矛盾定期排查制度,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建立台帐管理,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的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防止矛盾激化,努力使矛盾不出本级。(二)形成科学有效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解决问题是化解群体性事件的落脚点,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就要妥善予以处置。总的处置原则是:坚持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在具体处置过程中,既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12、,要进一步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工作职责,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协调一致、运行高效、灵活畅通的处置工作机制,确保各类群体性事件能及早发现,及早介入并控制住事态的发展,稳定好参与群众的情绪,及时向社会披露事实真相,正确引导公众的注意力,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在弄清事情起因前,不能简单地动用警力和采取强制措施来解决问题,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务必要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群众心态和现场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责任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头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秉公处理,把维护稳定和解决涉及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前提和基础,对任何事情都给群众一个合理、真实的交代,并对部

13、分群众的实际困难在最大程度上给予照顾。在事件僵持中,要善于利用各种矛盾,因势利导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在现场秩序无法控制,事态有可能扩大的时候,要果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依法打击查处,及时平息事态。对个别蓄意闹事损坏公私财物和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不法分子,以及幕后策划、操纵的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要在全面掌握证据的基础上,依法严厉查惩。(三)确立稳妥的群体性事件善后机制。做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工作,对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反弹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教育广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站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

14、实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矛盾化解工作,对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要深入进行剖析,搞清楚事件引发的背景,尽最大可能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解决。在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后,要坚持回访,及时到群众中了解情况,摸清相关群体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早做工作。(四)建立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人民信访渠道。从目前情况看,多数群体性事件是由于群众在现有的政治协商制度和信访渠道中,对政府不能及时了解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有所不满引起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疏导群众的不满情绪,并妥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一个关心群众疾苦、积极回应群众意见的积极作为的政府形象,提升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同时,要加强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做好信访工作的水平,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法信访,理性维权,通过法律渠道争取自身的合法、合理权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